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途安论坛 >  用图片来回忆西藏自驾游的故事

发表于 2016-01-21 10:13    IP属地:未知

图片故事109:藏族为什么要朝拜
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
对于藏族人民的这种信仰、这种对佛的虔诚,我们平常人是很难理解的!在西藏那样一种恶略的环境中,心中如若没有一种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话,人是很难在那里生存的。佛对于藏族人民来说是深入到灵魂最深处的支柱!也是藏族人民最信赖的支柱!
贫苦而淳朴的藏族同胞一生走着一条朝拜的路,手拿转经筒在布达拉宫外沿着大昭寺一圈一圈不停地转着直到生命的终了,都是为着他们心中的活佛。原以为它只是一种寄托、一种象征,走进它,才知道我错了。它是藏族同胞心目中的丰碑,一种生命的想往乃至生命的全部。



        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在我国藏族地区又称为磕长头。
磕长头当与藏传佛教有关,更与汉族的磕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跪拜礼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使用年代最长、最繁缛的一种基本礼节。《周礼·春官·大祝》中记载了九种拜礼:“一日稽首,二日顿首,三日空首……”,说明了远在周代这种礼节已成熟而被广泛推广。“神腰及股而势成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着地为拜。”跪从字面上讲是足之势成危状,对于被行礼之人,行礼者处于人身不安全之状,首先以态证明自己对被行礼之人无伤害而无需防范;拜,则从其意而观之,是说明行礼者对被行礼者表示谦恭,口服心服,甘于受制于人,俯者低视,双手下垂及地,臣服于君之状不言而喻。只有到1912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才宣布取消君臣之间膜拜之礼。 唐与吐蕃相通,揭示了两优秀民族之间更大规模的相互学习。磕长头,应当是“稽首,服之甚也”之沿续,在佛教的威召下,信徒们为表明其信仰之虔诚度,而将跪拜礼更加繁缛化,加上全身俯地,益示之臣服。慢慢地,这种仪式不但在宗教领域被推广,而且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并加以采用。 这种播种虔诚,一生又一生而又劳而无获的仪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终究将只是一种历史现象而已。





以上来自百度
——————————————————————————————————————————
在大昭寺和布宫附近将会看到很多这样对视觉和感官震撼刺激的朝拜
虽然感觉有些压抑
但人立马没那么浮躁,身心开始平静~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1 10:26    IP属地:未知

