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自行车论坛 >  自行车运动爱好者新手学习帖(整理中.....)

发表于 2010-11-14 11:49    IP属地:未知

如何选择骑行裤
几乎所有刚参与到骑行活动的车手,都有PP不适的问题,为什么老车手很少有这些情况呢?
解瘊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座垫、PP的忍受力、骑行裤三点。
  首先是座垫。买座垫是个学问,而且这门学问还很个性化。这款座垫对我很舒服,对你有可能就是很痛苦,谁叫每个人长的很有特点呢?买座鞍是个多次尝试的经验。有时要花了大把银子才最终找到一个比较称心如意的座鞍。 相关的学问以后发个贴子吹吹。
  言归正传,来说说骑行裤吧,标准的带护垫的紧身骑行裤是公路/山地越野通用的。它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服装。因为这种骑行裤多采用LYCRA面料,它弹性强,运动自如。高档的骑行裤护采和COOLMAX材料制作透气性非常出色,即使在夏天穿着这种这种面料制成的骑行裤,也不会长难受,刚不会怛心长痱子了。同时还能减少阴部压力很有效。
  长距骑行裆下干涩,酸疼的问题除了换座鞍/专用骑行裤外,可以在骑行裤座垫上涂抹洗面霜。(甘油类)
作为标准骑行裤的变形,还有长裤、背带裤、内穿裤、宽松裤等多种型号。
  那种肥大型骑行裤。那基本上是山地用的。有些人觉得穿紧身裤太难为情, 服装厂家就特意生产了这种骑行裤。通常条种肥大型骑行裤。透气性极差,尤其在夏天。热得要命。由地面料上没有弹性,骑起来容易出现后腰处下滑(而标准骑行裤后腰稍高,已适应于弯背骑行姿态)。粗大坚硬的腰带对呼吸带来困难。骑行舒适是最重要的。越舒适,骑的越快,也越远。道理就这么简单。 相对之下里面穿内穿裤,外面再套上一条沙滩裤效果反而好。
  长裤、背带裤主要是针对气温较低的季节的自行车运动设计的。这种裤子面料的透气性要求不高, 但它的保温能力较好通常在靠近脚部都有一些反光设计,即增加了设计的美观性,同时还保证了夜间骑行的安全。
  目前使用骑行服,进行自行车运动的人是少数,国内自行车更多的是交通工具,但要是真心骑车,觉得骑车乐趣无穷。
  别人爱说怎么说就怎么说。记住一点,你活着不是为别人而活。

上坡有多辛苦,下坡就有多快乐!!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11:51    IP属地:未知

