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沃尔沃XC Classic论坛 >  二战中的法国海军去哪儿了?

发表于 2017-07-19 15:55    IP属地:辽宁

条约签下之后,英国人深感不安,弱国无外交,更何况维希法国这傀儡政权。看起来法国保住了军舰,但是条约的兴废大权在德国人手中,英国也不相信德国人能放弃送到嘴边的肉,英国深信一旦战局不利,德军会立刻夺取军舰。既然法国单方面停战,那英国也不顾及昔日的袍泽情谊了,一项大胆而危险的计划正在进行中。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宝来1.6 MK4 低碳修复空滤盒...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19 15:56    IP属地:辽宁

“弩炮行动”致使英法反目
《德法停战专约》墨迹未干,英国就准备了制裁法国舰队的“弩炮行动”,对于维希政权控制下的法国舰队,皇家海军予以夺取、控制,必要时可以击毁。7月3日,“弩炮行动”正式开始,当时一支法国舰队在英国朴次茅斯避难,英国人以奇袭的方式迅速控制了它们,以“洛林”号战列舰和“苏尔古夫”号潜艇为首的200多艘大小舰船落入英国人手中,同样,在英属埃及的亚历山大港,1艘法国战列舰和4艘巡洋舰经过谈判被英国人解除了武装,但是在法属阿尔及利亚的奥兰港和米尔斯克比尔,英法爆发了直接冲突。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给夏朗换上雪地胎...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19 15:57    IP属地:辽宁

7月3日,在米尔斯克比尔海面的英国舰队给港内法国海军舰队送去最后通牒,如果这支法国舰队既不加入英国,也不把舰队交给美国代管的话,6小时内自行凿沉,否则将诉诸武力。法国舰队司令让•苏尔根据达尔朗的指示拒绝了英国的最后通牒,双方谈判破裂,战斗开始。皇家海军在驱逐舰烟雾的掩护下,利用“胡德”号、“英勇”号、“坚决”号三艘战列舰上的巨炮对港内法军进行炮击,从航母“皇家方舟”号起飞的战机向港内法国军舰投掷炸弹。战斗仅仅一刻钟便宣告结束。法军“布列塔尼”号战列舰被击毁,“敦刻尔克”号搁浅,“普罗旺斯”号被冲上浅滩,仅有“斯特拉斯堡”号穿越英军火力封锁,逃回土伦。法国海军阵亡1300名水兵,损失了3艘主力舰,而英军毫发无伤。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国产电动车600天使用感受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19 15:58    IP属地:辽宁


法国海军素来有对抗英国的传统,米尔斯克比尔一战,使得法国海军仇英情绪达到顶峰,并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每日热点]:【新车】宝马iX3告诉你传统大厂电动车优势...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19 15:59    IP属地:辽宁

消息传回法国,达尔朗勃然大怒,他命令维希法国空军报复性空袭直布罗陀,贝当政府断绝了与英国的外交关系。“弩炮行动”缓解了英国的海上压力,然而由于米尔斯克比尔的战斗,维希法国与英国反目成仇,失去了舰队强有力的支持,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不再有保障,这为日本索取法属印度支那埋下了伏笔。同样,夏尔•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因为这次行动也里外不是人。贝当政府向德国投降,不少法国人是支持抵抗的戴高乐将军的,但他们把戴高乐视为英国的傀儡,就像贝当之于德国。由于“弩炮行动”摧毁了法国舰队的主力,维希政府借机大做文章,戴高乐也被法国民众视为卖国贼,对自由法国敬而远之。

[每日热点]:【改装美容】施工的周末-rav4底盘装甲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19 15:59    IP属地:辽宁

9月,英军与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军队进攻法属西非首都达喀尔,他们的目标是法国舰队最先进的“黎塞留”号战列舰。戴高乐相信自己能说服维希法国军队投降,但却惨遭打脸。“黎塞留”号的水兵们记得米尔斯克比尔战役英国人捅了他们一刀,抵抗异常激烈,皇家海军“决心”号、“巴勒姆”号战列舰被“黎塞留”号击中,不得不退出战斗,达喀尔战役以维希法国的胜利告终,戴高乐发现自己并没有很高的威望,这次失利也使得他在盟军当中的地位一再降低。


“弩炮行动”让戴高乐和自由法国受到非议,在达喀尔劝降失败后,戴高乐才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得民心。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7-7-19 16:01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真皮方向盘 排挡头磨损焕新修复...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19 16:02    IP属地:辽宁

达尔朗纵横捭阖
维希政府手中的牌是舰队,而舰队只听达尔朗的。达尔朗是一位颇有野心的将军,早在西班牙内战时,他就希望法国出兵干预;法国投降前夕,他曾声明,如果法国沦陷,他会带着舰队到非洲殖民地继续抵抗。然而贝当允诺达尔朗将成为维希政府的二号人物后,达尔朗就“变节”了,这位将军只会选择有实力的一方。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坦克300二保经验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19 16:03    IP属地:辽宁

“弩炮行动”后,达尔朗发现了盟军内部的不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只有英国承认,罗斯福对戴高乐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因此,达尔朗尽力和美国搞好关系,同时对英国和戴高乐大加抨击,演给德国人看,而且他和希特勒也不能太过疏远,维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达尔朗在英美德三国之间纵横捭阖,如履薄冰。虽然法国舰队在“弩炮行动”中蒙受了巨大损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法国舰队仍然是达尔朗和维希法国最大的牌。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的参战打破了达尔朗预想的平衡,在他看来,毕竟美国的实力比德国更强,他也更倾向于美国。

[每日热点]:【新车作业】奔驰E300 L豪华提车分享...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19 16:04    IP属地:辽宁

1942年11月8日,盟军发动“火炬行动”,在西北非洲登陆,以此为跳板,借机攻入意大利。在达喀尔停靠的“黎塞留”号选择了中立,没有加入轴心国抵抗盟军,也没有帮助盟军反攻,最终在美国的斡旋下,“黎塞留”号加入美军,前往太平洋对日作战。但在非洲其他地方,维希法国的军队可不像“黎塞留”号那么通情达理。盟军进攻奥兰港时,对米尔斯克比尔事件怀恨在心的法国海军进行激烈的反抗,这次战斗造成了500名盟军的阵亡,法国海军也损失了数艘战舰。此时,达尔朗正在阿尔及利亚陪伴他生病的儿子,11月10日,他看到美军的行动是具有决定性的,可以扭转战争态势的,因此终于下定决心倒向盟军,这是他第三次选择站队,也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达尔朗一声令下,在非洲的维希法国军队停止了抵抗。

[每日热点]:【风土人情】喜提小宝马一周年 谈谈驾驶感...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7-19 16:05    IP属地:辽宁


通过火炬行动,盟军登陆北非,达尔朗看到了美军的实力,最终放下与英国的成见,转投盟军,出任北非盟军指挥官(参数|询价)。


[每日热点]:【爱车生活】长安CS756岁啦 外观依旧帅气...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