图片故事110:西藏喇嘛为什么要辩经?
辩经是佛学用语,是对佛教理论的辩论.即出家人学习佛经后,为了加强对佛经的真正理解,采用一问一答或一问几答或多问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就如我们的学术讨论.它是喇嘛学习佛经的一个方式.色拉寺、甘丹寺和哲蚌寺僧人学经内容和步骤基本相同,先学显宗,然后学习密宗,显宗主要以格鲁派规定的五部经典(因明、般若、中观、戒律、俱舍)为主,学完这些经典通常需要2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大量深奥的佛学典籍仅靠自己修习恐怕很难将它们完全记住,所以辩经这种相互问答促进的方法非常有利于修习,同时也是除转世灵童之外,学经僧依次升级为高僧的途径.按格鲁派的规定,“格西”是格鲁派最高学位,相当于博士学位,是经由一年一度的拉萨传昭大法会上通过公开答辩确定的.
  辩经的起势是拍手.每次提问时,先退后几步,跟着右手把念珠一甩,套到左臂上,前跨步,右手高高举起,用力一拍左手,一个炸雷般的拍手声便响在了坐着的喇嘛头上或额前.拍手有两个作用,一表示我现在向你提问,请你赶快回答并向其致敬;一表示在气势上要威慑对手.据说如果被提问者回答不上,那么提问者可以击掌或甩念珠以示警,有时也会用手牵弄臂上的佛珠寻求佛祖的支持;答辩者则要集中精力,充分展现自己口才和学识,除机智回应外,还得试图驳倒对方,答辩者如果应对得体的话,即引起围观喇嘛的喝采;若词不达意或义理不通的话,即遭满堂哄笑.
  在辩经中,其他动作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在每一个提问前都要先说一个“底”,再将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那一声“底”相当于开启智慧,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而他的心咒是“嗡阿热巴杂拉底”,“底”音可以启请心中的文殊菩萨,开启我们的智慧.高扬的右手说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后.二手相击,有三层正意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趋走你的恶念.右手向下后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苦难中的众生救出来.
  僧侣在寺庙里接受的佛学教育类似于我们的普通学校,从小学、初中上起一直可以读到硕士、博士.教徒7岁时出家受戒成为沙弥,然后经过两年的学习,到十岁时才正式开始学习五部大论,逐次学完十三个班级到出立格西名号时,大约已经二十三岁.年轻喇嘛经过辩经,由“日琼”(相当于初中)升为“日庆”(高中),获得“日庆“(佛学学位为中级)学位,再经过数年的学经,将可参加“格西“(佛学博士)考试.凡是获得“日庆”学位的僧人才有资格参加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格西拉然巴”的考试和辩经活动.辩经升位佛学学位是藏传佛教传统的佛学升位方式.甚至,有喇嘛考到北大清华作研究生,博士.
  考取格西学位的制度伴随着辩经考试制度的出现而产生.所授学衔的高低,视寺院的规模大小,地位高低、所设学院的多少及课程设置而定.为使考辩制度趋于完善和正规化,规定了一些各寺院普遍实用的条例和遵循的具体原则.如辩经内容,辩经仪式,辩经者所具备的条件,辩经双方注意的事项等等.辩经内容主要根据立宗者的立论而定.辩经时需具备辩证三方,即立宗者、对辩者和裁判三方人士.辩论者双方的三要素:智慧具足、心机熟练、经籍通晓.辩论四根本:主张、见解、戒禁和我论.辩论三过失:内容过失、思维过失和语言过失.为了防止骄傲自满、辩论过失,特规定辩论七美德:即气度轩昂、语气温雅、语不伤人、道理犀利、不懈不骄、不舍正理以行狡诈爱恶、成就自他两利郑重从事等.各寺视自己的实际也相应制定出了考辩细则,要求僧人参照执行.
  辩经有形式和层次上的区分,有平时在学院内同班级学僧相互学习辩论(属平时练习阶段的辩经)、每一学期结束或法会上全寺性的辩论(属中层次辩经活动)、考取某一种格西学位时的辩经(较高阶段的辩经)几种.寺院把辩经活动作为衡量一个学僧或喇嘛学识水平、辩论才能和思路迟钝敏锐的重要手段.要求以逻辑学的法则为主要内容,结合佛教的基本理论进行辩论,作为入门,然后逐步深入,推广到其余的几部论典.在双方辩论时,有论(立宗)的一方,就是以某一论典的内容立一种见地,并为维护这种见地的正确性而进行辩论.其特点是立辩者(立宗者)为1人,席地而坐,只能就对方提出的主题和各种问题有理有据,引经据典地认真答辩.答辩时要言简意赅,既不能任意发挥,也不能反诘.另一方是对辩者,即是向立论者围绕立论主题进行发难的一方.问难者可能是一人,或几个人,总是站在立论者前面问难,发问的内容巨细、高深莫测,就看答辩者的知识面和应辩能力.对辩一方有时击掌发问,有时挥舞佛珠、僧帽、手拉立论者的袈裟或拍打他的身体,场面气氛热烈而紧张.如果立论者精通经典,且循循善辩,使问难者理尽词穷,这时观众鼓掌称善,辩论得胜.如果对所立之论不甚通达,或不善言辩,被问得张口结舌,问难者乘一时高兴而拍掌高呼,甚至以行动语言过失而作出各种奚落和揶揄的姿态,场外众僧随之起哄,使立论者十分难堪.所以为了在大厅广众面前不失面子,学僧在平时学经、辩经时,在经师的指导下十分刻苦,争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一种格西学位或晋升高一级班次,在众僧中出人头地,受人尊敬.



