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Jeep论坛|Jeep军团 >  xfs~:试举其中一天为例.................(长篇连载)

发表于 2007-04-11 23:21    IP属地:未知

守信如守法

    1970年1月的某一天。
    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叫一位干部到某机关去,完成几项任务后晚9点以前返回来。那位干部径直到那个机关去执行任务。可是,因事耽搁了一些时间,比约定的时间迟30分钟回到了金正日同志的办公室。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没有言声,继续审阅文件。
    这时,那位干部悔悟到自己失信了,并向金正日同志如实地说出了迟到的原因。
    金正日同志把文件审阅完毕,缓缓地站起身,走到茶几前坐到椅子上。然后,低声说道:
    “抗日游击队员们按相约的时间到指定地点去,若对方失信,就无条件地抛弃了那个地点。那时的一分一秒是与生死攸关的,是决定战斗胜败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所以,他们把守信看得比生命更重。如果现在正是那样的时候,那么该怎样看待你今天的行动呢?”。
    接着,他语重心长地说,生活是很复杂的,很难预料即将发生什么事情,所以要守信,就要考虑到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想得周到而细致,还要留有能够对付任何情况的余地,像你那样连30分钟的余地都不留,那怎能做到办事守信呢,那只能被认为是根本不守信义的人。
    那位干部这才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不是无足轻重的问题,是由于缺乏要绝对地、无条件地履行金正日同志的教诲的精神所致。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强调说,守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诺言以履行为其前提,不守信就是造成互相不信任的原因,诺言的概念很广,有在父母妻子之间、邻居之间、挚友之间、革命同志之间所做的诺言,还有在革命组织、祖国和人民、党和领袖面前所做的誓言都是基于信守的。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说,许多革命家为保守组织的秘密宁可英勇就义,斗争到底;军人为开辟前进道路毫不犹豫地献出青春,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这都出自于要坚决履行在组织、祖国面前所做的誓言的高尚的道义和崇高的使命感的。
    接着,他说,所以我们认为不履行誓约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他说道:
    “一个人如果诺言归诺言,誓言归誓言,而不去履行,那么,怎么能看作是有信念、有道义的人呢。只有守约如守法的人才可以算是真正的革命家、共产主义者。因此是否视约言如同法规,无条件地履行,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检验是否具备共产主义者的风貌的试金石。”
    那位干部领会了金正日同志把约言看作法规的坚定的信念及钢铁般的意志,深深地体会到他那无比崇高的风貌,不禁肃然起敬。
    金正日同志用充满爱意的语调说:
    “你不要嫌我小题大做,把误了点时间的事说得这样严重,应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我是为让你从头一步就走得正,特地告诫你的,一定要克服。人会因小问题失信,而到头来会因失信而酿成严重后果。
    “今后我们要互相恪守约言。”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1 23:21    IP属地:未知

