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斯巴鲁论坛 >  小马黑戈壁西行记

发表于 2005-10-14 18:18    IP属地:未知

经嘉峪关张掖,翻越祁连山到青海湖,后走兰州回到北京。
除了人的因素,好的地图GPS (Visto野外行走地图很棒),至少两个20升备用油桶和备胎及补胎工具非常重要



附件 点击查看原图 (82.99 KB)
 
moving mind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6 10:44    IP属地:未知

奥托夏历就不行了。
moving mind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6 10:50    IP属地:未知

时间:2005-10-15 0:10:38 来源:评车网  阅读11次
   
这次额旗文化之旅原计划是一次FB之旅
因为所有路线和景点我都是亲身走过的
自信带好车队并且玩的愉快是没有问题
但是到额旗后发现这里已经是车水马龙、人满为患
订不上宾馆是预料之中的
听说就连农家都住满了人
尽管我事先通知准备好4天的干粮
尽管我事先通知大家可以直接睡在车里
尽管个别人带的露营设备几乎达到7星级标准
但是久居城市习惯安逸的我们
露营还是不能保证良好的休息
如果睡眠不好将种下安全隐患
同时会导致身体的不适等等等等缘由
结果经过一晚的露营后决定还是要住宾馆
到额旗的第二天一早爬出帐篷
热心的3号车几乎走遍了额旗的每家宾馆
最终在当地条件较好的天龙宾馆为大家订了三间房间
晚上当大家进入由会议厅改成的临时客房的时候
看到排列有序且宽松舒适的16张单人床时
本以为是大通铺的恐惧一扫而空
就这样我们愉快的重温了那段学生时代才有的生活
白天大家一起豪华FB游享受豪华大餐
晚上一起去公共浴室洗澡唱歌
打牌顶枕头研究路书讨论人生哲学等等等等……
待到4号回北京的2号6号和7号与我们5辆车在加油站分手
是那么的依依不舍(6号打牌比我臭,有他在我不用顶枕头:)
我们踏上了去安西的路
原计划是当天到达安西
第二天去参观敦煌
然后直插青海湖
游览塔尔寺
下兰州走甘南
穿冶力关到天水
由天水去扶风看法门寺
再去西安住五星酒店泡汤
这就是我们的FB之旅
对了,还计划在青海湖边搞一次星光篝火野炊
其它露营活动计划全部取消
当我们与回京的车辆分手时
3号车建议大家都加满油箱和所带的油桶
尽管我们都觉得没有必要
毕竟一天300公里的路确实没有必要
但是还是都加满了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多么具有前瞻性的高明的建议
当我们走出额旗继续向西的时候
发现路慢慢的消失在翻浆沟辙和一条条揽龙(路中隆起的大包)中了
为了避免车辆托底和加快行进速度
我们逃离了“公路”
进入了荒漠无人的黑戈壁
由于荒漠里相对地势较平
当车轮带起滚滚的烟尘
当车轮遇到驼峰腾空而起
当车内的物品纷纷落在头顶
我们开始亢奋了
出京以来一向稳重的大家开始搂不住了
每辆车的速度很快的就提到了90公里左右
电台里头车报的路况也没有用了
因为每辆车的路线都不同
宽广的黑戈壁像一块磁石
吸引着我们奋勇向前
放任我们走自己的路
就是在这片戈壁上
1号车起飞后托底了
9号车翼虎的右前脚歪了
10号车头顶绑的异常坚固装满100多升汽油的5个油桶倒了
3号车和5号车到没有出现问题
究其原因可能是他们对这片黑戈壁的吸引有一定的自治力吧
车队先是由东向西穿越
然后由南向北穿插
行驶了一百几十公里的松软沙地后尽然还遇见一户牧民
试着去问路时发现家里没人
看着周围恶劣的生存条件不禁为之感叹
继续向前行驶N公里后发现一个兵营似建筑
后根据地图查明为一所气象观测站
当我们看到车后卷起的浓烟
我意识到这个风吹石头跑的地方应该有气象观测站
待沙尘暴来了好提前给北京报信
由于道路只有一条
头车几乎是一直沿着边防线的电线杆子走
导致车队离边境越来越近
当10号车发现路线方向步正确的问题的时候
我们已经超过拐点50公里
继续向前不回头
找路横切最快速度到目的地
是我们的老传统
拿过10号车携带的高明公司专为“驴”设计的GPS
抱着对前途未知的渴望
“小马”在行驶到一个较宽阔的路口时开进了山里
当山口越来越多
山谷越来越深
车辙印越来越浅
浮土越来越厚的时候
通过GPS显示得知我们开始在山里转圈
这时大家上午加满的油箱已经下去一多半
根据计算我们刚开出200公里左右
和目的地还有至少200公里
前提是直线距离
怎么办
1号车发现路已经变成了一尺多厚的浮土
且车辙印已经消失
车轮传来的阻力使“小马”挂上了四驱
山谷开始变窄
路面上遍布黑色红色的砾石
开着“小马”走着蛇行努力避让
压过无法躲避的砾石时我的心在痛
这个情况使我很是担心后车
“小马”短小的车身都不能避让
后面的牛头4700,开拓驴4.3和途乐4800以及翼虎
它们怎么能像“小马”一样绕弯呀
何况几乎都是新车
面临连续恶劣路面时
人难免会作出错误判断
如果要是陷车在这里
时间也耽误不起呀
我赶紧让红牛大哥通报前方路况不是很恶劣
路面越来越好等虚假信息
可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当我们左绕右绕艰苦找路的时候
这时电台通报9号车陷车
我们这时前方彻底没路了……

