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汽车赛事专区 >  ☆☆新手上路--补习F1赛事的基本常识☆☆

发表于 2004-05-10 20:06    IP属地:未知

我也是来学习的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05-10 23:59    IP属地:未知

F1轮胎知识  链接在这
网页链接
虽然世界大的无边,让自己快乐才最关键

F1速度与激情之火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05-12 18:46    IP属地:未知

收藏啊!!!!!!!!!!!!!!!!!!!!
//blog.sina.com.cn/jerryandtomhome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05-18 14:53    IP属地:未知

电子控制系统的作用:方便驾驶 测定参数及性能(ZT)
网页链接
F1赛道路况分析 对轮胎与空气套件有影响(ZT)
网页链接
虽然世界大的无边,让自己快乐才最关键

F1速度与激情之火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05-18 21:53    IP属地:未知

更多精彩尽在 爱卡黑板报, Enjoy xcar!
*** 该用户太调皮了,已被禁言 ***

更多精彩尽在 社区首页, Enjoy xcar!
http://club.xcar.com.cn/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05-20 10:27    IP属地:未知

强烈支持russel!!!!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05-24 20:15    IP属地:未知

为什么good year退出F1?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06-02 02:17    IP属地:未知

看到另一版本的新手入门,似更全面一些,对照楼主所引,再补充一些内容
------------------------------------------------------------------------------------
比赛规则方面:
旗语:
--------------------------------------------------------------------------------------
黄旗-前方赛道上有危险状况,像是撞车或是机械故障的赛车,车手必须特别小心并且准备慢下来。
假如车辆已经停在路边,或是阻碍已经不在赛道上,黄旗将是平举。但如果事故正好在赛道上,或是赛道上有残骸,将挥动黄旗。
如果事故造成已经造成塞车的状况,将挥动两支黄旗。 在黄旗之下是不准超车的,万一车手没有注意到黄旗,以比赛的速度来到事故现场将会非常危险,因此不守规定的车手将被重重地处罚,甚至可能被取消资格。
红黄相间条纹旗-表示前方赛道表面滑溜,路上可能有油,当这支旗出现时,车手必须小心通过。
白旗-表示前方赛道有慢车,可能是救护车、吊车,甚至是FIA的Safety Car,当这支旗出现的时候,车手必须小心,并且准备放慢速度。
红旗-表示比赛或是赛段提前结束,这支旗将会出现在全场,当车手看到红旗,必须在完全当圈后进Pit,等待命令看是要重新开始或是停止。
绿旗-表示状况解除,车手可以恢复比赛速度,或是超越对手。
蓝旗-表示后方有较快的车辆接近,并且准备超越。假如看到是摇动的蓝旗,前方的车手必须让路给后方较快车手超越。假如不理会蓝旗的警告达三次,不让路的车手将会被判以进站罚停10秒的处分。
黑旗-表示被警告的车手在赛道上的行为不检点,或是犯规,必须在当圈完成之后马上回到Pit,这支旗将伴随着车号在起终点处出现,被警告车手将可能取消其资格或是加时处罚。
黑底红圈旗-表示大会认为被警告车手的车辆有机械故障,可能会造成危险,必须在当圈完成之后马上回到Pit,这支旗将会伴随车号在起终点处出现,除非将车辆修复,不然被警告车手将不得回到场上。
方格旗-挥动的方格旗表示比赛或赛段结束,车手必须随即返回Pit,并且进入围场,赛车将会被检验是否符合规定。这支旗将对冠军车手挥舞,固定不动对其他通过终点的车手。
--------------------------------------------------------------------------------------------------
灯号:
比赛的灯号设置在起跑区域前上方,不仅仅只有宣告起跑的功能,还能够透过各式的变化来传达讯息。比赛开始前半小时,开放赛车进入起跑区域,假如车手还想再试一下设定,可在跑完一圈之后回到Pit,然后再次出去,重复这些动作,达到测试的目的,只要在5分钟灯号亮起前在起跑区域就位即可。
赛车进场排位:
1.四组红灯亮:暖胎圈开始前5分钟:起跑处关闭,还在赛道上或Pit里的车手只能从Pit起跑,他们的位置将被空出。
2.三组红灯亮:暖胎圈开始前3分钟:只有技师与赛务人员可以留在场上。
3.两组红灯亮:暖胎圈开始前1分钟:引擎发动,技师与赛务人员必须退到起跑区域之外。
4.一组红灯亮:暖胎圈开始前30秒
5.五个绿灯亮:暖胎圈开始,完成暖胎圈之后,每位车手回到自己的排位处等待起跑。
起跑:红灯由左至右依序亮起
1.一组红灯亮:倒数5秒
2. 两组红灯亮:倒数4秒
3. 三组红灯亮:倒数3秒
4. 四组红灯亮:倒数2秒
5. 五组红灯亮:倒数1秒
6.五组红灯同时熄灭:起跑,比赛正式开始。
特殊状况:
进场排位失败:发生在车辆进场就定位前
1.黄灯闪烁直到新的起跑时间确定,通常在15分钟之后。
2.进场排位时间确定前10分钟,红灯闪烁两次
起跑失败:发生在准备起跑前
1.遇有突发状况影响起跑,此时黄灯闪烁,如果红灯倒数开始则马上冻结停止倒数,通常延后5分钟。

