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王飞黄 97岁
姓名:
王飞黄
出生年月:1915年
籍贯:湖南邵阳县杉木桥乡人
现居住地:湖南省资兴市
所属部队:黄埔17期,参加100军63师187团,中校营长,
作战经历:参加过缅甸远征军,带领3个尖刀连,亲见戴安澜师长遇日军伏击受伤,参加了河口战役,贵柳会战,雪峰
山会战,湘西大会战等多次抗日战役,左臂受伤。立过许多战功,和宋希濂、廖耀湘很熟悉,抗战时与徐向前打过
交道,文革中劳改过,批斗过,流浪到资兴,80年代靠儿子卖血凑来路费到北京找宋希濂和徐向前,想落实政策,宋
去了美国,找寻无果,宋后回信说"王飞黄,非常对不起,我到美国去了,下次见面".后无钱再找他。现在是老
人,生活贫困!极其艰苦,急需资助!!
家庭情况:老伴去世,自己一个人独居,没有经济来源。儿子孙子住在附近,但没有时间照看,儿子得了脑瘤,做
手术欠了9万多的债,现在摆摊为生。
(资料来源:关爱抗战老兵网)
冬天太冷,老兵基本不能下床了,身上这件抗战时的军服伴随了老兵一生
王飞黄老人住在一座老式牌楼侧巷的一个单间里。看到牌楼的时候,还想,这位老兵会过得好点了吧?!
可是,推开老人的家门,眼前的场景还是令我们愕然,房里破落杂乱,老人躺在一张凌乱的木床上,床上罩的蚊帐
已经看不出本色。见有人来看望他,老人从床上坐了起来,一边用一根红布条绑紧身上已油渍斑斑的棉袄。我上
前问候了老人,向他表示感谢,送上红包。老人含混不清地直谢:干部好、干部好。漫无边际大声对老人喊:我们不是干
部,是深圳来的普通市民,我们来感谢您的,感谢你为我们打日本鬼子。老人很激动,浑浊的眼睛看着我们,颤动
着说:深圳好、干部好、感谢政府。
老人老家在邵阳,文革被斗,逃离家乡,流落到资兴成了黑户,艰难度日。92年(或93年何老记不清了)在何老
等黄埔同学会同学的多方努力下老人才有了户口,得以享受低保。
他的儿子去年动了脑瘤手术,脑子不太清醒,一会儿说老人不管他,一会儿说从小老人就教育他要爱国。
老人的孙子站在旁边一直抹眼泪。他们住的地方离老人不远但没有时间照顾老人。
我们眼前这位老人曾经可是黄埔军官,远征军3个尖刀连将领,中校营长。抗战时期驰骋沙场,杀敌无数。
12.1日的资兴清晨,天下着凄冷的毛毛雨,气温接近0度,我们在自愿者的陪同下到了王飞黄的家里,队友们提着礼品去慰问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