路线介绍:
我们走的路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北线,即“古居延道”,由于事先没有对路线进行充分准备,结果我们进入了中国西部最大的无人定居区,东起额济纳河,北抵中蒙界山,南临河西走廊西段,西依天山东段,总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比一些省份的地域还大。因为布满了黑色的砾石,因此有“黑戈壁”之称。它尽管荒凉枯寂,但却是几千年来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只是随着中国西部公路铁路的发展,随着骆驼和马匹被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所替代,七八十年来,它已经被人们遗忘……

据资料记载,1933年世界著名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作西北考察时为避开马步芳占据的河西走廊,他率领的铁道部西北公路查勘队,前往内蒙古和新疆,走的就是这条“戈壁线”

我们这次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贸然闯入这片无人区,无论时从思想上还是补给上,都面临了巨大的考验,加上当地自然条件恶劣,甚至还有狼群出没,后面的路到底能不能走出去呢?油箱里的油是否还能坚持到最近的加油站吗?在不能与外界联系的情况下如果遇到持枪歹徒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个刚刚组成5天的团体如何去面对上述的这些问题呢?后面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moving mind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6 10:54    IP属地:未知

明明在800以内却说我超过限制
moving mind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14:13    IP属地:未知

(可以去***** 和*****看照片)
黑戈壁
古居延道
丝绸古道上的“罗宾汉”
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
一个个听起来很酷的名字
一个个被时光掩盖的故事
当我们走出了这里
当我们翻开难忘的记忆
我开始怀念在那里的日夜
那里
既不是著名的四大无人区
又不是大众的新疆西藏梦想之旅
在圈里几乎没有人注意过这里
这里需要你对地形地貌有敏锐的判断力
在这里需要你有勇气面对荒原和黑戈壁
在这里你要完全遵从大自然的游戏规则
在这里你要绝对的信任和依靠你的伴侣
全程除了我们遇见的两个牧点就是无人区
确定油料充足和保障轮胎安全是重中之重
手持“高明”公司专门给“驴”们用的GPS
那早已从各种现代版本地图里消失的路变得格外清晰
在黑戈壁中看见了一个蒙古包
当看见了一位背着柴的大姐时
当时的心情就是终于走出来了
我们停车上前向大姐问路
很显然这位大姐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很显然我们也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出现给她造成了多大的恐慌
回来后查资料得知
这里人迹罕至且矿产资源丰富
这里的过客几乎都是和矿有关的
他们的人生法则就是金钱至上
甚至有些人还有枪支弹药
是为了钱不惜生命的亡命之徒
在这个和外界失去一切联系方式的地方
人就好像水一样可以蒸发的无影无踪
对于这些远离社会生活在茫茫戈壁里的放牧人
他们面临的最大危险不是狼群
而是他们的同类
她一直对我们的语言表示听不懂
面对太阳落山以及戈壁风沙天气寒冷的情况下
无奈我们在离她蒙古包不远的地方扎营
我们看到了一辆很新的摩托和两个大大的汽油桶
我们不相信在这样的地方会只有一个女人单身住