竭诚拥戴与恩典

    黄海北道凤山郡的一位老人,有一天,为了挖药草走进深山里去。
    他在山沟土生土长,在这里过了一辈子,熟知山中的底细。他的儿女都已成长为能为国出力的人材。他心想,不能因为自己年老只蹲在家里虚度光阴。于是,他仗着硬朗的身板常走遍山地挖药草献给国家。
    他不知不觉地越过黄海北道界线跨进江原道境内,不知疲倦地一根又一根地挖珍贵的药材。
    突然,他的双眼闪出兴奋的光。
    原来有一棵长了几十年的山参花,映入他的眼帘。
    “山参!
    老人情不自禁地喊着奔过去。他拿出工具,生怕损毁一毫须根,精心地挖出来。
    看见那山参花的瞬间,在他脑际里浮现了要让慈父金日成同志延年益寿的念头。
    据说,自古以来发现山参的人不管有没有人在旁要先喊道,那根山参是我的。可他在发现那根山参的瞬间就在心里喊出那正是要敬献给金日成同志的。
    老人用藓苔包好又大又好看的山参托在手里沉思起来。
    为了给金日成同志他老人家送去药效大的新鲜山参,就要毫不迟延地登程上路,可是这儿是江原道深山沟,路都难觅,离平壤一千多里。如果先返回家再去平壤,就会耽搁时间。又想到他身上还穿着不整洁的服装又怎么办。……
    他思绪万端,但有一个念头占了上峰,他想:为了把山参及早送到慈父领袖那里,就要跋山涉水,径直上平壤去。
    于是,老人毫不犹豫地直奔平壤。
    竭诚拥戴敬爱的金日成同志的火热的心使他不知疲倦,身轻似燕好像长了翅膀,健步如飞地走过千里险路,终于带着长生不老药到了平壤。
    他一个年届古稀的人奔到平壤,好不容易才找到***委员会的正门。
    那天,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度过繁忙的一天。
    突然一位干部走进金正日同志办公室,要向他报告,但一看到他正在审阅文件,就犹豫不决。他问道:
    “有什么事?
    “有一位老人在江原道深山沟里挖了一棵山参,就径直奔到平壤,请求把那棵山参献给金日成同志。”
    他听了那位干部有关老人诚心诚意向领袖敬献山参的具体汇报。
    他从那无名的山村老人的感人事迹体会我国人民拥戴慈父领袖的真情实意,在房间踱了一阵。
    “是多好的人民啊。”
    他用这么一句话表达了激动的心情。
    然后,他想了一下,又向那位干部说,老人的诚意不好推辞,要收下山参,还谆谆嘱咐:
    “……要筹备回礼,好好款待他,然后送他回去吧。”
    老人出于百姓的道义和本份做了应该做的事,可是金正日同志却这样关照老人,指示要好好款待老人,并赐予世代相传的礼品。
    遵照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指示,老人立即被送往首都的一家大医院,在医院给他解除跋涉千里而积下的劳顿,用各种补剂给他补养身体。
    老人出院以后被带到烽火山旅馆的漂亮的房间。
    每天早晨,轿车等在门前,等他离开丰盛的饭桌以后,就载他到首都各处去参观。
    “我一个乡下老头子算得了什么,竟受到亲爱的领导者先生的这般款待。……我有生以来,连做梦也没想到这种待遇。想要报答这宏恩,只恨年纪太大了。一定要一代接一代地报答他的恩典。……”
    老人用袖口眼泪,喉咙梗塞得接不下话。
    干部们向他说,还有不少地方要去参观。但他说,我怎么好光受款待呢,要像忠臣那样报恩,就要珍惜光阴赶快回去干活。他就这样提早回去了。
    他回去的时候,携带了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赐予的充满爱意的礼品。
    老人坐在飞驰的车上,连连点头,喃喃自语。
    “因为有他赐予老百姓的这种恩情,我国人民才有福可享,也才有我们的一心团结。
    “伟大的领导者的恩情与关怀同人民的忠诚拥戴之真情结合起来,这正是一心团结的根本啊!”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1 23:22    IP属地:未知

