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8-16 08:15 IP属地:未知
如果照这个思路,在歼-11BS的基础上结合苏-30的部分优点,融合2005年开始定型装备的歼轰-7A的对地武器和火控系统——实际上这有些接近同期也在研制的歼-15的配置——是可以搞出一个简配版歼-16的。参照苏-30MKK的研发装备经验,这种技术跨度不大的型号,其研制周期将明显比歼-16短,而其综合战斗力将和俄罗斯当时向我们推销的苏-30MKK3相当,考虑国产航电武器的后发优势,部分指标还有超出;这样不仅能迅速提升空军的战斗力,还能为现实中的歼-16提供技术验证并争取更多发展时间。
然而历史没有假设,最终601所选择了一步到位攀登新高峰,即研制一种技术跨度大(《中国航空报》提到新机结构部分有80%的更改或重新设计、90%的系统改进、首次应用无图制造技术),拥有以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为核心的数字化综合火控系统和先进电子战系统,依靠新一代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和改进型“太行”发动机实现飞行-火控-推力一体化控制,提升飞行性能和任务效能,综合性能瞄准F-15K/SG等级的先进三代半双重任务歼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