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5-06-01 23:39 IP属地:未知
我们再借另外一张图片来看。
宝马虽然使用了这些结构,但是两根连杆连接到转向羊角的位置和奔驰不一样。

看起来,高低差小一点,前后位置差小一点。
按照数学理论来说,这种越靠近的连接点,在同等位移的情况下,变化的角度越大。
这可能就是宝马的转向在过弯的时候比奔驰更激进的原因。
但是奔驰选择更大一点的距离,是有他的道理的。
因为,奔驰比宝马整整少了两根连杆,就是垂直向上的、还有上面水平的两根。
所以悬挂的强度和避震筒所受到的干扰就多。
通过加大连接点的距离的方式,就可以弥补这种不足。
我们再细心观察,奔驰的两根连杆的角度、长度差要大于宝马。
那么就是奔驰使用扩大连杆长度差、角度差、连接点距离的方式,用所谓的麦弗逊,实现了二叉臂的效果。
这个设计是非常牛逼的。行内人都知道,俗称:气死马。 奔驰工程师巧妙的扬长避短,既没有损失舒适度,也没有丧失灵活性。并且钢制材料比铝合金的柔韧性更佳、并且成本低、寿命更长。 但缺点也是有的,就是重量大了一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懂得人,自燃懂。所以奔驰从来不再悬挂上吹牛逼。因为即使宝马的铝制悬挂吹嘘的再好,全世界的贵族们也知道奔驰的乘坐性才是最舒服的。否则,难道全世界的贵族政要乘客都是傻逼?没坐过宝马7LI?
还有,奔驰说了,如果非要跟我比操控、比起步、比加速...对不起,我没兴趣!我的小弟AMG可以陪你溜溜...
纵观各国政要的国宾接待用车,几乎清一色的奔驰S级,怎么很少见到7系LI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