[ Last edited by _不系舟_ on 2004-6-2 at 02:38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06-02 02:25    IP属地:未知

赛手成长历程:
--------------------------------------------------------------------
通常一位车手要花8年的时间从小型赛车(Go Kart)逐步晋级到F-1,大多数的F1车手在10岁之前就已接触小型赛车,并且拿下小型赛车的全国冠军或世界冠军。
在14岁左右会开始参加Formula Ford(福特方程式)、Formula Renault(雷诺方程式)这类的初级方程式赛车。此时车手开始接触有悬吊系统、变速箱及基础空力套件的方程式赛车,除了必须锻炼体能、学习驾驶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公关与行销的能力,并为自己找到赞助商,筹措下一阶段的参赛经费。Formula Ford比赛中脱颖而出的车手,通常会进入F3或F3000锦标赛。
F3或F3000锦标赛几乎是业余赛车与职业赛车的衔接,更是通往F1之路的重要历程,能够拿到F3锦标赛的年度冠军,就表示距离F1越来越近,若还能赢得澳门大赛的F3冠军那将更有机会。近年来从美国CART系列赛事脱颖而出的车手也多成为F1车队关注的焦点。
要成为F1车手必须拥有一张由FIA发给的特别驾照:「FIA super licence」,这张执照只发给在F-3000,F-3或CART系列赛事表现杰出的车手。当然也会有像Jenson Button或Kimi Raikkonen等直接越级的特例,以现任迈凯轮(McLaren)车手Kimi Raikkonen为例,他在2001年直接从Formula Renault(雷诺方程式)冠军跃升为F1车手,最初FIA在Sauber车队的争取下只愿意先发给临时驾照,不过Kimi的优异表现仍顺利拿到正式的super licence,正式迈向F1车手之路。
--------------------------------------------------------------------------
赛手体质
能够进入F1的车手除了拥有天赋异秉般的优异驾驶技巧、强健的体能还需要高抗压的人格特质来面对来自比赛场上及车队、媒体、赞助商的压力。除了优异的沟通技巧来与车队工程师沟通之外,更重要的是与媒体的沟通,要有超级明星般的自我行销能力,把最完美的一面呈现在车迷及媒体面前,创造高人气。F1车手除了繁重的测试及比赛行程之外,更多的是配合赞助商的公关宣传活动。
F1车手是体魄最强健的运动员,因为F1赛车的驾驶方式和车手所必须承受的强大离心力,和驾驶一般车辆有天壤之别,不仅要体能状态优于常人,更要有沉着冷静分析的头脑!
观察F1车手你可以发现他们都有看起来几乎与头部同样宽的粗壮颈部,因为在驾驶F1赛车时戴着安全帽的头部是外露于驾驶舱之外的部分,除了在过弯时必须承受4个G的横向离心力之外,在剎车时往前的减速力道更超过5个G,在那样的高离心力状态之下,头部+安全帽的重量会变成原来的5倍,约25公斤,因此需要有特别强壮的颈部来抵抗离心力,并保持头部在一定的位置。
其次他们的手臂及手腕肌肉是极度发达的,以往操作F1的方向盘需要约30公斤的力量,即使今日的F1可使用动力方向盘来减轻车手负担,但是在高速时空气下压力的作用之下,转动方向盘仍是相当费力,过弯时更需要强壮的手臂来把赛车维持在车手想要的行进路线上,在300公里的比赛过程中,强壮的手臂与手腕是必须的。
此外在过弯时强大横向离心力,会让体内血液流向单边,但此时车手仍需有冷静的思考才能面对下一个弯道。而起跑时心跳高达每分钟190下,比赛过程中的心跳都在160下,因此赛车手的心肺功能必须异于常人的强壮。
而身体的耐热性对F1车手也是重要的,在凉爽的欧洲地区赛站比赛时,驾驶舱内的温度就可高达摄氏50~60度,虽然不断补充水分,但将近2个小时的比赛下来身体脂肪的消耗及脱水总和将超过4公斤,若是一般人在那样大量脱水的情况会造成休克,而F1车手在下车后却还能谈笑自若。

