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吉林论坛 >  【章回纪实】胞兄胞弟向东行

发表于 2024-10-24 20:07    IP属地:未知

第二章:风情园非遗馆哈苏海关 街津口建三江探望同窗
第一回:晨曦江畔
      2024年8月2日凌晨4点,我睁开眼睛,把车门打开一条缝,外面很静,凭我的经验判断,这哥俩儿一定早就起床溜达去了。
我敢说满露营地的车子,只有我们家起来的最早,我们都是勤快人。
让人心里得劲 的是今天是个大好晴天,想想昨天的一路风雨,真是天助我也。
不仅天气好,风也小,真是应了那句话:风平浪静。
其实我觉得人家的做法是正确的,睡到自然醒才是享受露营的生活,像我们是 在家习惯了起早,天亮了不起来就难受,没有 办法的事情,我们也想多睡一会儿,习惯改不了啊 !
看,勤快的二哥、三哥已经开始动手研究吃的了 ,按计划我们今早应该是吃面条。
陆续的能看到早起的人们了。
早上的阳光洒在帐篷上,不仅暖在身上,也暖在心里。
我们的队伍分工我是负责拿个相机可那拍照的,做饭的事都让我家LD和哥哥们包了。
早餐尽量简单,我和家里LD都是习惯了早上喝一杯蔬菜汁的人,这路上的 生活就不能面面俱到了。
你不得不佩服玩儿房车、床车在外旅行的人的素质多么过硬,一看经过一晚上的折腾,早上地面连片纸屑都找不到,打理的干干净净的 ,真是素质啊!
大多数家庭还在睡梦中。
我们的 饭也快好了。
该说不说的我这个保留的寻东自驾游的车贴还怪吸引眼球的 呢。
饭好了我们仅仅用了十分钟就吃完了,现在进入收拾装备阶段了。
我们这么折腾也没惊醒几家人起来做饭。
这个人家的生活水准真高啊!一大早就吃这么多的肉。
这是昨天那个三世同堂的人家,带着全家人一起出游,你看老人家心里多高兴啊!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4 20:45    IP属地:未知

第二回:沿江巡视
      2024年8月2日凌晨六点,我们一家4口人吃罢了早饭,启动车辆出发开始了正式游览同江的模式。
天气异常的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心情也随之大好。
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目标是 想去起点广场那边把昨天因为去晚了而没看到的赫哲族博物馆看了去,记得昨天打听的结果是9点钟才能开馆,我们出来早了,没哈目的性,沿着江边走走吧。
感觉这个码头是个综合性的,有游船也有渔船,有点乱哦。
天上的云朵像一团团棉絮,煞是好看!
美丽富饶的 黑龙江,勤劳勇敢的 赫哲人。
远处的尖尖就是 起点广场那边观光酒店的观光塔楼,看来我们离三江口也没多远。
走过一段小路。
我们又驶上了一段大路,就是昨天走过的迎宾大道。
所谓的迎宾大道就都是给外人走的、看的,设施就得完备,城市的形象一定要树立起来。
驶向城区。
我们边走边瞧,发现江边的一处湿地公园不错!打算把车停在这个温泉酒店前去公园里溜达一圈儿,凑够时间去看赫哲族博物馆。
感觉这个位置不错!就停这里好了。
我们过马路去湿地公园玩耍一番再说 了。
江边的景色果然不错!我们溜达溜达。
但凡邻水的城市都整洁、干净,何况临江呢。我们吉林省还真的有个城市叫临江,毗邻鸭绿江。
当地人说这一带的江水是江岔子里的死水,不流动的。怪不得里面长荷花和菱角呢。
听完当地人的介绍才感觉到这里的水真的没流动。
江水的对面是一个充满了创意大蛋壳,也许是象征着孕育和生机吧。
岸上的一处小景观。
风景这边独好!
这个湿地公园的标志性景观应该就是对面的这三个俄罗斯风格的观光塔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西湖上的 三潭印月。
对植物和花卉没有研究,也不知道我们是来早了还是晚了,也不知道这荷花是没开还是败了。
观光台围墙上象征着赫哲族生活的图腾。
水是有源地,树是有根地,赫哲族是不属于鄂伦春地。
生活在水边的赫哲族是有很丰富的渔猎文化传承地。
无论是圆墙还是直墙,上面都浮雕着赫哲族的渔猎文化和古老的生活方式图腾,可惜我们时间有限,不能完全欣赏。
少年时期的 我就下水采摘过菱角,那时候水性极好,能在水里脚不沾地儿采摘菱角不沉底,我们当地把这种本领叫做踩水。
看花瓣的状态我确定了,我们来早了,荷花还没有开。
古老的图腾随处可见。
勤劳勇敢的赫哲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世代传承。
不仅是在船上,他们在马上的本领也叫强。
正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郭颂演唱的那首《乌苏里船歌》。
让我们一起回忆下: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
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
船儿满江鱼满仓
白云飘过大顶子山
金色的阳光照船帆
紧摇浆来掌稳舵
双手赢得丰收年
白桦林里人儿笑
笑开了满山红杜鹃
赫哲人走上幸福路
人民的江山万万年
回到岸上,前方就是我们停车的温泉酒店。
江边的环境真好!一尘不染。
我们回到温泉酒店来取车。
我看明白了,酒店全面的LOGO雕塑是2条鱼。
人算不如天算,我们的温泉酒店前来了一伙接亲的车队,我们的车子被憋在了里面出不去 了。
我前些年也跟随婚礼车队去接过亲,从 带队的动作表情上判断,这个车队尚没有确定离开的时间。
也有不知道是男方还是女方的车子想出去办事儿就是出不去的,嗨,既然方丈都不急那咱和尚急啥。
这辆黑车想方设法想出去,就是没有 办法。
看来还是没时候,后来在路人的提示下绕了一大圈儿才把车子绕出来。
我们赶紧离开这里,奔赴下一个目的地。
路边可爱的大熊猫。
离赫哲族博物馆开馆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临时起意,先去俄罗斯风情园玩耍一番。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4 21:48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引用 穿越沧桑 于 2024-10-23 21:29 发表的回复

