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5-01-07 23:31 IP属地:未知

近光效果:

...
.
你说的那两个数值都不是定值。
L 值的大小各车商略有变化,多见于相距 10米;数值越大,实际行车照射距离越近。可根据个人驾车习惯确定。
H 值的大小是根据车型不同变化的。
这里有几个数据需要详细注明。因帖子尚未完全写完你就回复了,我就借此回复注解了:
调节灯光前,首先要使车辆正前方尽量与墙体(或是幕板幕墙)保持垂直角度,
车辆四轮基本处于水平面,墙体墙脚零基线基本与停车平面保持零高差。
R = 车辆(大灯)的纵向对称轴心,大灯(灯泡)间距的中心点
L = 车辆大灯横切面(左右灯相同位置点的连接线)与 墙体平面间的间距
H = 车辆大灯(灯泡)中心点与地面间的垂直高差
h = 车辆大灯(灯泡)中心点—10cm
W = 车辆左右大灯(灯泡)中心点间间距
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独灯车辆大灯远近光中心距只有一个,因为使用的是双光灯泡;
在调节时就只能兼顾调节了。
根据车型不同,中心距会有不同的变化。
有的车辆远光灯设置在内侧,有的设置在外侧,
调节时需要稍加区别,可参照实际间距调节。
但是,灯光调节应遵循的原则是,
远近只可低调,不可高调;
左右偏差角度只可向右偏移,不可向左偏移。
因为,
远光调高了虽然照射距离远了,会照不到路面,照射到天上去,远近不能兼顾,亮度就被削弱了;
近光调高了就相当于远光了,遮光板失去了遮蔽效果;
即使使用了近光,灯光还是照射到对向司机的脸上。违反道法,年审也不能通过。
根据国内交规左侧为对向车道,如果灯光向左偏移,就直接照射到对向司机的脸上了。也违反道法,年审也不能通过。
.
[
本帖最后由 逐日机车 于 2015-1-7 23:5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