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2025年寒假 一路向东亲子自驾游(超多图)

发表于 2025-02-10 21:54    IP属地:未知

曾侯乙,战国时期曾国君主,姓姬,氏曾名乙,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此人。世人是如何知道他以及曾国的呢?这要从一座古墓说起。
湖北省随州城有个叫擂鼓墩的地方,依山傍水,是风水宝地。1978年2月,武汉空军因部队需要,在擂鼓墩扩建厂房,开山炸石时,发现了一座古墓。于是,迅速成立专家组,向上级申请发掘古墓。上级同意后,考古学家历经重重困难,花费数日才将此墓中的文物全部挖掘出来。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兵器、竹简等15000余件,其中青铜器6200件左右。专家发现这些青铜器宛如刚放入地下,这说明战国时期楚地的青铜冶炼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还发现65套编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青铜编钟;竹简上的墨迹清晰可见。
是如何发现古墓主人的呢?考古学家在主棺的旁边发现了一件戈,该戈上刻有铭文“曾侯乙之寝戈”,因此,专家确定了墓主的身份,是战国时期曾国的诸侯曾侯乙,这件戈是守卫他寝宫的士兵用的。随着古墓的挖掘,曾侯乙的身份被揭开,也让世人知道了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曾国存在,还破解了“曾随之谜”。
文献记载,随国是武王克商建立周朝后分封的最古老诸侯国之一,为汉东之国。那么在随国的土地上,墓葬的主人为何会被称作曾侯呢?只到曾侯乙墓出土之后,我国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首次提出“曾随一家”的观点。开启长达40多年的曾随之述学术讨论,并最终得到证实。由此可见,历史上记载的“随国”其实就是所谓的“曾国”,是一名两国。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2-10 22:02    IP属地:未知

哦豁,又现老bug
经典模式下有些楼层看不到,只有麻烦各位同学切换新版看了哈
还有个梁庄王珍藏展,可以简单逛一下
梁庄王朱瞻珀是明仁宗朱高炽(1424-1425年在位)第九子,封地位于今湖北钟祥。作为重要的皇室成员,梁庄王和王妃的礼仪服饰、生活用具皆遵从皇家礼法制度,精神信仰深受宫廷影响。他们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朝扩大对外交往,郑和船队远航西洋之际。本展览通过展示梁庄王墓出土的珍贵文物,再现了梁庄王及王妃的贵族生活,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2-10 22:17    IP属地:未知

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发掘于郢靖王墓,郢靖王朱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享年仅27岁,可谓英年早逝。王妃郭氏在郢靖王病逝后因悲痛过度而自尽。朝廷闻其忠烈,加以厚葬,将两人合葬于一墓。在郢靖王棺木和王妃郭氏棺木前端棺床的下方,分别放置了两件梅瓶,即青花龙纹梅瓶和青花四爱图梅瓶,两青花梅瓶造型一样,但纹样不同。郢靖王对应青花龙纹图案的梅瓶,龙纹乃帝王的象征,而王妃郭氏则对应极富生活情趣的青花四爱图梅瓶。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在2006年出土于湖北钟祥,口径6.4㎝、底径13㎝、高38.7㎝,具有明显的元代梅瓶样式,即小口、圆唇、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瓶体皆施白釉,釉面细腻光洁,青花发色鲜艳青翠。梅瓶通身绘满纹饰,瓶肩的带状双叶纹和瓶腹云气纹作为全瓶纹饰的分界,将纹饰分为上、中、下3层。肩部的花纹为汉族传统吉祥图案“凤穿牡丹”。器腹部分布着4个海棠形开窗,内绘“四爱图”,在4个海棠形开窗之间以三瓣式卷草纹填充。梅瓶的下腹部绘有覆莲纹,莲瓣中绘垂针状卷草纹。此件瓷器属于元代文物,是元代青花瓷中不可多得的以人物纹饰为主题纹饰的代表作品。
那为什么称这一件青花四爱图梅瓶为“陶瓷中的熊猫” 呢?这是由于存世元代青花瓷器的数量屈指可数,目前全球仅四百多件,国内考古发现和博物馆收藏约一百多件;其中如青花四爱图梅瓶的“四爱图”中绘有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更是凤毛麟角。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的“四爱图”中分别绘有四位高士闲情逸致的场景,即陶渊明的爱菊图、王羲之的爱兰图、周敦颐的爱莲图、林和靖的爱梅鹤图。“四爱图”表现了时人对清正廉洁的追求。
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元青花瓷器不超过400件,因此几乎世界上每一座博物馆都以藏有一件元青花瓷器为荣。 除此之外,元青花中人物纹极其罕见。一方面是为更好迎合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受当时制瓷工艺影响,苏麻离青钴料的晕散不适宜人物毛发和脸部特征的精细绘制,因此绘有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元青花瓷更是凤毛麟角。
仅存于世的两只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目前都在武汉,分别收藏于武汉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
两只梅瓶造型、胎质相似,釉色稍有不同。湖北省博物馆所藏青花发色淡雅青翠,武汉博物馆所藏则偏蓝偏深。纹饰方面,两者纹饰布局一致,主题纹饰四爱图题材和内容相同,人物细节上有所差别。

