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6-04-17 19:39 IP属地:未知
最经典的来了,楼兰三间房···
曾经繁华的楼兰国度,在地平线上消失,一度是个谜团和庞贝古城同属世界之谜··
楼兰粮食依赖邻国的历史,形成了七里十万家,驼铃悠悠,商贾不绝,一派繁荣景象。从而,使汉朝更加有效地控制了鄯善,促使了西域都护的建立和巩固,推动了鄯善国和西域南道经济的发展,绿洲诸国出现了人口***,居民数量平均增长了五倍。但是,由于过度开发,使林草茂密的塞外水乡楼兰生态日益脆弱,最终导致荒漠化。特别使西晋年间“横断注宾河(即孔雀河)”,使下游水源断绝,楼兰城就此废弃。
还有一些关于消失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楼兰亡于战争。公元五世纪后,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一种观点认为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楼兰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早期古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后来,经过哈密、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丝绸之路沙漠通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一种观点认为楼兰亡于瘟疫疾病。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夺去了楼兰城内绝大多数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楼兰因此而亡。
一种观点认为楼兰亡于生物入侵。据有关专家考证,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昆虫蝼蛄,给楼兰带来了致命的灾难。这种蝼蛄生活在土中,它们以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的土地、房屋,在楼兰没有任何天敌,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斯文·赫定在这里发掘了大量文物,包括钱币、丝织品、粮食、陶器、36张写有汉字的纸片、120片竹简和几支毛笔。这个被斯文·赫定称为“沙漠中的庞贝城”的古城震惊了整个世界。随后,许多国家的考古学家、地理地质学者、探险队接踵而至……
1905年美国的亨廷顿探险队
1906年英国的斯坦因探险队
1908—1909年日本的大谷光瑞探险队
1910—1911年日本的大谷光瑞第二次探险队
这三间房,或许我曾几何时在此邂逅过,今生因缘具足后故地重游···心生想法很是奇怪··
真心想了解下楼兰国的许多历史及故事,无奈一直以来只能百度·此刻站在这里,多年的梦想得以实现,就算是无限遐想才是最美好的吧··
以斯文·赫定为代表的探险家们,盛赞楼兰是一个湮没在“沙漠中的宝地”,是遗落在历史角落的“博物馆”,是“东方的庞贝城”
各国探险队在楼兰古城及罗布泊地区发掘出的文物数量之丰富、价值之大,震惊了全世界。这里出土了各个时代的石器、木器、陶器、铜器、玻璃制品、古钱币等等,品种极其繁多,历史久远。在各种出土文物中,楼兰古城出土的汉锦和晋代手抄《战国策》最为珍贵。汉锦大约制作于公元1—2世纪,做工精细,色彩绚丽,并绣有文字,如“延年益寿”、“昌乐光明”、“延年益寿宜子孙”等吉祥字样。这里发掘出的晋代手抄字纸,比欧洲人最早的纸张都要早六百余年。在出土的文物中,还发现了西晋时期西域长史李柏写给焉耆王的信件,即“李柏文书”。
楼兰虽然迅速而悄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却留下了“一块紧张的世界史的纪念碑”。1700年后的今天,荒漠古道中的楼兰依然保持着她“谢幕”时的姿态,残垣断壁揭示出尘封的记忆,令人恍然觉得历史就发生在昨天。诵读李白《塞下曲》中的名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仍能感受到历史的猎猎风尘。楼兰为什么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多少年来,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楼兰的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的开发和破坏无关, 这样的说法很没说服力,最繁华时1000户,每户10个人,也就一万人,那么大的面积,有什么破坏?1942年到1962年,才20年,水就没了,而这20年,上游的开发根本没有形成规模.地球的周期性气候变化才是原因,从上一次干枯到又形成大湖,是1500年,有专家说罗布泊是漂移的湖,是周期性出现的湖,周期是1500年.
亲临楼兰佛塔心愿已了···
我们的小红帽梅姐!
[ 本帖最后由 xuser10595213 于 2016-4-21 00:4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