在飞驰的轿车上

    那是二月初的温暖的一天。
    人民武装力量部的一位政治干部很荣幸地陪同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共乘轿车奔驰在大街上。
    窗外闪过首都中心区街道的各种景象。
    这时,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突然提到人民军协奏团的一个上了年纪的歌唱家的名字,并问道:
    “他今年多大岁数?”
    那位政治干部好为难。他虽然知道在自己所属机关工作的那个歌唱家,但不知道其年纪究竟多大,所以无法立即回答金正日同志的问话。
    金正日同志看到那位干部不能回答,红着脸,就严肃地说:
    “这么说,你不知道他今年多大岁数喽。据我了解,恐怕今年4月5日正是他的60寿辰。你再了解一下。”
    他瞥见因内疚脸红的那位干部,又谆谆开导说:
    “做党务工作,就要全面地了解人。既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也要具体了解他们的生活。只有那样才能对人做正确的评价。”
    那位干部把他的话铭记在心,只是低着头。他越想越觉得自己没具备做党的干部的品德,甚感惭愧。
    车子发出均匀的发动机声,轻快地驶行。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又说:
    “等他过了6O寿辰以后,你想让他做什么工作呢?”
    这时,那位干部才抬起头来回答:
    “他年轻的时候,受过很多苦,又是有功劳的人,要好好为他做60寿辰的寿筵,然后让他舒适地度过晚年。”
    金正日同志用不以为然的语调说:
    “你是说,让他退休过舒适生活吗。”
    接着,他用深沉的语调说:
    “他是忠于党的同志。”
    他关怀深切地说,他在祖国解放战争时期在汉城参加人民军协奏团,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上火线,为战士们唱歌,鼓舞他们冲锋陷阵,现在又为人民军协奏团培养了许多后备人员。
    那位干部听了他的话,感到惊讶。金正日同志对一个歌唱家的履历竟知道得那么详细!
    金正日同志深知那个歌唱家默默积下的功劳,说出这样充满恩情的话,使那个负责演员政治生活的干部既感动又内疚。
    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过一会儿又热情地说:
    “咱们要好好帮助他。
    “他始终不渝地忠于领袖和党,满腔热忱地进行工作,不能因他年老而排挤他。党组织应该好好照顾他。
    “到他的生日,照你说的那样要给他好好办60岁寿筵,还要举办他的独唱会,推荐授予他国家勋章与荣誉称号。”
    他的这番充满爱意和信任的话使那位干部受到极大感动,心潮澎湃。
    那位干部心里想,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日夜为全党全国的工作操劳,还对一个歌唱家这般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而直接对那个演员负有责任的自己究竟做了什么呢。
    那位干部引咎自责,无限感激他的恩情。
    轿车轻快地奔驰在首都的大街上。
    那位干部坐在金正日同志身边,用不长的时间领悟了经几十年也不曾省悟的许多真谛。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1 23:23    IP属地:未知

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到了春暖花开的4月。
    那年春天(1981年4月),阳光格外明媚。
    向阳的地方连翘花和金达莱花已盛开,杏花含苞欲放。
    那天,***委员会的一位干部为了迎接举国欢庆的4月的节日做准备工作,非常忙。突然响起了电话铃。
    他不在意地拿起话筒,没想到传来了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声音,他恭敬地站起身。
    金正日同志到某一地区进行现场指导,刚回来。
    金正日同志不顾在路途劳顿,立即打电话了解在金日成同志寿辰时向人民赠送礼品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金正日同志具体了解准备情况后表示满意,说做到那个程度就算不错。接着提出在这次节日要用上保存着的补剂。
    那些补剂是人民群众为了对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健康长寿有所裨益而敬献的珍贵药材。
    金正日同志每次收下人民敬赠的补剂时,从不为自己用,而嘱咐说,要好好保存起来,待到要紧的时候用它。
    那位干部一听到金正日同志提出要用那些补剂,以为毕竟出现了需用补剂的要紧事,心里很想知道究竟要用在什么事上。
    金正日同志以慈祥的语调热情地说,每年在迎接4月的节日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工人阶级,要给他们自己能给予的一切,这就是他的心愿。
    然后,他又强调说:
    “最好在节日前夕,把我国人民送给我的补剂赠给工人。
    “今天早晨,我再次看了一下财政经理部保存的补剂清单,要把牛黄、灵芝等补剂在4·15节日之际送给我们的工人。
    “为了工人阶级,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顿时,那位干部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未能即刻回答他。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谆谆嘱托要在节日之前把补剂送到工人那里,然后才放下了话筒。
    那位干部眼眶发热,真想热烈地喊一声:金正日同志那热烈的爱意是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1 23:24    IP属地:未知

老战士的信

    1982年3月初,一位老战士在万木绽出新芽的春天,来到风景优美的地方,过着舒适的疗养生活。他在这远离平壤的地方,心里总是怀念着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他的心目中只有金正日同志,几乎忘记了一切,连自己的生日都不曾记起。
    ***委员会的一位干部在他生日前一天,给他带来了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亲笔贺信和宝贵的礼品。
    金正日同志把本人都没想到的生日记在心里,予以极大关怀,那位老战士为此深受感动,话都说不出来了。
    金正日同志的贺信的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只有伟人、伟大的领导者才具有的高尚的风貌。他把拥戴金日成同志闯过前人未走过的革命道路的老战士推崇为我们革命的元老,而且看作是自己最亲密可靠的同志,由衷地表示祝贺。
    热泪顺着老战士的两鬓簌簌地往下落。
    他年过70,饱经沧桑,平素沉默寡言,很少看到他的笑脸。但一到这种时候,他好像变成了感情丰富的小孩子似的,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于是,他把白纸摊在桌子上,坐下来开始写致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感谢信,字写得又方正又大。
    信写得很朴实,没有写作家们的那些美丽词句,但写出了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意。
    他在信中对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温暖关怀表示谢意,说虽然暂时离开了他身边,但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他。
    他还说,过去曾拥戴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闯过了抗日的几万里路程,如今一定要拥戴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实现祖国的统一,自己就是抱着这样的愿望生活的。最后恳切地嘱咐金正日同志,在工作上不要过于操劳,千万保重身体。
    洋溢着老战士的真情实意的信径直传递到***委员会。

