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9-02-02 20:01 IP属地:未知
品鉴之旅之意外碰撞---见证A3五星安全(现场版) [精] [原创] [点8603/回105] 发帖时间:2008-11-19 21:06:52 | 得票数量:0
功能: | ***** | 【[url=]点击复制本帖地址[/url]】[*****]
分页:***** [1-50] ***** ***** ***** ***** | ***** *****
[楼主] [*****]
本来不想报这个猛料,发现有其它车友已经交了品鉴之旅的作业,并且曝光了这次意外事故,我是这起事故的目击人,跟大家在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
入住的方特酒店夜景:
*****
奇瑞A3是怎样炼成的,第一次品鉴之旅邀请的是上海和江苏的经销商,用户(小白鼠和潜在客户)以及当地的媒体。15日安排的是试驾和工厂参观。上午9:00有半小时的试驾培训,其实主要是介绍A3的整个开发过程以及试驾内容。
主持人在介绍活动安排:
*****
A3的定位:外观优秀,尺寸紧凑,但有高档车的感觉,这应该是B00的缘由吧。
*****
A3增加了行人碰撞的要求:
*****
在产品开发之前,奇瑞公司将欧洲市场最畅销的几款车,第5代高尔夫(国内版的高尔夫是好像是第3代,但肯定不超过4代),新捷达(国内速腾的原型车),福克斯,伊兰特,标致307做了深入研究,结果是高尔夫的整车性能最为出色,当然也是最为热销的。所以奇瑞对A3的开发要求就是肯定要超过伊兰特,超过或者至少达到福克斯的水准,性能上接近高尔夫。从现在的测试结果来看,A3确实达到了设计意图,比福克斯,新捷达要略好,与高尔夫不相上下,而制动性能又是最为出色的。
另外厂家对A3的定位有运动的诉求,所以对NVH(振动,噪音)的要求不是单纯的要求安静,而是要让发动机的轰鸣恰当地表现运动的素质。
关于大家关心的轮胎,首批A3装配的是固特异,现在用的是玛吉斯。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不理解,以为A3减配了。其实厂家通过试验,对比了固特异,米其林,玛吉斯和佳通,在干地,湿地以及各种路面的轮胎抓地力,制动距离,耐用性等测试数据,结果表明佳通胎最菜,固特异和米其林差不多,玛吉斯由于出色的湿地制动性能得分最高,所以量产用玛吉斯完全是从车子的安全性考虑的。至于普利司通,奇瑞明确说了,日本鬼子的东西能不用绝对不用,真是大块人心啊!
试驾的车是1.8舒适版,有三项内容,第一项是测试A3的制动性能。
下图为整装待发:
*****
试驾的车友都是2档地板油踩到80码,然后一脚踩死刹车,松开方向盘,根据制动距离,刹车时的方向的稳定性,车头点头抑制情况综合评价。我虽然已经3年驾龄,但是2档开80码确实是头一次(自己的车也舍不得这么干啊),车子在高转速加速性比较犀利,到了刹车地点我一脚急刹,车速迅速降低,稳稳地停住,发动机熄火,行驶方向保持得非常好,没有明显的让人不适的点头,虽然我有心理准备,但这种刹车性能确实还是让我感到意外,刹车距离顶多就是十几米的样子。(有个苏州的兄弟比较生猛,居然踩到了100码刹车,当然制动性能他也是赞不绝口)。
第二项测试绕桩,即连续过弯,车速大概30-40的样子,体验车子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试驾中车子有一些侧倾(当然即使BMW也会有),但四个宽大的205轮胎始终牢牢地抓住路面,没有甩尾,过弯时方向指向性好,让人始终有信心。有一些自诩驾驶技术了得的车友开得比较快,也撞飞了不少雪糕筒,呵呵。
第三项是测试ESP,以60码的时速快速绕过障碍物,打开和关闭ESP分别进行体验,以考察ESP的灵敏性。第一次是打开ESP,我开得很顺利,绕过障碍物非常轻松,几乎没什么感觉。第二次是关闭ESP,快速避开障碍时能明显感觉到甩尾,人在车里又一些不适。第三次偶开得太快了,到了80码,结果过了障碍物转向不及撞了个雪糕筒,由于车子已经开到试驾区尽头,我赶紧紧急掉头,轮胎发出刺耳的声响,但还是稳稳地转过来了。下车以后还心有余悸,估计没有ESP的车子当时可能就侧翻了,想想还有点害怕。不管怎么样,ESP确实可以在极限的情况下力挽狂澜,纠正车身姿态,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