        母亲生我们哥姐六个,哥四个姐两个。我们哥姐妹在老家那边是出了名的和睦,从小到大没红过脸,一直到成家了,虽然各过各的日子,但彼此间一奶同胞的那份骨肉亲情确从不淡漠,逢谁家大事小情,可谓哥们姐妹向前冲,唯恐落后。
      车友会每年都会组织2次长途的自驾游,口罩那年找东到过抚远后因疫折返,就没有再往前走。今年我打算把这个遗憾补上,鉴于车友会的兄弟们都各自忙碌,我打算邀请二哥...
观赏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4 22:57    IP属地:未知

第三回:俄风情园
      将近早上七点,我们按照导航的指引来到了这个叫做俄罗斯风情园的地方,大门好大呀!
哥几个在这里打卡留念,必须地!
我们赶巧了,还赶上这里正在举行中俄两国的一个大型活动。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中俄两国一衣带水、感情深厚,特别是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全线贯通,为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我省向北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佳木斯市一直以来紧抓边境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做出积极努力。对外文化交流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交往的主渠道和主要方式。为此,定于2024年6月至8月组织开展佳木斯第二届“东极之光”中俄文化季暨同江第十届中俄边境文化季系列活动。
看明白了,活动的主题在这里。
       佳木斯第二届“东极之光”中俄文化季暨同江第十届中俄边境文化季在高层会晤、文化交流、体育赛事、教育研学、商贸合作等领域开展百余场活动。系列活动的开展将为中俄两国人民奉上众多精彩绝伦的文化、体育盛宴,为中俄两国文化、旅游、体育及经贸交流提供-个重要平台,成为中俄边境地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的重要载体。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希望国内国际友人来到佳木斯同江,欢聚佳木斯同江,共襄欢乐祥和的文化盛宴。
俄罗斯风情园位于通港路与富江街交汇处西侧,总体规划落地面积70公顷。
园林景观以打造俄罗斯异域风情为主题,全面现俄罗斯风俗文化,园中突出表达同江市的开放与包容,同时将也界大同、和平永远的主题贯穿全园。
依托原有池塘和废弃砂坑,打造了节约型和集雨型公园绿地,建设了景观塔、名人广场、套娃广场、音乐喷泉、风车庄园等景点,此园已成为中俄两国人民友好的见证。
也许是我们来早了。园区中的生意还没开张。
赫哲族的这种草窝棚我们汉族也有应用,小时候生产队瓜地看瓜的窝棚就是这个模样的。
我家LD要在这个窝棚前拍照,必须伺候好。
桦树皮窝棚。
浓郁的俄罗斯风格的 观光塔。
西洋雕像,我不知道是不是来自圣经的圣母玛利亚。
集市还没开张。
对呀,有圣母就得有圣父呀,这才一配呀!不过这个“圣父”太年轻,好像不是。
看着阵势这是这次活动的主场地。
主场地的舞台正在紧锣密鼓搭设中。
个性帐篷,应该是 后台工作人员的办公室。
我判断对了,这一排都是后勤或演职人员的驻地。
这是为演出而搭建的场景吗?
这阵仗可不小。
确定了,这是为演出搭设的场景。
这一定是一场非常好看的演出,可惜我们没机会观看。
这阵容不小,感觉电视台得现场直播。
LED显示屏已经在调试中了。
此情此景,真的能让人想起那个如火如荼的年月。
近观这个俄式观光塔。
原来内部有旋转楼梯可以上去,看来真的不是虚设。
看来同江的建筑多呈俄式风格 。
俄罗斯风情园不大,很快我们就参观完了,我们要另辟蹊径了 。
想到导航里附近有个赫哲族文化展览馆的地方,我们决定再去那里凑点时间。
万般无可奈何也不知是我们来早了还是怎么着,我们吃了闭门羹,嗨!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05:13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欣赏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06:17    IP属地:未知

