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完结】跟着老婆走世界-那一年,圆一场法兰西之梦(附攻略)

发表于 2020-01-10 15:10    IP属地:未知

◆一些历史
【早期的哥特式建筑】
圣母院的法文名“Notre Dame”原意为“我们的女士”,这里的女士就是指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早在罗马-高卢时期,巴黎圣母院的现址上就已经陆续出现了几所教堂与圣所,直到1160年,随着巴黎人口的增加,在国王路易七世King Louis VII的统治下,巴黎主教莫里斯德苏利Maurice de Sully决定建造一个更大的圣所;1163年,教皇亚历山大三世Pope Alexander III在国王面前奠定了圣母院的基石,当时巴黎圣母院以一种新的风格建造,后来被称为“哥特式建筑”;到了13世纪中叶的圣路易Saint-Louis统治时期,圣母院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圣母院经历了一些改建以及一些装饰和维护工作。
哥特式,原是从哥特民族中演化过来的,指的是北方野蛮民族,含有贬义,但后来也就失去了它的褒贬性,变成了当时一种文化的名称了,哥特式建筑特征最重要的就在高直二字,所以也有人称这种建筑为高直式。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闻名于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展现了哥特式教堂的发展史,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
.
【法国大革命与圣母院的修复】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者摧毁了许多象征王权的建筑,他们将犹太王误认为是法国国王的雕像斩首并移走,大部分财宝都被破坏或者掠夺,圣母院被亵渎,后来成为理性圣殿。再之后圣母院变成了一个仓库。
1831年,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的小说《巴黎圣母院》<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带动了一场保护法国哥特式建筑的运动;1844年,法国建筑师Eugene Viollet-le-Duc开始主持对圣母院的修复工作,修复工程持续20年,呈现了今天的巴黎圣母院。
图片来自网络
.
【重要的历史事件】
1239年:圣路易国王King Saint-Louis在建造圣礼拜堂的时候,将荆棘花冠保存在巴黎圣母院;
1302年:飞利浦-勒柏尔Philippe le Bel在圣母院启开首次皇家国家召集大会;
1431年12月16日:英格兰亨利六世加冕为法国国王;
1455年:平反圣女贞德。民族女英雄贞德为法国领兵征战大获全胜,但后来被出卖遭火刑处死,多年后圣母院教会予以平反昭雪,举行平反仪式,此后尊称为"圣女贞德";
1804年12月2日:教皇披耶七世Pope Pius VII出席拿破仑一世Napoleon I和他的妻子约瑟芬Josphine的加冕典礼;
1853年1月30日:拿破仑三世Napoleon III与尤金妮Eugnie结婚;
1944年8月26日: 戴高乐将军General De Gaulle和勒克莱尔将军General Leclerc参加巴黎解放典礼;
1970年11月12日:戴高乐将军的葬礼;
1974年:乔治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的葬礼;
1980年5月31日: 教宗保罗二世Pope John Paul II在此举行非凡的祈祷晚会;
2013年:巴黎圣母院850周年庆典;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部分建筑被毁。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0 15:11    IP属地:未知

.
◆火灾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6时多,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还记得当天醒来一打开手机,朋友圈和微信群已经被现场视频和图片刷屏,看到顶部的尖塔倒塌的那一刻感到无比震惊与惋惜!火灾导致圣母院的屋顶和塔尖被烧毁,幸运是主体建筑得以保存,圣母院中的主要文物“荆棘王冠”和“圣路易祭服”等也被及时抢救,古老的玫瑰玻璃窗和管风琴也幸免于难。巴黎民众纷纷前去为圣母院祈祷,马克龙也表示要在五年之内重建圣母院,并向全世界发起了募捐。。。
类似的火灾事件时有耳闻,10月的冲绳首里城大火也让这个世界文化遗产遭受重创,希望我们的世界少一点天灾与人祸,让文明更多地得以传承与保留,也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有更多的机会去看到更多的世界瑰宝。。。
.
「时间和人使这些卓绝的艺术遭受了什么样的摧残?关于这一切,关于古老的高卢历史,关于整个哥特式艺术,现在还有什么存留给我们呢?」
——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
文献来源:https://frenchmoments.eu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0 15:16    IP属地:未知

.
莎士比亚书店
从圣母院出来,跨过左边的塞纳河,路边就是有着最美书店之称的莎士比亚书店。
.
我们到的时候书店刚好开始营业,旧旧的明黄色招牌上用黑色的字体标识着店铺的名称:Shakespeare and Company,中间挂着莎士比亚的头像,深绿色的门框下镶着一扇大红色的小门,这里是书店的入口;橱窗里展示着各种书籍,窗户的玻璃上能看到街边树木的影子;店员们抬着木制的书架放在书店的门口,我们都不由地围上前,漫无目的地挑选起来;旁边是同名的咖啡馆。
刚刚开门营业的书店,工作人员正在准备
旁边是同名的咖啡店
在书本里发现一张明信片
后面的黑板上还有书店已故的主人-乔治.惠特曼先生关于他“点灯人”的文字
.
内部不能拍照,楼上有一只灰麻色的小猫,不知道是不是那天心情不好,他一脸骄傲的模样,也可能是听不懂我叫他猫咪吧,哈哈。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0 15:18    IP属地:未知

