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爱卡触屏版
发表于 2014-07-04 11:54 IP属地:未知
很少上这类的网站,有个朋友发链接给我,看了后,感触颇多,一下言论仅限于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范围,如有不同意见,望各位专家指正:首先,关于此测试的内容,并不肯定是否有此标准测试方法。但是,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油品的抗高温氧化能力。然而,仅仅靠此一个不肯定的测试来判断油品的质量是有些片面的。因为发动机油在内部是不断流动的,而实验模拟的是一个静态氧化过程,并且发动机油不但受到高温氧化的影响,还有剪切,磨损,腐蚀等等,过程众所周知,一个合格的润滑油,里面有非常多的功能添加剂(清净剂,分散剂,抗磨剂,摩擦缓冲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抗氧化剂,防锈剂,抗腐蚀剂,腐蚀抑制剂等等),在单纯的高温下,绝大多数这些功能添加剂都会产生氧化,进而生成油泥甚至积碳。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功能添加剂,虽然油泥会减少,但在抗磨性能,防腐蚀性,抗锈蚀等的功能上就会大打折扣,很快会导致发动机发生强度机械损伤。我再举个例子,如果用此贴所用的方法测试不加任何添加剂的PAO、三类油甚至2类油,测试结果一定会不但瓶子底部透明,就连油品本身也依然清澈透明,但是否就说明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发动机里呢?因此,发动机油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矛盾的结合体。从机械部件的应用角度,首先是保护发动机减少磨损,减少因为酸性物质带来的腐蚀和锈蚀,其次是提高润滑性,减少因为油泥或者积碳而产生负面影响等等,再其次是节能等要求。我相信,只要是正规厂家的油品,绝大多数都是满足发动机的基本要求的,差别是有些油品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某一方面会突出些或者另一方面弱一些。大品牌(比如美孚,壳牌,嘉实多)的机油配方相对平衡性更好些,也可以说单方面的性能不突出,更适合普通驾驶以及要求不高的车辆;而小众品牌(motul,redline,甚至Nutec)为了标榜自己的特点,势必会在某单方面表现突出,例如抗磨,减少噪声;那么清净性可能就会因为抗磨剂等含量的增加而变差。所以,最终是客户自己用完某个油品后的感受以及需求,使用一个周期后,对发动机内部检查后,是否符合机械磨损或者应用的标准。
个人愚见,如有不对,敬请指正!也希望各位基友们在尽情享受驾驶乐趣的同时,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