 
    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正在同干部们讨论工作。
    这时,一位干部走进来把一个白白的封套送给了他,并向他说了些什么。
    他立刻打开了信封,一行一行地看着信,脸色渐渐开朗,泛起微笑。
    “同志们,大家看一看这封信吧。”
    他说着,提起这位老战士的名字说,这是他刚刚从疗养地写来的亲笔信,并把信递给了干部们。
    干部们看了那封信。
    干部们从那封信可以体会到历经朝鲜革命的严峻历史,饱经沧桑的老战士出自心灵深处的恳切意愿和坚定的决心,一股热流涌上心头。
    一心一意拥戴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真情实意,使人感佩。
    金正日同志环顾了读完信的干部们,热烈地说道:
    “在汪清的时候,他就跟着金日成同志干革命—直到今天,他是我国革命的元老。从这种意义来说,与其说他是我们领袖的战士,倒不如说是老战友。今天,他又推戴我,发誓要跟着我走,把革命进行到底。他现在是我最亲近的同志。说起来,他是身经两代,为朝鲜革命尽忠的老战士。正因为如此,我十分尊敬这位老战士。”
    干部们听金正日同志讲关于老战士的事情,领会到金正日同志的用意,他一向把老战士举为榜样,希望人们学习他们的忠诚精神。
    干部们都不禁肃然起敬。这时,金正日同志又说道:
    “我想把老战士的这封信当作国宝永远保存起来。”
    干部们又一次深受感动。
    正因为金正日同志那样谦虚,以那样真挚的爱和情义把所有革命战士包容在博大的怀抱里,所以革命的元老无不把他推崇为领导者,拥戴他,跟随他,为他的为人倾倒。他们一想到这些,都不禁心潮澎湃。
    过一会儿,金正日同志神色严肃地恳切地教导他们说:
    “人不应该在权势面前阿谀逢迎。绝不阿谀逢迎正是朝鲜劳动党的风格。我最讨厌朝秦暮楚的人。……
    “正如我常说的,你们应该跟随作为人的金正日,我反对跟着官职转。人跟着官职转,就是对权势阿谀。在权势面前阿谀逢迎的人,在你身居高职时,摇头摆尾,等你下台,就不理不睬。没有信念,不讲情义,只以利害关系对待同志的人,看风使舵的人,正如有首歌词提到的,光荣的日子里走这条路,严峻的日子里走别的路,那种人一旦有事,就很难说会变成什么样子。”
    干部们重温他这一席以千言万语也不能顶替的耐人深思的话,重新体会我们党所主张的一心团结的泉源在哪里,把他的宝贵教诲铭记在心里。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1 23:24    IP属地:未知

