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四川论坛 >  美丽中国华东行(宁沪杭+扬州无锡苏州绍兴12天)

发表于 2025-05-29 20:45    IP属地:未知

徐家汇与天主教的渊源久远。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重来上海,教徒迅速发展,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耶稣会传教士南格禄选择上海徐家汇兴建天主教教堂。耶稣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徐家汇不仅有教堂,而且还有修道院。学校、博物院,藏书楼、天文台、圣母院、有婴堂等,成为徐家汇天主堂教区、江南传教区的中心。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第一任驻华耶稣会会长南格禄在徐家汇创立神学院。为了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决定建造正规的教堂,由传教士范廷佐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设计,清咸丰元年(1851年)3月23日奠基,当年竣工,即“徐家汇老堂”。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教堂”(St.Ignace),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西合壁的教堂之一。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5-29 20:46    IP属地:未知

徐家汇天主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教堂,也是中国第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天主教教堂,是上海唯一的仿法国中世纪双钟塔式哥特教堂,堂侧有主教府,在外滩汇丰银行大楼建成之前被誉为“上海第一建筑”。教堂坐西朝东。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五廊型巴西利卡,两侧各有两个侧堂,后堂呈八边形。平面仿法国亚眠大教堂,只是后堂细短。教堂长83.3米,宽28米,十字形两翼处宽达34米,堂脊高266米,大堂可容30000余人做弥撒,红色的清水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5-29 20:52    IP属地:未知

上海老街田子坊
--位于泰康路210弄,南起泰康路北至建国中路,东临思南路,西邻瑞金二路,占地7.2公顷,其核心区“三巷一区”约2公顷,营业面积3万多平方米,田子坊街区由法租界行政区、石库门里弄区、里弄工厂区组合而成,其街区形态反映了从近代江南农村到华洋混住社区及里弄工厂社区的发展脉络。
---1998年,田子坊开始进行改造,通过租赁、转让、置换等方式,逐步把旧厂房、旧民宅改建成画家工作室、设计室、摄影室、陶艺馆、时装展示厅等,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一大批从事创意设计的艺术家、画家和设计室加盟。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5-29 20:55    IP属地:未知

“田子坊”是上海历史街区中最具里坊风貌特色的社区之一,街区形态基本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由法租界行政区、石库门里弄区、里弄工厂区组合而成,其街区形态反映了从近代江南农村到华洋混住社区及里弄工厂社区的发展脉络。
“田子坊”街区空间格局的历史衍进,反映出上海海派文化的积淀过程,是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特质的意向表达。街区内的建筑样式丰富多样,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有传统民居、新式里弄、旧式里弄等等,其风格上又受到了西方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折衷主义等多种风格的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遗产价值。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5-29 21:08    IP属地:未知

周公馆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又称周公馆,位于上海思南路73号、71号。1946年~1947年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在这里工作、生活,并曾在此接待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邵力子、吴铁城及第三方面代表沈钧儒、黄炎培等交换意见。
--1979年2月,经中共上海市委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同意,修复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恢复原貌,建立纪念馆。1982年3月5日,纪念馆实行内部开放。1986年9月1日起正式对外开放。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思南路73号、71号两幢楼房组成,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9平方米,其中73号为旧址复原部分,是一幢一底三层的西式花园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
--1959年5月26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由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3月11日,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上海思南路73号建筑,是一幢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西班牙式花园楼房,共有一底三层。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六月,中共代表团决定在沪设立办事处,为此租下周公馆,对外宣称为“周恩来将军私人寓所”,简称“周公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六月,中共代表团决定在沪设立办事处,为此租下周公馆,对外宣称为“周恩来将军私人寓所”,简称“周公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六月,中共代表团决定在沪设立办事处,为此租下周公馆,对外宣称为“周恩来将军私人寓所”,简称“周公馆”
卧室及工作室
周恩来卧室及工作室
收音机
工作室
工作间
主楼
一楼朝南的一间面积约40平方米是会客室,墙上挂着召开记者招待会使用的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形势图,当年周恩来多次在这里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朝东的一间面积约14平方米,这是周恩来的工作室兼卧室。室内陈设非常简单,床上被子是办事处成立时发的,办公桌上是周恩来为上海各界人士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4日为举行李公朴、闻一多公祭时,在追悼大会上亲笔写的悼词和他阅读的一些书刊。中间的一间是饭厅,面积约20平方米,这是办事处工作人员吃饭的地方,周恩来、董必武在这里与大家一起用餐。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5-29 21:12    IP属地:未知

思南公馆
--又名思南路历史街区,上海市黄浦区内以成片花园洋房为主的建筑群。
--思南公馆拥有51幢历史保留保护建筑, 以复兴中路以南,思南路两侧以及重庆南路以西为界,占地面积50529平方米,保留保护老建筑30310平方米。 汇聚了独立式花园洋房、联立式花园洋房、带内院独立式花园洋房、联排式建筑、外廊式建筑、新式里弄、花园里弄、现代公寓等多种建筑样式 ,是上海近代居住类建筑的集中地。周恩来、曾朴、梅兰芳、柳亚子等都曾居住于此。著名建筑包括思南路87号的梅兰芳旧居以及73号的周公馆。
--1959年,思南公馆所在的义品村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2021年11月5日,黄浦区新天地—思南公馆地区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1月10日,上海市黄浦区思南公馆街区入选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5-29 21:20    IP属地:未知

