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3-10-12 16:19 IP属地:未知
在唐山大地震中,木塔也安然无恙,之所以能抗这么大的地震,现代科学已找到答案,这是因为木塔明层夹暗层,形成了刚体结构和柔体结构的有机结合。每遇大地震,这种结构便会将巨大的冲击释放掉,足见其整体结构的科学合理。
一是通过石座层、地宫和笔尖状的结构降低了木塔的重心,使它能够抗倒伏。木塔的重心应在地表附近,重心贴地是它经历唐山大地震依然不倒的重要因素。
二是通过卯窍结构形成了套筒框架,使它能够抗撕裂、分解。卯窍结构是木塔的关节,卯窍的抗震性能使它在地震中避免了裂解。木塔有内外两圈柱网,各层通过柱、梁、斗拱嵌套在一起而形成套筒结构。辽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进一步创新,在结构中大量使用斜撑构件,保证了结构刚性,改变了传统的四边形体系。由柱头枋构成的闭合木框起着圈梁作用,木塔的结构体系犹如一个刚性很强的八边形套筒,其中卯窍在框架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
三是经典的卯窍结构——斗拱犹如汽车上的减震系统,它的摩擦力和旋转能吸收地震中的能量。由于斗拱系统本身是由若干小木料即斗、拱等卯接在一起,相当于许多小型的悬臂,它们能够调整倾角、平衡弯矩,因此在受到地震、炮击等异常震动时,斗拱成为一种阻尼装置,通过斗拱卯窍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使得木塔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即使在现代,这也是理想的抗震结构。卯窍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使应县木塔在受到多次地震甚至炮击之后依然屹立不倒。可以说,卯窍结构是藏在应县木塔里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