使人永生的怀抱

    1984年4月4日早晨。
    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一如往常,在办公室埋头于工作,突然接到报告说,老革命战士吴白龙同志由于意外的事,生命垂危,送进了医院。
    这是万万没料到的事,亲爱的金正日同志难以置信,于是忧心忡忡地立即打电话给吴白龙同志住进的医院再次确认,是否属实。
    金正日同志了解到:平时身体那么健壮的吴白龙,突然在那天拂晓失去知觉。金正日同志说,一定要想尽办法救活他,只要能让他复苏,就没有什么可吝惜的。
    遵照金正日同志的指示,医院里由得力的医生组成了治疗组,开始了使病人复苏的紧张的抢救工作。
    然而,病人始终未能解脱昏迷状态。脉搏几乎诊不出来,呼吸声也变得细微难辨了。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几乎每隔30分钟就亲自打电话来问病人的情况。
    每当打来电话的时候,医院的工作人员因为不能向他做可喜的报告而难过,简直不知如何是好。
    当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第6次打来电话,又听到病人尚未复苏的报告,便说,现在金日成同志连饭也不用,只等吴白龙同志复苏的报告。
    “我们决定,在吴白龙同志复苏之前不举行任何会议。因此,预定今天举行的***会议也推后了。主席也同意这么做。所以一定要采取坚决的措施让病人复苏。盼望你们报来可喜的消息。”
    医院的负责干部听着他的话,真切地感受到他那殷切的心情,一再决心要竭尽全力使病人好转。
    抢救病人的工作继续下去,但是病人的状态毫无变化。
    每当亲爱的金正日同志打电话来问,医务人员就不得不痛心地向他报告同样的情况。
    当他第8次打电话来的时候,医院的干部拿起了话筒,但不知怎样回答才好,犹豫了一阵。亲爱的金正日同志恳切地说:
    “要尽一切手段和办法,无论如何也要使病人恢复知觉。哪怕病人变成残废也要保住他的性命。
    “只要吴白龙同志活着,就是坐着不动,对我们党就是一份力量。”
    接到电话的干部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是的,正因为有这种热爱与信任,我们的革命战士就永远跟着党走,我们的党就战无不胜!
    从当天的早晨直到半夜,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竟打来了11次电话,第二天清早起又接连打来6次电话,了解病情,采取了可能采取的一切措施。
    由于他倾注一切热情的关照,给徘徊于死亡线上的病人总算延长了瞬息的生命。
    吴白龙同志昏迷不醒的第三天,4月6日,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在百忙中又亲自给医院打了几次电话,并为使病人复苏,呕心沥血。这时他接到由医院打来的吴白龙同志的病情稍有好转的报告。
    他非常高兴,立即把情况报告主席后,便来到了医院,那是将近夜里11点的时候。
    到了医院,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径直来到病房,悄悄地坐在吴白龙同志的床边,握住仍在昏迷状态的病人的手,用低哑的声音说:
    “吴白龙同志!我来了。”
    但病人毫无反应。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亲手诊诊病人的脉搏,摩摩手脚。然后把耳朵贴在病人的心口上静听心脏的跳动声。
    手脚变凉,只能勉强感觉到脉搏微微跳动。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心痛欲裂,他反复地大声呼叫病人的名字:
    “吴白龙同志!你绝不能死啊。你听见了我的话吗?”
    老战士的女儿一直噙着眼泪抑制着自己,这时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把脸投到父亲的怀里焦急地喊道:
    “爸爸!你为什么不应声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就是一刻也好,看看是谁来啦……亲爱的金正日同志来啦!”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来啦!”这句喊声给昏迷的病人注入了超人的力量,病人鼓起了最后的气力,突然睁开了眼睛。
    吴白龙同志振起精神挣扎着,好像认出了在他面前的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他的眼里浸出泪珠。
    他挣扎着要起来,但这一切都不过是一瞬间,老战士闭上了眼睛。这就是他对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最后的问候,从此永诀了。
    4月7日,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同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一起来到安放灵柩的栖獐俱乐部吊唁。
    场内奏起了悲壮的哀乐,金正日同志走到吴白龙同志灵前致哀之后,久久地望着死者的面容。
    他抑制不住悲痛,一再把手绢拿到眼角去。
    过了一阵,他到了休息室仍禁不住痛惜之情,说:
    “怎么这样突然地离去了呢。”
    然后,又一次把手绢拿到眼角去,用嘶哑的声音接着说:
    “要是因长期患病离开了我们身边,也许不会这样心痛啊。”
    瞬间,在场的抗日大战时期的革命战友们和遗属们遏止不住涌出的眼泪,痛哭流涕,就像水渠决了口一样。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安慰遗属们不要太伤心,他说:
    “我们心里这样难过,我们领袖该多么悲痛啊?
    “我们采取了能够采取的一切措施,恐怕还是没尽到诚意吧。”
    遗属们听他这么说,不知如何是好。
    “不是,不是那样。亲爱的金正日同志,您赐予的恩情是无可比拟的,您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
    他握着哽咽着说这番话的死者儿子的手有力地说:
    “不要太伤心啦。失去勇气是不行的。只要依靠领袖和党活下去就行。今后如遇难事,不管什么时候都来找我好了。
    “父亲是无限忠于领袖的优秀的革命家。要接父亲的班忠于党和革命。”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给予吴白龙同志父子两代的恩情,是如此深厚、宏大无边。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1 23:25    IP属地:未知