我们希望晚上男主人回来后向其了解出去的路况
事实是男主人没有回来
这里确实只有一个女人住
当我们进入蒙古包和她聊天的时候发现
其实她还是能够听懂我们在说什么
当然在我们送了一大堆食物和生活用品的前提下
我操着一口标准的新疆普通话
和她一唱一和之间也问出了一些情况
不过当我们言规正传问到出去的路在哪里时
她又听不懂了
无奈之际我们只好退回了营地
实在是不好意思继续打搅人家的休息
当我们回到营地后
3号车李大将军和我打开GPS查找坐标经纬度
根据经纬度在地图上标明我们的位置
计算我们在不走错路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坚持到最近的行政区
那里相信一定有加油站
三号车和九号车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
出于对同行LD的安全考虑
以及由于下午在山里绕路造成油料不足等原因
对继续前进能否安全走出去表示忧虑
大家神情严肃的围在篝火旁发表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最后焦点集中在是前进还是后退
保守的办法就是原路返回额济纳
保证油料充足后重新选择路线前行
不管从油料上还是安全上都是最稳妥的
而前进的理由有三
一是根据地形地貌我们已经离开了山区
沿着山谷间平坦的戈壁和依稀可辨的车印
我们可以肯定可以走出去
二是根据坐标计算离新版地图上最近的行政区只有40公里的距离
而GPS显示出的小道更是和我们只有不到30公里的距离
三是我们的油料足够我们再走300公里
而3号车还能跑500公里以上
基于上述原因我坚持了继续向前的观点
同时对部分车友的忧虑和担心表示理解
考虑到出来是放松心情和高兴的
我的责任就是凭借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最大化降低旅途中潜在的风险
自己静静的躺在帐篷里
冰冷的空气并不能使我的大脑平静
白天的戈壁飞驰和下午的山谷探路都没有使我如此焦虑
尽管我表态无所谓进退只要保证大家安全高兴
但是对地形地貌的判断和经验使我前进的信念不可动摇
毕竟这条路走下去已经没有任何难度了
不再需要有多么高的越野驾驶技巧
唯一的是面对未知的恐惧我们大家能否团结一心克服它
如果大家一条心
那么这次活动将是空前的成功
真正的拉近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的距离
真正的在今后的活动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大家心与心之间建立起牢不可摧的信任长城
可是如果不能说服大家和我一条心
由此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即便安全走出去快乐心情也会遮上阴影
抛开了个人的一切
完全照顾别人的感受真是痛苦
这时我回想起7月的甘肃新疆之行
深刻体会到带队的“超级怠速”、“大西洋”“穷人”等同学
负责车队总体事物和各方面关系的调理
以及肩负公益事业的使命时承受的巨大压力和辛苦
同时也为自己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感到惭愧
借这里向那次所有同行的族人和朋友道一声
“领导辛苦了,大家辛苦了”
琐碎的杂乱无章的思绪变得条理清晰
翻腾的心情慢慢的平息
其实从开始到行进的一路上都在暗示自己
我是这次活动的领队(领导)
我是越野E族北京大队版主
我要对大家的信任负责
我要对大家的安全负责
我要对大家的吃住行负责
我要对所有的车辆状况负责
我要保证大家能够玩的尽兴
我还要…………………………
困扰我的问题找到了
我只顾着自己的感受了
没有考虑到其他人的想法
以至于我高估了自己实际的能力
没有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面临的问题超出我的能力范围的时候
自然大家的阅历和经验会产生出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当我意识到负不起某些责任但是还想去承担的时候
