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福建论坛 >  花海婺源,乘物游心;人生其实就是一场相逢(全部更新完毕,还有插播).

发表于 2011-04-18 23:02    IP属地:未知

整个群的人都不顶,我只好含泪自己顶,群友靠得住,母猪会上树.

[ 本帖最后由 我的懒虫 于 2011-4-18 23:11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4-21 00:46    IP属地:未知

   这帖子没内容了?不至于吧,极光同学发了一堆的相片给我,我选了一部分,经极光同意,代她发上来.也顺便对这些作品做一些浅薄的个人评论,如有不妥之处,望各位大虾指正.

从这些作品的构图上看,极光的构图已经很有思路,可以看出作者内心之中极欲探索、表现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左下角的相机,使整个画面有了灵气,虽无人物却隐指出人物的存在,这是很高明的一种描写手法。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4-21 00:51    IP属地:未知

  这张画面中,S形的油菜花在整个画面中布置得很到位,从左下蜿蜒至右上,是标准的构图手法,侧光的应用产生造影,增加了画面的光影层次。破旧的房子成为主角,美中不足的是上方的房屋白墙,没能与整个画面的主题达成呼应。

[ 本帖最后由 我的懒虫 于 2011-4-21 00:51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4-21 00:57    IP属地:未知

这是一张不成功的作品,但是一张想拍出思想的作品,应该是拍摄的位置不对,可能是站得过高了,俯拍使得画面少了景深,而人物的逆光也是不对的,如果人物往右侧身,将人物拍摄成侧逆光,面朝右,那可能就是另一张作品了.
或者,利用补光的方法,用闪光灯把人物的脸部打亮,拍摄角度低一些,也会更好.

另注:这张作品严重失焦了,但属于手法问题,而非技法故这不在讨论之列,
[ 本帖最后由 我的懒虫 于 2011-4-21 00:58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4-21 01:03    IP属地:未知

   这张作品经过了鄙人后期的简单调整,主要是把色彩调绿、做了一些RGB色阶减亮,使画面更碧绿通透。但画面的构图没有改变,还是极光的原图结构,简洁的画面准确地表达一种思想,那就是春SE,渔筏上的人物动作也十分生动。

下图的左边是未经处理的原图,右边是经过SE阶减亮、RGB SE调增加绿色之后的效果。

[ 本帖最后由 我的懒虫 于 2011-4-21 01:05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4-21 01:11    IP属地:未知

这张作品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呼之欲出,极力想将人物与景SE融为一处,以表达春SE惹人爱的意境。不足的是画面下部的道路、花比例不协调。

如果剪切成下图,是否会更好一些?请大家点评

[ 本帖最后由 我的懒虫 于 2011-4-21 01:13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4-21 01:13    IP属地:未知





以上四张作品是极光利用相机的自动接片功能拍摄的,总体不错,可以成为资料片。
[ 本帖最后由 我的懒虫 于 2011-4-21 01:17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4-21 01:21    IP属地:未知

  这张作品的不对称构图,已显出作者的构图功力,一半的寺庙、一半的桥,正所谓:“尤抱琵琶半遮面”,演绎得十分到位。而细看桥上的人物盘腿而坐,有着些许禅意,实为点睛之笔。。100分!

[ 本帖最后由 我的懒虫 于 2011-4-21 01:23 编辑 ]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4-21 01:26    IP属地:未知

这张作品过于局促,应该仰拍,把桥对岸的建筑加入画面,以衬托桥的古朴、沧伤。还有,那根竹杆,是败笔,在取景器中发现这根竹竿之时,建议放弃按下快门的冲动。

[ 本帖最后由 我的懒虫 于 2011-4-21 02:02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4-21 01:31    IP属地:未知

  这张作品构图不甚简洁,特别是对树枝的处理,显得凌乱,但可取之处是两个小孩所放的位置,正如教科书上所言,于九宫格的一条直线处。这是很值得学习的。

大家看看下图,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

[ 本帖最后由 我的懒虫 于 2011-4-21 01:33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