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DS 5/DS 5LS论坛 >  “光辉”失色之后——印度AMCA隐身战斗机

发表于 2017-03-18 08:56    IP属地:未知

  根据印度公布的 AMCA 概念图,AMCA 在气动布局上相当于缩小的苏霍伊 T-50,采用双发动机,较大翼面积的截梢三角翼,大型直边条,较小翼面积的常规平尾和外倾双垂尾,机头锥截面呈深 V 形,和 F-22、F-35 相似,和 T-50 的平底菱形不同。在 LCA 刚公诸于世的早些年的时候,印度曾公布 MCA 的概念图,那还是一架放大的 LCA,依旧采用无尾三角翼,只不过是很有印度特色的凸形双三角翼,而且没有垂尾,以降低雷达反射面积。AMCA 既没有继续采用早先 MCA 的无尾三角翼,也没有采用欧洲和中国流行的鸭式布局,而是回归常规布局。估计印度对凸式双三角翼的效果并不满意,对鸭式布局又缺乏信心,鸭翼的位置、大小、形状、在飞控中的权限都是很有讲究的,弄好了是画龙点睛,弄糟了是弄巧成拙,索性不节外生枝了。尽管印度对于 T-50 的研制贡献大体局限于捐献资金,印度还是在和苏霍伊合作研发 T-50 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设计数据,AMCA 受到 T-50 的很大影响不奇怪。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8 08:56    IP属地:未知


早期的 MCA 概念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8 08:57    IP属地:未知


MCA 外形的演变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8 08:57    IP属地:未知


印度或许从 T-50 的合作中获取了大量技术数据,AMCA 受到 T-50 的影响不奇怪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8 08:58    IP属地:未知


不过说 AMCA 抄袭 T-50 也不尽公平,还是有自己特色的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8 08:58    IP属地:未知



AMCA 将采用 S 形进气道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8 08:58    IP属地:未知


机内武器舱环绕进气道。不知道对武器尺寸的限制是否严重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8 08:58    IP属地:未知


后机身的设计十分粗糙,后体阻力和结构重量都会成问题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8 09:00    IP属地:未知

  不过 AMCA 和 T-50 还是有一些重大的差别。T-50 继承了苏-27 翼下间距很大的双发布局,双发之间有一个显著的隧道。这个隧道和翼身融合体一体,形成一个等效的升力体,极大地提高了苏-27 在大迎角时的升力,增强了机动性。这个隧道还可以用来吊挂外挂大型武器,相对于翼下吊挂,机腹吊挂的阻力较小。在 T-50 上,双发的间距依然很大,但双发之间的空间被部分填补起来,用作机内武器舱。由于隧道的空间规整,T-50 的机内武器舱不仅容积大,而且形状规整,很适合装载机内武器。但相距较大的双发万一有一台发动机故障,容易造成很大的偏航力矩,甚至造成危险的平螺旋。另外一个问题是机尾必须要有一个苏-27 的大型尾椎那样的东西降低后体阻力,不过大型尾椎可以用作机尾油箱,用于配平,减少用平尾配平造成的阻力,所以也不是一无是处。宽间距双发最主要的缺点则是湿面积较大,造成阻力较大。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18 09:00    IP属地:未知




2009 年露面的 AMCA 风洞模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