10款碟刹评比测试
每项测试重点都有不同的比重,最终要的评比项目为:强固度,其次为刹车的性能。
重量:重量部分在mountain BIKE杂志的评比中,只占总比重的5%。安全性和功能、强固度同列首要项目。此外,下坡道车手对部件重要的重视程度甚低,长程车手对此也不甚在意。只有越野车手才会对重量斤斤计较。
新手程度:刹车初步安装的简易程热绾危坑脱埂⒏簧渤悼楹屯绞值餍У募蛞壮潭热绾危啃率殖潭仍谧芊种姓剂?0%。
刹车性能:不受控制的力量是一无是处的,因此测试的不止是力道大小,刹车必须要温柔敏锐,力道拿笠残硎实薄?/p>
强固度:不论是较轻的越野用或较重的下坡道用刹车,都不容许发生脱落情形。
品名:forfula 4racing xc
价格:229欧元
重量:430公克
技术要领:液压式。四活塞固定座刹车附钢碟(前185、后100公厘)。塑胶导管。刹车油为donax UB。平衡槽及刹车把距离克调整。刹车块自动校准。
mountain BIKE评价:极佳
品名:magura LOUISE
价格:220欧元
重量:388公克
技术要领:液压式。双活塞固定座刹车附钢碟(前:160、或160公厘)。塑胶导管。刹车油为矿物油。平衡槽及刹车把距离克调整。刹车块自动校准。
mountain BIKE评价:极佳
品名:shimano XTR 965
价格(前、后轮刹车全组):467/464欧元
技术要领:液压式双活塞固定座刹车,附钢碟(前160公厘、后160公厘),塑胶导管,刹车液为矿物油。距离克调整且刹车杆上有平衡槽。刹车块自动校准。
重量:前534、后515公克
就手程度:刹车座式舒适取向,刹车块更换也容易。其刹杆的距离可帮助迷你工具组轻松调整。把手是以开锁式套环组装。
刹车性能:只有gustav m 刹车的细腻比得上此款刹车。刹杆间隙调整即可逐步提升的刹车力道,作动时平顺,式一流表现。此款XTR适合剧烈的越野刹动之用。
强固度:一如xt系列,此款XTR也不适合长距离刹车。因此遇到陡峭的下坡道时,力道容易衰减,必须增加手部力道,不过程度尚在可接受范围。全力剧烈刹车时也有类似现象:最大刹动力在5次刹车后便会衰减,而后则维持在中等功能水准。
mountain BIKE评价:佳 此款轻量化的XTR碟刹搭配出色的新款刹车/变速套件及适合追求绝对速度的赛车手。在中等坡度的练习道上应付自如,但不适合较重的车手或横越及其恶劣的山地的越野车手。
品名:magura marta SL
价格:(前/后、)330/330欧元
技术要领:液压式双活塞固定座刹车,附钢碟(前160公厘、后160公厘),塑胶导管,刹车液为矿物油。距离克调整且刹车杆上有平衡槽。刹车块自动校准
重量:(前/后)344/357公克
就手程度:初步安装并无任何困难。刹车握把距离调整也很简单,只是刹车油平衡槽需要有特殊的浮移式迷你拉环。
刹车性能:没有任何轻量化的越野用刹车性能比得上这款magura。帮助其颇具弹性的压点,可使其力道拿捏特性始终充实。
强固度:在经历多次全力刹车后,此款magura的压点已明显逼近把手位置。如果遇到陡峭的下坡道需要持续猛烈的刹车时,就需要重新加压,以使压点回复原位。虽然敏捷度不够,但此款SL欲仍可稳定刹止车身。
mountain BIKE评价:佳 这款最轻的magura展现出越野的强劲功能。在力道拿捏上一流的表现。使其颇适合于体重较轻的竞速车手,不过遇到长距离的陡峭的山路,就难以对付了!
品名:hayes HFX Magnesium
价格:(前/后)225/255欧元
技术要领:液压是双活塞固定座刹车,附钢碟(前160公厘/后160公厘)塑胶制导管,刹车油为Dot4,刹车把握距离可调整,刹车杆上有平衡槽,刹车块可自动校准。
重量:(前/后)448/470公克
就手程度:帮助长孔的连接器可极轻易的调整刹车座。更换刹车块及油液液甚简单。
刹车性能:光是配置160公厘的刹碟,此款hayes就已可提供惊人的高制动力。经验丰富的车迷会喜爱其硬调且精确的压点,不过其强劲的刹车力道则超过了入门型车迷的承受度。刹车力道的拿捏决定在施力。
强固度:此项为这款Magnesium刹车与较低卖的HFX9的最大差别处。在经历多次全力刹车之后,其压点仍稳定未变。衰减的情况甚微的特性,只要手部施力略为增加即可补足制动力。刹车块在磨耗在各项测试中都有高水平表现。
mountain BIKE评价:极佳 这是mountain测试过的最佳一款hayes刹车。是偏好硬调整点,效果强固性及适当重量的长程车迷适用的一款强力刹车。其大型刹碟更是自由骑及下坡道用途的上选。
