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5-01-26 10:33 IP属地:未知
郑口名称的由来
明代,郑氏在京杭大运河上设一渡口,时人皆称“郑家渡口”,后改为郑家口。清代中期,郑家口已成为一个仅次于县城的大集镇。因濒临京杭大运河,素得漕渔之利,物阜民丰,有“小天津卫”之称。1945年6月,县城由故城镇迁至郑家口。
运河流到故城境内,一水隔两省,河西是河北,河东是山东。
古时河上无桥,两省百姓往来皆借舟楫之便,于是沿河一些主要村庄便有人做起了摆渡生意,其中一郑姓人的渡船最大,不仅能渡人,而且能渡车马,因而名声也最大,乡民称之为郑家渡口。
又因渡口往来人多逐渐形成大集市,所以附近人们赶集贸易,亦习惯说去“郑家渡口”云云。。再后来,人们嫌拗口,将“渡”字删掉,就叫成了郑家口。近年,又不知从何时开始将郑家口进一步删繁就简,干脆直呼“郑口”了。郑口这个称谓其实就像山东、河北一样,成为一个地域的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