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甘肃论坛 >  痛并快乐的巴渝之旅(十一回来,该交作业了)

发表于 2015-10-08 13:04    IP属地:未知

古城紧邻嘉陵江,江边的路,姑且就叫它“滨江路”



行百里者半九十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0-08 13:05    IP属地:未知




行百里者半九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0-08 13:05    IP属地:未知



行百里者半九十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0-08 13:07    IP属地:未知




行百里者半九十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0-08 13:35    IP属地:未知

第二站——瓷器口
        瓷器口原本是贩卖瓷器的码头,古人在上游砍伐树木扎成木排,在瓷器口装满货物顺江而下贩卖,最后将木排拆散一并卖掉,然后背着所得银两,徒步返回重庆,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瓷器口和朝天门码头都是山城“码头文化”的代表,现在人说的“拜码头”也是由此演变而来。说起码头文化就不得不提到“袍哥“在四川哥老会的成员被称为袍哥,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取《诗经·无衣》:“与子同袍”之义,表示是同一袍色之哥弟;另一说是袍与胞谐音,表示有如同胞之哥弟。两种解释大致相同。袍哥会是清末民国时期四川(包括现在的重庆)、云南盛行的一种民间帮会组织,在其他地区被称为哥老会。袍哥会发源于清朝初期,盛行于民国时期,与青帮、洪门为当时的三大民间帮会组织。
       原本都是穷苦人的自发组织,后来逐渐演变壮大,与传统的会道门组织不同的是入会不分贵贱贫富,一律平等相待,遇事出头相助,成为下层民众的代言人及庇护者,故得到广大阶层的拥护和支持,成为汉族聚居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和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清末四川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和反洋教活动都有袍哥组织背景。
       和出租车师傅聊天时,我说以前的”哥老会袍哥“不就是黑社会吗?司机师傅说还是有区别的,你要失拜了码头加入了,他们就会保护你。不论是谁造你的麻烦,哪怕是旧时官府,他们也会不惧,不管付出什么代价,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官府还要让他们三分。这与其他会道门组织,欺软怕硬,持强凌弱还是有区别的。这也是传统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百里者半九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0-08 13:38    IP属地:未知




行百里者半九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0-08 13:40    IP属地:未知





行百里者半九十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0-08 13:41    IP属地:未知

到处都能看到王老吉,很欣慰


行百里者半九十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0-08 13:43    IP属地:未知






行百里者半九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10-08 13:45    IP属地:未知



行百里者半九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