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中华V5论坛 >  伟大飞机——北美F-86“佩刀”战斗机

发表于 2017-02-13 13:23    IP属地:未知

  尽管佩刀的侦察型很成功,但美国空军还是选择了共和 RF-84F“雷电”作为下一代战术侦察机。不过 RF-86F 在朝鲜战争后继续参加各种常规和秘密的侦察行动。


RF-84F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3 13:25    IP属地:未知

“佩刀”对决米格
  那种战机更强,“佩刀”还是米格?答案是那要视情况而定。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3 13:28    IP属地:未知

  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国关于米格的情报主要来自于美国飞行员的描述。1951 年 7 月美国在北朝鲜海岸外打捞了一架坠毁的米格-15 并进行了检查。1953 年 3 月一名波兰飞行员驾驶米格-15 叛逃到荷兰使得西方对这种飞机有了更具体的认识。1953年 9 月 21 日,朝鲜人民军罗金树(音译)中尉驾驶米格-15 比斯叛逃到南方。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使美国空军获得了第一架可以飞行的米格-15,也让美国情报机构首次可以用实测数据和以前的推测做对照。这架米格被拆卸后用 C-124 空运到冲绳。米格机重新组装后由一组经验丰富的试飞员进行测试,包括艾伯特.B.博伊德(Albert B. Boyd, 战斗机黑手党骨干,提出能量机动理论)少将、查尔斯.E.“查克”耶格尔(Charles E. "Chuck" Yeager,驾驶X-1火箭飞机突破音障的飞行员)少校以及 H.E.柯林斯(H. E. Collins)上尉。这架飞机喷上了美国空军的标志,被赋予一个假编号 616,因为柯林斯上尉曾经在别的飞机上用过这个号码。该机的真实编号是 2015357。这架飞机后来去了位于俄亥俄的来特佩特森(Wright Patterson )空军基地。现在这架米格在该基地博物馆展出,采用北朝鲜涂装。



罗金树(音译)与 MiG-15 TC-616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3 13:29    IP属地:未知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3 13:29    IP属地:未知

  下面是“佩刀”和米格的数据对照。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7-2-13 13:31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3 13:32    IP属地:未知

  对比测试证实了朝鲜战争中美国飞行员的描述。米格-15 比斯在 9,144 米以上速度高于 F-86A 和 E,但在低空则不如。早期的 F 型在 10,668 米以下速度高于米格,而采用 6-3 翼的 F 型在整个飞行高度上速度均优于它的对手。
  米格的强项之一是可用升限比“佩刀”高 1,070 米。当“佩刀”以 12,000 米进入米格走廊时,他们的对手却在 15,000 米高度兜圈。“佩刀”对此毫无办法,交战与否只能由米格决定。米格可以选择战斗的时机和地点,而在局势不妙时又可以利用高空的速度优势逃之夭夭。许多情况下米格正是利用这点优势逃过鸭绿江保全了性命,而“佩刀”迫于禁令却不能过江追击。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3 13:34    IP属地:未知

  “佩刀”重于米格,而俯冲速度较高。两种飞机在俯冲时都可以进入超音速,但“佩刀”在跨音速段比米格稳定。“佩刀”摆脱咬尾的米格的好办法就是开足马力进入俯冲,把米格引入对“佩刀”有利的低空。在超过 0.86 马赫时米格会出现机头不稳定的现象,使得瞄准射击变得极为困难。米格在 0.91 马赫出现抖振,0.93 马赫时出现抬头现象。米格-15 的高速稳定问题如此严重,以至于米格在空战中极少进入跨音速段。米格的滚转率很低,高空高速时横向稳定性不佳。
  米格最致命的弱点是可能进入不可控的螺旋,特别是对于新手更加致命。朝鲜战争期间“佩刀”的许多战果就是通过迫使米格进入不可改出的螺旋而获得。有经验的米格飞行员可以改出螺旋,但米格确实缺乏良好的失速警告特性。
  米格的盘旋半径较小,比“佩刀”A 和 E 以及早期的 F 型好一些。但是采用 6-3 机翼的“佩刀”基本和米格旗鼓相当。米格良好的盘旋性能伴随着糟糕的失速特性。这个缺点使得米格飞行员在激烈的空战中容易突然失速或者进入不可控螺旋。
  相比之下“佩刀”有很好的螺旋特性,大多数飞行员都能顺利改出。当“佩刀”进入螺旋后只要简单的动作就可以恢复。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3 13:36    IP属地:未知

  米格-15 的大口径机炮在设计时就是对付轰炸机用的而不是用来射击战斗机这样的灵活小目标。37 毫米炮备弹 40 发,两门 23 毫米备弹 160 发,这样的数量实在太少了。37 炮射速 450 发/分钟,23 炮 650 发/分钟。米格的炮弹杀伤力确实很大但是射速太低难以对付敏捷快速的战斗机。“佩刀”的武器是六挺 12.7 毫米机枪,射速高而且弹药充足。不过和米格的机炮相比毁伤力低得多。在“佩刀”的火力密度下,米格基本上不可能毫发无损的逃走。
  米格只有 5,021 千克重,比“佩刀”轻很多。起飞滑跑距离只需 762 米,而“佩刀”A 需 1,097 米。米格内部载油量 1,408 升,“佩刀”为 1,646 升。米格的航程为 772 公里,挂副油箱后达到 1,086 公里。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3 13:37    IP属地:未知

  在朝鲜战争期间“佩刀”击落 795 架米格,还有 118 架可能击落。在空战中有 78 架“佩刀”被米格击落,13 架失踪。交换比大约是 10:1。从表面上看“佩刀”似乎是无可置疑的强者,但是还必须考虑敌手的经验和能力。美国飞行员都是经过良好训练的飞行高手,很多人有二战的丰富空战经验。除了苏联派出的飞行员外,其他敌方飞行员都是些菜鸟。在战斗中米格飞行员经常陷入恐慌和混乱,胡乱开炮,把僚机置于危险的境地。陷入困境时他们还常常在飞机未被击中的情况下就跳伞逃命。许多米格飞行员缺乏经验而在激烈的战斗中进入螺旋而坠毁。有时米格飞行员仅仅为了减轻重量而开炮而不是要攻击什么目标。大多数米格飞行员对进行空战非常谨慎,除非他们发现了进攻的好机会。而“佩刀”飞行员则富于进攻性并渴望战斗,他们期待着敌人飞过鸭绿江,这样他们就有机会给自己的战绩榜添上新纪录。(注:本文是典型的美国观点,真正交换比也许有待中美苏三方资料对比后才能得知。目前中方资料尚未解密,航空史学家使用苏方资料与美方资料相对比,发现美军战绩中夸大的成分很多。米格与“佩刀”真正的交换比只能通过时间来揭露了。)
  所以,你想驾驶哪架战斗机,“佩刀”还是米格?也许查克。耶格尔说的对:“飞机并不重要,飞行员才是关键。”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2-13 13:39    IP属地:未知

F-86F 在国外
  朝鲜战争结束后,大多数剩余的“佩刀”被卖给了很多盟国,进入国民警卫队服役的反而是少数。绝大多数退役的“佩刀”直接进入共同防御协助计划被卖给了盟国。
  以下是从美国空军接收“佩刀”的国家和地区名单,加拿大、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生产的“佩刀”将另辟专章。



Artist: Fu Fong Chen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