注:“重量含is-2000连接器,可选配200公厘刹碟”。
品名:shimano XT756
价格:(前/后)222/228欧元
技术要领:液压式四活塞固定座刹车,附钢碟(前160公厘、后160公厘),塑胶导管,刹车液为矿物油。刹把距离可调整且刹车杆上有平衡槽。刹车块自动校准。
重量:(前/后)450,466公克
就手程度:由于此款XT的刹车块甚窄,因此距离的拿捏须极精准。无论刹车块更换、刹杆距离调节极液压等都可以徒手轻易完成。
刹车性能:帮助其塑脂刹车块,可准确无误地发挥最大性能。不过如改用较为耐用的烧结成形的刹车块,则此款XT的功能也颇为软弱了。也因为如此,其刹车力道可刹车杆的间隙而提升。而调整力道也就轻而易举了。
强固度:在实地骑行测试过此款碟刹的测值。在经历数次全力刹车之后,刹车功能就呈现衰弱,车手必须一直拉紧刹杆才能勉强维持刹车功能。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冷欲之后,刹车值才会回复正常水准。
mountain BIKE评价:佳
力道拿捏特性甚佳。如不看刹车力道,此款XT刹车对中等体重的车手还算适用,但不适较长的下坡路段。其小型刹碟最适合赛车手,但在攀爬高山骑行时有不要换上较大的刹碟。
注:“前后尚可选配203公厘的碟刹。
品名:SRAM9.0
价格:180欧元
重量:483公克
技术要领:液压式。四活塞固定座刹车,附钢碟(前160公厘、后160公厘),塑胶导管,刹车液为Dot4。平衡槽及刹车把握距离可调整。刹车块自动校准。
mountain BIKE评价:佳
品名:HOPE PRO(C2)
价格:259欧元
重量:510公克
技术要领:液压式。双活塞固定座刹车,附钢碟(前185公厘、后165公厘),塑胶导管,刹车液为Dot5.1。刹车块磨耗及压点调效均具备。刹车把握可调整。
mountain BIKE评价:极佳
在力道拿捏上一流的表现。使其颇适合于体重较轻的竞速车手,在中等坡度的练习道上应付自如,但不适合较重的车手或横越及其恶劣的山地的越野车手。
品名:shimano deore 556
价格:(前/后)162,168欧元
技术要领:液压式。双活塞固定座刹车附钢碟(前:160、或160公厘)。塑胶导管。刹车油为矿物油。平衡槽及刹车把距离克调整。刹车块自动校准。
重量:(前/后)495/516公克
就手程度:由于此款deore尺寸甚大,组装时必须腾出甚充足的空间。把握时以开锁式套环组装。刹车块更换颇容易。
刹车性能:最大刹车力道甚为惊人。在压点不像xt系列那么精准,其力道释出较缓慢。此点使其较适合入门车迷使用。在快速收放刹杆时,压点仍大致大副偏移。
强固度:短时间内做多次全力刹车后,压点会逼近把手,须增加手部施力。在长距离下坡道骑用时有过载现象,必须待其回复后才能使压点回到原位。受测的DEORE在过程中不断发出尖锐的噪音。
mountain BIKE评价:佳
适合偏爱赏心悦目型刹车的入门车迷的产品,由于不甚剧烈的长距离骑行亦佳。结合了结实的结构及低廉价格。不过遇到过度剧烈的情况可就吃力了。
品名:formulaB4SL
价格:(前/后)249,249欧元
技术要领:液压式。双活塞固定座刹车附钢碟(前:160、或140公厘)。塑胶导管。刹车油为donax UB,平衡槽及刹车把距离克调整。刹车块自动校准。
重量:324,316公克
就手程度:刹车杆距离调整实借助罕见的Torx尺寸设计。刹车块更换容易。组装刹车座时必须小心,其软质的钛美金属螺丝容易断裂。
刹车性能:对一款轻量的越野刹车而言,前、后组件都是超轻量,但刹车力道欲令人惊叹。其敏锐度颇为柔顺但明显。持续性的刹车过程颇协调,只不过手部力道全施力时,其压点略嫌软调。
强固度:此款小尺寸的B4刹车都未出现重大缺点。只是在高荷重越野骑乘时,手部施力才许增加。后轮的小碟刹力道比前轮容易衰减,不过刹动能力仍甚稳定。较令人神经紧张的是:偶发的尖叫声。
mountain BIKE评价:佳
此款轻量欲有力的B4是赛车手越野刹车的首选。其效果的力道拿捏特性适合于入门者也适合于职业选手。至于80公斤以上的车手或骑行远距离的长距离则最好选用经典的4Racing XC刹车。
注:“可以改用前185公厘、后160公厘的刹碟。
上坡有多辛苦,下坡就有多快乐!!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11:52    IP属地:未知

