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10-20 20:37 IP属地:未知
2011“十一”海口-贵州自驾游
(晴隆-顶效)
线路图
D6(1005阴天)晴隆(高速74km)-关岭(省道114)-(北盘江大桥)-顶效(其他30km,共计218km,全天消费702.27元)
早餐吃粉(16元),8:35在县城加油(93#51.33L/396.27元)后去24拐(史迪威公路)和观景台。
8:42驾车上了24拐。9:40择路前往观景台,正在修路,10:00到达。景色宜人,天气差些。
11:40登车,选择另一条路返回。12:10进晴隆县城,12:30街头小吃。
13:20出发,上G60沪昆高速镇胜段,途中在北盘江大桥拍照,14:17至关岭下高速(交费40元),转上关兴公路(限速80km)。14:37路遇一小车肇事横在公路上。15:00在北盘江大桥休息拍照,景致十分了得。
17:00抵兴义市的顶效镇,入住火车站货场旁的鑫盛宾馆(80元和50元各一间,新开业的,条件可以),在旁边的车站土鸡馆吃红烧排骨(120元,经我们指点下,味道好极了)。
加满油,去24道拐。
(网上资料)
二十四道拐是个地名,是一段二十四道弯的公路,古代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处。二十四道拐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公路二十四道拐,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
二战时朔,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 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修筑滇黔公路。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公路到达重庆,蒋介石在重庆发表《**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道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
美军抢修后保留至今的二十四道拐公路,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道拐约需8分钟,由上至下约6分钟,虽坡陡弯急,但无惊恐之感。现在由县公路局养护,仍可通车,但只有少量车辆通行。
1954年,贵州省公路局在二十四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纵坡放缓,设计新修了一条6公里的.回头弯沥青路,在山脚与二十四拐的下山路口相衔接,作为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道。
-
四年前曾驾车来过二十四道拐,此次已是故地重游了。
急于体验二十四道拐的话,就得从由上至下驶过。
现保留有60多年前的“美军墙”,在12拐-11拐之间。
山脚下的第一拐入口处的国道320
走国道320回到山上
途中又见24拐
左拐去24拐观景台
修路
到了观景台附近
[
本帖最后由 海口三胖 于 2011-10-21 11:0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