[ 本帖最后由 tynp 于 2025-02-10 22:18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2-10 22:32    IP属地:未知

随扫一组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2-10 23:27    IP属地:未知

参观学习完出来,开车继续出发,前往南京
路上一直下雨,气温很低
昨天晚上到武汉后,时间也晚了,直接开拢酒店洗洗睡觉
今天在高速路上顺路换个电
对向车道都是回家的车流
安全抵达南京
顺利入住,南京西安门智选假日
这家位置非常好,地铁出口就在酒店停车场
我录了个视频,一看就知道有多近了
酒店很新,23年才开业的,硬件也不错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2-11 14:57    IP属地:未知

D04
今日前往南京博物院和六朝博物馆
注意,南京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是两个地方,一个在朝天宫,一个在中山路,不要走错了哈,南京博物院类似省博这样的且免费参观,南京博物馆要收费买票进入。
早起吃饭,然后出发
当天看天气,不下雨,就地铁过去,下雨就开车过去。结果下雨,于是开车过去,到博物院门口,一定走辅道(非机动车道)进停车场。然后就是如果想开馆进去停车,一定卡点到停车场门口,否则去太早没法进去,只能开出去绕一圈回来,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哈。
到南京,一定感受一下路口红绿灯处全国最大的LED数字显示
路口红绿灯处全国最大的LED数字显示
近视司机利好,很大的数字显示
江苏基本陈列的第一个馆是古生物的
进去看了一眼,很敷衍,连动物化石标本产地或者来源都没有标注,主打一个给小朋友看着玩,收获情绪价值
还好,我们已经参观学习过很多自然博物馆,这个馆的大部分动物化石都见过,也知道大致的情况。
所以快速路过即可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2-11 15:54    IP属地:未知

江苏位于中国东部,傍江临海,有着悠久的历史,素称“鱼米之乡”。其所在的长江流域与其他大河流域一起,共同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江苏的历史发展极具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特色。
庙底沟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更是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庙底沟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对文化差异明显的南方两湖地区影响也非常强烈。这种影响一直越过长江,不仅只是一些纹饰题材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包含在这些纹饰中的象征意义的认同。由彩陶向两湖地区的传播,可以看出南北文化的趋同态势,这种文化趋同是后来一统文明建立的重要基础。
庙底沟文化是仰韶文化鼎盛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它拥有同时期最先进的社会组织、经济形态和璀璨的文化艺术,携带着彩陶因子,以强劲之势影响到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等地区,促进了当地史前文化的发展甚至转型。其辐射影响了大半个中国,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融合,构建起了文化意义上的“最早的中国”。由彩陶向周边地区的传播,可以看出长江南北文化的趋同态势,这种文化趋同是后来一统文明建立的重要基础,所以庙底沟彩陶是最初的中国这一文化共同体最亮丽的标志。

[ 本帖最后由 tynp 于 2025-02-11 16:05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2-11 16:17    IP属地:未知

六朝时期,南北经济状况差异显著。北方因战乱等原因,农业生产几经起落,原来处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逐渐丧失。江南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北人避难南渡,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南方农业得以较快发展,造船、冶炼、造纸、制瓷、织锦等手工业也取得重大进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形成江南经济的新格局。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2-11 16:25    IP属地:未知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阶段和高峰,而江苏则是这个高峰的代表,其时,江苏经济繁盛,文化鼎兴,有“盛世江南”之美誉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2-11 16:27    IP属地:未知

引用 缓缓归 于 2025-2-11 15:58 发表的回复
我们今年也是从南充开电车自驾到杭州上海。跑了4千公里。用了716度电,800元
厉害啊,膜拜一下车神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