[ Last edited by _不系舟_ on 2004-6-2 at 02:39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4-06-02 02:30    IP属地:未知

引擎:
F1车队每年的预算约有50%用在引擎的研发与制作上,Mercedes-Benz每年花1.4亿美金来研发制作供应McLaren-Mercedes车队全年参赛所需的引擎,BMW则投入高达1.85亿美金来供应BMW-Williams车队所需的引擎,应该是目前年度预算最高的引擎供货商。Ferrari车队投入的金额约1.75亿美金,Toyota预估是1.5亿美金,而Renault和Honda的预算都超过1亿美金。
现在的F1规定使用排气量3000C.C.以下的10汽缸自然进气引擎,目前各车队都采用V型排列的10汽缸引擎,汽缸夹角则从72度到110度不等,90度夹角则是目前主流。目前顶尖车队的F1引擎最大马力超过910匹马力,最高转速超过每分钟19000转,重量介于90-100公斤之间,使用的燃料是符合FIA规定的无铅汽油。
高转速、动力输出惊人的F1引擎,所需的零件都需具备高强度与轻量化的特质,因此会用上多种特殊合金材质,让F1引擎的造价惊人。不含研发费用,每具F1引擎的造价就高达新台币500万元,以Mercedes-Benz为例,每年需要约制作80~100具F1引擎以供McLaren-Mercedes车队使用。
低油耗也是一具优秀F1引擎的重要特性,F1引擎在全速运转时每,行驶100公里约需消耗70公升的无铅汽油,而最省油的Mercedes-Benz引擎,据称只需要60公升汽油。在同样的马力输出下,油耗较低的赛车在正式决赛时起跑的载油量与进维修站的策略可以更具弹性,这在竞争激烈的F1赛场是很关键的。
一具优秀的F1引擎要同时达到,马力大、尺寸小、重心低、重量轻、油耗低、可靠度高的目标,更要与底盘设计充分整合,提高赛车的整体刚性。
1. 一具引擎约有5000个零件。
2. 包含测试、练习与比赛,每年大约要用掉100个引擎。
3. 每一站比赛后,引擎必须完全分解检视后再重新组装。
4. 全速时产生的引擎声浪高达160分贝,比波音747飞机起飞时还大声。
5. 每100公里需要用掉60公升以上的无铅汽油。
6. 在引擎全速运转时每秒钟进气量超过600公升。
7. 每秒钟点火150次,活塞往复循环300次。
8. 最高转速时,活塞的加速力相当于8,500G,因此活塞连杆的强度必须很强。
9. 制作一支F1引擎使用的曲轴需要6星期。
10. 组装一具F1引擎需要2星期。
11. 使用的材料包括20种合金。
12. 重量低于100公斤。
----------------------------------------------------------------------
车胎
在1998年Good Year退出F-1之后,直到2001年之前所有的F-1赛车都使用Bridgestone轮胎,但是从2001年开始Michelin轮胎加入之后,目前10支F1车队中各有5支车队分别使用这两家品牌的轮胎。
以往F1轮胎使用无胎纹的光头胎,在1998年,FIA规定以有沟纹的轮胎取代原有的光头胎,以降低比赛的平均车速,1999年开始轮胎的沟纹数目更由原有的三条增加到四条。虽然车手不断地抱抓地性能大打折扣、危险性大增,但众车队还是不断地研发出应变之策。