静安寺
--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初名沪渎重元(玄)寺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寺内藏有八大山人名画、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行草长卷。静安区亦由静安寺而闻名于世。静安寺的建筑风格是仿明代以前的建筑风格,典型的代表就是斗拱的形制。
静安寺相传始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247年),创始人为康僧会。初名沪读重元(玄)寺,寺址位于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
唐代该寺更名为永泰禅院。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名静安寺。
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因寺址逼近江岸,寺基有倾圯之危,住持仲依将寺院迁至芦浦沸井浜畔,即现今寺址。宋代绍熙《云间志》:“静安寺,在沪渎。按寺记,吴大帝赤乌中建,号沪渎重玄寺。 《景筠石幢记》中,间号永泰禅院。本朝祥符元年改今额。 《释迦方志》云:晋建兴元年,有二石像浮于吴淞江口,吴人朱膺等迎至沪渎重玄寺,像背题曰维卫、曰迦叶
静安寺迁至今址后,规模逐渐扩大,至元时,蔚成巨刹。寺内有8处名胜,即:三国时所立“赤乌碑”、南北朝时所植“陈朝桧”、原于神僧智严异行而流传的“虾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讲经台”、沸井浜中突沸的“涌泉”、诗僧寿宁所筑方丈室“绿云洞”、行人取道渡吴淞江的古渡口“芦子渡”、东晋遗存防御海寇的“沪渎垒”。元代周弼《寺记略》 、清代嘉庆《松江府志》、同治《上海县志》和《法华乡志》均有附载,今按《法华乡志》:“华亭东北百里,松江绕焉。有寺在沪渎,曰重玄。大中祥符元年,因避讳改今额为静安。
明洪武二年(1369年),铸洪武大钟,耗铜六千斤,上有“洪武二年铸,祝皇太子千秋”铭文,声洪震远。
清初以来,静安寺屡经兴废。清乾隆六年(1741年),礼部侍郎麦焕出资重修大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歙人孙思望倡议捐资重修殿堂。寺僧大海,曾将寺内被火焚余的宋代银杏树干,雕成十八尊罗汉及一尊韦驮像于寺内供奉。咸丰同治年间,静安寺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唯余一座大住持殿。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仅存1座大殿。光绪初年,大殿塌圮。清光绪六年(1880年),在鹤峰法师的住持下,重建静安寺,翌年四月初八寺宇落成。自此形成有名的一年一度静安寺庙会。光绪九年(1883)由李朝观作记、住持鹤峰勒碑
民国元年(1912年),第一个全国性佛教组织——中华佛教总会成立,会址设于静安寺,著名爱国诗僧寄禅法师(八指头陀)任会长。次年,寄禅为保护全国寺庙财产,赴京请愿未果,不幸圆寂于北京法源寺
民国二年(1913年)3月,中华佛教总会在静安寺开首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推选冶开法师、熊希龄为会长,清海法师为副会长,圆瑛法师为参议长。
民国八年(1919年),寺前填浜扩路,筑成通衢,命名为静安寺路(即今南京西路)。
民国九年(1920年),寺僧常贵会同沪绅姚文栋等人在大殿东兴建三圣殿,基本形成寺院之主体格局。
抗战胜利后,在住持德悟、监院密迦主持下,在原山门之东,另建一座仿唐新山门,由邓散木(铁翁)题额“静安古寺”。在山门前竖立一座古印度阿育王式梵幢,成为静安寺标志。在此期间,静安寺还于寺后创办静安小学,于南翔建立静安农村实验学校。两校经费均由静安寺负担。
1953年4月,住持持松法师在寺内复兴自唐代以来失传已久的全国唯一的真言宗(密宗)坛场,接续了我国自五代以来失传已久的东密。是年5月20日(农历四月初八日)举行开光仪式。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5-29 21:22    IP属地:未知

2009年12月19日,静安寺15吨纯银浇铸的如来佛祖银身像进驻寺内。大雄宝殿上添置菩萨、诸弟子等十余座3吨重银像。
正门
外景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5-29 21:29    IP属地:未知

上海民国风情街
--说到民国时期的上海,你会想到什么呢?是留声机里播放的老唱片,还是飘着《夜上海》悠扬曲调的场景?或者是旗袍、热乎乎的糖炒栗子、黄包车、弄堂雨巷、石库门,亦或是十里洋场、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可惜的是,上海没有完全保留这些遗址。不过,在上海市浦东区世纪大道1192号世纪汇广场地下2层,有一个重现老上海风情的地方——1192弄老上海风情街。这里不仅适合拍照打卡,还有45多家小吃店,我尝试了螺狮粉和烤鸡,味道很不错。
--这里的门票是免费的,而且四季温度舒适,无风无雨,特别适合喜欢拍照的你。街区内有穿着旗袍和西装的爷爷奶奶们穿梭在街道上,对于我们来说这里是游玩的好去处,而对于他们来说,这里则是青春回忆的再现。
--风情街重现了老上海的一部分风貌,有灯红酒绿的酒吧街、新光戏院大剧场、车行,还有行驶的古老电车。这里不仅是拍照的好地方,也是体验老上海文化的好去处。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25-05-29 21:31    IP属地:未知

怀旧场景与旧上海风情
--走进1192这条民国老街,仿佛置身于那首经典老歌“夜上海”的场景中。霓虹闪烁、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处处弥漫着老上海的韵味。古色古香的彩灯、斑驳的石库门、仓库、茶馆、酒吧、歌舞厅等旧景与老物件在此交融,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怀旧风情、老味道的“夜上海”。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