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帕拉丁论坛 >  都很久了,发出来大家再看一下。。。。。。。。。。。。。。

发表于 2011-08-27 22:10    IP属地:未知

不错!去西藏我已经筹划了好几年了。说实话,团队行动确实受限太多。我还是想自己去,像风一样,只顾着往前走。风不多想。
路越远,心越近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8-28 13:14    IP属地:未知

我来看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8-28 17:04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8-28 18:11    IP属地:未知

不知道车上高原有什么反应?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8-28 19:31    IP属地:未知


    服务站标语说的不错,一路上发现不少警车都用郑州日产的皮卡。郑州日产工作人员在手台中通知大家快看。


    川藏的雨季真不是开玩笑,一路雨就没有停,天总是阴的。江水中不时出现被淹没的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8-28 19:34    IP属地:未知

第五天,甘孜——江达319公里       昨晚到达甘孜较晚,并没观察当地的情况。清早出发发现每个路口都有特警把守。原因是近期将在拉萨举办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典。


    在进藏的公路上不光能看见骑行者、徒步者还有成群的的牛、羊、猪、狗等动物,它们随意穿行公路。沿途经常有狗和牛在路中间睡觉,还请各位司机集中精力驾驶。
    虔诚的藏民,他们的行为叫“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统一。“磕长头”分为长途(行不远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就地三种。



    途径一不知名的小村落,被白塔和玛尼堆吸引。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藏语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


    当上山的路越来越不好走时,领队通知我们即将翻越著名的“雀儿山”。雀儿山主峰海拔6168米,坐落在雀儿山南段,德格县境内。山区海拔5000米以上雪峰有数十座之多,是康藏交通的要塞。雀儿山藏名“措拉”,意为大鸟羽翼。最高峰海拔6168米,该山山势挺拔,壁立于周围十座5500米的群峰之上。故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







     雀儿山(藏语称卓拉山)主峰海拔6168米,,距主峰3公里处是雀儿山峰,海拔6l19米,与主峰并排耸峙于云海之上,冰雪皑皑,巍峨雄伟。雀儿山主峰山体高大,地形复杂,冰川发育完整,冰裂密布,攀登技术难度大。



    翻越雀儿山到达新路海(藏语称玉龙拉错),海拔4100米,具有得天独厚的动植物资源,在其前端横卧着两条高达200米、长3公里的侧渍堤和终渍城,高出湖面10一15米,是北坡硬槽沟古冰川作用的遗迹。



    新路海所以在1990年,四川省人民**将其认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丘状的高原面上是呈块状分布的云杉和园柏。森林草原中栖息着黑熊、林窟、白唇鹿、惫羚、雪豹、岩羊等20多种动物。



    沿途经常可以看见藏民聚会祈福,山顶上被抛撒的纸片叫做“隆达”。在山顶上抛撒,让风把祝福和祈福的心愿带走。





    江达县水资源以金沙江流域为主,金沙江分布于江达县东北、东南部;字曲河和独曲河分别流入金沙江;江达县河流分布十分广泛,基本上全县各自然村的村口都有河流分布,全县共有大小河流147条,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河流116条,为江达县群众提供了丰富的人畜饮水及土地灌溉水源,也为发电动力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江达因处觉普沟口而得名,属于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四川、青海、西藏三省(区)的结合部位,也是藏东的门户。




     江达,历史源远流长,据文物和史料考证,远古时期江达就有人类居住,繁衍生息。在漫长的社会演变过程中,这里的人们以部落群居,原始狩猎,刀耕火种,农耕牧野,屡遭战乱,历经沧桑巨变。公元7世纪中期,江达成为土蕃王朝属地。早在公元6世纪以前,江达县境内便已存在藏族先民的传统宗教苯波教。相传公元8世纪末,莲花生大师前往“俄洛”(青海果洛地区和四川西北部)布教时,影响并改革了康区西北部的笨波教,对加速这一地区苯波教与佛教的融合起到了主要作用。


    江达也是解放西藏的第一站,金沙江十八军渡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革命地,那经历几十年风吹雨打仍然较为完整的保留着当年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和先人们的丰功伟绩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8-28 19:35    IP属地:未知