碟刹和v刹的碟刹好还是v刹好?
似乎大部分对于运动自行车陌生新手往往认为碟刹一定比V刹要好,其实不然,综合各方面来讲,碟刹一定比V刹要好,要高档。
    我们甚至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都2000多的车了,还没有碟刹”,这样的话真的让人哭笑不得,看看不论是国外的比赛还是国内的专业比赛,如果是晴天的比赛,V刹车还是占了大部分的,当然目前也有碟刹车增多的趋势,但是对于大部分休闲骑行和不参加业余级别比赛的车友的来说,V刹尤其是好些的V刹还是够用的,当然对于喜欢下坡,喜欢剧烈骑行,喜欢摆酷的车友碟刹还是合适的选择,但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碟刹还是V刹的取舍本身我们还是建议顾客从使用的角度从自己的预算来选择更加合理一些。
    1 先从设计上看看区别
   碟刹是通过夹器(或者叫做卡钳)作用在固定在花鼓上的钢制盘片制动的;V刹是通过V刹夹器抱紧车圈来制动的,相对而言,车圈半径要比碟刹碟片半径大太多了,因此碟刹的制动力臂要小的多,因此理论上更加不容易抱死,抱死对于运动自行车的刹车要求来说是最基本的,但是不是越容易抱死越好--除非玩攀爬这样的要求立刻抱死的技巧性自行车运动。
    1.1 重量
    只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说,低价位的碟刹车要比V刹车车重800g到1kg左右,高档车差距要小些。单独列出重量,可以看出这对于骑行还是有影响的重要因素,不得不考虑。
    2 工作特性上看区别
    v刹的摩擦是橡胶混合物和车圈接触摩擦(一般说是铝合金车销工艺的边,低档的是抛磨的边,所谓的车边和抛边,车边的更好一些),一般制动效果还是很强劲的,除非在持续高速下坡,持续刹车,比如我们下到黄马岔路口的时候你用手摸一下车圈,也是非常烫,这样的温度下刹车的力道会有所减弱。温度越高,刹车效果也随之越下降得厉害。
    碟刹是金属的盘片(一般是钢制的,高档的也有铝合金制的)和碟刹摩擦块儿之间摩擦来制动,这样的制动非常强劲了,和汽车和高档摩托车类似,特点是不受雨水和恶劣路况天气的影响, 因为碟刹摩擦块儿是金属烧结物,这样和钢片摩擦,即使是雨天,和有泥浆的情况下,工作情况依然良好,制动力下降虽然明显,但是要强于V刹的橡胶和铝合金车圈摩擦。还有就是因为碟刹盘片是钢制的,而且一般带孔,在持续下坡刹车过程中随着热量的增加的衰减也比V刹车要好些。
    3 从价格上说,所谓的性价比
    如果是1000多元的车和2000多元的车 ,建议用V刹,几乎所有的有经验的人的说法都是:“低价位的碟刹还不如中等价位的V刹好用”,先来解释这句话,低档的碟刹价格在200多元到300多元,包括一些台湾品牌比如assess 亚色丝,promax等等,甚至包括shimano的475,495这样官方价格在500多元的碟刹,这些碟刹效果很一般,其中shimano的质量好些,但是手感非常硬。一般如果顾客要装碟刹,虽然这些碟刹车行都有备货,但是一般我们推荐,除非是一定要摆cool的小孩就只有这么多钱财又要摆酷,也不得不卖,新装车的顾客很少推荐; V刹由于除了shimano以外可选择的品牌很多,所以很容易达到中档刹车效果耳化不了多少钱财,比如非常经典的Avid FR5 双面浮雕刹把+ shimano M430刹车夹器, 这样的一台套车的刹车的价格不过247元,但是手感要远远比上面的那些碟刹系统要好太多太多太多,如果再多些预算,同样的avid fr5 刹把,但是配合avid 的sd7 的高档v刹(简装刹车块儿版本的在300元,精装的380元,这已经是性能非常好的V刹了) ,这样整个刹车系统花费价格不过400多元,但是已经属于高档刹车系统,不用再升级了,当然也可以选择avid 的刹把加上shimano 老款的Lx级别的V刹配合使用, 当然shimano高档V刹官方价格昂贵,所以老款的LX 还是这里比较划算的,而刹车力道比较大,这些搭配都很好。反观同价位的碟刹系统:比如我们常见的shimano EF 29,EF35,EF50系列的手闸联播如果配合shimano 475碟刹───这样的化的钱官方价格680元,车行售价在540元(装车打折前)依然是一塌糊涂,手感非常硬,一趟山路下来可以捏的手发酸,车行在日常的维修中遇到许多这样搭配的顾客,遇到这样的车友升级往往代价比较大,痛苦啊。
    如果是2000到3000多元的车装碟刹要从容一些(好的碟刹花鼓也很重要,不过这牵扯到行走系统的问题了),我们推荐的入门级别的碟刹也就是所谓性价比好的碟刹比如hayes 的2004one 黑色版本、hayes 的mx2、Avid 的BB5 ,前者价格在520元,后者价格在620元, 这两家专门做碟刹的公司的产品还是很严谨的,手感可以接受,当然比如Avid的BB 7 碟刹手感还是差了一大节儿,但是质量稳定,手感力道控制还是很清晰的碟刹感觉的,再加上稍微好些的碟刹花鼓,整车价位在3k以上比较理想,当然更加高档的碟刹,比如再往上的价位的avid的BB7 的线碟,shimano deore 的525的油碟,都是不错的选择。
    4 总结性的从实际选购新车和升级刹车系统上说
    对于年轻人,肯定要在山里骑行山路的,而且预算到位的,可以选择碟刹,如果预算在1k到2k多,还是V刹实惠些, 毕竟总的预算在哪里,拆了东墙补西墙,对吧?如果一开始觉得以后就用碟刹就把花鼓选对,否则以后升级麻烦啊!
    对于女生和老人和休闲骑行的人,V刹更合适些,重量轻,维护方便。
    对于升级来说要从原车的配置和价格上总体考虑, 许多人说想化些钱,升级一下刹车系统,“给我换给碟刹!”──后来发现花鼓,车架,前叉,等等都要换, 唉──代价太大了, 退而求其次,还是少化些钱财,200,300元, 换套中档的V刹, 很不错了。

