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内蒙古论坛 >  鄂尔多斯——西藏自驾游(青进川出)—— 六人自驾西藏

发表于 2016-01-11 11:24    IP属地:未知

期待后续更加精彩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11 11:26    IP属地:未知

预祝上墙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iPhone版 发表于 2016-01-11 11:33    IP属地:未知

精彩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11 13:09    IP属地:未知

好游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11 14:08    IP属地:未知

欣赏大片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6-01-11 17:32    IP属地:未知

很详细啊,看来走之前做了很多功课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11 19:09    IP属地:未知


wangyl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11 19:36    IP属地:未知

D6格尔木——那曲。全程828公里,走G109,雪峰路。
今天2015年10月5日。因为今天就是我们进藏的日子,心情比较激动。也是任务最艰巨,高原反应最厉害的一天。
简单介绍一下青藏公路, 西宁—拉萨, 1950年动工、1954年通车,全长1937千米,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也是目前通往西藏里程较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初期修建、改建公路和设备购置总投资4050亿元,每公里平均造价2.52亿元。
今天的路程比较远,全程限速条子相伴,限速每小时60公里。走的是雪峰路,没有高速。经过玉珠峰、昆仑山口、索南达杰保护站、五道梁保护站、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沱沱河大桥、唐古拉山口、安多、那曲。沿途景观大气磅礴,可看到雪山、草原、戈壁、高山、荒漠等景观。还可看到高原野山动物。8:14从格尔木出发。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11 21:38    IP属地:未知

明日继续,今天有点累了,整理游记也是个辛苦的活。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12 10:11    IP属地:未知

D6格尔木——那曲。全程828公里,走G109,雪峰路。
      今天2015年10月5日。因为今天就是我们进藏的日子,心情比较激动。也是任务最艰巨,高原反应最厉害的一天。
      简单介绍一下青藏公路, 西宁拉萨, 1950年动工、1954年通车,全长1937千米,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也是目前通往西藏里程较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初期修建、改建公路和设备购置总投资4050亿元,每公里平均造价2.52亿元。
      今天的路程比较远,全程限速条子相伴,限速每小时60公里。走的是雪峰路,没有高速。经过玉珠峰、昆仑山口、索南达杰保护站、五道梁保护站、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沱沱河大桥、唐古拉山口、***、那曲。沿途景观大气磅礴,可看到雪山、草原、戈壁、高山、荒漠等景观。还可看到高原野山动物。8:14从格尔木出发。

      刚出格尔木遇到一个检查站,领到了第一个限速条子。这样的条子伴随整个青藏线和川藏线西藏境内。限速条子一定的领,万一漏领前面会有更大的麻烦等着你。
      前面进入昆仑山。从格尔木出发四十分钟到达此地。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如李白的“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美诗,***的“横空出世,莽昆仑”的华章。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蟠桃盛会、白娘子盗仙草就是发生在昆仑山。可以说是中国神话的源头。进入昆仑山。




      再往前到了我国海拔最高的道观:无极龙凤宫,中华民族是龙是的传人,凤的后代,宫殿因此得名。海拔3800米,是供奉三圣母(西王母、九天玄女、金圣老母)的道观,故亦称西王母庙。该宫背土崖而建,山后是一片河滩,格尔木河中雪水带着沙泥傍着昆仑山脉急流而过。为浩大的昆仑山增添一道独特景观。
      西王母的神湖瑶池、九天玄女(玉皇大帝之妹)玉虚女神行宫、道教朝觐中心原始天尊道场玉虚峰等诸多道教神址福地,均在距此100多公里的大山深处,而龙凤宫正位于其必经之道的昆仑山门入口处。


      这里也是奥运金牌昆仑白玉产地,昆仑玉山核心地点。
      据说在这里可以捡到昆仑玉。

      在无极龙凤宫也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
      巍峨的昆仑雪山就在眼前。

      青藏公路养护道班。

       进入西大滩湿地保护区,后面就是玉珠峰。

        出行6天,在玉珠峰观景台六个人第一次合影。

      玉珠峰,蒙古语称“可可赛极门峰”意为美丽而危险的少女。海拔6178米,是昆仑山东段最高峰。
      美女背影一张。

      走到此处坐在车上没有感觉,下车以后就出现了轻微的高原反应,呼吸不像平常那么舒缓。可小强子忍不住还要跳跃一次。

          山峰顶部常年被冰雪所覆盖,无岩石表露。

      巍巍昆仑的千峰万壑如同披着银灰色铠甲的群群奔马,随着风起云涌,滚滚向前。


          再往前走十五分钟连路边都是白雪覆盖。

        昆仑山口,海拔4760米。此处也是游客下车拍照之地。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此处气温明显降低,下车后感到寒气逼人,寒风刺骨,第一次体会了“高处不胜寒”这句话的意义。石碑旁边有一块牌子:可可西里欢迎您。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从照片也能看出我们的张同志已经出现了高原反应。

      高同志的高原反应还好。表情比较自然。

       旁边是杰桑·索南达杰纪念碑。
       碑上的墓志铭是:功盖昆仑,音容常在。在这里敬献哈达和经幡的人络绎不绝,英雄即使在多么偏远的地方也是不会寂寞。

        1994年1月18日,40岁的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歹徒袭击,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在无人区与18名持枪偷猎者对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被可可西里零下40的风雪塑成一尊冰雕,成为了包括藏族群众和所有热爱生命的人们心中的英雄。1996年5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林业部授予索南达杰“环保卫士”的称号。
       2005年,中国导演陆川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描述1993年到1995年中国官方的藏羚羊保护过程,其中主角日泰便是以索南达杰为原型创作的。
      索南达杰的名言警局:在中国办事不死几个人是很难引起社会重视的,如果需要死人,就让我死在最前面。
      进入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青藏高原是欧亚大陆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国际河流均发源于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2000年8月19日,为了保护三江源的自然资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正式落成揭碑,它也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2009年经我国三江源科考队考证,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卡日曲为黄河的源头;当曲为长江的源头;扎曲为澜沧江的源头。