第六天,江达——然乌,583公里

    今天的任务依旧严峻,从江达出发前往然乌,途径昌都、邦达、八宿,共计583公里。要经过浪拉山口,海拔4572米,以及著名的九十九道弯。




我们的补给车凯普斯达,里面装满了食品和水,还有帕拉丁的部分零配件,方便轻微事故时应急。就是我们的付队长开着它翻越了雀儿山。



    刚到达昌都地区,一位队友的右后台牺牲了,司机费了半天劲也没把备胎摇下来。付队长再次出马,从卸到装好共用时10分钟,那叫一个麻利。




从昌都向邦达方向不远,就抵达浪拉山口,海拔4572。这个警示标志还真是特别,让途经这里的驾驶员都放慢了车速。





浪拉山口最有名的就是看云海,此外,还有一首著名的藏族歌曲“浪拉山情”就是歌颂的这里。




    下了垭口媒体车提前到达九十九道弯的最高点,发现山谷上方一片云彩在下雨,加上阳光的照射形成了彩虹。




     车队从垭口驶下,向今天的目的地然乌进发。    “然乌”在藏语中是“铜做的水槽”的意思。说是很早以前,然乌河下游的山峰连成绝壁,河水从唯一一个狭窄的出口流出,把然乌几个村庄和外界完全隔绝。当时的然乌,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风调雨顺花果满山,人们都过着富足而快乐的日子。在一个秋收的日子,一位然乌村妇不小心掉了一小捆麦穗在桥下的河中,被水冲到了外面的世界,让一个好事的年轻人给发现了。这位年轻人拿着颗粒饱满硕大金黄的麦穗,觉得不是山外世俗之物,于是在他的带领下,一群小伙子爬山涉水攀崖过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发现了然乌。




    由于然乌地形呈狭长的凹状,里面温泉水汽氤氲,远远看去,颇似一个盛着热水的槽子,而当时时值金秋,田野山坡一片金黄,这个“水槽”怎么看怎像一口铜槽。于是“然乌”这个地名就此传开了。 然乌境内散布着上百眼温泉,泉温较高,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极具祛病强身之效。这里自古民风淳朴,“男女同浴”、“人蛇共浴”等温泉文化现象至今可得一见。天然温泉池中最常见的便是男女老少不着衣物共浴一池,且谈笑风生言行自如,和周边的雪山、森林、田野组成了妙趣横生的图画。心无邪念,无须返朴,自然以之,便是归真。然乌温泉的“天浴”一说,即缘于此。


    又是一个夜晚的10点30分我们完成了今天最后90公里路,到达然乌蓝湖驿站。滇藏大部队20多台车已经于今天下午5点左右到达这里,等待与我们的会合。明天再次上路我们的队伍将扩大成一只将近60台车的大部队向拉萨进发。即将迎来的见面让大家兴奋不已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8-28 19:36    IP属地:未知

第七天,然乌休整、会合、自由活动
    由于之前五天大家都在赶路,每天精神保持高度紧张。几乎从早晨8点至晚上10点都在开车,主办方安排在然乌休整一天。自由活动,外加川藏大队和滇藏大队会合仪式。
    清早大家驱车前往距驻地不远的米堆冰川游览。 米堆冰川在米堆河的上游,米堆河是雅鲁藏布江下游的二级支流,它在川藏公路84公里道班处,从帕隆藏布南岸汇入帕隆藏布。米堆冰川靠近川藏公路,是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


    停车场背后就是著名的米堆冰川,到了停车场才发现原来需要徒步才能走到冰川脚下。高原反应外加爬山,胸口憋闷的感觉愈加明显。




    一群孩子三三两两的围过来,也不说话,眼巴巴地看着你,只好掏出糖来哄他们。本以为他们很可怜,后来发现我给他们的面包,他们拿来喂狗,顿时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溪水是从冰川流下来的,那不是一般的凉。通行的媒体同事用溪边的木头搭桥,玩了几下就喘不上气来。最终成功搭桥,并请重量级选手鉴定木桥的稳固程度。




    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末端只有2400米。米堆冰川由世界级的冰瀑布汇流而成,每条瀑布高800多米,宽1000多米,两条瀑布之间还分布着一片原始森林。冰川周边山花烂漫,林海葱茏舞银蛇。冰川下段已穿行于针阔叶混交林带,是西藏最主要的海洋型冰川、中国三大海洋冰川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该冰川常年雪光闪耀,景色神奇迷人。


    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玉普乡米美、米堆两村,距县城所在地扎木镇90多公里。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末端海拔只有2400米。冰川下段已穿行于针阔叶混交林带,为西藏最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之一。



    回到蓝湖客栈,工作人员召集川藏大队和滇藏大队共同留影。此行所有人员聚集在然乌湖边,村子里好奇的孩子们也跑来凑热闹。



    晚上8点半左右,天空依然大亮。不少队员拿出自备的帐篷、睡袋准备在草原上露营。明天一早前往下一站八一镇,途中要径过通麦天险,也是大部队集结来第一次集体出行。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8-28 19:37    IP属地:未知