第四回:游三江口
      由于昨天下午抵达三江口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我们从起点广场开始走马观花式的匆匆的看了看江边的景色,其实就是看个大概。再加上我们抵达三江口的时候还没到赫哲族博物馆的开馆时间,索性再深度游览下江边的景观。
      看这个地面的大流域图,第二松花江从我的家乡流到了松原,后来也折返到了这里。
昨天我们抵达的时候由于游人还不少,没挤上好好拍拍照,今天我们来得早,没人争抢,把昨天的遗憾补上。
三哥下巴和起点碑的尖尖高度吻合。
二哥到此一游。
阿弥陀佛,我心向佛。
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倒炕。
迟早有一天,我会驾着车,一路到海南,瞧好吧!
起点广场的早晨空气格外的清新。
淘汰的小舢板变成了一道人文景观。
体验下赫哲族人的感受。
漂亮的白桦林。
滔滔的黑龙江和送花江水自西向东流淌,在这里汇合在一起,形成了2种不同颜色的融合,可谓奇迹。我突然展开遐想,假如这两条江违背自然规律相向而行,那在交汇处是不是会产生无数个***的旋涡,一直 冲刷着岸上的泥土,那恐怕形成的就不是景观,是自然灾害了吧。
我们又来到12属相园仔细观看。
属啥的自己对号入座吧,哦 ,原来二哥属马。
不是三哥对龙情有独钟,而是三哥属龙。
此时正值汛期,今年江水的水位明显比往年高出许多。
岸边漂亮的俄罗斯风格的观景长廊。
这个区域叫爱情海,看这个雕塑你就能明白差不多吧。
俄式的水文站办公楼很漂亮。
这个区域叫观星台。十二星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它们代表了特定的时间和性格特征,被广泛运用于占星学、文化和娱乐等方面。
观星台呈T字形状,四周环绕12星座。
观星台的每一个星座,寓意在人生的起点上,每个人都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星座是外来的玩意儿,咱们还是讲究属性。
这个红色在草地上分外漂亮。
另一个角度的风情长廊也很美。
我想一定会有情侣们来此拍婚纱照,白色象征着神圣、纯洁。
在这里比个心那是最恰当不过了 。
打卡风情长廊。
这儿打卡那打卡的,这才是最该打卡的地儿。
这个漂亮的房子不知是个啥单位。
看到牌子了,是个大地方,同江市委DANG校。
同江市DANG建教育基地。
风景这边独好!
看这标识这一定是水文站的换测点~
该说不说发的这里真是垂钓的好地方~
远处的铁塔昨天我们没有走近去看看,今天我们有大把的时间,何不近前观看~
走近了看明白了,原来是个俄式的泊船码头,那我就想不明白了,咱们这边修筑了大量的俄式建筑,那人家那边修不修中式的建筑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码头下面原来是一家水上餐厅,急头白脸吃一顿不知得多钱?
江边一瞥~
码头的前面是有进场大门的。
怪不得这么有样儿,原来是海关的缉私码头~
打卡吧
我寻思了半天才想明白这个才是才华的才。
仔细看下这个导览图,我们要把三江口游个遍~
这是三江口景区比较有纪念意义的一个景点,叫做胡 耀 邦纪念园。
1984年8月,耀  邦书 记不辞辛劳,。躬临边城,入农舍,访贫问苦,深言三农之重,下基层,访民问政,座谈兴边之法。
当  耀   邦   书    记来到三江口,看到松黑两江汇流东去,北国一派山河秀美,题下了:“开拓三江,兴边富民。”以励地方DANG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造福于民。
这个特定的区域风景很美!
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守土戍边,无上光荣~
这棵树来头不小,是耀  邦书  记亲自种植的。公元1984年8月14日,耀  邦书   记莅临同江考察,亲自种下此树,砥砺同江人民繁荣边疆之志,彰显坚毅不拔之节。
江边的杂货摊~
俄罗斯啤酒不少,我们买了一大瓶,一会儿中午时候哥俩儿喝点儿~
返程时路过爱情海~
这个俄式的框架棚子要是做葡萄架使用是不是可惜了~
成人礼又名冠笄之礼,代表一个人步入成年阶段。广场方形框架代表严谨,水系景观代表包容,多彩铺装代表活力。中心的圆鼎雕塑代表我国古代冠笄礼的重要器具--酒具。整个广场古典肃静,完美呈现了古代冠笄礼的庄严气氛。
中俄边境~
我们好像没在这个石头前照过相~
江上的游船~
这三条江看来是乌苏里江最短,才9百多公里长~
起点广场旁边的这个小湖泊~
原来从这个角度看观光塔也在水边~
终于到时间了,我们要去参观赫哲族博物馆了~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20:22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引用 穿越沧桑 于 2024-10-23 21:29 发表的回复

