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上海论坛 >  【转帖】[战史沙龙]光亭的重磅好文:冰血长津湖(完整版)

发表于 2009-04-08 19:01    IP属地:未知

志愿军九兵团入朝后即按照预定部署,向长津湖地区开进。在行军途中,部队严格执行隐蔽要求,夜行晓宿,严密伪装,两个军约十万人悄然进入战区,联合国军虽然每天都派出飞机对该地区进行空中侦察,却丝毫没有发现九兵团的行动踪迹。——战后,联合国军将九兵团这一隐蔽开进称为“奇迹”!在了解到志愿军某师竟然创造了连续18天在崎岖山地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速度,而且是在几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约瑟夫·格登(JosephGouldon)满怀敬意地评价到:“以任何标准来衡量,**军队强行军的能力都是非凡出众的!”但是由于入朝仓促,战前准备极不充分,入朝之后又由于美军的大规模轰炸(美军从11月初开始为了配合即将开始的总攻势,对朝鲜北部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后勤补给极其困难,粮食、被服、弹药等物资无法运到部队手里,而长津湖地区人烟稀少,根本无法就地解决食宿,部队只好在雪地露营,加上粮食被服均严重不足,出现了大量因冻饿而产生的减员。九兵团战役反击准备因此无法按时完成,只好要求将原定11月25日的反击时间推迟两天,这也就是志愿军西线25日开始反击而东线依旧平静如初的原因。
11月26日,陆战1师开始按计划调整部署,陆战5团第2营由于第7师32团第1营接替了在下碣隅里以北地区的防务而得已抽身前往柳潭里参加即将开始的作战。
当天,陆战1师其他部队情况是:陆战7团第2营在下碣隅里等待陆战1团第3营前来换防以便能赶赴柳潭里,陆战1团第3营(欠G连)正在前往下碣隅里途中,陆战1团第2营在古土里,陆战1团第1营在真兴里。
这天,由于志愿军主力尚未到达,所以陆战1师各部的调动几乎没有遭到抵抗,非常顺利。师长史密斯也乘直升机赶到柳潭里,听取战局报告并在直升机上仔细观察了攻击道路的地形。当天,陆战7团在柳潭里附近地区的小规模战斗中俘虏了3名志愿军士兵,这3人供称是属于20军60师的,还称他们所在的部队计划将投入四个师同时攻击柳潭里、下碣隅里、古土里。美军根据自己部队的惯例认为普通士兵根本不可能了解军级单位的作战计划,丝毫没有引起重视。
11月27日,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气温下降到零下30度,九兵团20军四个师(第58、59、69和89师)和27军的三个师(第79、80和81师)共约八万人,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缺衣少食的困难,悄然进入攻击位置。27军第94师和26军也开始从厚昌地区向长津湖开进。
27日,在长津湖地区,从北到南美军部署情况如下:
内洞峙: 陆军第7师32团第1营、31团重迫击炮连;
新兴里:陆军第7师31团第3营、第57野战炮兵营A连B连及第15防空炮营D连;
后浦:陆军第7师31团团部和坦克连(22辆坦克);
后浦与泗水里之间:(1)31团卫生连当晚到达后浦继续向北;
(2)第57炮兵营支援连当晚在后浦与泗水里之间宿营,28日到达后浦;
泗水里:陆战1师第1工程营A连;
柳潭里:陆战5团、陆战7团(欠2营营部、F连及机炮连)、陆战炮兵第11团第1营、第4营和第3营G连I连;
德洞山口西北无名高地:陆战7团1营C连(欠1个排);
德洞山口:陆战7团第2营F连;
下碣隅里:陆战1团第3营(欠G连)、陆战7团2营营部及机炮连、陆战炮兵第11团第2营D连和3营H连、陆战1师第1工兵营D连、第10军第10工兵营D连以及一些排级零散支援单位;
古土里:陆战1团团部及第2营、陆战炮兵第11团第2营E连、陆军第7师31团B连、陆军第185工兵营以及一些零散单位;
真兴里:陆战1团第1营;
麻田洞:陆战1师师属坦克营(辖四个坦克连,约70辆坦克)。
陆战1师师部还在兴南,但是师司令部连和各部门的主要人员都已在赶往下碣隅里途中。这样,在长津湖地区,美军共有步兵四个团、炮兵一个团又一个营、坦克一个营又一个连,总兵力近三万人。
此外,陆战1师的师侦察连、陆战1团3营G连和英军海军陆战队第41分遣队正向长津湖地区前进中。
陆军第7师31团2营(欠E连)在咸兴。
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4-08 19:01    IP属地:未知