最光辉的面容

    1984年6月21日,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来到正在扩建的大城山革命烈士陵园建设工地。
    他从烈士陵园入口起一面作有关建立纪念碑的教导,一面拾级而上。
    当时,有一批万寿台创作社的创作人员做好一切准备殷切地等候着他的到来。
    他们曾几次更换原材料,极力探索革命烈士半身塑像用什么材料最适宜,今天要借拜见他的机会,向他请教。
    过一会儿,金正日同志来到教育场区,热情地向创作人员还礼,走到半身像模型前面。
    他在用人造大理石雕塑的半身像面前止步。
    用大理石粉和胶粘剂塑造的人造大理石像都具有石质感,而颜色则有呈白色、米色、铜色三种。
    他细心察看半身像模型,问人造大理石是否会风化。
    一位创作家回答说,因为添加了少量增塑剂,不要紧。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想了一会儿说,看来用了人造大理石的塑像具有石质感,但不见得好,既然对用人造大理石塑像还没有十分把握,就不宜采用那种方法。他试用手去敲敲半身像模型,然后环顾干部和创作人员,严肃地说:
    “用人造大理石塑造革命烈士半身像,不知底细的人可能以为那是用石头雕刻的,可是,用人造大理石来塑造无限忠于领袖,为祖国、为人民捐躯的革命烈士的半身像,这是我们在良心上过不去的。”对一切问题惯于用业务观点对待的创作家们不觉心里一怔。
    显然,亲爱的金正日同志是要凭着良心,抱着登天摘星星来也要使烈士的丰功伟绩永放光芒的心怀要把他们的半身像立在世人仰望的顶点的。他的话体现了这种最崇高的情义。
    干部们和创作家们都抬不起头来。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在半身像模型面前慢慢踱着步说,大理石经年累月会引起风化作用可能破败,而花岗石因为有斑点不宜于塑造人像。
    这时,一位干部指着涂了铜色的看起来像铜像的半身像的试片,向他请教。
    金正日同志到跟前去用手指敲打着半身像笑着说,上了颜色的终不如铜铸的。
    那么该用什么材料塑造半身像呢。金正日同志踱步深思,过一会儿,他打破沉默,坚定地说:
    “依我想,革命烈士的半身像,最好不要用别的材料,而要用铜铸造。革命烈士的半身像用铜铸造,看起来有分量,而且好看。用铜铸造革命烈士的半身像,制作较容易,还可以久存,但更重要的是能表现我们的精诚,再者更显庄重而有分量。即使多用些铜,也都要用铜铸造。”
    他的话使人心潮起伏。
    干部们和创作家们原来以为不用铜而用别的材料可以给国家减轻负担,他们深刻地醒悟到这种想法正是缺乏对为祖国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的精诚的表现。
    1985年10月的某一天,亲爱的金正日同志视察即将竣工的大城山革命烈士陵园表示满意说:
    “用铜铸造革命烈士的半身像显得庄重、有分量,很好。”
    然后回顾往日说:
    “万寿台创作社的干部们受了批评以后,用铜出色地铸造了革命烈士的半身像。只有用铜铸造革命烈士的半身像才会永放光芒。”
    干部们又一次把他那充满着崇高情义的话语,铭刻在心。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1 23:25    IP属地:未知

