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恋爱物语 >  Let's Go Nuts! 坚果列传:盘点坚果猛将十二员

发表于 2018-05-18 09:27    IP属地:未知

香榧树,最早见于《尔雅》,被称为“彼”。香榧子,亦有个极美的名字,叫“榧华”。香榧树的一生,都带着古典式的庄重与仪式感:
一株香榧苗不紧不慢地长了七八年,才能结出零星一点果子,几十年只是黄发小儿,百年以上的树才算壮龄,有力气结出累累硕果。然而,果子成熟,还得再长三年。香榧树年年开花,年年结果,嫩生生的新果和即将成熟的老果挂满枝头,可谓“三代同堂”,因此,香榧子也被称为“三代果”。



香榧的果实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8-5-18 11:56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18 09:31    IP属地:未知

采摘香榧是件麻烦的事情。核桃、板栗可以用竹竿简单粗暴地打落,但香榧却不能这么对付。为了不损伤新生果实,避免折断娇贵的枝桠,唯一的办法是架起竹梯,带着竹篮,攀上树梢,冒着生命危险亲手采摘。采下来的果子,要堆放七天发酵,去掉青果皮,将果核洗净后,再放半个月,方可用粗盐炒制。
香榧香榧,价格不菲。每一粒香榧子,都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才有资格端坐在春节果盘中,成为坚果家族里香气最独特的存在。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18 09:32    IP属地:未知


采摘香榧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18 09:34    IP属地:未知


一枚好香榧的特征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18 09:35    IP属地:未知

每颗香榧上有两只突起的小点,只需用两指轻按,果壳应声而开。相传西施爱吃香榧,这个技巧也是她发现的,凸点又形似泪滴状的“眼睛”,故得名“西施眼”。用拇指和食指按下“西施眼”的姿势及果壳破裂的声音,都与打响指相似,古人也常把打响指称为“榧子”。《红楼梦》里,宝玉与黛玉调笑说“给你个榧子吃”,就缘于此。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18 09:41    IP属地:未知

漂洋过海的“歪果仁”
3.夏威夷果 – 明明是个澳洲仁
夏威夷果一直不满意自己的名字:明明是颗澳洲仁,为什么要叫“夏威夷果”?

夏威夷果,学名“澳洲坚果”(Macadamia),澳州土著吃它,已有数百年历史。19世纪中期,探索新大陆的欧洲人,在澳洲东岸发现了它,将它命名为“粗壳澳洲坚果”,果仁含有毒素,只有长时间浸泡后才能食用,因此欧洲人起初只把它作为观赏植物(和番茄如出一辙的故事)。有一天,布里斯班植物园主管指派一个男孩帮忙砸开坚果,助其发芽。在果仁香气的诱惑下,小男孩好奇尝了几颗,竟安然无恙。于是,人们才意外发现,某些澳洲坚果品种是可以吃的。



夏威夷果的果实



去掉果皮后露出果核



打开果核(坚果)后才露出可食用的果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18 09:42    IP属地:未知

长见识了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18 09:47    IP属地:未知

1881年,夏威夷的甘蔗园主为了保护甘蔗不被狂风吹折,将澳洲坚果引种在园子四周。小小的坚果,再一次(不出意外地)征服了当地人的味蕾。夏威夷阳光丰沛,雨水充足的气候也极适合坚果生长,被养得白白胖胖的果仁,以其丰富迷人的香气和顺滑口感席卷全美,无知又好吃的美国人称它为“Hawaii Nut”。从此,澳洲坚果就以“夏威夷果”之名被世界所熟知。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18 09:52    IP属地:未知


夏威夷果/澳洲坚果的花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8-05-18 09:54    IP属地:未知

4. 腰果 – 从来不带壳
市面上的坚果大多有带壳和不带壳的选择,唯独腰果是个异类。它永远被剥得干干净净,最多穿一层仁衣,却从来不会带壳。
为了散布种子,传宗接代,植物们往往各出奇招,腰果就是个中好手。它的果实分两部分,上半部分是花托膨大形成的假果,名为“腰果苹果”,口感清甜多汁,能吸引动物采摘食用。而下半部分的肾形种子,就是我们熟悉的腰果,它的外壳含有腐蚀性极强的“腰果壳油”,再贪吃的动物尝到以后,也不得不将坚果丢弃。一手蜜糖一手大棒,腰果既完成了散布种子的任务,又保护种子不被吃掉,令人叹服。因此,腰果必须经人工去壳。很多情况下,即便带着防护手套,也不能免于被毒素灼伤的危险。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