当天早晨8时25分,陆战7团第3营向柳潭里至武坪里公路两侧山地攻击前进,在克服了轻微抵抗后便顺利占领柳潭里以西的1426高地和1403高地。随后陆战5团第2营超越陆战7团第3营继续向西,但在第一目标1271高地遭到了志愿军第20军的顽强防御,几次攻击均未奏效,最后在陆战7团3营的支援下,才艰难地夺取了1271高地(其实20军如果不作顽强抵抗,既可减少伤亡又可使陆战1师更为分散,更有利于下一步的作战)。同时,陆战7团向西南和北面派出了配有迫击炮的战斗侦察小分队,都遭遇了志愿军大部队,经过激烈战斗才得已撤回柳潭里。中午过后,美军就接连发现志愿军侦察人员抵近柳潭里进行侦察,毫无疑问,夜幕降临后,志愿军一定将会发起其擅长的夜袭,所以从下午15时开始,美军就停止了进攻,构筑工事,准备迎接天黑后的战斗。——而不是像有些资料上所称,美军是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遭到的攻击。
11月27日黄昏,夜幕在漫天飞雪中刚刚降临,九兵团就按照预定部署开始了攻击:20军59师攻击柳潭里以南的德洞山口,切断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联系,并从南面攻击柳潭里;58师从东南西三面攻击下碣隅里;60师从古土里以北出击,切断古土里与下碣隅里道路,从北面攻击古土里;89师以一个团协同59师攻击柳潭里之敌,主力两个团在柳潭里以西展开,作为预备队(战斗开始后89师改为警戒社仓里之敌)。
27军79师从北面攻击柳潭里;80师和81师一个团攻击新兴里;81师主力两个团则在赴战湖地区展开,对该地区的美军第7师31团一部进行警戒,并切实掩护军的侧翼。
九兵团的计划是由北向南,首先歼灭最北面柳潭里与新兴里两地的美军,接着再歼灭下碣隅里的美军,最后转移兵力围歼陆战1师敢于北上增援的部队。九兵团这一计划还是建立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作战经验的基础上,对美军的编制、火力、装备、空中优势、机动能力等缺乏了解,一相情愿地以为凭着六个精锐主力师的绝对优势兵力可以轻松吃掉已经成为瓮中之鳖的美军三个团,岂不知美军的火力、战斗力与国民党军美械部队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血战新兴里
新兴里位于长津湖以东,丰流江从村北汇入长津湖的南侧,村子地势是南高北低,东西狭长,村北地势平坦且有窄轨铁路(但已废弃)和公路,村西滨湖,地形狭窄,不便于大部队展开,村南主峰、1221高地、1239高地三座山峰呈三足鼎立之势,鸟瞰通往后浦、下碣隅里公路。严格说,新兴里算不上是个村落,没有街道也没有明显的区域分界,只是在人烟寥落的长津湖地区,几处独立家屋还算相对比较集中而已。


在这一地区的美军是第7步兵师所属部队,11月间由于第7师部队分布很广,无法按时集结执行第10军的作战计划,便临时编组了第31团支队(31stRegiment CombatTeam,简称31RCT),由长津湖地区位置还相对比较集中的第31团第3营、第31团第2营(缺E连,以1营B连替补)和第32团第1营等部队组成,配属第57野战炮兵营(缺C连,以第15防空炮营D连替补)及31团重迫击炮连和坦克连,统归第31团团长艾伦·麦克莱恩(AlanMcLean)上校指挥,担负在长津湖东岸的进攻任务。而此时第31团第1营还远在长津湖以东沿海岸至惠山一带担任警戒,没有进入长津湖地区。
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4-08 19:02    IP属地:未知