.
◆书店的故事
要说书店的故事,这里不得不说到两位与书店息息相关的人物:西尔维亚.毕奇Sylvia Beach与乔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
.
【西尔维亚.毕奇Sylvia Beach】
图片来自书店官网*****
.
西尔维亚.毕奇,美国人,于1919年在巴黎的奥德翁街12号(12 rue de l’Odon)创建了莎士比亚书店Shakespeare and Company,除了出售书籍,书店还是一个图书馆,时值美国作家备受打压之际,书店在当时吸引了很多身居海外的作家的到访,这些人中不乏有海明威Hemingway、菲茨杰拉德Fitzgerald、艾略特Eliot、庞德Pound等等,还有一些法国作家也经常光顾。后来,书店逐渐成为作家们的文学交流场所、住宿地、收发室,甚至在穷尽潦倒的时候书店还能借钱给他们。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A Moveable Feast>中曾这样描绘毕奇:“西尔维亚有着轮廓分明的脸庞,棕色的眼睛如小动物般生动,如少女般明艳,她善良、开朗、有趣,喜欢开玩笑、讲八卦。我认识的中没有人比她对我更好了。” 法国作家Andr Chamson说,毕奇“对英国、美国、爱尔兰和法国的影响比四个国家的大使加起来还要大”。
1941年12月的一天,毕奇因拒绝卖给德国纳粹军官珍藏的最后一本《芬尼根的守灵夜》<Finnegans Wake>而受到威胁,不得不将书店关门。随后,因美国加入对纳粹德国的作战,她因为是美国人而被逮捕,在维特尔Vittel的集中营被关押了6个月。
1959年,毕奇发表了她的自传<Shakespeare and Company>,记录了她从美国的童年时期,到二战结束巴黎解放的时光。1962年,毕奇在巴黎去世。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0 15:20    IP属地:未知

.
【乔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
图片来自书店官网*****
.
乔治.惠特曼,生于1913年12月12日。1923年,乔治的父亲Walter到中国教书,他随父母到了南京。乔治喜爱他在国外的生活,早年的海外生活经历让他对人生充满了热情,对旅行、冒险和交友充满了极大的兴趣。
1935年春天,美国大萧条时期,乔治毕业于波斯顿大学的新闻专业,在当时工作很难找的情况下,他在华盛顿特区找了一份记者的工作,这让家人很高兴,但乔治确不甘心就此度过人生。同年7月,乔治开启了他人生的“流浪者冒险之旅”’hobo adventure’,他步行、搭便车、跳火车穿越了墨西哥、中美洲和美国,在一个叫尤卡坦Yucatan的偏远地方乔治感染了很严重的痢疾,被迫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在丛林中艰难行走,后来他被一个玛雅部落发现,在这些人的精心照料下恢复了健康,这些经历给乔治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尽管旅途中的他穷困潦倒、身处困境,但他遇到的这些人都对他十分友好,慷慨帮助他度过难关。有了这些经历后,乔治给自己的首要原则便是:“给予你能给与的,索取你所需要的。““Give what you can, take what you need”。
1941年,乔治在美国参军,之后在1946年退伍后搬到了巴黎,学习心理学与法国文明的课程。不久,他住进了圣米歇尔大道上Boulevard Saint-Michel的苏伊士酒店Htel de Suez,在那里他开始了借书活动,他有上千的书籍,他的房门总是开着的,任何人都可以进来读书或借书。
1951年,在朋友的鼓励下,乔治在巴黎圣母院横跨塞纳河对面的一个杂货铺开办了自己的书店+图书馆,书店最早取名为Le Mistral,并很快成为当时巴黎作家的聚集地,这些作家、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将书店当作他们的另一个家,还可以在这里免费过夜。
.
1964年4月,乔治在威廉.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之际,将书店改名为Shakespeare and Company,以致敬莎翁和传奇书商西尔维亚.毕奇。
多年来,乔治不知疲倦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作家和游客建造了一个家,他的书店不仅是一个备受尊敬的书店,更是左岸的文学招牌。2011年12月14日,在他98岁生日的第二天,乔治惠特曼在书店楼上的家中去世。
.
I created this bookstore like a man would write a novel, building each room like a chapter, and I like people to open the door the way they open a book, a book that leads into a magic world in their imaginations.
—George Whitman
我创办这家书店就像一个人写小说一样,书店的每个房间就如同是小说中的章节,我喜欢人们打开房门就像打开一本书一般,这本书将引领他们进入理想中的奇妙世界。
--乔治惠特曼
.
文献来源:莎士比亚书店官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1 12:43    IP属地:未知

引用 静哥哥-jee 于 2020-01-10 15:20 发表的回复
.
【乔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
图片来自书店官网www. shakespeare...
今天天气好好,出门晃荡~~~晚上更新~~~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1 12:50    IP属地:未知

.
拉丁区
从书店出来,我们顺着路在巴黎著名的拉丁区走了走,据说巴黎的咖啡文化就是从左岸起源的,著名的花神、双叟咖啡都在附近。
.
之后我们去到附近的一家比利时青口店用午餐。
.
上面这家绿色招牌的就是比利时青口店,在巴黎有几个分店,位于不同区域。布鲁塞尔的青口薯条是出了名的,今年的LP中对此还有特别推荐。
.
我们点了蒜蓉、焗烤、番茄、奶油蘑菇集中味道,还点了牛排。
最喜欢这个烤焗的味道
蒜蓉味
番茄味
吃剩下的壳
账单
.
酒足饭饱,乘坐附近的RER C线去到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埃菲尔铁塔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2 13:08    IP属地:未知

引用 瓦妮莎的微笑 于 20-01-11 20:24 发表的回复
现在才知道真相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2 13:09    IP属地:未知

引用 瓦妮莎的微笑 于 20-01-11 20:20 发表的回复
阿尔萨斯葡萄酒,让大哥流连忘返,他恨不得把酒统统买回来
哈哈哈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0-01-12 13:10    IP属地:未知

引用 筋斗儿酒999 于 20-01-11 19:11 发表的回复
级鲜花小镇不是开玩笑的,真的太漂亮了,整个城市由内而外散发出迷人的漂亮
方总好久再回去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