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5-12 12:33 IP属地:未知
.
位于大金川河边的雍仲拉顶寺,始建于公元二世纪,是嘉绒藏区最大的雍仲本教寺院,曾为该地区的宗教、经济、文化中心,嘉绒十八个土司的主寺。
嘉绒藏区自来信奉雍仲本教,是雍仲本教第二佛陀良美大师的故乡。嘉绒藏区最大的本教神山墨尔多山,就在金川河畔。大小金川战争时期,雍仲拉顶寺不仅帮助促浸土司率众抵抗清军,并为其亲属提供保护,成为清军剿灭的首要目标。本教的喇嘛念咒经和画咒符阻止清军进攻,土司率兵凭借碉(藏)楼和险隘,与清军殊死相抗,令清军损失惨重,一筹莫展。
战后,乾隆皇帝立马做了两件事:一是敕命废雍仲本教兴格鲁派,把雍仲拉顶寺改宗为格鲁派“广法寺”;二是废除大小金川的土司制度,金川大土司被押解进京,点了“天灯”。相传,土司上路的那天,大金川河谷黑云翻滚,风急雨骤,金川的妇孺全部跪在路边,为土司和一众活佛及僧人送行。其场面何其悲怆凄然。
历时二十余年的大小金川战争,因土司而起;雍仲拉顶寺,因战争而废;清军大兵,因碉(藏)楼而困。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对嘉绒藏区的民众和本教,结局都是灾难性的,影响深远。
战争早已远去,缓缓南去的大金川河,水过无痕,平静得就像从未发生过什么。然而战争的遗痕,却并未因岁月的流转淡去印迹。建在山上的藏楼,平时作房舍,远离水患;战时作碉楼,易守难攻。自古以来,无论在部族战争或朝野战争中,都是克敌制胜的依靠。风雨百年,这些建在山岩上的藏楼,已经成为大金川河谷独特的人文标识。
.
2011年,广法寺重建后,改名为“雍仲拉顶·广法大寺”。流散两百多年以后,本教以“官方”的形态,回归大金川河谷。
[
本帖最后由 梁赞洛夫 于 2019-5-13 11:3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