第八天,然乌——八一346公里
    离开美丽的然乌湖,今天行程346公里到达八一,途径鲁朗、波密。今天川藏和滇藏大队分为两部分出发。滇藏大队提前半个小时出发,避免队伍过长减慢行车速度。



    距离然乌30公里就进入了波密,波密素有“中国小瑞士”之称。海拔虽然高于然乌地区,但是由于树木茂密,含氧量高。攀升过程中并不会感觉不适。




    波密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帕隆藏布河北岸。最高峰明朴不登山,海拔6118米。县城所在地扎木镇,海拔2700米。岗乡自然保护区是山地温带针叶林的典型。境内海洋型冰川发育极好,有著名的卡钦、则普、若果、古乡等冰川。其中卡钦冰川长35千米,面积172 平方千米,冰舌末端伸入森林,下达海拔2500米的地方,蔚为壮观。




    波密县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和喜马拉雅山东端,北高南低,高山连绵,中布河谷谷,支流数十条,流域面积4549里。境如草复、罪玛、日母、关星、洛腮、公汤、曲玛尔矿勒、杂接着等十大名山。易贡错湖、古错湖等冰碛湖80多个,其中易贡湖名列藏东50多个淡水湖之首,面积22个平方公里,形成于1900年,境内最高海拔6648米,最低2001.4米,县城驻地扎木镇海拔2720米。



    经过一段可以称得上是享受的路途后,领队通知我们即将进入通麦地区。通麦是个气候宜人的地方,海拔只1800多米,属峡谷地段,丰富的雨水常将谷地两侧的山石冲垮,通麦前10公里的帕隆是川藏线上闻名的天险。



    度过一段单向放行的铁索桥后正式进入通麦天险,由于沿途部分桥梁和要塞都是军事管理区,禁止照相,未能为大家带来全面的照片。经过翻越雀儿山的锻炼后,通麦天险对我们来说已经算是小菜一碟。




   通麦天险也称帕隆峡谷道 “车过帕隆道,险处不许看”,这段仅长10公里的帕隆峡谷道,通常需走3 个多小时才能通过。帕隆藏布江从通麦流过,它与雅鲁藏布交汇之处就是著名的马蹄形大拐弯的弧顶处。


    下了通麦天险进入鲁朗地区,队员休息吃午饭。紧绷的精神总算放松下来。主办方发的小面包、牛肉干、豆腐干和卤蛋是我们这一路来的午餐。回北京后我准备再也不吃这几样了。




    翻过通麦天险,领队通知我们接下来去往拉萨的路上再无险路,一路坦途。泥泞的路面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全是柏油马路。中途加油站巧遇骑摩托前往拉萨的骑行队伍。



    第一次,川藏队伍在天亮到达目的地,虽然现在已经是晚上8点左右。八一镇出现在我们眼前,八一镇是林芝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八一镇海拔2900米,位于尼洋河畔,距雅鲁藏布与尼洋河交汇处30余公里,距拉萨市400多公里。最初这里只有几座寺庙,几十户人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此建设,故得名。




    进入八一镇的感觉这里已经不是一个藏族风俗浓郁的城镇。宽大的街道和高楼布满整个镇子,完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并不是希望看到落后贫穷的城镇,只是现在的感觉让我未免有些失望。不知道这样的建设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悲哀。



    八一镇所在地原名“拉日嘎”,从前是几个零星的村落。1960年之后,从开垦荒地开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一座高原城镇逐渐崛起。近二十多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十多年前还只有两条泥土路,像个大村庄;而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小城市,城市道路与给排水、电力供应、居民住宅等各种社会服务设施相配套,市政设施比较完备,城市建设已有相当规模。由兄弟省市援建的广东路、香港路、厦门广场等,使这颗高原明珠更加耀眼夺目。



    沿途看见身着藏族传统服饰的大学生集体前往礼堂,经过询问他们是为了庆祝明天在拉萨举办的和平解放60周年庆典活动。
    下一站,就是此行的中国要目的地——拉萨。但得知明天是庆典活动的当天,近期可能无法参观布达拉宫、大昭寺,失望至极。经过千辛万苦来到拉萨,若不能参观这两个佛教圣地,实在可惜。具体详情还需等待到达之后见分晓。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8-28 19:38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陆遥知风力 于 11-08-28 18:11 发表
不知道车上高原有什么反应?
明显有高原反应,明显动力不够,可能到4500以上全要用二档爬坡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