由于气候严寒道路难行,第7师上述部队移动非常缓慢。11月25日下午,只有第32团第1营到达长津湖东岸,在新兴里以南1221高地布防。11月26日夜,麦克莱恩上校率第31团团部到达新兴里以南约6公里的后浦,并在该地开设团指挥部,其他部队都未到达。11月27日上午,第32团第1营营长唐·卡洛斯·费斯(Don CarlosFaith)中校向麦克莱恩上校建议32团1营继续北进,进入内洞峙原来陆战5团3营的阵地,以便在次日继续向北推进。麦克莱恩同意了这一建议,于是32团1营开始北进,于当日下午到达新兴里以北约5公里的内洞峙。费斯率32团1营到达内洞峙后就利用陆战5团3营的阵地布防,从左至右按照A连、C连、B连的顺序占领阵地。——战后美军认为32团1营放弃1221高地进入内洞峙是一大败笔,因为不仅1221高地是该地区最适合防御的地形,而且还使31团支队本来就不雄厚的兵力更为分散,如果32团1营在此与31团支队后续部队会合后再一起北进,可能不至于后来那么被动。


27日下午第31团第3营和第57野战炮兵营到达新兴里时已近黄昏,便准备宿营过夜,3营I连和K连在村东,L连、营部和机炮连在村中心,57炮兵营A连和B连在村南,营部和防空炮营D连在村西南,宿营地点完全不适合防御作战,而且由于到达时间较晚,奔波多日的士兵们只是草草挖了一些散兵坑就休息了,整个防御非常松懈,为即将爆发的激战埋下了失败的伏笔。团坦克连也在黄昏时分到达后浦,连长罗伯特·德瑞克(Robert E.Drake)上尉没接到新的指示,便决定在后浦过夜。
不久31团卫生连也到达后浦,但连长执意不听德瑞克留在后浦宿营的建议,率卫生连穿过后浦向新兴里前进,后来就在途中遭到伏击,几乎全军覆没。
此时麦克莱恩决定将团重迫击炮连移到内洞峙和新兴里之间,并在该处设立一个前进指挥所,以便就近指挥、支援附近的两个营(31团3营和32团1营),团部仍留在后浦。
而该支队所属的第31团第2营(缺E连)此时仍远在后方咸兴,临时转属2营指挥的1营B连则在古土里。
27日子夜12时,志愿军集中80师和81师242团共四个团由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统一指挥对新兴里之敌发起了攻击。
238团附240团2营沿着北面的山沟直插新兴里公路桥和新兴里二沟,因该团先头1营走错了路,所以团长阎川野临时改以3营首先投入攻击,3营以班排为单位同时对二沟50多个独立家屋发起攻击,1营赶来后穿过战斗正酣的二沟猛扑新兴里北侧的1100高地和1200高地,然后就势冲入新兴里,240团2营迅速插入新兴里美军阵地纵深,夺取了新兴里公路桥,然后协同3营肃清了在二沟的美军,割裂了新兴里与内洞峙两地美军的联系。
239团主力从丰流里南下经泗水里展开攻击,先后攻占1455和1250高地后,从南面和东南两面冲入新兴里。担负穿插到新兴里以北策应238团渡丰流里江的2营4连肃清1100高地附近美军警戒哨后留下2班坚守1100高地,其余部队一路杀进村里,冲在最前面的指导员庄元东和1班多名战士倒在美军猛烈火力之下,连长李长言迅速改变战术,指挥部队以班为单位隐蔽前进,5班和6班连续消灭了几座家屋里的美军,其中三间家屋均有电话机、报话机,墙上还挂满了作战地图,原来5班和6班打掉的是美军指挥部(这是美军31团3营营部,而不是志愿军战史上所说的31团团部,因为此时31团团部还在后浦)!由于事前不知道这几间家屋是美军营部,因此在突入家屋的两名战士牺牲后就没有再派人冲进去做进一步肃清,只是往屋内投了几枚手榴弹,使屋内身负重伤的美军3营营长威廉·莱利(William R .Reilly)中校等多人得以在天亮后获救。接着5班和6班继续向西前进,拂晓前夕突袭了美军57炮兵营A连火炮放列阵地,干净利索地解决了一些还在睡梦中的炮兵,缴获了4门105毫米榴弹炮。A连余部退到B连阵地,总算顶住了5班6班的突破。就在5班和6班接连取得战果之时,7班和9班夺取了公路桥边的家屋,控制了桥头阵地。至此,4连出色完成了穿插敌纵深的任务,但是4连伤亡已达67人,而且班排建制也已打乱,天亮后美军从三面反扑,4连处境非常危险,因此在请示了2营后撤出新兴里,可惜由于兵力不足,缴获的榴弹炮和大量物资均没有带出。——4连5班和6班打得很是出色,捣毁美军指挥部,袭击美军炮兵阵地,但美中不足的是行动并不彻底,捣毁美军指挥部主要使用手榴弹,却没冲进家屋做进一步肃清,使被手榴弹炸伤的美军第3营营长等多人得以在天亮后获救,而当缴获的榴弹炮无法带回时又没进行破坏,使这些炮后来还能为美军使用。好在美军由于所处地势较低无法进行弹着观测,空地联系也一度断绝,只能使用目视平射,其威力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尽管如此,4连还是在此次战斗中战果最为显著的连队,因此战后获得了27军授予的“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称号。
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4-08 19:06    IP属地:未知