以上来自百度
——————————————————————————————————————————
在色拉寺看喇嘛们辩经,
就像电影里两位绝世武林高手在即将对决前摆个姿势:你请,请赐教,
姜鹏特别喜欢看喇嘛摩拳擦掌,摆出各种姿势
虽然不知道其说的什么?


用他的话来讲:
主要看气质~~~~~~~~~~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1 10:45    IP属地:未知

图片故事111:玛吉阿米---------仓央嘉措爱屋及乌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人称是神王,是情圣,是诗人。他在人世间逗留过,虽然仅有短短25年。他在人世间短暂逗留,仿佛就为留下这些诗篇。他有爱情,他听从心的召唤,可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喇嘛。如今那遥远的布达拉宫边,西藏 温暖清洁的阳光下,藏人们依旧传唱着“在那东方高高的山顶,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玛吉阿米美丽而醉人的容颜,时时荡漾在我的心房”,这是六世达赖自己写的 情歌。 玛吉阿米直译为“未嫁少女”、“未嫁娘”;据说八廓街的黄房子正是诗中这位少女居家之地,或说是微服出行的仓央嘉措以少年宕桑汪波的名义与情人幽会之处。这幢黄颜色的小楼骄傲地存在并成为某种象征,仓央嘉措的诗歌在西藏一直被广为传颂。诗中有初识乍遇的羞怯,有两情相悦的欢欣,有失之交臂的惋惜,有山盟海誓的坚贞,也有对于负心背离的怨尤。由于作者特定的身份,所有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所以神王比常人更多地体验到怨憎会、爱别离的人生苦难和求不得、恨不能的无奈。然而愈是如此,便愈加凸显示出人间情爱的珍贵美好。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后面林园的湖中小岛上,修建了一座名叫龙王潭的精美楼阁,在这里邀集拉萨城里的男女青年,在一起唱歌跳舞,饮酒狂欢,仓央嘉措编写了很多的情歌,让大家演唱,这些情歌很快在西藏传唱开来,很受人们的喜爱。在龙王潭,仓央嘉措结识了一个来自琼结地方的姑娘,名叫达娃卓玛达娃卓玛容貌美丽,性情温柔,嗓音甜美,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像刚刚酿就的葡萄酒,看一眼就能把人醉倒。仓央嘉措和她特别相知相爱,好像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影子,白天他们在一起歌舞游玩,夜里常常幽会。仓央嘉措非常喜欢达娃卓玛,认为是神灵的赐于,前世的缘份,他写了这样一首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拉萨人烟稠密 琼结人儿美丽 我心心相印的人儿 是琼结地方来的 俗话说,甜青稞往往酿成苦酒,快乐往往变成悲哀。后来仓央嘉措发现达娃卓玛好些天没有到龙王潭来了,给她捎信约会,也像撒在水里的糌粑一样没有回音,亲自到她住处拜访,只见门上挂着一把大锁,跟邻居们打听,才知道达娃卓玛被她父母带回了琼结好多天了。仓央嘉措像丢了心爱的珍宝,心里特别难过。他失魂落魄,烦闷的时候,编写了前面那首“不要再说琼结琼结”的歌。从此,仓洋嘉措再没见过达娃卓玛,达娃卓玛成了他梦中的情人
以上来自百度——————————————————————————————————在没去拉萨之前不知道看了多少关于玛吉阿米的话题,到了八廓街一定要去黄房子看看!姜鹏、小林、小巫看完了后还不尽兴,说要到立面去搓一顿,居然像小林这样抠门的家伙还点了一桌子菜,姜鹏说吃不惯,小巫说没吃饱小林说吃啥没关系,关键是来西藏皇帝丈母娘家感受下气氛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1 12:03    IP属地:未知

