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爱卡自助游 >  【马上冬天】重游伏波庙·享千年古迹·品百年鱼生

发表于 2014-12-17 12:03    IP属地:未知

爱卡币+20
共获得爱卡币
    前殿左右两侧各有一名古越南女性雕像,即是征氏二姐妹。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前),交趾(今越南),女子征侧、征贰姐妹起兵反汉,攻占九真,合浦等六十余城,并自立为王,东汉朝野震惊,年高56岁的马援,奉诏南征交趾,两年后,擒获征侧、征贰姐妹,平息战乱。人们为了纪念马援的战绩,用惩罚的心态,特将征侧、征贰两姐妹的雕像立于庙前,为伏波将军守门服务,向来宾举手敬礼。这种惩罚性的心态,将异族以小雕像抬梁,举梁,罚跪,或庙前站岗普遍存在海内外庙宇中。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7 12:06    IP属地:未知

    庙里的马援将军及其它塑像。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7 12:09    IP属地:未知

   伏波庙还有一个巧妙的杰作:庙宇周围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但任凭四季更替,西风劲吹,黄叶满地,却始终没有一片落叶掉在大殿屋顶上。青青的瓦面上,永远是那么地整洁干净,令人为之叹奇,原来这都是建筑师根据这里的山势地形,特意安排设计的。伏波庙正处在已峰谷的抛物面,背北,风主要从西南方向吹来,在伏波庙这里正好形成一股上升的气流,风由屋架吹上瓦面,瓦面上凉风习习。所以尽管西风凛凛,落叶萧萧,却不会有一片叶子吹落在大殿屋顶上。人们为之叹奇,以为是将军的神力,这也是伏波庙建筑的一大特色。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7 12:13    IP属地:未知

    横县伏波庙对面的郁江伏波滩又称起敬滩,乌蛮滩。在下游未拦坝截水之时,河段在这个地方上下形成了一个十里长的险滩,水流遄急,暗礁群耸,历史上素称广西第一滩。古时,南下的过往船只因不谙该滩险礁方位,经常触礁船毁,损失惨重。
    要向伏波千百年来,航船经过此滩,无不肃然起敬,因此每有船只经过都在船头,烧香,鸣炮,庙内和尚撞钟应答,以视平安,至今过往船只都在鸣放鞭炮,目前在前殿放置有一块刻有起敬滩的石牌。而新船下水路过伏波庙时,必须要放一条小狗到江里,相传伏波将军马援之子大相公,平生最爱吃狗肉,船家为求得行船顺利,岁岁平安,新船经过伏波滩都庙敬送一只狗,这个习俗至今仍保留着。





[ 本帖最后由 毛毛蟲蟲 于 2014-12-17 12:15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7 12:29    IP属地:未知

    千百年来,伏波庙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和神奇的传说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历代有名的封疆大臣、官员、骚人墨客。如明代的徐霞客、王守仁、解缙、董传策、吴时来,清代的程光祖、陆荣廷,民国的李宗仁等也慕名前来观光游览,他们流连于青山叠翠碧水回漩的伏波庙.凭吊遗迹,发古幽思,或赋诗,或撰联,或题匾,或刻碑,抒发他们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对古庙的赞叹之感。
    我们将要离开,开始下起小雨,也许是老天想留下我们,还想诉说千百年以来的许多许多故事…
    游人逐渐步了,我再一次望着伏波庙。卡友们,有机会你也可以前来感受这段千百年文化历史!



[ 本帖最后由 毛毛蟲蟲 于 2014-12-17 12:31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7 23:09    IP属地:未知

引用 遥远的闪光 于 2014-12-17 21:50 发表的回复
大汉天威远播
你也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8 10:22    IP属地:未知

    从伏波庙回到横县县城,当地朋友己在西律水电厂上的鱼生馆等候…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8 10:26    IP属地:未知

    横县鱼生又俗称两片,是著名的汉族传统佳肴。历来被横县人称作“县菜”,它代表着横县的烹饪技术和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准、接待客人的最高规格。
    在南宁,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熟悉横县的人都把鱼生与横县同等在一起,称横县为鱼生、称鱼生为横县。横县鱼生之所以出名、美味,与其做法工艺之独特、选料配料之精细有着密切的关系。横县鱼生制作精巧,令人叫绝。盈尺之鱼,出水欲飞。去鳞、脱皮、起骨,游刃有余,一气呵成。鱼生配料,五光十色,美轮美奂。姜、葱、蒜、木瓜丝、萝卜丝、柠檬丝,丝丝入扣,一丝不苟。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8 10:31    IP属地:未知

    横县的“整食鱼生”的传统习俗在清代乾隆年间《横卅志》、从晋元帝年间隐居横县的逸士董京偶遇仙人、吃食鱼生的风流韵事传说、以及近代日本友人、台湾爱国人士吃食横县鱼生之颂传中无不形象而真实地写照了“横县鱼生”这个传统饮食习俗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厚实和内涵的丰富。
    据称,至少在500年前,鱼生已是横县的“压席之筵”。本是草根渔民的生活之需,却成为“压席之筵”,却成为供朝廷达官人享用的席中珍品。明代进士周孟中于弘治元年(1488年)出任广西提学副史。他的一首七律《登春野亭》生动描述了横县鱼生深源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观风五管已多年,每至南宁眼豁然,绿树万家依近郊,桑麻十里接平川,匙翻玉粒长腰米,鲶切银丝缩顿鳊,景物于斯亦佳处,甲科何患少登贤。”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8 10:33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