区别详细分析
上坡有多辛苦,下坡就有多快乐!!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11:57    IP属地:未知

自行车轮胎嘴
法嘴手动锁死气门,耐高压,漏气线性较平滑,气嘴基础较细,轻量,气嘴直径小,对圈的强度影响少,可以使用在19C尺寸的内胎或窄圈,价格高!
  美嘴主要靠内压顶力锁死,耐高压,漏气线性较陡,也就是说,气压不够时漏气更快,气嘴基础大,气嘴的直径也大,不过充气流量大,所以广泛地应用在气容积较大的内胎,打气因而很方便!
  英嘴(中式嘴),气门靠橡皮套防漏,防漏能力主要看橡皮套的质量,气密性很好(一般车友可能认为英嘴的耐胎漏气快,但如果橡皮管没有烂,其实不关气嘴的事的,主要是因为一般英嘴的内胎只是使用一般橡胶,而没有使用丁基材料),但耐压低,气门基础大,重量大,充气流量小,橡皮套的耐用性差,不过维修方便,不会因为气门问题而报废内胎的,价格低廉!

美嘴:
  山地车最常见的。靠胎内的气压比外界高和一段弹簧对活塞的压力而实现密封。打气时为在气筒嘴内有一个小针将活塞顶下去后进行充气。优点:气密性较好,常见;缺点:理论上说在颠簸很剧烈时会跑气的,而且找不到很长的。
法嘴:
  用在几乎全部的公路车和一些山地车上,但在平常生活中并不多见。气嘴比美嘴要细一些。对气嘴内活塞的锁紧是依靠一个小螺母实现的,比美式的更可靠。在打气时需要先将螺母拧到最上面,然后在插上气筒的时候活塞会被按下去,于是可以打气。优点是拥有更高的可靠性,且存在长法嘴,可以给一些大刀圈的车使用。缺点:好象贵一些,而且如果没有自己的气筒的话,打气不方便,大多数修车的地方不能打这个东西,建议使用法嘴而没有自己的气筒的人准备一个法嘴转美嘴的转换头。
英嘴:
  曾经最常见的,现在还有很多民用车使用,但在运动车上几乎不存在。和美嘴差不多粗细。设计很有趣的,利用内部气压高,然后压着气门皮实现密封。打气时是靠外界施加高气压来冲开气门皮进行充气的。结构复杂,气门皮容易老化,气密性不好等缺点,属于被淘汰的东西。
总结:
  其实是根据车圈选择,美嘴车圈当然用美嘴内胎,毕竟比较方便;而法嘴的,就用法嘴好了,把孔锉大也不如直接买法嘴

上坡有多辛苦,下坡就有多快乐!!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11:59    IP属地:未知

爬坡轻快的技巧
你是否在面对爬坡时心中有难以克服的障碍?爬得心跳加速、爬得肌肉疼痛、爬得呼天抢地、爬的姿势变形……放轻松,在力量还未完全建立之前,一切再从正确的姿势从头开始,这会让你在爬坡时更快并且更轻松!
头部
头部必须能抬起看前方的路况,切忌将头低下的“埋头苦干”,不但会有安全问题,也会影响到你的呼吸顺畅。
腹部
爬坡时腹部的出力并不明显,但实际上腹部扮演着支撑的角色,就是当爬坡时腹部两侧有绷住的感觉,这就是腹部在支撑了上半身的出力,同时扮演平衡的角色,腰腹部力量不足的骑士在爬坡时姿势的平衡反应较差,应该以仰卧起坐、后仰伸展来补强此区域的力量(第30期冬季重量训练中曾试范)。
座位
在适当的座垫高度前提之下,找到座垫前后位置以及座垫翘起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座垫中心会在齿盘中轴的后方,但确实的位置就因人而异,必须多尝试,另一方面,座垫翘起的幅度多半是以座垫前后端呈水平为基准,以座垫凹下的鞍部去符合骑士的股部,便每个品牌的坐垫凹下的程度并不同,也是要使用者去适应。
膝盖
爬坡踩踏时尽量以膝盖靠近上管的姿势踩踏,这样一来在下踩动作时才能够利用到大腿及股外侧的肌肉,如果你习惯将膝盖在踩踏时远离车架,无疑是在浪费你的力量。
手掌
当你爬坡时以站姿骑乘时,手掌的位置应该压在煞车把手上会比较轻松,想要像Pantani一般的握下把站姿爬坡前进并不容易,因为重心向前时更弯的腰背部受力更大,加上头部的角度让呼吸也不容易,这招只有在攻击时比较用的上。
站姿
使用站姿骑乘爬坡的目的有几个:1、坡度变陡时2、攻击你的对手3、变换姿势让其他肌肉放松;想像你是在单车上跑步一般,但不同的是在往前跨步开始下踩至底部死点之后,也必须注意到上拉时也要出力以维持平衡,这是与跑步最大的不同点。
背部
保持背部平坦才能使下背部的肌肉及腹部侧面的肌肉使得上力量,如果你无法让背部自然变成平坦,那么你可能选了一台太小的车架或太短的龙头。
胸部
保持胸部不在紧缩的情况,就如同你上下楼梯时一般自然,紧缩的胸部会因为扰乱横隔膜而影响到呼吸,使得能量转换的效率降低。
手肘
保持手肘略为弯曲,当腿部向前出力时,手部可以平行的往后拉同时出力,这会让你的全身同时有效率的作动;站姿踩踏时,手拉的动作变成往后上方,并且配合脚部往下踩踏的力量作单独轮流出力。
臀部
臀大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并且延伸至大腿后肌,以坐姿爬坡时若能运用到此处的肌肉便会更有效率,出力的感觉是与你由椅子上紧靠腿部力量准备站起来时的感觉类似,在单车上要做到这样的出力则必须注意到回转后勾的动作,但必须配合坐垫高,以免伤及脚后跟的肌腱。
事实上,爬坡的训练是没有秘诀的,但单车在爬坡的路段是考验实力最佳的时刻,在爬坡时,每个骑乘者的条件皆于平等,选手的力量、心肺功能在此表露无遗,而爬坡骑程的训练过程中肌肉力量及心肺功能,更是必须按步就班的去建立,这与使用齿轮比的轻或重、踩踏回转的快或慢、训练路线的陡或缓……,都有着绝大的影响关系,但是在爬坡时利用以上身体的十个部位作为检测,能够帮助你的骑乘建立在一个良好的基础。

