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4-06-02 02:25 IP属地:未知
赛手成长历程:
--------------------------------------------------------------------
通常一位车手要花8年的时间从小型赛车(Go Kart)逐步晋级到F-1,大多数的F1车手在10岁之前就已接触小型赛车,并且拿下小型赛车的全国冠军或世界冠军。
在14岁左右会开始参加Formula Ford(福特方程式)、Formula Renault(雷诺方程式)这类的初级方程式赛车。此时车手开始接触有悬吊系统、变速箱及基础空力套件的方程式赛车,除了必须锻炼体能、学习驾驶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公关与行销的能力,并为自己找到赞助商,筹措下一阶段的参赛经费。Formula Ford比赛中脱颖而出的车手,通常会进入F3或F3000锦标赛。
F3或F3000锦标赛几乎是业余赛车与职业赛车的衔接,更是通往F1之路的重要历程,能够拿到F3锦标赛的年度冠军,就表示距离F1越来越近,若还能赢得澳门大赛的F3冠军那将更有机会。近年来从美国CART系列赛事脱颖而出的车手也多成为F1车队关注的焦点。
要成为F1车手必须拥有一张由FIA发给的特别驾照:「FIA super licence」,这张执照只发给在F-3000,F-3或CART系列赛事表现杰出的车手。当然也会有像Jenson Button或Kimi Raikkonen等直接越级的特例,以现任迈凯轮(McLaren)车手Kimi Raikkonen为例,他在2001年直接从Formula Renault(雷诺方程式)冠军跃升为F1车手,最初FIA在Sauber车队的争取下只愿意先发给临时驾照,不过Kimi的优异表现仍顺利拿到正式的super licence,正式迈向F1车手之路。
--------------------------------------------------------------------------
赛手体质
能够进入F1的车手除了拥有天赋异秉般的优异驾驶技巧、强健的体能还需要高抗压的人格特质来面对来自比赛场上及车队、媒体、赞助商的压力。除了优异的沟通技巧来与车队工程师沟通之外,更重要的是与媒体的沟通,要有超级明星般的自我行销能力,把最完美的一面呈现在车迷及媒体面前,创造高人气。F1车手除了繁重的测试及比赛行程之外,更多的是配合赞助商的公关宣传活动。
F1车手是体魄最强健的运动员,因为F1赛车的驾驶方式和车手所必须承受的强大离心力,和驾驶一般车辆有天壤之别,不仅要体能状态优于常人,更要有沉着冷静分析的头脑!
观察F1车手你可以发现他们都有看起来几乎与头部同样宽的粗壮颈部,因为在驾驶F1赛车时戴着安全帽的头部是外露于驾驶舱之外的部分,除了在过弯时必须承受4个G的横向离心力之外,在剎车时往前的减速力道更超过5个G,在那样的高离心力状态之下,头部+安全帽的重量会变成原来的5倍,约25公斤,因此需要有特别强壮的颈部来抵抗离心力,并保持头部在一定的位置。
其次他们的手臂及手腕肌肉是极度发达的,以往操作F1的方向盘需要约30公斤的力量,即使今日的F1可使用动力方向盘来减轻车手负担,但是在高速时空气下压力的作用之下,转动方向盘仍是相当费力,过弯时更需要强壮的手臂来把赛车维持在车手想要的行进路线上,在300公里的比赛过程中,强壮的手臂与手腕是必须的。
此外在过弯时强大横向离心力,会让体内血液流向单边,但此时车手仍需有冷静的思考才能面对下一个弯道。而起跑时心跳高达每分钟190下,比赛过程中的心跳都在160下,因此赛车手的心肺功能必须异于常人的强壮。
而身体的耐热性对F1车手也是重要的,在凉爽的欧洲地区赛站比赛时,驾驶舱内的温度就可高达摄氏50~60度,虽然不断补充水分,但将近2个小时的比赛下来身体脂肪的消耗及脱水总和将超过4公斤,若是一般人在那样大量脱水的情况会造成休克,而F1车手在下车后却还能谈笑自若。
[ Last edited by _不系舟_ on 2004-6-2 at 0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