轮胎是赛车速度的来源,强大的动力与地面的媒介,如果没有一套好的轮胎,就算拥有最强劲的引擎,技巧一流的车手,效率超高的空力套件,是无法把力量转换成速度的,所以轮胎在F1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F1的干胎规定直径必须是660厘米以内,宽度则是350厘米以内,同时胎面上要有四条对称纵向深2.5厘米的沟纹,从轮胎中心向外排列,每条沟纹之间必须距离50mm,这种和以前惯用的光头胎完全不同的干胎,是FIA为了降低F1越来越快的过弯速度所制订的新规格,以降低意外发生后造成重大伤亡的机会。
干胎:
在一场比赛中,每一位车手被限制使用10套轮胎,而其中3套用于星期五自由练习的轮胎则不能再被使用 胎压:约为1.1bar 轮胎寿命:约为80~200公里视轮胎胎质而定 理想工作温度:约为80~100℃
雨胎:
在一场比赛中,每一位车手被限制使用7套轮胎 胎压:约为1.1bar 轮胎寿命:情况允许的话可跑完整场比赛 理想工作温度:约为30~50℃
半雨胎:
在一场比赛中,每一位车手被限制使用7套轮胎
胎压:约为1.1bar
轮胎寿命:根据天气状况而定
理想工作温度:在湿地约为30℃,在干地约为100℃
-------------------------------------------------------------------------------------
空气动力:
F-1赛车风驰电掣的速度,能在5秒之内瞬间加速到200km/h以上,最大过弯侧向加速可达4个G,极速最高超过350km/h,这样高的速度与过弯能力,除了需要优异的悬吊设定来让轮胎尽可能的保持与跑道路面接触之外,也需要足够的下压力来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否则空有强大的马力,在过弯时将无从发挥,因此空气动力学设计的优劣已成为今日F1决胜的关键之一。
空气动力学的工程师们在风洞中实现他们的空力艺术,由功能强大的设计计算机所产生的3D模拟,并在大型的风洞中不断的测试。F1车队每年都会花上300万美元到1500万美元不等的风洞操作经费来验证空气动力学组件的效率。
空气动力学效率就是下压力和空气拖曳阻力的比例。目标就是要获得最大的抓地力,和最小的拖曳阻力。下压力是空气动力学上垂直方向的向下压力总合,这些力量是由前鼻翼和后尾翼所产生,用来把赛车压在地面上,下压力越大,赛车在跑道上的抓地力就越大。
理论上,由前后翼产生的可怕力量,可以让一部F-1赛车抵抗地心引力,让600公斤重的F1赛车在隧道的天花板上倒吊着跑,因为赛车可以产生超过车身重量数倍的下压力。要让F-1赛车那样高速的过弯,那么必须把车底、车顶以及车身周围的气流引导到完美的境界!
关键的前后翼
影响F1赛车空力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前鼻翼,这是决定通过车身上方、下方和其它如散热器、后尾翼气流的比例和方向的关键性组件。除了分流前方的空气之外,前鼻翼在操控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那就是产生下压力来将前轮压在地面上。
尾翼是F-1赛车外观上重要的一部份,尾翼的组合被目前的比赛规则限制在只能有三片。透过调整前后翼的设定,车队可以控制赛车的抓地力来配合不同的赛道特性及底盘本身所产生的定值的下压力。理论上,翼面角度越陡,产生的空气动力学的拖曳阻力越大,车速提高时对车辆产生的下压力越大。同时,陡峭的翼面设定会降低赛车的速度表现以及增加油耗。