上坡有多辛苦,下坡就有多快乐!!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12:00    IP属地:未知

骑车技术与安全
正确的乘车姿势是安全之母:乘车的姿势,是由骑士与单车之接触点(把手、座垫、脚踏板)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然而姿势又与骑士的身高尺寸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單車的乘騎姿勢,不但決定筋肉收縮運動的效率,同時決定了是否能安全的操縱把手與剎車。所以說,正確的乘騎姿勢是安全之母。以下分條述說安全的乘騎技術: 所以单车的乘骑交姿势,不但决定筋肉收缩运动的效率,同时决定了是否能安全的操纵把手与刹车。所以说,正确的乘骑姿势是安全之母。以下分条述说安全的乘骑技术: 1.三点调整法: 是综合单车运动力学、运动生理及安全驾驶等三项原则而成。 a.调整座垫<高低>位置:以<脚跟>将踏板往下踩,能使下肢的各关节肌肉圆滑收缩运动,同时以脚稍微伸直为原则。 b.调整座垫<前后>位置:将踏板位置踩至斜45度处,然后调整座垫前后,以能配合脚之筋力最大出力位置为原则,从膝盖中心之垂直线刚好通过踏板的中心。 c.调整把手的前后与高低:把手的高度,大抵下,上翘型把手约比座垫高出3~5公分,平型把手则与座垫等高。下弯型跑车其上面则与座垫等高。调整后,须注意把手方向再锁紧。 d.正确乘车姿势,上半身稍前倾,手肘稍弯曲,成正三角形。 2.座垫的坐法:类似骑马姿势,将体重分散于把手上与踏板上,不可将全部体重置于座垫上面,以防止臀部的疼痛。 3.踩踏的技巧:脚的位置以鞋长前面1/3处,落在踏板正中央为最适当。脚的活动必须与单车的中心线平等,张得太开或太窄,踩踏的效率会减弱。速度要保持均速,否则容易疲劳。特别注意,后半部的勾拉动作,将踏板勾起来。 4.变速的技术:变速装置是<减速>,而不是加速,是求脚踏回转数的一定,以免除因出力不均而产生的疲劳。所以变速是为更省力更舒适而设计。 变速的时机为,上坡、下坡、路面凹凸不平、逆风以及疲劳的时候。也可以说当踩踏感觉吃力时,即为变速的时机。 5.刹车技术…行驶中最重要的一环: a.紧急刹车的技术:大家都知道紧急刹车的原则是先刹后刹车器,但紧急情况时,谁都会前后一起刹。如果减速太快,人往往会被往前抛。为防止这种危险情况的发生,最好的方法是养成将臀部往后推的习惯,同时先刹后刹车器。如果有充分的距离,用<断断续续>的刹车方式,将速度慢下来。尤其在雨天或细石路或下坡,更须如此。行车当中,要随时提醒自己<路况>与<刹车距离>的关系。 b.控制速度:特别在下坡的转变之际,一定要在转弯之前,控制车速,以为防止我们冲出而超越道路的中心线或被离心力拽出路面的危险。 6.爬坡的技术:爬坡的时候,只光用脚力踩踏,会倍感辛苦,其解决的技术有三: a.变速:将后飞轮逐渐往大的齿盘移动或前方的大齿盘移往小的齿盘(链条往内侧移动就是变轻),以自己感到最适当为原则。 b.运用上半身的力量:握住下弯跑车型把手的下方,腰稍往后移,握往把手往胸前用力拉,踏板往前踩,如此可以很自然的运用到上半身的筋肉群,减少上坡的辛苦,不要将腰离开座垫踩踏,因为如此,会很容易疲劳,尤其是长坡。最好使用2呼1吸的呼吸法,以补充大量的氧气。 c.勾脚:经常骑车的骑士,可使用束脚(现在大部分都用clipless的脚踏),将脚踏回转的盲点后半部,往上拉,以减轻脚的压力。
上坡有多辛苦,下坡就有多快乐!!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12:46    IP属地:未知