美军战史这样记录当晚的战斗:31团3营在午夜前后遭到攻击,因为士兵刚经过几天行军,非常疲惫所以戒备相对比较松懈,防线很快就被渗透,很多人还在睡梦中就被杀死,I连和K连伤亡惨重防线随即崩溃,幸存者向西逃逸。只有村中心的机炮连利用其重武器较多火力较猛的优势还能守住阵地。共军很快冲到3营营部,营部人员来不及进入附近的工事,只能仓促退进房间抵抗,大多遭到共军投掷的手榴弹杀伤。接着共军又冲向57炮兵营A连的阵地,A连猝不及防,大部放弃阵地退至B连阵地,各处退下来的官兵逐渐聚集到B连阵地,不仅顶住了共军的冲击,重新整顿后还在拂晓时进行了反击。天亮后3营恢复了阵地,57炮兵营A连的105毫米榴弹炮没遭共军破坏还可使用,便和B连重新占领阵地。

57炮兵营营部连和防空炮营D连也在天亮后收缩防线,重新部署。特别是D连的3辆(原有4辆,在战斗已损毁1辆)M19双联装40毫米高射炮和4辆M16四联装12.5毫米高射机枪车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展开,构成火力网,成为后来熬过第二夜的重要支援火力。
对于首次与中国士兵军队面对面交锋就被打伤的第57炮兵营营长雷·恩布利(Ray O.Embree)中校来说,这个夜晚令他永生难忘,他回忆道:“中国兵人数这样多,如此顽强反复进攻的事我从未见过。他们冒着严寒和陆战队的炮火源源而来,其视死如归的精神令陆战队员们肃然起敬!对这场战斗,我感觉是强烈的,因为我失去了很多战友。我们伤亡惨重。我从未见过像这样的战斗。我曾经在二战中,遇到过德军在阿登的最后一次大反攻,但也不似长津湖之战这样激烈,那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242团则绕过新兴里,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新兴里南面公路,1营和3营先后攻占公路两侧的高峰和1221高地,彻底截断了新兴里到下碣隅里的公路。当晚,美军31团卫生连从后浦前往新兴里,结果遭到242团伏击,除四、五人逃回后浦外,几乎是全军覆没。242团2营则从西南向新兴里攻击,正撞在美军防空炮营D连双联装40毫米自行高射炮阵地前,遭受重大伤亡,据美军回忆,M19自行高射炮车在天刚破晓时曾对从西南公路接近的一队人马进行猛烈射击,将其大部消灭,此时有军官认为是以为是误击友军而下令停止射击,天色大亮后才发现遗留在公路上有约80具志愿军尸体。
这一夜战斗中,志愿军涌现出了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孔庆三,孔庆三是80师炮兵团5班班长,当晚战斗中孔庆三所在炮班配属238团3营攻击新兴里二沟,为了摧毁美军在一幢集团家屋里的火力点,孔庆三指挥炮班将九二步兵炮前推实施抵近射击,由于天寒地冻无法迅速构筑发射阵地,他只得就势利用地形将炮左驻锄扎在一块大土包上,但是右驻锄却无处可以利用而翘起,此时战斗情况非常紧急,不容片刻犹豫,孔庆三便将一把铁锹插进右驻锄的手提环,用自己的肩头死死顶住铁锹把,把自己的身体构成火炮的基座,然后大声命令炮手开炮——一声巨响之后,集团家屋被准确摧毁,孔庆三则因巨大的后坐力撞击而死!