        母亲生我们哥姐六个,哥四个姐两个。我们哥姐妹在老家那边是出了名的和睦,从小到大没红过脸,一直到成家了,虽然各过各的日子,但彼此间一奶同胞的那份骨肉亲情确从不淡漠,逢谁家大事小情,可谓哥们姐妹向前冲,唯恐落后。
      车友会每年都会组织2次长途的自驾游,口罩那年找东到过抚远后因疫折返,就没有再往前走。今年我打算把这个遗憾补上,鉴于车友会的兄弟们都各自忙碌,我打算邀请二哥...
周愉

爱在江苏家在苏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5 21:12    IP属地:未知

引用 穿越沧桑 于 2024-10-23 21:29 发表的回复

        母亲生我们哥姐六个,哥四个姐两个。我们哥姐妹在老家那边是出了名的和睦,从小到大没红过脸,一直到成家了,虽然各过各的日子,但彼此间一奶同胞的那份骨肉亲情确从不淡漠,逢谁家大事小情,可谓哥们姐妹向前冲,唯恐落后。
      车友会每年都会组织2次长途的自驾游,口罩那年找东到过抚远后因疫折返,就没有再往前走。今年我打算把这个遗憾补上,鉴于车友会的兄弟们都各自忙碌,我打算邀请二哥...
周末快乐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6 09:50    IP属地:未知