如何校正自行车前叉
前叉常见的变形有三种情况:前又立管弯曲,前叉左右腿一前一后,前叉左右腿一里一外。
 前叉立管弯曲的校正方法:将弯曲的前叉立管卡在台钳上或墙洞内,用一根钢棒插进立管的村管内,两手握住钢棒的另一端,立管往下弯时,将钢棒往上扳转,若往上弯时往下扳转。扳动时用力不要过猛。
 前叉左右腿一前一后的检查方法是:将两个前叉腿的上端(前叉肩处)放在很平的桌子边缘,让左右前又嘴和桌面接触, ,如果左右前叉嘴同时和桌面接触,说明前叉腿没有变形,如果只有一个前叉腿和桌商接触,说明前叉腿一前一后。
 前叉腿变形的校正:若一边腿的坡度过大,可按图25的方法将前叉夹在台钳上,握住叉嘴向弯曲相反方向扳,如果坡度过小,则向弯曲的方向扳,调正至两个前叉腿坡度相同。
 左右前叉腿一里一外的检查方法是:可用一只眼睛检查前叉立管中心线的延长线与左右腿距离是否相等,即AB是否等于BC ,如不相等说明前又腿一里一外。校正的方法:将变形的一支前叉腿放在地上用脚踏住前叉肩处, 如果上面的一支前叉腿向里变形,用手向上扳,反之向下压。翻转前叉使原来着地的叉腿向上,用同样方法校正另一个前叉腿。也可将前叉夹在台钳上,用手扳动叉腿来校正变形。
 校正后的前叉要求AB等于BC,前叉嘴之间的距离正好放进前圈。一般达到95毫米。
上坡有多辛苦,下坡就有多快乐!!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13:00    IP属地:未知

骑自行车刹车时的技巧
自行车刹车的技巧
  前刹车能提供你非常好的制动力,但是也可以让你变成空中飞人,下面我们告诉你如何刹车。
  (一)使用前刹车的时候将重心往后移
  当你使用前刹的时候,你的重心会因为惯性而自然前移,你必须练习当你开始刹车时,有意识地将你的重心向后 移动(身体放低,屁股往后移)。重心往后移的越多,你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刹车力量。
  你可以在沙地或有点湿滑的平地上练习,加快速度使用不同的力道压下你的前、后刹车,了解如何控制你的刹车。或在骑行的时候询问高手他是怎么使用刹车的。
  (二)转弯时减低前刹的力量
  和驾驶汽车一样,在转弯的时候你必须要降低速度。如果你在转弯的时候使劲地压下你的刹车,你将会产生侧滑而失去控制。在转弯的时候同时使用你的前、后刹车来降低你的速度。当刹车的时候你前轮的反应会降低,所以减少前刹车力你的转弯将会更完美。
  如果你在一个下坡的急转弯,需要使用到刹车时,尽量使用后刹车的力量。如在平地上,在最后一刻刹车时将重心往后降低以前面 30% 后面 70% 的刹车力量,来作刹车的动作。
  (三)不要过度的压下前刹
  惯性是你的朋友,你需要速度去通过岩石及障碍。不然轮子将会停止转动,将你抛过把手。过度的压下前刹会使你的重心前移,导至车头下倾。
  如果你在险峻下坡的转弯中使用前刹,这时你必须同时控制你的前后刹车,不可过度地用力一直的按着,这时你可将刹车作一放一按的动作,以防止刹车锁死的现象发生。
上坡有多辛苦,下坡就有多快乐!!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13:04    IP属地:未知

