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花冠论坛 >  福建古民居之三-“民间故宫”培田村

发表于 2010-12-14 22:03    IP属地:未知

  河源溪上游的连屋田溪、洋利坝溪、五漈坑溪,汇聚于培田村前的永济桥和万安桥。

  溪自西北转而村东南,形成环抱全村的“腰带水”。因此可以看出是非常理想的生存环境,从其地理环境来看吴姓祖先很明显是按风水原则来选定村址的,完全符合“后龙脉,前朱雀,左青龙,右白虎”风水文化。

  南边水口处苍槿、香枫茂密,犹如玄关屏障,整个古村落犹如人间仙境。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2-15 05:09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2:04    IP属地:未知

古村落在空间布局上普遍遵循这样的原则:

即村后的山脉必须是蜿蜒绵长、逐步升高且要敦实壮观

村前则要平坦开阔的地面,且对面最好有像书案或笔架的山峰。

左右两边必须要有龙虎护山和扶手的“山林”。

村前面还要有一条如玉带的河流环抱村庄。而培田正是按此规则来规划的。从现代科学理念来看,这种布局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十分适宜人类居住。

培田村落选址讲究的是“枕山、环水、面屏”。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居住理念。

正所谓独享:

    面临清溪碧水之幽静,背倚山峰竹林之氤氲。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2-15 05:11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2:05    IP属地:未知

  自唐宋以来,风水术大致可分为赣派和闽派。赣派讲究形势、形法,又叫形派。闽派讲究理气、方位和卦义,又称理派。
  风水中的阴阳、八卦学说,虽然杂揉有迷信色彩。但是,它在实践中注重人类居所的环境、适用和美观,还是有可取之处。
  就宅基选址与建筑空间的平面布局而言,闽派十分讲究背山面水。
  两边有山脉护卫,前面有小山峰耸立。其形状很像一个伸开双臂的人。   
  天、地、人合一由此得到了精妙的体现。

  这“前有朝山溪水流,后有丘陵龙脉来”的风水观念,创造了一个人文与山、水、天、地融为一体,注重生活环境艺术质量,自然和谐的培田人居环境。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2-15 05:11 编辑 ]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152.68 KB)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2:09    IP属地:未知

  培田民居的特点是皇宫式的气势、徽派建筑的制式、江苏园林的结构风格,以中轴线为中心向两边漾开。庭院深深却又齐齐整整,每个天井里都有数量不等的房间,周围都有可以自由开关的门通往外面,关起门来一个院子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

  走进培田,还觉这里处处是画。不仅有高高的灰褐色风火墙,飞檐翘角的威严门楼;还有花鸟虫鱼或历史故事或工笔写意的木刻窗雕。或者是寄寓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联壁画。

  深深庭院,幽幽小巷,蛙声不断的稻田、如黛远山,碧水曲延,遥远连绵....。

   培田,不愧为人们称道的画里村庄,无处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2-15 05:12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2:10    IP属地:未知

   宣和是古汀州府通往连城、永安的交通要地,宣和乡的培田村就成为汀连官道的连接点。

   这里明清曾设驿站,驿站就设在今日的官厅里。同时培田村又是汀州府、漳龙道的竹、木、土纸、雕板及盐、油、食品等日用百货的水陆中转站。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2-14 22:13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2:13    IP属地:未知

   培田村的村落中心是一条约2000 米长的古街。街西有二十几座宗祠,街东有三十几座民居和驿站。
   曲折的古街与幽深的巷道勾通,把错落的民居建筑连为一体。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2-14 22:14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2:15    IP属地:未知

  千米古街最盛时有商铺37 间,今日仍保存完好的有23 间。

  当时行业有豆腐、肉类、酒类、花生糕饼、京果杂货、蜡烛、理发、裁缝、丝线绸布、竹木制品、纸业、医疗药品、客栈、轿行乃至赌庄,衣食住行几乎无所不包。

  这说明了在明清时期当地商品经济的发达和繁荣达到了一定程度。如今虽然大不比从前,毕竟也可窥视一斑。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2-15 05:13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2:15    IP属地:未知

闽西八大干仍旧是游客喜爱的食品。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2:16    IP属地:未知

  山为风骨水为精神

  走在培田,直接的感触是无处不在的水。

  那些纵横交错的水渠、水塘,构成培田发达的水系。

  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水主财运,轻易不可外流。培田的古建筑虽然都是座西朝东,但是,因为村中的那条小溪是由北向南而流,所以民居大门大体都是朝向西北,为的就是迎接流水带来的财运。

  在培田,一条清澈见底的水圳穿街过巷,直通各家各户。村民常常在自家门前洗菜淘米,非常方便。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2-15 05:15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4 22:16    IP属地:未知

  且不说蜿蜒绕村的河源溪是如何清澈可人。但就村中遍布的明渠、暗渠和水塘也犹如颗颗明珠、缀满全村各处。

  池塘对面的墙上标语: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仍然依稀可见。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12-15 05:16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