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车狸子 [退出登录]
作者 猪肉炖土豆
标题 《新闻联播》的似水流年——史上最全的原创记录!
评分 爱卡币 ---- +7+6+5+4+3+2+1-1-2-3-4-5-6-7 (今日还能评分 45 )
操作原因
+杜宪
+薛飞
既然你不叫我加那两个,我帮加董超和吴庆捷
下面是摘自吴的“假大空”的BLOG,你看吧!晚上播新闻那脸画的和芙蓉和杨2一样,白天戴个墨镜,大分头,开个奥迪把自己搞的和奥斯卡名人似的!

没想到!二十年前的一九八七年春天,我,一个对广播电视专业一无所知的懵懂青年,竟然以全广西播音专业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国培养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最高学府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没想到!十六年前的一九九一年春天,我,一名对未来满怀憧憬,胸有远大志向,热切期望投身于广播电视事业的大学毕业生,有幸被深圳电视台选中,身背书包怀揣百元,和千千万万渴望实现人生梦想的寻梦者一样,只身来到了这座充满着青春与活力的年轻城市。
没想到!十六年后同样的春天,二00七年四月,我,依然坐在热爱与依恋的话筒前,我的心依旧和这座二十六岁的城市一样年轻,一样充满激情,一样刻有艰辛创业的回忆与收获成功的喜悦。
而在十六年的播音主持工作中,更是有太多太多的没想到……。但是,我一早就想到的,是从加入电视主持人队伍的那一天起,就要肩负起的责任和使命,是电视人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现在,当我手拿着亮闪闪的“十佳主持人”奖杯,我想到的是我的工作距离观众的要求还有多远,想到的是这是观众朋友对我的宽容和鼓励。
十六年的播音主持工作,近五千个日日夜夜的新闻直播报道,四百多场极具挑战的大型节目的主持,这是难得的经验积累,难忘的美好记忆,难言的苦与乐……
十六年的播音和主持工作,使我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天新闻播出前,必须上下串读和理解每条稿件,最后核对有无错漏与失误,把可能的错误排除在直播开始前;每天新闻播出后的第一件事是把所有的稿件整理好,放到打印机旁,以便下一个班的编辑们再利用;每次主持完各类活动,必须把节目单、主持稿保存一份,把活动的名称、时间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中。如今,所主持活动的节目单、主持稿已经是厚厚的一摞,主持活动的时间与内容写满了笔记本的一页又一页,这些就是我的工作日记,也是我的生活日记。这里珍藏与记录的是我的努力、我的经历、我的宝贵财富,是我播音主持生涯的一个又一个回忆,一次又一次总结,一场又一场挑战。
一路走来,总有人会问我,就这样十几年如一日地从事同样的工作,枯燥吗?厌倦吗?我也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可电视新闻工作给我带来的激情与感动,永远都比困惑和迷茫的时候多。“踏实做人,勤奋工作”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孔子所言“在其位,谋其政”,意思是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份,我认为,这也是当代社会各行各业应该提倡的工作态度。
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特别是在新闻最前线的主持和播报,要传递**的声音,要反映社情民意,要播发各类最新的新闻资讯,自身的态度、修养和素质代表着这个媒体的公信度,有了一个坦荡荡敞亮的胸怀,就可以弥补先天的遗憾,就可以弥补后天的过失;同时能使我更有定力、有勇气,使工作和生活充实、愉悦。这就是我十六年工作的心得体会。
记得上大学的第一堂课,班主任以“今天是终点,也是起点”为题请大家即兴演讲,每位同学都明白“终点和起点”的含义因此侃侃而谈。二十年过去了,我始终把“终点和起点”作为人生经历的成功与失败的警句,时刻提醒自己,不论在哪里,成功了要保持头脑清醒,心静如水;失败了要泰然处之,迎头赶上。人生好比是一场马拉松赛跑,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恒心、耐力。心不骄气不馁,学习如此,工作如此,生活如此。