单车旅行准备
一、如何开始
1.计划适合自己的海外单车旅行
    只要骑上单车,看这世界就立刻变了个角度!首先你必须先喜欢骑单车的感觉,从骑单车出游的假日休闲,到骑单车的短天数旅行,然后是骑单车环岛的体验,接下来才是依照自己的旅行目的、体能状况、经济条件和假期长短,规划出适合自己的单车海外旅行,比如有些人喜欢荒野挑战行程,有些人喜欢知性轻松的行程;一个人单骑,结伴同行,全家出游,考虑的因素也会不同;再依旅行的国家、路线、时间、距离,准备相关的装备,成功地踏出第一步。选择国家、行程天数与距离决定单车旅行规划的难易度,加拿大、纽西兰和荷兰等国都是非常适合初次想体验海外单车旅行的人。
2.收集相关旅游信息
    A.因特网:可透过网络搜寻国内外旅游信息。
    B.各国驻台旅游局或办事处:大部分国家旅游局或办事处会提供免费旅游信息。
    C.旅游指南:特别推荐Lonely Planet寂寞星球出版社。
3.参考地图规划路线与行程
    开始着手规划路线时,一定要有当地地图,先询问各国驻台旅游局或办事处是否有免费地图,另外一些大型书局像诚品和敦煌等,有贩卖米其林版的外国地图;地图上至少要有公路网线与各段里程标示,如能有海拔高度、公路坡度则更佳,甚至部份地图有旅馆、露营区、青年旅馆等标示,以方便规划住宿地点,手上有越详细的地图,旅程规划就越容易掌握。从地图规划出想造访的旅游点与路线,并计算出骑乘的里程数,再以自己的体力设定出每天骑乘的行程,每天骑乘60~100公里,较没压力,除非是为配合食宿点才超过一百公里,Vicky在阿拉斯加和中澳沙漠的旅程,常一天骑上一百二、三十公里,进行长程单车旅行,每隔一段时间,最好安排定点休息,也可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二、体能训练
    若希望有一天能骑单车旅行,随心所欲地骑到世界上任何喜欢的地方,那么,有计划的自我体能训练是绝对必要的,慢慢地你的身体会配合心理,变得越来越强壮。
1.从居家附近开始(建议找专业的车店老板或车友请教)
    初期先了解自己的体能状况,熟悉单车性能和变速器调整,即使每天只拨出一个小时的时间练习,若方法正确且持之以恒,几个月后就会有神奇的功效。骑车前,先做10分钟筋骨伸展的暖身运动,骑车上路后记得边骑边暖身,先以低速档踩踏,此时不费力就能前进,然后渐渐转换高速档,踩踏稍微费力,接下来的半小时,如果想要增加训练的效果,应该加入一些高强度的训练,比如骑一段上坡路线,增强自己的心肺功能和肌耐力;回程只要轻松骑乘,让身体放松,最后再做一些腰背的伸展,结束一小时的练习。台中顽童单车俱乐部的车友们每周三晚上,从市区出发,经重划区往台中工业区骑,进入工业区的路段就是很好的上坡练习,骑到东海大学夜市后再折返,大约是一个半小时。
2.单车短天数出游
    目前岛内有许多设备完善的单车专用道,可上网查询,选择自己喜欢的路线,邀请同好一起出游,体会边骑车边旅行的感觉,建议每天骑上一百公里,测试自己的体能。
3.单车环岛挑战
    单车环岛不外乎主要的二条路线,一是骑三横,北横、中横、南横;二是骑省道,例如:宜兰→花莲→花东纵谷(或花东海岸线)→台东→屏东→高雄→台南→台中依序往北骑。单车环岛的行李越轻便越好,记得带简易的修车工具与医药箱;住宿选择,若要省钱的话,可携带轻便型帐篷,台湾目前露营区不多,有些学校、山区教堂、寺庙或警察局旁,可以询问是否可以搭营,以安全性考虑,最好请各地的亲友帮忙提供住宿地点;也可住青年活动中心或小旅馆。悠闲地环岛一周1200公里约须两星期以上时间。
4.短期海外单车旅行(两星期到两个月)
    行前的体能训练非常重要,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耐力为主,多增加上坡路段的训练,然后增加单车载重与骑乘距离。出发上路前,最好先熟悉单车载重装备时的骑乘情况与把手操控稳定度,因为空车骑与载重时的感觉不同,特别是上坡腿部肌肉较吃力,最好在台湾就能适应,出发后才会轻松愉快。短期海外单车旅行推荐地点:日本琉球或北海道、纽西兰南北岛、阿拉斯加、加拿大、荷兰、瑞士、法国南部等欧洲国家。

上坡有多辛苦,下坡就有多快乐!!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4 13:08    IP属地:未知

骑自行车减肥做对就狂瘦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骑单车的热潮。骑单车不仅经济环保,同时也是很好的塑身运动呢!快来瞧瞧正确的骑车方式和注意事项,赶搭单车热吧!
    运动瘦身很健康也很快乐,单车瘦身法简直就满足了快乐瘦身和轻松瘦身这2个要求。但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骑单车减肥的正确姿势,不信,快来了解骑单车减肥的正确姿势吧……
    骑单车,耗热量!
  别以为单车骑来轻松,单车运动也是能消耗不少的热量呢!30岁左右45kg的女性,骑单车1小时可消耗200至250卡的热量。足以匹敌跳舞、有氧体操等较为激烈的运动呢!
  正确姿势+踩法=紧致全身
  单车可说是种全身运动一点也不为过,因为骑单车可紧致全身。只要骑乘姿势正确,对于手臂、腰、后背都有很好的塑身效果。此外,骑车时需要两脚不停地踩踏板,对于臀部、大腿后及小腿也有很好的紧实功效唷!
  正确的姿势不仅骑来轻松不疲累,也真正有运动效果唷!
    手把正确握法…
  自然放松,如同抱球一样,背部略拱起。
  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握住手把时,如同抱了颗球一样,手肘稍弯,背部自然就会略为拱起啦~
  NG
  不要因害怕或紧张,而手伸直地用力握着手把,时间一久会使得手臂和肩膀僵硬、酸痛唷~
  踏板正确踩法…
  脚掌前方踩踏板
  踩踏板时,以脚趾后方的脚掌踩踏板。以这个位置踩踏板,不仅施力较为轻松,同时还可以锻炼小腿肌肉呢~
  NG
  若以脚掌中间的部位踩踏板,不仅较为费力,且会变成脚尖朝外,时间一久容易导致O形腿唷!
上坡有多辛苦,下坡就有多快乐!!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