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走行珠三角

发表于 2019-03-12 20:57    IP属地:未知

.
     次日一早,出酒店步行约十来分钟,到口碑靠前的“龙的酒楼”早茶。刚到茶楼选好座位,东莞友人的电话来了,告知几分钟后即到酒店。按事先约定,他俩早七点从东莞出发,一路顺畅,比预计时间提前到达顺德。放下电话,随即发了个酒楼位置图给友人,少顷,友人赶到酒楼。
     去年一同自驾,川进青出西藏,西宁别后近一年,彼此再聚顺德,相见甚欢自不待说。唤来服务员,添杯盘加碗盏。顺德早茶,走起。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3-12 21:02    IP属地:未知

.  
     早茶毕,回到酒店,办完离店手续,取出行李放车上,然后驱车酒店附近的私家园林,同游广东四大名园之首的清晖园。
     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园、东莞可园,并称岭南四大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去年到东莞,在精致的可园,已经领略了岭南园林的巧妙。而清晖园得地利之便,远借山势为己用,园中的台阁、荷塘,林木,与远处的山麓青黛浑然一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小小园林,包举出天地自然的立体全景,活现山水派诗人谢灵运的诗魂。


















[ 本帖最后由 梁赞洛夫 于 2019-3-12 21:04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3-12 21:06    IP属地:未知

游罢清晖园,正值中午饭点。按攻略,驱车直奔“阿多私房菜”。行车约莫二十分钟,来到城郊外的一处集镇,导航领着一行转了一个圈圈,找不着北,歇了。换个手机重新导航,在不停“左转、左转”的提示下,终于在一个僻静的角落,与一台挂北方车牌同时到达的车辆一道,见到了攻略图片中的“阿多”。不巧的是,碰上“阿多”停业谢客,冷清的门店前,立着一个醒目的告示牌,告知要到下月才复业。见状,两车人相视一笑,聊表遗憾,各自倒车走人。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3-12 21:07    IP属地:未知

.
    食“阿多”不成,转去另一家网红店,专攻顺德鱼。所点的豉椒鱼头、桑拿鱼等一应菜品,其脑洞大开的烹制方法,就连东莞友人都说好吃。
     顺德的美食,既多又好吃,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强大的胃,奉劝谨慎前往,免得尝鲜中毒后,无可救药。
     饭毕,取道佛山,转往东莞。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3-12 21:14    IP属地:未知

.
     二十几年前去佛山开会,本打算顺便去逛逛祖庙,后因故未如愿。此次拜友人热心安排,终了此愿。
     祖庙的历史文化价值毋庸赘言。庙里除了大量的金木雕建筑构件,陶塑瓦脊,琉璃公仔,青铜铸件外,保存完好的寺庙建筑和一应文物,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据工作人员介绍,祖庙及文物之所以保存完好,皆因祖庙内供奉的北帝,是传说中治水的神,被佛山百姓尊为保护神,不仅能祛除佛山的水患,而且被视为民间理想和民间道德的化身,传统佛山社会的结构模式,即以祖庙为核心和中枢。因此,历朝历代,供神护庙,成为当地官民的一种自觉。佛山也因“一庙两园”和众多文化密码,跻身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在祖庙的一侧,近年对外开放的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等,都值得细看。






























[ 本帖最后由 梁赞洛夫 于 2019-3-12 21:20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3-12 21:25    IP属地:未知

三、东莞会友
     离开佛山,经广佛高速转广深高速,沿珠三角最富裕、最繁忙的走廊,华灯初上时分,驶抵东莞。熟悉的城市,亲切的氛围,去春同行西藏的一干友人,早已悉数迎候在酒楼宽敞的包间里。
     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到东莞了,也记不得第一次到东莞的具体年份了,但清楚记得的是,第一次到东莞,只有二十几岁。与东莞几十年的缘分,当然是因为在这座城市里,有相知无间的友朋。多年来,无论是工作在一起,还是旅行在路上,总有灵犀相通的信任,目光一致的欣赏。修行人生,旅途寂寞而漫长,去年西藏的自驾之旅,在西宁那个愁云惨淡的清晨,经历了高原风霜雪雨后的那次艰难分别,使人尝到了“难舍难分”的痛。当时直涌咽喉和眼眶的那股温流,其蓄含的情感纯度和沸点有多高,只有一同亲历过险途的人才可忖度。
     团聚,依然是握手、拥抱,就像在西宁的分别。然而是夜,没有不舍和伤感,只有开心和喜悦。席间,阿昌还是那么一本正经的幽默,仍然以他笑点频出的故事,和他无敌的形体动作,爆出了同行西藏时,好多一路来不及讲述的秘闻、乐事和糗事,逗得大家前仰后合,喜泪婆娑。陈大夫还是那么幽默地一本正经,总有本事妙借一己所长,折腾出医治病痛之外的另样欢乐……就这样,结伴而行的兄弟,把一路走过的风景,连同由此结下的友情,一起斟入酒杯,在东莞木棉花开的季节,痛饮往事,酩酊宵夜。
     故交、新朋、美食、良宵,夫复何求!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3-12 21:27    IP属地:未知

