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江苏旅游FB专区 >  “江阴百景”之一(1-20)

发表于 2015-05-04 12:31    IP属地:未知

11兴国塔



11、兴国塔位于市区兴国公园内。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密檐式宝塔,是江阴市内仅存的宋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为太平兴国教寺的7级浮图,明代增为9级,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现塔身共存8层,高42.22米,塔底层直径10.70米,每边宽4.54米,6层以下仍为宋时原物。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5-04 12:32    IP属地:未知

12赞园僧迹



12、位于澄江街道贯庄村东。当代佛教高僧、爱国活动家、开国大典中伫立天安门城楼上唯一的一位爱国宗师巨赞法师故居。赞园原为三间二进,前后有园。1998年翻建,正厅三间进深七架,二侧厢进深二架,晴辉阁前,纪念堂下,昔时人已去,佛音永缭绕。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5-04 12:33    IP属地:未知

13国民党要塞司令部旧址



13、国民党要塞司令部旧址位于市区人民中路与高巷路的交界处,占地38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系江阴民族工商业家、爱国民主人士吴汀鹭于1917年建造的古典民居。1947年,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设在此处。2004年,进行“江阴要塞战事陈列展览”设计和布展。2007年,此处增辟“江阴名人馆”展出域内232位明贤事迹,堪称中西合璧的完美之作。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5-04 12:34    IP属地:未知

14南菁书院



14、南菁书院位于市区人民中路。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江苏学政黄体芳创办,得两江总督左宗棠资助建成,占地97亩。存有古井2口、碑刻6块,1916年改建的南大门上“南菁学校”四字为张謇手书。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5-04 12:35    IP属地:未知

15适园



15、适园位于江阴市区南街。占地6亩有余,为邑内山水画师陈式金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就宅旁隙地所建,俗称陈家花园。园内凿湖垒山,双峰叠翠,有水流云在之轩,过香廊、曲桥、秋声舫、适安斋,廊壁间存有晋王羲之换鹅碑,元倪瓒山水石刻,以及明梁同书、董其昌等手迹石刻。此园古朴雅致,富有江南园林特色,被列为中国现存百座著名私家园林之一。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5-04 12:36    IP属地:未知

16唐公祠



16、唐公祠位于市区高巷路新华公寓内。系清光绪帝为爱国将领唐定奎敕建的功臣专祠,附祭狼山镇总兵张景春。硬山式砖木结构,现存正殿三间,进深八架。前有卷轩,二次间,西侧有次间,保存至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5-04 12:37    IP属地:未知

17十方庵




17、十方庵位于江阴南门外吴家桥东首,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94年,本名“十方云水禅院”,咸丰十年毁于兵燹,仅存颓屋数橼,清同治年间陆续修复,光绪四年(1878年)建毗卢殿,规制宽敞,为邑中渚庵冠“蓉城首刹”此言不虚。庵内供有抗倭英雄戚继光,治水功臣洞山大帝张渤。目前仅存前殿五间。二月初八庙会始于此。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5-04 12:38    IP属地:未知

18苍山帝陵



18、苍山帝陵位于临港街道利港西石桥苍墩村,为南朝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墓地,俗称皇陵。墓墩高20米,墩围225米,占地6665平方米,存有部分护陵河。现存苍山寺砖额和《苍山寺田碑记》碑及古银杏树一棵。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5-04 12:41    IP属地:未知

19烟雨万安桥



19、万安桥坐落于临港街道老夏港河上。是江阴仅存的一座三孔石拱桥,长45.88米,82级石阶,24根花岗石柱。桥堍以青石与花岗石混砌而成,台阶踏步均为花岗石。拱券上刻有云纹、麒麟和莲瓣长生禄位。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5-04 12:42    IP属地:未知

20香山寺



20、香山寺位于顾山北麓。全称香山观音禅寺,香山古刹,南北朝时已建有庵。寺左有文选楼,楼下有山茶树一株,相传为昭明太子手植,枝繁叶茂。寺周围古木耸立,草木浓密茂盛,整个寺都掩隐在树林之中。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