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HAM 一族 >  ★★ 精 华 导 读 ★★(2008-08-13更新)

发表于 2008-06-15 19:05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evenhigh 于 08-04-27 04:08 发表
偶滴能看到16级灰阶的全部竖条和长方形灰阶框的252(白色98.8%)6(黑色2.4%).
偏色可以优先调整色温,其次调整RGB三色或六色的平衡.
显示器为主动发光体,但易受环境光强弱和光线色温的影响.
设置多少色温,一般是以日光的白色为基准,6500K,偶室内为暖色弱光,以5800K定位,显示器白度值设125cd/m^2(LCD可以设置到150,但考虑视觉疲劳,参照CRT了,呵呵),黑度值设0.25cd/m^2.
关于cd/m^2跟每个显示器的亮度指标有关,即黑度除以白度的值为显示器的亮度指标标称值.当然,随着时间推移,显示器会老化,LCD相对稳定些.
由此可见,数码拍摄的RAW虽然很灰,但包含了最丰富的灰度和色彩信息,为后期提供了最大空间.
高反差高饱和高锐度的三高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
...................
『HAM 一族』  BD7HI ex BD7AMY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8-06-16 10:41    IP属地:未知

跟着E版学色影
原帖由 evenhigh 于 08-04-30 01:02 发表
话说,这几天一直在折腾红蜘蛛校色,ICC文件已经不下20个了,偶就不相信红蜘蛛MSLJ,呵呵。。
一直以为三年前开始学习色彩空间管理,有点基础,这么折腾明显是功底不够深厚,自己恶补一哈了。
趁着热手,把粗浅滴体会写上来:
一。校色前一定要做好几件事
  1。几乎每个显示器的出厂指标都不会一样,因此要仔细熟读说明书,当然,说明书是针对普通用户的,一些数据可能还要网上去找可靠的资料。校色要用到的数据是:亮度,单位是cd/m2,有了这个指标,就可以设定黑点和白点的数值(CRT和LCD有所区别)。艺卓的推荐数据是白点110,国外严谨的工作数据是95,LCD出厂值往往很高,有的可能到400。
  2。将显示器恢复到出厂设置。要命的是LCD的亮度和对比度按钮有误导的嫌疑,亮度在LCD上其实是指黑度,而对比度则是直接反映亮度值的变化,这个弄错了也很折腾人。
  3。找些色卡灰卡测试卡之类,也可以用前页的EIZO测试软件。
  4。将室内的灯光全部关闭,尽可能保持全黑;显示器开机已一小时以上。
  5。系统(指Windows)显示器的ICC文件加载了显示器出厂光盘中的驱动,但卸载管理应用软件。
  6。操作系统开机后,确认没有加载Adobe Gamme!重新启动电脑。
  7。显示器的色彩管理模式。"Native"是显示器出厂设计指标,不能被调整的原始色彩,这个模式往往意味着最大的色域空间。但是做校色的时候,要选择一个可以被用户定义的色彩管理模式,主要是色温,RGB三色或红、黄、绿、青、蓝、品红六色,好在偶的2690WUXi都有。关于显示器色温模式,常用的是6500K,但偶的红蜘蛛推荐用5800K/G:2.2,经过反复测试对比,感觉严谨的应该采用推荐方案。
二。开始校色
按照软件提示逐步操作。重点处体会如下:
1。使用专家模式
可以分别对黑白灰阶、色温和RGB都进行调整(RGB的顺序为绿/蓝/红),Gamma2.2这个不用说了(Apple是1.8)。这个模式也是比较折磨人,但是能学到很多知识!
因为大家知道,RGB可以确定白点平衡,但是黑场控制也会影响这个值,因此可以大概理解为白色色温和黑白点设置有些联动。
2。如果直接设定色温(6500K/5800K),软件测到的绝对色温可能不一致,这个时候先调整RGB,并且保持三色齐平,如果还是有少许误差达不到精确的目标色温值,可以适当控制黑点,如果有足够的耐心,最终数据精度将会很完美!
3。如果对一次完整的校色有疑问,可以再次修正或重新做校色,直到保持稳定。
三。校色的目的
为了在出厂设计的指标内,给照片处理提供最丰富的灰阶和色域,方便设计或处理者最直观的审视黑白和彩色效果,提供最高的工作效率。
我的显示器校色后的ICC文件就不传了,需要的可以单独发。粗浅体会欢迎指正!
---------------
---------------
>>题外话
用老师说的话:搞摄影的人,20年前在讨论用什么镜头,现在在交流用什么显示器和电脑!你能在镜头上花个N万就不能整台好点的显示器,不要搞了N年忽然回首,原来还有这么多的色彩没看见过。。。伤自尊哦
偶的理解
1。大家发网上作业,手机拍的足够了!
2。数码时代,后期调整由自己完成,要学的东西太多,但主要看出片目标:发网上豆腐干那么大,还是传统冲印机,还是高端打印?全民单反快后时代了,快2千万像素主流了,不能再粗制滥造。
3。22/24寸LCD已经是主流,符合照片处理的产品越来越多!你可以错过它,但它不会错过有心人。有台好点的显示器,能让你真正的大饱眼福,坐着看也是种极致的享受!
4。色彩是一种标准,一种情绪,一种文化和表达方式。大家知道,Vista的WCS(Windows色彩系统)是微软和佳能合作的,除此以外,你可以了解更多的文化。。。
5。你的图片符合色彩管理了,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可以最高效率的完成流程,直至出片完毕。
----------------------
---------------------------------
处理照片的体会和收获

处理照片的各种习惯,似乎就是这样走过来,所以偶来做个臆断的分类:
一。三高政策:高反差,高饱和度,高锐度的初级阶段。
二。以色阶/曲线为主的中级调整阶段
三。了解色彩和宽容度后的高级调整方式。

>>偶粗浅的说说三
1。学习光和色彩,了解色域,色彩三要素,补色关系。
2。调整照片的色彩,以事论事的方式是错误的,就是什么多了减什么,什么缺了补什么,而且应该调整相应的补色(补色关系更有利于全图继续保持色彩之间的平衡>色温/白点)。比如:要让照片中的绿色更绿,也就是绿色的纯色,而往往照片拍摄后树叶的颜色包括了绿色、黄色、光线颜色和周围物体的反射色,如果将这些颜色按照正确的比例去掉,那么就剩下绿色的纯色,我们意想中的绿色往往就是指它的纯色,纯色的效果和冲击力印象是最深的,也因为它最简单和容易记忆。
3。精确的调整色彩,需要校色后好点的显示器,呵呵。

>再往前推
拍摄的技巧需要掌握的内容
1。正确的曝光,体会再体会,不断的提高曝光的稳定水准。曝光不准确的照片,色彩很难再现还原,即使是RAW!体会很深哦
2。色温和偏移。尽管相机提供了各种光源下的色温模式,但很多时候的拍摄环境都不是这些模式的标准值,如何在相机上再调整偏移,也就是根据色彩的补色关系!
3。最少的后期调整,也就是最精确的拍摄控制(自然或人工用光/画面色彩安排/宽容度/分区曝光)。

感觉我们永远在学习拍摄,哈哈!...

『HAM 一族』  BD7HI ex BD7AMY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4-06 09:27    IP属地:未知

下架,留存
『HAM 一族』  BD7HI ex BD7AMY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