.
    回到酒店,隔窗远望,通明的灯火,勾勒出这座城市高低错落的城际线,标举出这座城市的历史轮廓。      
    公元二百二十年,当赤壁的战阵偃旗息鼓,天下三分鼎立,在岭南东江三角洲水网纵横之地、扼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咽喉的珠江口,催生了一个注定一鸣惊人的郡,这就是今天的东莞。千百年来,这个富庶的安乐之乡,一直祥和地迎送着自己的世代。直到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从这里洞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厚重城池,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章,东莞虎门的惨烈海战,被记入了这段屈辱历史的首页。东江悲愤,珠江呜咽,东莞,首次进入中国历史的视野。积弱积贫一百多年后,历史的目光再次转向了东莞。一九九七年,中国第一座大跨度悬索桥东莞虎门大桥建成通车。当极具象征意义的虎门大桥飞跨虎门炮台,越过珠江口宽阔的水面和那段并不遥远的历史,直指改革开放最前端的深圳时,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结束百年国耻,正式回归祖国。一如跨越的虎门大桥,撤县设市后的全新东莞,就像乘奔御风的少年,从此飞一般地成长,不知疲倦地迅跑,直到跑进新一线城市的行列。东莞,再次进入中国历史的视野,创写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
      如今,步入而立之年后的东莞,愈发漂亮,愈发沉稳了。似乎懂得了在成全世界的同时,也必须成全和照顾好自己。三十多年来,与友人的友情,就像这座城市,历久弥新。

[ 本帖最后由 梁赞洛夫 于 2019-3-19 21:25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3-12 21:27    IP属地:未知

.
     当晚睡眠深沉,一夜无梦。次日早起,在下榻的酒店与友人们一道吃过早茶,驱车距离东莞约二十公里的石龙镇,拜会现居石龙镇的香港摄影人朋友。并顺道参观与石龙镇毗邻的茶山镇“南社明清古村落”。
    东莞会展国际大酒店的早茶依然精致













[ 本帖最后由 梁赞洛夫 于 2019-3-12 23:25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3-12 21:38    IP属地:未知

.
     车出东莞市区,太阳出来了。略感火辣的阳光,脱去了一行身上最后的冬装,让我们见识了与前几日大不一样的南粤春天。
     乘着时间尚早,先去茶山镇走走。
     历经明、清几百年的“南社明清古村落”,坐落于茶山镇一隅。村头一株百年古榕树,枝繁叶茂,像一位健硕的老人,日夜看护着这一村落。古村落中有一条小河,把村子隔成两厢,古色古香的房舍,沿小河两厢委婉排开。走进古村,顿感时光恍惚,今夕何年。一间间古旧的宗祠和家庙,肩靠肩、脚挨脚地伫立着,仿佛在迎候来客,也像在打量着来客,似乎想要给客人讲述点什么。
     日程所限,虽然没有更多时间在此停留,但走出古村的那一刻,却心生一幅图景。或许某一天,重又回到这里,安闲地住在村子里。白天走村串户,晚上与乡亲们围坐在村口的榕树下,品着微酸回甘的莞香茶,摇着芭蕉扇,细细聆听这个村落悠远的往事。既实又虚的乌托邦,还能回得去吗!











































[ 本帖最后由 梁赞洛夫 于 2019-3-12 21:50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9-03-12 21:56    IP属地:未知

.
     在古村逗留大约一个多小时,离开南社,前去石龙镇,拜望香港摄影人朋友,并参观他的摄影工作室。
     先生是一位企业家,也是一位资深摄影人,热衷摄影四十余年。初期主攻人像摄影,后在日本求学和工作期间,受日本风光摄影大师前田真三的影响,开始转向自然风光摄影,早期作品在日本、美国和港澳多次入选大型摄影展,并多次入选中国国际艺术摄影展等,曾参与康泰时和亚西卡相机的研发和生产,时间长达二十余年。在摄影器材、摄影技艺以及后期制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是一位全能型高手。近年退休后,从香港回到内地定居,在石龙镇环境古雅的“欧仙院”,创办了一个非盈利的公益性“摄影艺术空间”,旨在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高水准平台。去年,先生身体力行,率一帮香港和内地的摄影人,远赴藏地和川西高原,拍片踩点,斩获颇丰,所拍作品,占据了当年“大众摄影”杂志相当的篇幅。
     丰富的人生履历,一双善读自然山川的眼睛,在与名山大川神交,与清风鸟语作伴,与石头花草对话之际,先生的摄影艺术和人生智慧,也攀升到了令人仰止的高度。在他看来,摄影是永恒的瞬间或瞬间的永恒。摄影能在几千分之一秒的瞬间,定格一个永远不可复制的永恒。生命如此短暂,用心定格生命中每一个珍贵的瞬间,把它叠加成生命的永恒,这就是摄影的魅力和意义之所在。
     现今,在摄影立意上,先生的作品逐渐从“拍入”禅变为“拍出”,虚实双修,更加空蒙灵动。在身心归属上,早已安于内地,潜心国学,力图拍摄更多有中国气派的作品。
     此次石龙相聚,正好赶上先生创设的一个摄影主题开镜仪式,签名、合影、看片、欢叙,不亦乐乎。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