从“终点与起点”的话题,使我联想到“长跑者”的角色。这是一个长跑的时代,长跑有长跑的方式,主持人职业是一个永无终点的接力赛,一棒一棒往下传,没有终止。虽然路无止境,但是我们必须长跑。我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现阶段几乎是一碗青春饭,三十多岁正当年的主持人已经是“前辈级”的人物了。而在国外,年龄并不是考核主持人去留的范畴之一,优秀的主持人路越走越长,视野越来越宽,专业水准、知名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高。很多从事主持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积累和沉淀、口碑好的优秀主持人是一档节目公信力和成熟的标志。这难道是国外的主持人后继无人的表现么?我认为不是。那些有着丰富沉淀与积累,那些在完全的市场化洪流中屹立不倒的主持人,才是最有价值的。而我们呢?国内的节目主持人即使发展提升的再快再高,到了一个阶段,自然地被无形的观念所牵制,或是急着竞升做官,或是急着转行,头顶上总是有一片“天花板”,职业生命的延续性受到限制。因此,在我们的主持人队伍中,是不是也迫切需要树立一种“长跑”意识?!我们选择了这个行业,不是为了干好一两天,或者一两年,而是把它当成毕生追求的崇高职业来对待,坚持、发扬并传承下去。
主持人的职业,从某种角度而言,是处于一个名利场中,有许多抱有不同目的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加入到了主持人的队伍中来。很多中学生说他们的未来梦想是当歌星、影星、主持人,这说明主持人被误解地给明星化、神秘化了,这种名利场的客观存在,会对主持人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而在中国,对电视主持人的心理研究几乎是个空白,很少有人深入研究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名利场中,电视主持人怎样才能把握好自己,成为一名拥有平常心的人。我们如何排除那些短视的观念的干扰,而做好自己长跑热身和体力的积累,这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电视主持人行业,是个大浪淘沙的行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常常会被推向风头浪尖,在舞台前、话筒前、镜头前,一帆风顺时会有飘飘然的感觉而容易自我膨胀,遭受挫折时又要经受跌向谷底的失重感,之后可能还会反复这种上上下下的感觉。当新奇和兴奋感消失,当遭遇审美疲劳的冲击,又容易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时,就会看不清前进的方向。所以,抓紧时间去加速自身的折旧,浮躁地去追求尽快的名和利,而可悲的是拔苗助长的结果,一定会因为没有了根基而枯萎下去。
主持人的艺术生命,又是和他的节目整体制作思路和水平分不开的。美国CBS著名节目主持人克朗凯特的新闻撰稿人之一,就是CBS广播公司的副总裁,这对节目主持人和节目的策划、运作都是一个提升,包括主持人在内的所有相关人员的工作重点,完全是为了一个高水准高质量的节目播出而服务。而我们的主持人,还应该在保持一个栏目的生命力,提升节目制作水平,使节目更有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上下功夫去探索和努力,这可能也是需要我们思索和突破的关键。
我理解的主持人这个职业,是一个永无终点的奋斗过程,永远都有提升的空间,时刻都有迸发的灵感,永远都没有一个公式化的满分结果,这也就是我坚持的原因。我选择了这个自己热爱的职业,我愿意为之奋斗下去。在前进的道路上,考验我的不仅是耐力,还有智慧、人格和信仰。
今天成为“十佳”之一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十几年的电视主持人生涯,我体验着一种美妙的渐入佳境的感受,虽然那体验不只是愉悦,但那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当有些人把这份工作比喻成为一份劳苦功高职业的时候,我想说“不”,因为电视所给予电视人的,远远比我们付出的多得多。电视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责任,什么叫做学习,什么叫做快乐。当“十佳”荣誉成为新的人生加油站,给我新的动力的时候,我深知这其中的期望,并让我思索今后事业该怎么去做,路该怎样去走。起点,应该从今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