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10-25 21:54 IP属地:未知
D55:游喀什。介绍喀什的文章说,喀什噶尔的灵魂在喀什老城,它代表了这个城市古老的过去,平静的现在,如果幸运,它必将代表未来。 老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 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喀什市先后投入10亿元,对老城9722户维吾尔族传统民居进行加固改造,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使之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艾提尕尔清真寺,这是老城的中心。

老城高台民居。

老城维族建筑。

各种“巴扎”。这是手抓饭。

在乌斯塘博依百年老茶馆和三位维族老哥喝茶聊天。他们汉语不太好,但和善持重。

邻桌的维族女孩儿。

著名的缸子肉,不太中看,但非常好吃。
D56:早上十点从喀什出发,走G3012吐和高速去阿克苏。去阿克苏的原本目的是那有一家南疆唯一的Jeep4S店,之前在西藏墨脱等“极致”公路上颠得七荤八素的,车子有点小问题,去检修一下。

吐和高速。好多天没走高速了,跑得挺爽,但在戈壁滩上四五个小时也挺枯燥。而且估计是人气不能支撑,服务区不少都是关闭的。
到了阿克苏,还没住下先去搞车,电路问题,一搞搞到半夜(当然当地人的时间这才是开始晚休的时间)。有点醉氧,酒店条件也不错,我们多住了一天。
D57:去中吉边境的托木尔峡谷。这个峡谷没有天山大峡谷出名,我们是在旅游图上看到一个标识,决定去看看,结果发现,这个峡谷真美,且越野车能够穿行其间,个人感觉比天山大峡谷更值得去,无非是它偏一些,周围也没有连片的景点,旅行团一般不会组团来这儿。

托木尔大峡谷的入口比较难找,我们按导航打了几个转也没找到,而且误入一个边境检查站,被武警劝返。

好不容易问了当地牧民,走了很长一段没有路的路,到了峡谷入口才发现,这里已经商业旅游开发了,其实有一条铺装路从吐和高速直接通这儿,但导航上没有。景区只允许越野车进入,非越野车游客只能搭乘景区依维柯越野旅游车进去。
D58:从阿克苏出发,走G3012土和高速转著名的独库公路,到哪儿暂不定,走到哪儿算哪儿。这一路可观赏的地方不少,我们一个个看过去。天完全黑时看到了独库公路上的巴音布鲁克的灯火,摸黑走了一段,在巴音布鲁克镇住下。客栈是一个汉族小伙子开的,刚装修不久,暖气烧得很舒适。小伙子和一个女孩在门口摆了一个烧烤炉,上面成排的羊肉串。我问多少钱一串,他说想吃拿着吃,不要钱。原来他是自己和女朋友吃着玩的。我没好意思多拿,四串,嘿嘿。

库车大寺。伊斯兰教在库车传播后,约在15世纪营建此宗教建筑。初始为土建寺院,17世纪改作木结构寺院。1923年重修后遇大火焚毁。现存寺院为1931年建成,在1980年代修善。

独库公路南段的天山神秘大峡谷一景。

独库公路南段的盘山道。

大龙池。

天路一般。

山杨林he和羊群。
D59:早上起床到户外,感觉到巴音布鲁克深秋的寒冷,伸手冻手。走独库公路转G218国道到伊宁,晚上住在伊宁。

依然天路一般的独库公路。

越往北走,风景越发秀丽起来。

这时候的针叶林夹杂着黄,煞是好看。

路遇专场的牧民。

G218国道线上的那拉提草原。我们在这里遇上大雨,有几个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景区车不去了。好在我们看草原已经审美疲劳了,并不一次遗憾。

山坡上的奶牛。

牧民临时的家。

雨后的伊宁。
D60:从伊宁出发,走G3106清伊高速转G30连霍高速去游览霍尔果斯口岸。该口岸是欧亚大陆桥上的中哈门户,霍尔果斯市因它而建,因它而繁荣,后因为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又成了各种公司的热门注册地。霍尔果斯口岸国门分老国门和新国门。去新国门沿着边境铁丝网有一条崭新的铺装路,我们走上去很不确定走的对不对,正好驶过来一辆警车,向警察问路,警察说你们跟着我们走吧,到地方警察停车把手一指,我们顺着看去,嚯,好气派的国门。我们去的很巧,新国门装饰一新正等着后天中哈总理共同主持开关,打扫卫生的工人们说你们今天还可以开车出国门到联检区看看,明天就不行了。本来我们把车停在新国门内老远的地方,立马跑回去把车开过来。

老国门。

老国门的免税商城。

疲惫的国际倒爷。从哈萨克斯坦那边倒过来的主要是面粉、食品、烟酒一类的东西。

霍尔果斯新国门。

新国门车辆出境口。

哈方国门,看看不咋地,可还是中方出钱建的。

铁路国门,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国。在这里拍边防军的哨楼时被扣了,费了一番口舌,又掏了边境通行证甚至我的转业证,为首的上尉才和蔼地说,你们离警戒线太近了,把照片删了可以走了。照办。其实后来我们走过漫长的中俄边境线,感觉松得不能再松了。还是东突分子给闹的。