作为炮班长,他非常清楚火炮后坐力的威力,也非常清楚这样做的结果,但是为了战斗的胜利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生命,战后他被追记特等功,并追授“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4-08 19:08    IP属地:未知

240团3营的任务是攻占内洞峙,内洞峙位于新兴里西北约5公里,地势较高,是新兴里地区的制高点。战斗打响后,据守此地的美军32团1营营长费斯中校的第一反应居然是配属的韩国士兵由于神经过敏在乱打枪!240团3营连续夺取四个高地后被1318和1216高地美军火力压制,难以继续发展。团长立即将1营投入战斗,这才打破僵局,于凌晨4时许一口气攻占三个高地,至凌晨,240团已占领新兴里东北、正北、西北一线多处高地。在志愿军的攻势中,美军A连首当其冲,A连连长埃德·斯卡利恩(EdScullon)上尉在战斗中丧生,副连长吓破了胆躲在地堡内拒绝指挥部队,和A连在一起的航空火力前进管制小组(通常称为陆空联络组,下同)的艾迪沃顿·史坦福(Edward P.Stamford)上尉作为军衔最高的军官立即接过指挥权,虽然他是飞行员出身(陆空联络组的军官都是由老资格的飞行员担任),从没参战过地面作战,但却指挥有度,A连在他指挥下不仅稳住阵脚,并迅速组织反击堵住了缺口。而史坦福陆空联络的本份工作则更为出色,美军飞行员在战后报告中称:“男孩14”(史坦福的无线电呼号)呼叫的空中攻击距离越来越近,最后近到不足50英尺(约15米)!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空中直接近距支援能与己方地面部队的距离达到50米,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要像史坦福这样达到15米简直不可想象!


——这里特别说一下美军的陆空联络组,每个联络组通常是一名军官和三、四名士兵组成,其军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资格飞行员,士兵多是无线电操作和通信人员,直接随地面部队行动,担负着地面部队与近距对地支援攻击飞机之间的协调员角色,当地面部队要求支援飞机对某处目标进行攻击时,陆空联络员就根据目标情况和个人经验设定最佳攻击航线、角度再以无线电指引飞机进行攻击。如果攻击飞机的飞行员发现目标距离己方部队过近或无法确认地面目标时,会要求陆空联络员通知地面部队以某种方式表明位置,这时联络员就会通知地面部队发出和飞行员约定的特定识别信号,如陆空联络板、信号弹、有色烟雾手榴弹等,以表明身份或位置。
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4-08 19:10    IP属地:未知