第五回:观博物馆
        赫哲族博物馆位于三江口生态旅游区起点广场东侧,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建筑面积1470平方米,展厅总面积1400平方米,是-座藏品丰富,风格独特,能较为全面展示和介绍赫哲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渔猎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的民族博物馆。
      赫哲族博物馆曾先后被国家民委批准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省文化“黑龙江厅授予“黑龙江省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特色创新奖”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
赫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世居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语言属阿尔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赫哲族与我国古代东泰语系-“挹娄”勿吉“肃慎”北地区的“女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清“靺鞨”《清圣祖实录》始见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赫哲”族称。
近、现代赫哲族同其它兄弟民族一起,为开发、建设和保卫祖国东北边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由于历史原因,赫哲族也是我国跨国民族之一,现在生活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赫哲族(俄称“那乃族”)有一万余人,我国境内共有五千余人(2010年统计),大部分聚居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八岔、饶河县四排三个赫哲族乡及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教其和抚远市乌苏镇抓吉两个赫哲族村。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赫哲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渔猎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为人类文化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世代繁衍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所居之地山岭连绵,河流纵横,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他们用钢叉、桦皮船开辟鱼滩;用弓箭、托日乞创建猎场;用嫁令阔歌咏生活;用伊玛堪传唱着英雄的民族历史。
这在铸就赫哲人粗犷坦荡性格的同时,也为赫哲族渔猎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极佳的自然条件和广阔的自然空间。
赫哲族先世受辖于我国历代王朝。
在上古的帝舜时期,是息慎的组成部分,先秦时称肃慎或稷慎、汉魏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辽金时称女真、清代时称赫哲。
黑瞎子~
渔猎是赫哲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赫哲族民居~
古老的赫哲族文化~
赫哲族民俗木刻画~
赫哲族舞蹈
乌日贡,即形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乌日贡大会,是赫哲族最为大型的民间文化活动。它承载了丰富的民俗事象,代表着赫哲族所创造的渔猎文化历史和现代文明。对赫哲族的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乌日贡,已成为赫哲族的节庆习俗(农历五月十五)。节庆举办之际,居于各地的赫哲族群众,穿着民族盛装,或分别或组队齐聚节庆举办地,竞技传统体育游戏,载歌载舞,享受着节日的欢乐
历史以来,赫哲族就有“夏捕鱼作粮,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之说。
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山水相依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他们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生活习俗。
他们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穿鱼皮,驾“狗车”,吃生鱼,住撮罗;他们奇异的衣饰,美味的饮食,婚姻、丧葬、节庆、民间文学、宗教信仰等,无不凸显着赫哲族自己的特色。
跳大神的服装~
这种表演形式类似于说书~
赫哲族的传统工艺有鱼皮、兽皮、桦皮、木雕、鱼骨等多种形式。其中,鱼皮制作技艺最为世人瞩目。
早有史料载:“鱼皮部落,食鱼为生,不种五谷,以鱼皮为衣”。
研究还证实,赫哲族是目前世界上穿用鱼皮衣服时间最长也是把其技艺传承至今并有所创新的一个民族。
2006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与桦树皮制作技艺,同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传统上主要是鱼皮服饰制作,为人们生存所必需掌握的技能。
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丝绸、布匹取代了鱼皮,人们转而利用传承下来的鱼皮制作技艺,根据鱼皮的厚薄、软硬等使用特性和自然纹理的美学特点,用不同鱼种的鱼皮制作皮鞋、坎肩、腰带、手提包等一些漂亮适用的生活用品和各种装饰物件。
还不断探索创新,发展到用鱼皮制作鱼皮镂刻粘贴画、鱼皮浮雕画、鱼皮剪刻等艺术品位较高的鱼皮工艺美术品。
现在,鱼皮文化已成赫哲族的民族符号,鱼皮制作技艺越来越精,影响也越来越大。
赫哲族早年冬季狩猎多穿狍、鹿皮制作的衣服。
缝制兽皮衣要先把所用兽皮熟好,熟制兽皮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光板皮子的熟制,一种是带毛皮子的熟制。
皮子熟好后,便可根据需要剪裁、缝制狍皮衣、鹿皮衣、狍皮裤、狍头皮帽、狍皮手套、鹿腿皮靴等保暖舒适的兽皮衣服鞋帽了。
赫哲人缝制兽皮衣多用狍、鹿筋做线,一般衣襟、袖口、靴边都缝或染上黑色云纹。
他们还用狍皮缝制皮被,用黑熊、野猪等皮制作皮褥,缝制的衣服被褥既结实又美观,很受人们的青睐。
赫哲族桦树皮制作技艺与赫哲族原始生产生活状态及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赫哲族聚居的三江流域,生长着漫山遍野的白桦林,这为赫哲族制作他们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具提供了充足的桦树皮原料。
勤劳智慧的赫哲族,用桦树皮制作了桦皮船、桦皮箱、桦皮桶、桦皮盒、桦皮杯、桦皮盘等各类生产生活用具,刻有精美的图案,还发展了桦皮画这一新的工艺美术品种
这让我们认识了桦树皮制作技艺在赫哲族生活中所起过的作用,也让我们品味它独特的文化与美学价值。
心灵手巧的赫哲族人民~
在赫哲族地区尚未传入以至还很缺乏陶瓷器、铜铁器的年代,赫哲族的生产用具、生活器皿,多是以树木为原料制作的。这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重复中,形成了赫哲族独特的木雕技艺。
他们用一整棵杨木制作又鱼的木雕船(即独木舟),用各种树木制作木盆、木碗、木勺等日用品,还用树木雕刻他们信奉的各类神偶。虽然他们的木雕技艺并非十分精湛,但却从一件件制品上让我们领略了它那拙朴的美。也让人们从中看到了木雕技艺在赫哲族物质与精神生活中的历史作用。
赫哲族的鱼骨工艺,是在赫哲族古老的饰鱼骨风俗和传统的桦树皮、木雕工艺基础上开掘形成的。用料都是天然鱼骨,用鳔胶粘接,作品多取材于赫哲族的历史传说、家乡山水、渔猎生活等。
当人们看到构思巧妙,造型精美的鱼骨雕塑、鱼骨画和鱼骨挂件、鱼骨饰品,无不赞叹赫哲人用食鱼丢弃的鱼骨创造的美。
一九九五年,赫哲族鱼骨工艺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中华一绝”。赫哲族的鱼骨工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九九五年,赫哲族鱼骨工艺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中华一绝”。赫哲族的鱼骨工艺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舞蹈极富感染力。
他们的传统体育也极具竞技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他们的图案艺术也极为发达,在他们的衣服鞋帽及用具上,随处可见精美的图案。
中国赫哲族和俄罗斯那乃族,往来交流不断加深,并正为跨国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书写着新的篇章。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赫哲族成长起了一大批各界优秀代表。
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共计有五十余种,他们大多源于渔猎生产、生活和古代战事之中。
具代表性的有:摔跤、射箭、划船、叉草球等,他们适应了部族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历史的演进,今天的赫哲族传统体育,从原始形态中不断得以升华,并不断向世人展示着它那特有的风采和魅力。
1990年俄罗斯那乃族分隔百余年喜泣相拥之后,近三十年间,两个原本就是一个民族的跨国民族进行了尤为广泛的文化交流。
无论是中国赫哲族的乌日贡节,还是俄罗斯那乃族的文化艺术节,一族同胞都会握手相交流民族语言,交流民族歌舞,交流图案艺术,互赠表达情感的礼品,互相欣赏着略带异域情调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略显陌生的情感得以渐渐融合;血脉相通的文化也得到了有益的促进。
赫哲族的优秀人物代表~
出席各类国家级代表大会的优秀的赫哲族代表~
DANG和ZHENGFU对赫哲族的关怀~
博物馆的环形长廊~
二楼的环形天井~
参观快结束了,我们收获颇丰~
现在我知道了,如果你想了解赫哲族的文化,非同江莫属~
世代繁衍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所居之地山岭连绵,河流纵横,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他们用钢叉、桦皮船开辟鱼滩;用弓箭、托日乞创建猎场;用嫁令阔歌咏生活;用伊玛堪传唱着英雄的民族历史。这在铸就赫哲人粗犷坦荡性格的同时,也为赫哲族渔猎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极佳的自然条件和广阔的自然空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6 13:36    IP属地:未知