F-1赛车空气力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平衡』。F-1赛车的抓地力约有1/3是由前轮负担,有超过2/3则是由后轮负担。在前轮采用低下压力的设定可以提高车速,但同时也会提高转向不足的趋势;转向不足就是车头会开始滑向弯外侧。相对的,如果车尾的下压力不足,那么会有转向过度的倾向,车尾就会开始打滑。
---------------------------------------------------------------------------------
循迹控制系统TCS
循迹控制系统TCS(Traction Control System)约是在'90年代初期发展出来的电子系统,在'94年之前可合法使用这项系统,然后连同主动式悬吊都遭禁用,后来Senna的死则引发这些高科技设备的争论。直到2001年西班牙GP,循迹控制系统才又再度解禁。
循迹控制系统的原理是在轮胎打滑时,包括了起跑、过弯、下雨天等等的情况,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来降低扭力的输出,让轮胎重新获得抓地力,进而让车手能够控制赛车,将动力发挥到最极限,并增加赛车速度。而降低扭力的方法有油门的控制、点火延迟、或是关掉数个汽缸的点火或供油系统。
由于传动轮在加速时会超过50G,所以降低惯性所需的反应要非常快速,但是利用油压电子油门控制需要30毫秒,反应时间不够快;延迟点火又有耐用度的问题;因此现行的循迹系统是利用装置在轮胎处的感应器来侦测轮胎状况,当轮胎打滑时计算机就会降低引擎输出功率,通常是数个汽缸不点火,或是在供油程序下功夫,让轮胎停止打滑,以降低车辆因为轮胎打滑所造成的失控状况,进而增加赛车速度。
不过现在的循迹控制系统可不只是那样简单,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现在计算机已可以做出较过去更为顺畅的循迹控制,不只是单纯地点火与供油而已,目前的程序技术已可让赛车在即将打滑时,循迹控制系统就开始作动,保持在最大摩擦力的边缘,得到最佳的引擎动力运用。
循迹控制系统不只有在慢速弯道中有帮助,在高速弯中也有所助益,系统不只会在打滑的时候做出补偿的动作,就当车辆正开始滑动时就会介入,过去要以时速190公里半油门方式通过的弯,在配备循迹控制系统之后,可以时速200公里全油门的速度通过。
---------------------------------------------------------------------
起跑控制系统
起跑控制系统包含在循迹控制系统之内,它可以让车手在起跑时不会因轮胎打滑而损失时间。跑控制系统的效率非常地好,如果它正常工作的话,起跑的速度会比车手自己控制到最好还佳,车手在起跑前按下起跑控制系统的开关,系统会在起跑之后车手收油时自动解除。
根据Jordan车队的报告指出,在比赛中采用起跑控制系统是非常有效果的,他们的数据显示,使用起跑控制系统的Jordan EJ11赛车可在4.3秒内由0加速到100英里,但是没有使用起跑控制系统时却需要4.8秒,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车手在经历那么多次因系统故障所导致的起跑失误之后仍坚持使用起跑控制系统的原因。

[ Last edited by _不系舟_ on 2004-6-2 at 02:40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