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9-09-25 23:40 IP属地:未知
谢谢加米,谢谢加精,谢谢鼓励。我争取一直写下去……
一
父亲去世那年,阳阳才十岁,可阳阳妈已经53岁了。阳阳爸妈结婚三十多年,一直没有怀孕,所以尽管家境富裕,却总觉得美中不足。一直到四十多岁,却突然怀上了阳阳。阳阳顺利降生,给那个家庭所带来的喜悦可想而知。虽然阳阳是个女孩儿,阳阳爸对她的教育却十分严格,也许他潜意识里希望这个迟来的女孩能像男孩一样承担起连续香火、振兴家业的责任吧。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几年,阳阳爸就被确诊为癌症,然后开始了求医问药之路。阳阳爸临终前拉着阳阳妈的手说:“我这病已经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搭进去了,你的后半生,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咱们的闺女儿,你一定要送她读书,要考一中,读大学。”
那年秋后,阳阳进初中。
那是离家最近的一所初中,名叫栗山中学,阳阳从家里步行到学校大约需要四十多分钟,她每天早晨天亮就起床,做好饭菜,匆匆忙忙吃下,又用碗装一些带到学校去充当中午饭,然后赶去上学。下午回家,还没来得及丢下书包,便趁着天黑前的时间去田里地里干些农活。自从父亲去世以后,阳阳妈由于悲伤和劳累过度,便经常生病,不能下地干活。所以,阳阳不但需要自己照顾自己,还得干农活,那样才可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支出。
日复一日,转眼间,初中三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尽管是一株在劳累与贫困重压下长出来的苗,可阳阳依然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那天,走在放学回家的田埂上,阳阳远远的望着自家屋子:夕阳西下,给屋檐、墙壁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金光,那虽然是一栋老旧了的土砖房,可曾经是当地最高大、最宽敞的。虽然生活在农村,可阳阳的父母都识文断字,阳阳父亲交游广阔,吹拉弹唱无所不会,还能写一手好字。当年,阳阳父母开了个农产品加工厂,家里长年都有几十个工人,据说,方圆十几里的男人,基本都在阳阳父母的厂里做过事。当然,那是阳阳出世以前的事了。阳阳出世后,农村正在搞生产队,据阳阳妈说,成立生产队的时候,队里所有的农具甚至耕牛,都是阳阳家里的。阳阳怎么也不能相信,那个曾经兴盛的家,如今已只剩下空立在那里的几堵墙壁,你看那房子的格局仍在、气度仍在,那高大结实的墙壁、密密麻麻的青瓦,还有那屋檐上的雕花,都历历可见。阳阳甚至幻想着回到家里的场景:母亲正在灶台前忙碌,而父亲却在一旁抽着旱烟,一脸严肃的呵斥阳阳快点去书桌前背书。可是,当炊烟四起的时候,属于阳阳的那栋房子依然是那么安静,仿佛睡着了一般。
“妈,我回来了。”
“嗯。”当阳阳的眼睛适应了屋子里阴暗的光线时,方才看见妈妈正坐在灶台前。
“怎么不点灯?”
“我看天色还早,等你回来再点。你晚上写作业到深夜,又不知道要点掉多少煤油呢。”
阳阳沉默了,把书包放到床上。然后转身出来:“妈,我来做饭吧。”
“你去写作业吧,我做饭。”妈说边说边划了一根火柴,点亮灶台前的煤油灯。
阳阳小心翼翼的把灯移到水缸盖上,又从里屋拿出书包,打开作业本。阳阳爸去世的时候,给阳阳母女留下的除了一张床以外,就是一个旧碗柜,还有一个大水缸,水缸用一块木板盖住,那块木板既是饭桌,也是阳阳的书桌。
阳阳正要埋下头去写作业时,又不放心回头问:“妈,你头还痛吗?”
“今天好像好一点了。”阳阳妈的声音很小,似乎自从父亲去世以后,阳阳就没见母亲高声说过话。
一会儿,母亲做好了饭菜。阳阳把书本收到一旁,和母亲一起吃饭。阳阳看到母亲比平时吃得多一点,心里感觉略为舒坦了一些。
吃完饭,阳阳说:“妈,我再看一会儿书,你先去睡觉吧。”
妈妈没有做声,也没有去睡觉,而是把煤油灯拿近了一点,让阳阳看书的光线好了些。可是,那样太近了,阳阳每翻一页书,都会使灯光摇曳不定。这时,妈妈干脆用手把灯举起来,那样,不仅不会妨碍阳阳翻书,而且,灯光投下的影子也不会落到书本上。
就着妈妈举着的光线微弱的煤油灯,阳阳开始预习第二天的功课。诺大的房子里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心跳的声音。偶尔从墙脚的杂物堆里探出一两只老鼠的头,睁着蓝幽幽的眼睛,好奇的打量着这一对母女。妈妈的手酸了,换上另一只手,微微的叹了口气。阳阳抬起头来:“妈,你要是困了,就先睡去吧。”
妈妈摇摇头,两只浑浊的眼睛打量着阳阳:“我这闺女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哦!”
阳阳略为迟延了一下,没有吭声,继续埋头看书。又不知过了多久,妈妈举煤油灯的手也不知道换了多少遍。阳阳终于说:“妈,睡觉去吧,我也要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