第六回:非遗展馆
      离开赫哲族博物馆,我记得早上沿黑龙江巡游的时候见到过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的地方,我们决定再到这里了解同江市和赫哲族的古老文化传承。
到了,这地方环境不错~
方盒子形状的建筑~
停车场就在展馆前,非常的方便~
展馆简介~
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位于沿江大道与三江口大街交汇处西段,占地面积35000m。
按功能划分为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民族艺苑书吧、伊玛堪传习所、赫哲族综合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多功能演出剧场、鱼皮制作技艺坊、桦树皮制作技艺坊及鱼皮、鱼骨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八大板块。
展示馆主要以现代声、光、电科技手段对赫哲族传统非遗文化进行数字体现。
展馆里真的有赫哲族妇女在织鱼网~
能够近距离接触赫哲族人,了解他们的生活起居、民俗风情,那这个非遗文化展示馆就来得超值了。
赫哲族的艺术作品~
我多年来一直寻找的渔家姑娘戴着斗笠在椰子树下织鱼网的镜头一直没找到,在同江我看到了赫哲族妇女在桦树窝棚旁织鱼网的镜头~
鱼皮画也是赫哲族的一个文化传承~
好可爱的墙面装饰~
赫哲族起源~
传统的赫哲族鱼皮衣的做法在这里真实还原~
她们的一针一线都蕴含着赫哲人的聪颖与智慧~
有幸在展馆里见到了赫哲族鱼皮衣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尤文凤,姐姐何有知名度,上过报纸电视,网上能找到哦~
感谢有姐姐这样的有心的赫哲人把这古老的手艺传承下来~
有幸相遇知名尤文凤姐姐,一定要留张珍贵的合照~
其实,鱼皮衣做好了也很漂亮~
看来鱼皮的熟制过程很有讲究,要把纤维熟出来鱼皮才会有纹理,才会结实~
这边在现场制作鱼骨画~
鱼骨画作品展示~
赫哲印象~
漂亮的鱼骨画~
可爱的图腾~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鱼骨画~
漂亮的九龙图~
鱼骨画~
展厅里也有商店在售卖非遗文化作品~
喜欢就可以买回家珍藏~
呀,这里还有鱼类食品可以品尝~
这不是鱼骨画,这是鱼皮画~
不错,我们又在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感受了古老的赫哲族文化的神秘和博大~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