中哈边境线警戒区。
当天我们离开霍尔果斯,走G30连霍高速经果子沟、赛里木湖转S205省道到博乐市。到博乐市的目的是想去看看夏尔希里。夏尔西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314平方公里,原属中国和前苏联争议区,1998年中哈勘界补充规定将这里划归我国,夏尔希里才真正完整地回归中国版图。由于长期属于军事争议区,很少有人员活动,这里的自然资源保存完好。我们去之前就知道这里归边防部队管,开放旅游过一阵子,最近几年因保护生态严格管控了,不一定进得去。到了博乐尝试和有关部门交涉,果然没能成行。好在博乐还有个著名的阿拉山口口岸,是传统的对外口岸,可以去那里看看。
D61:早上从博乐出发,沿S205省道前往阿拉山口市。阿拉山口市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依阿拉山口口岸而建,位于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山之间,北邻哈萨克斯坦,东邻塔城地区托里县,南依艾比湖,西接博乐市,辖阿拉套街道和艾比湖镇,常住人口1.1万人。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2012年12月成立阿拉山口市。

果子沟大桥。

赛里木湖。因为我们2017年专门开车围湖转了一圈,这次我们没多做停留,擦边而过。

阿拉山口口岸国门。

我军的边防哨所。这里可以随便拍。

在霍尔果斯发展起来之前,这儿就是我国新疆的主要的铁路口岸。现在仍是中欧班列进出口岸。

艾比湖,高盐湖泊。

艾比湖畔的荆棘丛中留个影。下午返回博乐住宿。
D62:从博乐出发,走G30连霍高速-G3015奎塔高速-G3014奎阿高速-G217国道,到布尔津。一天驰骋,傍晚到布尔津住下。布尔津的名吃啤酒就烤鱼一定要尝。

新修的G217国道,直达布尔津。路直、车少,开得爽。但一定要注意不要超速,一路探头超多。

晚霞里布尔津城外的风车阵。
D63:去喀纳斯。国家5A级景区,大名鼎鼎,一定要去看看的。据说秋天的喀纳斯更美,一片金黄,我们赶上时候了。但物价也赶上时候了,一碗面五六十元,一间生了个铁炉子的木格楞房六百元一天。很多人到了地方都住在景区外的贾登峪,进去一天就出来。我们觉得那样过于匆忙,还是决定住景区里面,贵就贵一些。当晚我们住在了白哈巴村,这是一个边境图瓦人小村。

清晨去喀纳斯途中景色。

喀纳斯湖一角。

观鱼台上看喀纳斯湖。

湖畔建筑。

湖面上的游艇。

湖畔吹奏的女孩。她吹的是个嘛玩意儿我不认识,但很好听,尤其是在那个环境里。

白哈巴村。处在我国版图最西北的公鸡尾巴上,因此被称为西北第一村。是图瓦人聚集的村落。

图瓦人家。

白哈巴边防部队的哨所。

此行所见到的最简易的国门。
D64:从白哈巴出来,一路游玩着往喀纳斯景区出口走。

喀纳斯河。

河中的野鸭子。

不乘景区大巴,沿途往外走,看更多的风光。

图瓦人的放牧点。

鸭泽湾。

月亮湾。

卧龙湾。
出了喀纳斯我们就直奔禾木,打算晚上住在那儿,以便一早看日出和禾木的晨曦。禾木是现存最大的图瓦人村落。这里的房子都是用桦树搭建起来的,房子外面是牲口圈,具有浓烈的地方和民族色彩。禾木最出名的是炊烟袅袅、晨雾弥漫的清晨和满山金色的秋日,此外空旷的山谷、牧马人的背影,都能让人心醉。其实照我看,晨曦中山坡上眺望禾木的人群,千姿百态,也是一景。

晚上九点多才到禾木,和喀纳斯一样,停好自己的车,换乘景区大巴进入景区。到了禾木村,黑漆漆的一片,事先也没订房,有点抓瞎。然后一家一家找住的地方,最后联系到一个维族人家,一间木屋开价六百,我说四百,他说这么晚了六百你不住没地方住了,我说这么晚了四百你不给我没人给了。结果我赢了。四百住下。
D65:一早我背着沉重的相机包上山拍禾木的晨曦,老婆在房间里准备早饭。路上木阶梯上霜冻特滑,差一点弄了个仰面朝天。拍完下上吃了早饭,再陪她登一次山。

朝阳下的禾木。

炊烟缭绕的禾木。

昨晚住的木格楞。

看看这人群,都是天不亮就上来了。据说这还不是最多的。
下午从禾木出来我们没走原路返回,为了更多的感觉北疆少数民族的风情,我们选择了走一条县道斜插到S229省道到哈巴河,晚上就住在了哈巴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