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Polo/Polo Plus论坛 >  【装修日记】写在实现前——记录我自己动手的家装日记

发表于 2015-03-12 15:24    IP属地:未知

强大的不可想象啊,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3-12 15:33    IP属地:未知

地暖重新恢复后,已经又耽误了2天。但是至少后续工作又能开始了。
当初选择安装供暖装置前,我做了不少相关的研究,其实对于非专业人员(外行),我直到现在仍旧没有停止了解。
我在这里简单的解释下,家用锅炉及其供暖方式。
在我小时候,去父母工厂洗澡,澡堂边都有个锅炉房,那儿我是没敢靠近的,因为父母说锅炉会爆*炸。
只能看见那高高的烟囱和边上散落的煤灰。
家用锅炉并不是那个大家伙,在我国主要是家用燃气锅炉。体积小巧的多,而且基本上,高度和宽度都和一个燃气热水器相仿,只是厚度上厚一些。
我以我选的菲斯曼壁挂炉为例,它的宽度只有40cm。和一个吊柜差不多。
它的大致结构是这样的。

外壳可以很方便的拆下,对于维修和保养是很方便的。

这个封闭的金属盒子,就是燃烧室。里面包含有热交换器。这个换热器是火焰和水进行换热。燃烧室整体包裹厚厚的保温层,防止热量无谓的散失,同时也能减少噪音。所以锅炉燃烧的时候,几乎听不见声音。
上部是金属外壳的鼓风机,负责把燃烧的废气通过烟道排出室外,同时由于是封闭系统,负压把新鲜空气抽进来,和燃气进行比例混合后喷入燃烧室进行高效燃烧。
是不是有点类似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原理?吸入空气和喷油嘴经ECU计算后喷出的油雾进行混合,然后吸入气缸进行燃烧。
这也是和传统燃气热水器的巨大不同。燃气锅炉的燃烧效率普遍比燃气热水器高的多。

因为严苛的环保规定,欧洲现在所有生产的燃气壁挂锅炉都是冷凝炉,燃烧效率更高。
其燃烧室是圆柱形,里面有不锈钢高效换热器。

此外,燃气锅炉的烟道是共轴同心的,内部管道是排烟管,外管和内管之间的通道是进气管。
这样的设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燃气锅炉的空气和燃气比例是经过控制的,燃气来源可控,空气来源也必须可控。
  燃烧系统的密封性保证空气完全从室外获取,就不再消耗室内空气!这可以说是和燃气热水器安全性上最显著的区别。
  这也是国外严格的保温、气密住房要求所促成的,因为房间的气密性,空气的补给和换气都是经过预先设定的。燃气锅炉如果过多的消耗了室内空气,就严重威胁人身安全。
2.燃气锅炉的排气温度很高,而在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很低。利用同心设计,可以让排气的温度预热吸入的空气,也冷却了排气管温度。提高了系统耐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锅炉的烟道垂直向上是最有利于排气和进气的。

不过在公寓楼和多层住宅中很难实现,可以利用87度的弯头(国内一般叫做90度弯)。以菲斯曼锅炉为例,烟道长度厂家要求短于3米。
而增加一个87度弯就相当于减少1米!所以锅炉的位置还是尽量靠近外墙。对于燃烧效率的保证很重要。烟道水平段也不是水平的,有个3度的倾角,这又根据普通锅炉和冷凝锅炉分为负正两种方向。

中部是燃气的电子阀门,右侧是循环水泵,黑色的塑料组件是综合水路。后部表面有折痕的是热水板式换热器。在这里进行循环水和自来水的热量交换。
这是和燃气热水器的第二个显著区别,燃气热水器是直接加热自来水。而锅炉永远加热自身封闭的循环水。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因为自来水中,因不同区域不可避免含有不同的矿物离子,综合起来,我们称之为水的硬度。
当水温被加热到超过60摄氏度后,水体的矿物离子就会显著凝结沉淀,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水垢的积累。
对于我们的烧水壶来说,或许我们还能清洁一下,但是对于有复杂热交换器和水路的锅炉来说,清理水垢几乎是不现实的。
而水垢的沉积,会牢固的附着在管路的内壁,显著降低了传热性能。也就是说,相同的热量,更难以将水体加热到原先的温度。
对于我们的感觉就是,烧水壶烧水变慢了,月底交电费发现费用多了,燃气热水器更费燃气了。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要求市政提供软水?显然咱没那个影响力。
自己加装一套“软水”装置?费用不菲,而效果也难以控制。
锅炉制造商其实比我们更早遭遇到这个问题。于是,他们设计出了封闭循环水路。
封闭的水体,矿物离子总量是固定的,当这些离子都沉积了,也就再也没有什么能沉积了。而这微小的离子量,远不足以明显影响锅炉的热效率。
所以说,家用燃气锅炉总是加热自己封闭的循环水,这循环水很快被加热到高温,然后通过下面这个高效板式换热器,迅速的把温度传递给了不断流经的自来水。
被换热后变热的自来水,再从锅炉送出,到达我们的水龙头和淋浴的花洒。