      三江源区是一个多湖泊地区,主要分布在内陆河流域和长江、黄河的源头段,大小湖泊近1800余个,湖水面积在0.5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188个,总面积0.51万平方公里。
      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一路相伴,有时交叉有时平行。


      在青藏铁路设计时,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和迁徙,对于穿越可可西里羌塘等自然保护区的铁路线,尽可能采取了绕避的方案。同时,根据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在相应的地段设置了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通道形式有桥梁下方、隧道上方及缓坡平交3种形式。


       驱车走在青藏公路上,越过昆仑山,不时感到汽车颠簸和上下翻腾,不时遇到“搓板路”、“坑洼路”,冻土正是“罪魁祸首”。冻土指土壤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要穿过大面积季节性冻土区,如何保证冻土区公路的路基稳定、路面平整,是青藏公路养护的最重要课题之一。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针对冻土病害进行研究,青藏公路多年冻土科研团队的第一代工作者集结在被称为“鬼门关”的五道梁。“上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对冻土区的研究是在高原反应的晕眩中展开的。

      目前,青藏公路不冻泉一带采用的是块石——通风管复合路基,以达到排水、通风的目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一带采用的是热棒,每根热棒长12米,地下8米、地上4米,两端密闭,内部充以液态氮,钢管的上部装有散热叶片,称之为冷凝段,置于大气中;钢管的下部埋入多年冻土中,称为蒸发段。当蒸发段与冷凝段之间存在温差时,蒸发段的液态氮吸热蒸发成气体,在气压差作用下蒸汽沿管内空隙上升至冷凝段,与较冷的管壁接触放出汽化潜热,冷凝成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冷凝液态氮沿管壁流回蒸发段再吸热蒸发。如此往复循环,将地层中的热量传输到大气中,从而降低冻土的地温,以防止冻土发生融化,从而达到冻土区公路的路基稳定的目的。热棒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已应用于青藏公路养护。
      五道梁保护站。


       青藏公路的散热棒


         公路养护人员在养护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向养路工人致敬。

        我们在这样的高度走路都气喘,养护工人却是在干活。

      同时热棒也应用于青藏铁路。

      这一段铁路和公路很少曲折,直通天际,“天路”这个称号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我们走的是青藏公路,这张照片的出处:肯定是剽窃的喽。

       这里不时的看到野生动物,第一次看到了藏羚羊、藏驴、臧牦牛、雄鹰。
       和我对视的藏羚羊。

       正在低头吃草的藏野驴,远处已经有吃饱了休息的。

      公路边的一小群藏羚羊,车停在不远处也不予理会,还在低头吃草,可一看到有人下车后就警觉的跑开了。抓拍了两张。

      藏羚羊白色的臀部


      看看藏羚羊的眼神,萌。

       近距离看到的牦牛。白头牛一只,后续看到很多只白头牛。白头牛:在鄂尔多斯的方言有贬义的意思。

          拼图一张,今天看到的可可西里野生动物。

      沱沱河,名称源自蒙古语,意思“平静的河”。沱沱河大桥,美称“长江上游第一桥”。桥位海拔4700多米,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桥梁之一。   

      青藏高原民谚:上了昆仑山,进了鬼门关;到了沱沱河,不知死和活。沱沱河下游60公里处与当曲汇合正式称为通天河,《西游记》唐僧晒经就发生在通天河。
      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颠簸这是要进入西藏境内了吗。
      中国式旅游:到了景点停车拍照。

        西藏北大门。欢迎不欢迎我们来了。

        青藏铁路和弯弯的溪水。

       青藏高原不知名的小河,最终汇入长江。

        藏民的羊群

          远处黑白界线分明的雪山。

      一路的爬山,高原反应也在加剧,这里开始头疼。下午五点终于到达唐古拉山山口,到了青藏公路离天最近的地方,这也是我们此次出行经过的最高点。此刻几个人都已不再说话,乖乖的坐着不敢乱动。下车匆匆的拍了两张标志牌就急着赶路了。



      高原反应已近把我折磨的浑身难受,头疼,感觉还有轻微的恶心。收起相机闭目继续忍受高反。真是:心在天堂,身在地狱。
      引用一句歌词:呀.....拉.....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其实这一段青藏公路都是在5000米海拔的山上盘旋。
      晚上7:40暮色降临,晚霞出现,我们还在路上。


      颠簸了12个小时以后,晚上8:30分达到那曲县,那曲”因那曲河(怒江上游)得名,旧译“黑河,海拔4500米以上。
      进入县城大大小小的川菜馆比比皆是,找了一家酒店,停车区都是外地车。自驾游一般都选择在那曲住宿一晚,也有直接到拉萨住宿的。终于下车脚踩在地上了,一路上感觉轻飘飘的。从酒店出来一个服务生推着行李车帮我们把行李搬到楼上,这也是酒店的一项很人性化的服务,是不收小费的,我当时有点想的多了,估计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过吧。高反一直继续着,走路不敢快速走,吃饭不敢快速吃,说话不敢大声说,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慢动作。吃饭就在酒店一楼,吃饭后要了一间氧气房,最后也没有在房间内吸氧,因为吸氧只是暂时缓解,等停氧后高反还继续,反而延迟了人体自身适应的时间。简单的洗漱后就昏昏沉的的睡了,不过我这晚睡得挺好,同行的几个一晚上折腾了很久。


[ 本帖最后由 高小虎99 于 2016-1-12 10:20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