27日夜间战斗中,美军31团3营和57炮兵营因为当天下午才刚刚到达新兴里,士兵疲惫不堪,没有进行必要的临战准备,戒备也很松懈,很多人还在睡袋内就被志愿军刺刀刺死,伤亡惨重,因此新兴里大部分阵地都被突破,第3营营部也一度遭袭(并非31团团部);炮兵营更是损失惨重,几乎陷入险境,全靠防空炮连的双联装40毫米高射炮和四联装12.5毫米重机枪的密集火力才勉强击退了志愿军的攻击。


经过一夜激战,238团攻占了新兴里以北、以东一线高地;239团攻占新兴里以南1455和1100高地,并曾一度攻入新兴里村内;240团夺取了内洞峙东北、正北和西北一线高地;242团攻占新兴里以南的1221高地、高峰和新岱里,完成了对新兴里及内洞峙地区美军的合围。28日天亮时新兴里周围的高地,几乎全被志愿军所控制,美军被压缩在方圆不到2公里的狭小地域,形势岌岌可危。
28日6时许,天才刚亮,美军就开始了凶猛的反扑,而在新兴里的志愿军则根据战前不实的侦察以为只有一个营的美军,判断经过一夜激已将其基本消灭,天亮后各部都迫不及待地开始打扫战场,寻找可以利用的食物和御寒衣物,被打散的美军则乘机集结起来向分散的志愿军开始了反击,美军的反击完全出乎志愿军意料之外,刚刚经过一夜的激战,部队因为战斗伤亡和进展不一因而建制有些混乱,在美军来势汹汹的反击下,首当其冲的239团只得且战且退,美军一举夺回了丰流里江桥,并继续向1100和1200高地冲击,238团1营迅速赶来支援,与239团依托高地的有利地形并肩组织防御,稳住阵脚的志愿军接连击退美军多次冲锋,并乘势组织了反击,将美军逐回丰流里江桥,还缴获了陆空联络板。——志愿军方面认为天亮后虽有多架美军飞机一直在战场上空活动,却没有进行任何对地攻击,是由于志愿军反穿棉衣,白色的里子在雪地里成为最佳的迷彩,而且部队尽量与美军展开近战,加上还使用缴获的陆空联络板迷惑美军飞机,使美军空中优势难以发挥。实际上新兴里美军失去空中支援的原因是因为配属31团3营的陆空联络组成员在27日晚的战斗中全部伤亡,以至无人能与空中取得联系,要是陆空联络小组还在,即使丢失陆空联络板也能通过无线电或有色烟雾手榴弹等其他方法进行空地联络,而且每次地面部队使用陆空联络板、有色烟雾弹等都有所不同,以免被敌人模仿。当29日内洞峙的32团1营撤到新兴里后,配属1营的陆空联络小组(就是史坦福上尉)随1营到达新兴里后,新兴里的空地联络立即恢复,就说明了问题。