通过上午的试驾,A3卓越的操控彻底征服了现场的用户和媒体。当然不少A3的小白鼠还是有点遗憾,毕竟标准版的车子没有ESP啊。
试驾以后大部分车友都去吃饭了,还有少数车友觉得不过瘾,还在一个劲地烧胎。吃完饭回到房间,通过窗户还看到有两辆试驾车在跑,其中有一辆车开得比较野,一个劲玩极限,听着测试场上轮胎的嘶叫,心疼了那几条胎了。我当时估计可能是某个专业的车手,没想到下面发生的事让人大跌眼镜。
出事的是照片中左边一辆:
*****
那辆开得很野的A3在直道上快速加速,速度目测约80码,离方特游乐园的围墙还有25米左右时他想左拐弯,但拐弯动作太小,直直地直奔围墙而去,在距离碰撞发生的一霎那,驾驶员本能地向左又拐了一下,车子和围墙呈一个斜角(约50度)撞在了一起(碰撞瞬间速度约60码),巨大的声响之后是短暂的平静,当我们明白过来刚才发生才事情时,好多人从四面向事发地跑去,我亲眼看到驾驶员和付驾从车子钻了出来。看来人一点没事。赶紧拿了相机跑下楼。
到了事发地,看到有人搀着一个小青年向宾馆方向走去,鼻子里,脸上有血迹。付驾的人上午见过,他告诉我们受伤的是后排的乘客,由于没有系安全带,鼻子撞到了手上的摄像机,所以鼻子出血了。而他和主驾未伤毫毛。除了机舱受损,车身其它部位完好无损,车门能正常打开,而厚实的墙壁已经被深深地撞得凹进去了。
*****
*****
*****
*****
有人质疑安全气囊为什么没有打开,其实安全气囊打开的条件是有条件的,即正面碰撞左右约30度范围,而且碰撞要达到一定的速度。而这起意外的碰撞事故估计速度是够了,但角度肯定不对,车身与墙壁是以50度左右的角度发生的碰撞,所以安全气囊没有打开是正常的,类似于侧面碰撞而前气囊不打开的情况。
CN-CAP的正面和侧面碰撞都不超过50码,所以这起意外事故其实比CN-CAP的碰撞要更有说服力。A3五星级碰撞设计标准绝对是可靠的。另外,我在北京的时候听奇瑞公司内部人员介绍,A3在欧洲(好像是英国)也做过碰撞测试,也是五个星,只不过奇瑞公司没有大肆宣传。不过官方CN-CAP应该下个月就可以公布A3的碰撞成绩了。我们拭目以待。
这个小插曲让现场的工作人员感觉很茫然,不过也让在场所有的用户,媒体朋友见证了A3卓越的安全性能。
保险公司也来了:
*****
其实出现这个结果也是意料中的,A3设计考虑了行人碰撞,前保险杠区域强度应该不大,后部往车身方向钢板越来越厚,所以碰撞能量在机舱部分就被缓冲抵消了。当然A3的整车刚性是不用怀疑的,如果是吸能的日系车,车身可能成麻花了。
下午是参观奇瑞工厂(因厂家告知不能拍照所以我严格遵守了,可以参考其他车友的照片),可以告诉大家,A3的钢板材质非常好,是宝钢的,全部都是机器人入料,非常壮观。焊接是点焊,焊点有自动计数,如果少一个焊点机器都会自动停机。然后用二氧化碳焊将焊缝密封。生产线上有一排高大的机器人,焊接的质量和精度应该是不错的。尺寸检测也是用的4台机器人激光检测,非常壮观,像是一群变形金刚在工作。呵呵。
涂装也是用的机器人,全部计算机控制,而且不同的车型,不同的颜色共线生产。做到这一点真是不容易啊。
总装线比较又意思,看到A3的各种配套的零件。注意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些零件的材质都是不错的,很多知名大厂的东西。本来有点担心A3的装配质量,发现多余了,生产线已经非常严谨。比如轮毂上螺栓这个细节,5个螺栓是用一个自动工具同时上紧,保证扭矩的一致,仍后会有另一个工具套上去自动检测一下看是否达到要求。
A3两厢版本也出现在了产线上,当然只有几台试装车,造型也不错,但后排空间肯定和三厢一致。两厢
车有两个排气口,看上去运动感十足,不过个人更喜欢三厢的。
晚上奇瑞公司举行了答谢晚宴,很多媒体和用户都对A3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肯定和支持成了主旋律,但大家确实都是发自肺腑。图为销售公司的马德骥总经理致辞。
*****
*****
再次感谢本地的经销商,感谢奇瑞公司给我们提供的机会。希望能尽早提到预定的的1.8华贵版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