浮雕金星奖章

    1984年11月2日。
    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抽出宝贵的时间到现场对革命烈士陵园建筑工程进行指导,来到安排花圈摆放台的地点。
    他从现场负责干部那里听到有关工程进展情况的报告,轻轻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
    “要修好花圈摆放台。每到全国性节日,不只是我国人民,还有许多外国人来瞻仰革命烈士陵园,要安排花圈摆放台。”
    他说,安排花圈摆放台,人们就不必像从前那样拿花圈登到革命烈士陵园半身像区最上列去,而先把花圈放在花圈摆放台上,然后沿着两边的台阶登到半身像区。
    干部们听了他的讲话,眼前就浮现出过去一到纪念日人们拿着花圈登到半身像区去的情景。
    他停了一会儿,向干部们强调说:
    “今后修好花圈摆放台以后,一切献花圈仪式都要在花圈摆放台前面举行。”
    干部们表示感佩,他又给指定了修花圈摆放台的位置,并教导说,题词碑和献诗碑用花岗石,花圈摆放台就该用黑色石料制作。
    这是从纪念碑的造型艺术角度显示对照法的优越性的英明教导。
    他向干部们询问花圈摆放台将采用什么样的形式。
    干部们给他看临时制成的五角星,说还想在五角星中间烧瓦斯烟火。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严肃地说:
    “不要在花圈摆放台前烧瓦斯。”
    他说,在花圈摆放台前烧瓦斯烟火,不是我们的方式。
    他环顾干部们说,在主体思想塔顶上已设了火炬,这里勿须点燃瓦斯烟火。
    那天,亲爱的金正日同志作了具体的教导还不放心,后来又来观看花圈摆放台沙盘。
    在他的深切关怀下,花圈摆放台渐渐成形。
    1985年夏天,金正日同志又一次来到现场。
    他在有带子装饰的五角星前面细心观察好一会儿,沉入深思。过了好一阵,他转身向干部们说:
    “在革命烈士陵园花圈摆放台上最好不要浮雕五角星,而要树立主体,浮雕大的共和国英雄奖章。将安葬在革命烈士陵园的革命烈士之中,有许多人牺牲在抗日革命斗争时期,但他们都可以称为共和国英雄。在革命烈士陵园花圈摆放合浮雕大的共和国英雄奖章比浮雕五角星更有内容,更有意义。”
    这真可谓非凡的构思和崇高恩情的绝顶。
    干部们和创作家们受到极大感动,心情激动地仰望着他。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对于要绘制好共和国英雄奖章浮雕图案的问题、垫石的形式和颜色问题都提出了圆满的方案,然后才挪步。
    他缓步登上半身像区台阶,发现有些革命烈士半身像有佩带英雄奖章的,突然止步。
    他向干部们说,有些革命烈士半身像制成佩带英雄奖章的形象,不要那样做。亲爱的金正日同志说;
    “活到我国解放以后牺牲的革命烈士中荣获英雄称号的革命烈士佩带英雄奖章,而在抗日革命斗争时期阵亡的革命烈士没佩带英雄奖章,这样塑造半身像可不好。”
    他说,事实上不能只把活到祖国解放以后牺牲的烈士才称为英雄,吴仲洽的半身像没有英雄奖章,可哪个英雄能与他相比呢。如果抗日革命斗争时期,有授予英雄称号的制度,那么,他们可能都获得了英雄称号。他强调说:
    “将安葬在革命烈士陵园的革命烈士都是英雄。”
    他说,正因为如此,才把他们安葬在革命烈士陵园,还为他们立半身像。
    干部们和创作家们没有从政治角度全面看问题,而只是从业务观点看问题,以至对佩带英雄奖章一事处理失当而引咎自责。于是决定所有半身塑像一概不佩带英雄奖章,只在革命烈士陵园花圈摆放台上浮雕极大的英雄奖章。
    在花圈摆放台上浮雕得又庄重又肃穆的用木兰花衬托的共和国英雄奖章,这正是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对革命烈士的至高无上的集体表彰,它将以抗日革命烈士闯过浴血奋战的征途中建树的丰碑、激励革命的新一代永远继承革命事业的金星永放光芒。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1 23:38    IP属地:未知

历时数十天,长达102篇的长篇连载故事集《伟人——金正日》在LELAND斑主决意辞职的时候,终于贴完了,感谢LELAND,感谢XFS,如歌情怀,S老R,美诺,糊看,UZ,身土不二等等很多很多的朋友们.
非常感谢在军团的日子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07-04-11 23:40    IP属地:未知

SEE U ALL

MISS U ALL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