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4-08 19:13    IP属地:未知

中午时分,美军见反击不成,便调整部署加强防御,志愿军238团抓住美军紧张调动的战机,组织团迫击炮连对调整中的美军进行了急速效力射,给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迫使美军从此以后再不敢轻举妄动。
当天一早后浦美军出动16辆坦克在30架飞机掩护下向北攻击,企图打通与新兴里的联系,美军猛攻1221高地,守备1221高地的242团早有准备,在高地东南的公路上利用废弃铁路的枕木与美军被击毁的车辆设置了多重路障,当美军坦克在路障前停下时,242团3营轻重火力一起开火,9连8班副班长叶永安率领阚立田和熊自远两名战士冲到公路边,然后匍匐接近路障,点燃了一辆作为路障的坏吉普车,接着乘坦克为火障所阻徘徊不前的时候,猛冲上去投出一排手雷将第一辆坦克炸毁!随后阚立田跳上第二辆坦克,掀开舱盖将手雷扔进去,将其炸毁。叶永安乘着四周爆炸的烟雾,抱着炸药包冲向第三辆坦克,将其履带炸断。就这样,叶永安小组三个人就击毁了三辆坦克,8连其他战士也炸毁了另一辆坦克,四辆坦克的残骸更是将公路堵得严严实实,后续坦克不敢再进,步兵分散在路基边与志愿军对峙到黄昏后美军害怕夜战,只好无奈地撤回后浦,242团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战后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叶永安小组被记集体一等功,叶永安获得“反坦克英雄”称号。——然而美军方面的资料称,后浦的反击部队只有16辆坦克并无步兵伴随(这正是叶永安小组步兵反坦克能够成功的原因)。在公路战斗中只有两辆坦克遭击毁,另外因操作不当翻车和履带故障而丢弃两辆(均不在发生战斗的路段上),战斗中有12人负伤。
后浦美军的此次反击是由第7师副师长亨利·霍兹准将亲自指挥的,他回到后浦后决定赶到下碣隅里与陆战1师联系,以协调行动,当时有人担心到下碣隅里的道路已被志愿军截断,但霍兹不以为然,指派31团作战参谋比瑞·安德森(Berry K.Anderson)中校负责统一指挥后浦部队,自己乘一辆坦克赶到下碣隅里,霍兹与刚到下碣隅里的史密斯求援,但陆战1师此时在下碣隅里的兵力只有两个步兵连和陆战1团第3营的机炮连,以及师部的勤杂人员,连防卫下碣隅里都嫌不足,更别奢谈支援31团支队了。
28日11时30分,阿尔蒙德乘直升机赶到下碣隅里的陆战1师师部视察,他本意是想让陆战1师加快进攻速度,但被史密斯师长执意取消进攻计划的要求弄得意兴阑珊,由于身为陆军将领的阿尔蒙德对海军陆战队没有完全的控制权,所以他只能极不情愿地让史密斯自己看着办。憋了一肚子气的阿尔蒙德接着又飞到新兴里,见到了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和32团1营营长费斯中校,并对两位陆军前线指挥官关于27日夜间的战况汇报嗤之以鼻,阿尔蒙德指责他们被中国军队吓破了胆,“我们要继续进攻,要直捣鸭绿江,不要让几个中国洗衣匠挡住你们!”阿尔蒙德的话激怒了在场的所有官兵,临走时他把随身携带的三枚银星勋章颁发了出去(费斯、负伤的埃弗雷特·斯莫利中尉和临时叫来一个司务长各一枚),但他前脚离开,费斯中校后脚就把自己刚得到的勋章扔到了积雪中。
午后浦美军又派汉森(Hensen)中尉率领两辆坦克侦察后浦东北山路,寻找可以绕过1221高地的道路,结果在靠近1239高地与1473高地之间的山路上,遭到志愿军阻击,一辆坦克被炸断履带,汉森中尉也在战斗中阵亡,见没有捷径可行,美军只好退回后浦。
此外,第57炮兵营支援连也于28日早上到达后浦,便一同由安德森指挥,至此后浦美军包括31团团部、31团坦克连和57炮兵营支援连,共325人。
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4-08 19:15    IP属地:未知

第7师见战事已起,便命令第31团2营从咸兴开始向长津湖地区进发,但因缺乏交通工具,到29日早上只推进到五老里以北的麻田洞。
而在新兴里地区的31团支队已被分割成三部分,分别位于新兴里、内洞峙和后浦,麦克莱恩率前进指挥所本想前往新兴里,发现从内洞峙通往新兴里的交通已被截断,只好将前进指挥所移到内洞峙32团1营阵地内。
28日下午,美国空军向新兴里空投补给,但只有少数落入美军阵地,40毫米炮弹全部丢失无一发到手,105毫米炮弹只收到40发。