这就是紫铜和不锈钢复合的板式换热器。

然而国外因为燃气锅炉的燃烧效率很高,加热非常迅速。循环水很快就加热到接近90摄氏度。通过板式换热器,自来水也快速升温,但是这个自来水只要打开龙头就不断输出,升温却有个小小的过程。
加上从锅炉到自来水龙头的管道内积存的冷水,所以出水不会马上是热水。等换热后的热水流过来,本身也和管道和冷水进行了换热,所以水温是逐渐热起来。
而同时,锅炉的温度感应器探测到循环水以达高温,出于高温保护会减少火力输出乃至关闭燃烧室,水的比热容让循环水仍带着高温在板式换热器中和自来水进行热交换。
当温度感应器探测到循环水温度下降到一定值时,再次启动燃烧室,再次加温……
希望各位不要看晕了。简单的说,当热水的需求量不是那么“大”时,高效的锅炉是间隙性的工作的。然而换热后的自来水温度是有梯度的,带来的后果是,人洗澡时,明显能体会到水温忽高忽低。人体对于洗澡水温在3度以内的变化还是很敏感的。
这个在我家已经体会到了。解决方法是适当的调低锅炉的燃烧效率,或者提高用水的流量。
不过这都是补救措施。
目前合理的方式是,安装一个生活热水水箱。让锅炉的把水箱内的水加热,然后停机。水箱有5cm厚的保温层,可以确保很长时间水温温度。而水箱中的温度感应器会在水温下降到一定值时发送信号给锅炉,锅炉会再次启动,加热水箱中的水。
加热水箱的水也是利用盘管换热技术,但是由于盘管内是锅炉输出的高温水,所以盘管外壁和自来水接触会有一定的结垢现象。
[ 本帖最后由 Titaniaweg 于 2015-3-13 09:42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3-12 16:08    IP属地:未知

了解完燃气壁挂炉的大致结构后,可以了解下供暖是如何实现的。
如果锅炉单独加热循环水可以这样表示的话。

这被加热的水可以通过供暖管路送到散热器(暖气片)上,并被送回锅炉再次加热。

如果画的更详细些是这样。
左边是生活热水水箱。右侧白板都是散热器。

再把生活热水供应管路加上就是这样。

德国人为了节约采暖费用,还会配合太阳能集热板,把太阳能集热板加热的水也并入采暖管道,那就是这样。

[ 本帖最后由 Titaniaweg 于 2015-3-12 16:09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3-12 16:44    IP属地:未知

有了锅炉,采暖方式又有两种选择。
1. 散热器(暖气片)
   暖气片分为:铸铁、钢片式和铝合金。
2. 大面积辐射式:地暖和墙暖。
在我小时候,曾去过一次北京。
当时印象中,墙上有个很奇怪的东西,而且烫的很。外表很粗糙。
现在想来,应该是一种铸铁的散热器。铸造精度不高,的确当时外表并不重要。里面采用蒸汽供暖。

在德国时,每个房间都是这样的暖气片。
为钢片结构,有个手动旋钮,上面有1-5的数字。

表面特暖和。还能烘干衣服。

内部结构是这样的。

而浴室里是这样的散热器,可以挂毛巾。再也不用担心冬天毛巾总是湿湿的了。

另外还有铸铝散热器。
表面出现了各种曲线。

内部是这样的。

[ 本帖最后由 Titaniaweg 于 2015-3-12 16:45 编辑 ]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3-12 17:21    IP属地:未知