当我在承担责任和逃避责任间选择的时候
自然我的种种焦虑和不安由然生起
面临进退抉择的我会逃避吗
面临信任和支持的我会逃避吗
面临责任和义务的我会逃避吗
想通了
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大家从帐篷里出来
发现天气一改头天的阴沉和浑浊
万里无云碧空如洗
大家又开始围着桌子欢快的做着早餐
昨夜那种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
因为冷的缘故我们纷纷去四周拣干柴
但是这时大家的热情无比的高涨
3号车同意我们继续向前走
9号车也同意我们继续向前走
而蒙古包内的大姐也过来指着一个方向说那就是出去的大路
3号车的“李大将军”甚至拿着没开封的“黑方”威士忌跑到山头上祭祀山神和土地
1号车率先出发
行驶至电台通联最大距离处停车等待后车上来
听到电台里传来3号车刚起步走出10米的距离
同侧两条轮胎都被扎破的时候
心不禁都“咯噔”了一下
这可不是好兆头呀!
还好还好
多亏了我们的“福将” 5号车
特意带了一包专补轮胎的粘条
这次抢修用了20分钟左右就修好了
接下来和前两天“达喀尔”路段相比增加了100公里的连续弹坑路和超级会车
走着走着我们发现我们正沿着河谷和大山之间的地带走向地势低的地方
好消息啊!
虽然车辙印还是不太多,但大山逐渐被我们快速地抛向两侧
走了50多公里,
当我们正担心油料还能否支撑的时候
1号车发现了远方的车辆,
黑色山口中间发现了一处房子,
快速走到近前,
一条土路横在前方,
房前停着一辆巨大的货车
旁边有草原110的指示牌
这下我们的心终于踏实了
喜悦的我们大声按着喇叭―――我们终于回到人间了!!
澳洲内陆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
为了方便运输专门有一种公路火车
是一列能拉300吨矿石的专用汽车
还被誉为澳大利亚的一道独特风景
这次我们不用去澳洲也欣赏到了这道风景
沿途拉矿石的大车每辆都拉了接近100吨
一连串轰轰隆隆的驶过
地面被压的像火星一般
密密麻麻的弹坑躲都躲不开
3号车和5号车这时到是开始发飙
前两天在黑戈壁上攒的力气全用这了
我们前两天表现出色的车车当然也不甘示弱
即便如此足足7个小后车队才到嘉峪关
一共走了300公里
结果是
“开拓驴”铁裤衩给顶了个坑,小DD差点不保
“小马”报废了一根减震
“翼虎”歪了脚
“途乐”潇洒了几分钟后就报废一条后胎
“路巡”前保险杠的固定螺丝颠断了一条
当大家入住卫生间比一般饭店标间都大的房间时候
当大家坐在嘉峪关四星级的饭店吃饭的时候
大家还在精神恍惚中
感觉这一切的一切远没有戈壁滩上的星空真实
感觉这一切的一切远没有戈壁滩上的野炊美味
大家此时的心情和表情,无法言表
写完篇帖子的时候
思绪万千,感慨万千
回想起当时3号车在头天夜里研究路书的时候
最先预感到会出现走近路不成反耽误时间的情况
后来又提醒大家全部都加满油
5号车在找不到大家的情况下奋勇向前
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安危
还在为大家找路
9号车最先注意到油料是否充足
10号车最先提醒我们已经偏离正确路线等
没有大家的信任、帮助和支持
没有相互的包容和忍让和鼓励
相信今天我也不会在这里给大家讲故事了
这次穿越成功了
靠的是大家的智慧和勇气
靠的是团结的力量
记得出发前的几天一些朋友问我一个问题
到底多少辆车出游最佳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
不管一个队伍有多少车多少人
只要大家一条心
只有大家都团结
才能玩的精彩
才能玩出水平
否则一个车两个人它也不成
注:由于当时着重于寻路,故没有照PP,很遗憾,请同去的族人补充
moving mind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3 02:02    IP属地:未知

怀念一下俺的小马!
moving mind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