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花冠论坛 >  方圆之间话土楼之四-从南靖到永定

发表于 2010-08-20 22:13    IP属地:未知

  而这座位于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的“承启楼”,由于频繁在影视中亮相,还载入《中国名胜辞典》,还成为成为中国《民居》邮票组票之一。它以独特的圆楼造型标本,使“永定土楼”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福建客家土楼的代名词。
 承启楼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代康熙48年(1709年)方才竣工。
 三代人满怀夯造家园的雄心大志,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终于建成这座巨大的江姓家族之城。
 相传在建造过程中,凡是夯墙时间均为晴天,直到下墙枋出水后,天才下雨,承启楼人有感于老天相助,所以又把承启楼称作“天助楼”。
 该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建楼历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8-21 06:01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0 22:15    IP属地:未知

 这楼到底大到什么程度呢?
 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两个年轻女子在在某村的婚宴上同桌吃饭,吃着吃着,不由夸起自己的楼屋来。
  一个说:“我的楼有四圈,高四层,上上下下四百多间,你说我的楼大不大?”
  另一个又说:“我的楼像座城,居住三年,不识本楼人!我的楼大还是你的楼大?”
 双方听了都很惊奇,连忙问对方住的是哪一座楼,原来都是承启楼。
 而且这两人论辈分还是姑嫂关系呢。一个是尚未出嫁的姑娘,一个是已嫁来两年的媳妇;只不过一个住在楼东,一个住在楼西,两个人居然从未碰过面。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8-21 06:02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0 22:22    IP属地:未知

 如果站在承启楼外面,你会感叹它庞大的体积:占地5376平方米,直径73米,外墙周长1915米,这些数字冲击着你的想象力。
 可是当你走进楼门厅,你一定会更加惊叹,甚至忍不住惊叫出声: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就好像一支气势恢宏的四重奏乐章蓦然在你耳边奏响。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8-20 22:37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0 22:23    IP属地:未知

   承启楼外环楼高四层,每层用抬梁式木构架镶嵌泥砖分隔成72开间;
  第一、二层外墙不开窗,只在内墙开一小窗,从天井采光;
 一层是灶房,二层是禾仓;
  三、四层是卧室;
  各层都有一条内向挑出的环形通道,并有四道楼梯,对称分布于楼内四个方向。
 第二环楼两层,每层40个房间,第三环楼为单层,有32个房间,中心是祖堂。
  三环楼就像三道屏风紧紧守护着祖堂。这就是土楼大王的威仪,庄重而又壮观。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0 22:24    IP属地:未知

 楼内设有4部楼梯,400个房间。
 假如你要每个房间住上一天,那么你一年也住不完。
 承启楼最多的时候住过80多户人家,800多人。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8-21 06:04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0 22:26    IP属地:未知

  傍晚时分,在外劳作的人们陆续回到楼里。家家户户升火做饭,房间逐间亮起灯火;大人们在廊道上说着话,孩子在环楼之间、楼上楼下玩起捉迷藏的游戏。
 那是一幅多么热闹的生活画面。
 安定、祥和、温饱、快乐,这正是土楼人所期待的生活梦想。
 不也正是寄托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吗?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8-21 06:05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0 22:27    IP属地:未知

   承启楼依山傍水,面前是一片开阔的田野。这里有数十座大大小小、或圆或方的土楼,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土楼画卷。
 承启楼当然是其最大的亮点。它的楼名是当今江静波教授补题的。
 楼门联是:“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
 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环环相连的土楼,这座土楼就是如今闻名遐迩的承启楼,承启楼是一座城堡—— 一座家族之城。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能出现在邮票的画面上,自然影响力十分深远。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庞大的承启楼也是借助这方寸的邮票,才名扬四海、威震八方。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8-21 06:08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0 22:29    IP属地:未知

  承启楼里保存着当年国民zf主席林森等人的题匾数十个,最珍贵的莫过于楠木寿屏了。
 这件稀世奇珍是乾隆19年(1754年),承启楼创建者江集成次子江建镛7旬寿辰时,朝中尚书、京城太学士们合赠的。
 寿屏由12扇楠木板连接而成,雕刻面积达15.03平方米。
 正面中间雕刻一幅特大的《郭子仪拜寿图》,上下两边分别为《二十四孝图》和《四季图》。
 画面上雕刻着从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到凡夫俗子、平民百姓,凡187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据说有人曾出八千万元购买,被承启楼人断然拒绝。
 这么珍贵的物件,由于某种原因,虽未能亲眼所见,但其宝贵的人文价值也就可见一斑了。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8-21 06:09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0 22:30    IP属地:未知

  承启楼内虽然人数众多、人声鼎沸,犹如一座城堡。却是亲如一家,个个相敬如宾。
 承启楼里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从这里你就可以想见一楼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
 真是又一处“香格里拉”式的世外桃源。
 承启楼里再现了“天、地、人”三方完美结合的文化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

[ 本帖最后由 闽山茶客 于 2010-8-20 22:36 编辑 ]
闽山茶客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08-20 22:56    IP属地:未知

茶客的摄影、文字功底真是深厚,佩服!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家骑马,我骑毛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