图片故事112:去羊卓若错湖的路上,姜鹏有了个藏族名字---满仓顿珠
在拉萨休整两天后,我们团队还有个更高的目标是去珠峰,走经过羊湖的那条路
在整个西藏的路包括高速都是不收费的
这让我们恨死了深圳的机荷高速和水官高速,
两旁的风景不错,让人不得不下来框上几张照片,
大家心情都不错,
姜鹏特别兴奋,说他想留下来当喇嘛
王鹏说喇嘛不能结婚不能生娃不能ML
姜鹏说他可以当临时的,比如一个月,时间长了就坚持不住
我说:以后我们大家就叫你扎西
喜欢炒股的姜鹏说还是叫满仓顿珠好听点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1 12:06    IP属地:未知

引用 蚂蚁啃果子 于 2016-1-21 11:01 发表的回复
框的美女不错,晚上约炮没得?
俺们不是那种人,果版咋会有那么肮脏龌龊的想法呢?回头罚你几杯酒再说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1 12:15    IP属地:未知

图片故事113:我要撒野!我要释放!我要裸奔
姜鹏对为自己取的藏族名字很满意
一路都在念叨着满仓顿珠
越念越兴奋
简直就把持不住
一个人有病不吃药是很危险的,我说的就是姜鹏此刻的状态
见到一个沙漠,就开始发作起来了
于是有了姜鹏的疯狂
听说麻风病是有传染性的
这不小林、小巫、连救人英雄老帅都被传染了
于是这世界开始进入了疯狂模式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1 12:19    IP属地:未知

图片故事113:我要撒野!我要释放!我要裸奔
姜鹏对为自己取的藏族名字很满意
一路都在念叨着满仓顿珠
越念越兴奋
简直就把持不住
一个人有病不吃药是很危险的,我说的就是姜鹏此刻的状态
见到一个沙漠,就开始发作起来了
于是有了姜鹏的疯狂
听说麻风病是有传染性的
这不小林、小巫、连救人英雄老帅都被传染了
于是这世界开始进入了疯狂模式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1 12:31    IP属地:未知

图片故事114:咱能不能文艺点?
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我和王鹏有少许的高反
看着他们疯狂撒野,多少有些嫉妒
就开始评论
说他们在青天白日大庭广众下很不雅观,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根本就不是祖国四个现代化的革命接班人,到西藏来,我们是客人,不要主客颠倒,要文静点,要文艺点
这才刹住了他们的激情
于是这帮人就开始装文艺青年了,说自己要安静的





做个乖宝宝~~~~~~~~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1 12:45    IP属地:未知

图片故事115:看图猜谜语(西藏地名)
两个90后小伙子精力异常的旺盛
说他们俩很爱这片土地
趴在地上不走了
看到他们这样幼稚可爱的趴着
我承认我有些邪恶的想法
我对姜鹏和王鹏提问道:看图猜谜语,猜一个西藏地名?
好长一段时间他俩都没有猜出来
当我把答案公布出来
大伙都笑喷了
答案就是:日土
————————————————————————————
          日土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地处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西北部,是边境县之一。地处东经78°7′-82°4′,北纬32°7′-35°4′之间 ,喀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最高海拔为6800米。
以上来自百度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1-21 13:12    IP属地:未知

图片故事116:羊卓雍措美得很不真实
       羊卓雍措(YamdrokTso),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错面积6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


以上来自百度
————————————————————————————————————
翻过岗巴拉山眼前就被这一汪汪碧蓝的湖水惊呆了,
怎么能有这样的水色呢?
姜鹏说不可能
一定要到湖边去看看是不是真的
幸好我在达孜大桥就已经领略了由于蓝天的纯洁致使河水变得碧蓝
何况在这么高原纯洁的地方呢?


西藏的美,美就美在纯洁
是的,纯洁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