28日白天,志愿军主要应付美军的反击,加之没有获得充足的后勤补给,未能对新兴里被围美军发起进攻。18时刚过,夜色甫降,志愿军80师就全力开始了攻击,在攻击开始前80师虽竭尽所能集中全部炮火进行火力急袭,但是由于补给跟不上,炮弹匮乏,炮火急袭只持续了短短五分钟!炮火一停,238团和239团便向新兴里发起了攻击,尽管这两个团已经连续战斗了一天一夜,伤亡减员已达三分之一,但是士气依旧高昂,不顾美军猛烈火力前赴后继勇猛冲击,238团从东南方向进攻,239团从西南方向进攻,至午夜前后,已有多个部队相继突入新兴里村内,与美军展开了巷战。但是志愿军缺乏有效的通信手段和工具,师团之间主要靠有线电话,团以下主要靠人力通信,在炮火连天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根本无法及时有效地上传下达,师团指挥无法及时掌握部队进展,也就无法在最有利的时机、地点投入预备队以扩张战果,形成了各自为战毫无协同的局面,使本来就不强的战斗力进一步被分散削弱,而美军则依托工事充分发扬3辆M19双联装自行40毫米高射炮(1辆已在27日晚的战斗损毁)和4辆M16自行四联装12.7毫米高射机枪等装甲车辆的优势,成功阻滞了志愿军的攻击。——志愿军称美军有坦克助战,实际上新兴里美军没有坦克部队,只有自行高射炮车和自行高射机枪车,这两种装甲车在面对没有反装甲作战手段的志愿军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自行高射炮车每分钟射速高达240发,且每发炮弹杀伤力相当于一枚手榴弹!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伤亡。

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4-08 19:16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步兵人在呢 于 09-04-08 19:14 发表
LZ你一天到晚发这种战争贴有意思吗??你很喜欢打仗???
你认错人了吧?谁一天到晚发了?
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9-04-08 19:18    IP属地:未知

降服北极熊
28日晚新兴里战斗的同时,240团在师炮兵营六门75毫米山炮掩护下全力攻击内洞峙,1营和3营主攻内洞峙,2营则插入新兴里与内洞峙之间,占领公路桥,切断两地之间的联系。战斗打响后,1营迅速夺取了制高点1249高地,2营勇猛穿插直取公路桥,控制大桥以及附近高地,3营也从公路一侧迂回攻击,美军A连阵地首先被突破,志愿军从突破口冲入村里(严格意义上说,内洞峙也不是村落),战斗随即在村里展开,美军B连和C连凭借机枪和迫击炮火力还在苦苦支撑。凌晨2时,费斯与麦克莱恩商量,认为难以撑过这个晚上,决定在4时30分乘夜色突围到新兴里。费斯下令集中所有还能开动的卡车运送伤员和补给物资,然后拆毁其他不能带走的车辆和装备。由于各连都在激战中,很多单位直到很晚才接到突围命令,所以突围行动延迟到5时许才开始,各部除A连1排外未能撤出外,基本按照预定顺序井然撤出内洞峙。黎明前后这支由约60辆车组成的车队到达31团重迫击炮连阵地(就在内洞峙与新兴里之间),两支部队合兵一处撤向新兴里。在公路桥附近遭到志愿军阻击,费斯亲自率部冲击,天亮后志愿军撤出战斗。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看到公路桥南岸有部队活动,以为是前来增援的31团2营,兴冲冲赶去联络,结果连中数枪伤重而死(也有资料称其失踪,还有战后遣返的美军战俘称其受伤后被志愿军俘虏,最后伤重而死)。9时许,美军清除了公路桥上的路障,车辆从桥上通过,而徒步的步兵则从桥下冰面上分散通过。13时许,3营终于进入新兴里。由于麦克莱恩阵亡,31团3营营长威廉·莱利中校和57炮兵营营长雷·恩布利中校都负了伤,所以在新兴里的美军就由32团1营营长费斯中校统一指挥。


志愿军方面称在志愿军的猛烈打击下,内洞峙美军丢弃三百余具尸体和4门榴弹炮,夺路而逃,由于240团3营估计不足,只在公路上部署了一个排,力量单薄无力阻止美军的突围,结果美军31团1营500余人得已逃入新兴里(令笔者颇感奇怪的是,美军突围应是从截断两地交通并控制公路桥的2营阵地上通过,怎么所有战史资料均是从3营阵地上突围?),实际美军在内洞峙战斗中阵亡总数不超过100人。
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