散热器式采暖方式,热量很快就从散热器表面以对流和辐射形式散发出来。为了热量更好地加热室内,散热器背后的墙面需要安装隔热板,减少热量无谓的向外墙散失。
对于快速采暖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长久以来,我国北方人民喜闻乐见的采暖装置。
德国人民也很喜欢。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和采暖成本的不断上涨,这种采暖装置的相对缺点也越来越受到人民关注。
采用散热器采暖,蒸汽就不说了,热水的温度大约在60-70度。这对于燃气锅炉来说,轻而易举。
可是能量是守恒的,获得了高温,自然就要付出相对“高”的热能,反映在燃气费上更加的直观。
那么,出于节能的考虑,人们把温度调低些如何?的确可以,但是因为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和所处位置的局限性,房间的温度很难再如原先那么温暖。
仅在散热器周围还有温暖的感觉,远离散热器的空间就显得“冷”了许多。
这使得房间的温度梯度变得更加明显。
从理论上,如果能扩大散热器的散热面积,那就能减少这种温差。遗憾的是,散热器是按照在墙上的,我们不能把墙面都装满散热器,那样就没法把家具靠墙摆放了。
散热器前端至少要和家具保留个最小距离。
在面积不能扩大的情况下,降低温度采暖更加难以实现。
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墙暖和地暖开始进入考虑范围。
地暖的本质是一种低温采暖方式,采暖管道中的热水温度大约在35-45度。这相比暖气片中的水温,已经做到了明显的节能。
但是地暖是埋入地下,散热是通过热传递加热周围地面,然后加热地表覆盖层,最终通过热传递,对流和热辐射给室内供暖的。
我前面说过,混凝土传热是相当快的。
埋入地下的地暖管道,也会同时加热它下面的地面。所以在施工中,需要做相应的保温处理。根据我的认知,我要求地暖公司给我使用密度最大,厚度最厚的保温板。
遗憾的是,国内保温材料缺乏相关参数,很难知道,究竟选用的保温板的隔热性能是怎样。
原始地面,也有平整度要求,基本上是在4米长度上不得有超过15mm的落差。然后沿着所有接触墙体,贴上隔音带,防止声音沿着地面向墙体传播。这在国内解释为保温带,其实是个误区。

铺设保温板。

保温板上,德国还会铺设沥青防水层,国内跳过直接铺反射铝膜。然后铺上抗拉升铁丝网。
就可以把管道用不同方式铺设上了。
比如用管卡。

我家也是用管卡。黑色的是隔音带。

或者选用自带卡槽的保温板。可以加快安装速度,精确控制管间距,提高管路固定的牢固度。而且更加美观。

所用管子也有多种多样。
比如有铝层的阻氧管,防止外界空气向管内渗透,因为氧气渗透后,循环水体容易滋生藻类。此外含氧气的水体经过金属管路时,尤其是水泵的叶轮,容易产生氧蚀现象,加速管件的腐蚀。
据说原装POLO的水泵就是塑料的叶轮,而副厂产品是金属叶轮。可能原厂产品就是为了减少氧蚀才使用塑料叶轮。
很可惜,地暖公司给我的管子不带铝层。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3-12 21:23    IP属地:未知

地暖公司使用的管道是PERT,这本质上也是一种聚乙烯管。
因为良好的柔韧性和相对便宜的价格,在国内地暖行业使用很普遍。
PEX-ALU管,就是带有铝膜的管,地暖公司也有,但是这种管也根据铝层的接缝方式分两种。因为铝层是包裹上去的,所以有个接缝。
一种是铝层包裹一圈搭接在一起,搭接焊,可以从断面上看出明显搭接部位的铝层厚了一些。

另一种是铝层包裹完直接对焊在一起,从断面上看,对接焊缝稍微粗一点。


而对焊铝层的管道阻氧性能最好。
搭接焊的管道在小半径弯曲时,很可能导致搭接焊裂开。
地暖系统中还有个重要组件叫做分水器,用于把从锅炉输出的热水分配到各个回路中去。
如果没有分水器,那么整个回路串联,必然导致各个部分温度不均。而且流动阻力很大。

那么分水器布置在哪里呢?
大部分用户都觉得这个东西很难看,所以布置在卫生间的水池下,用水池柜子挡着。
可是这样后续维护保养起来,就非常难以操作。首先水池很矮也很深,打开有的水池柜子还是抽屉,那样如何才能方便的观察或者操作分水器呢?
其实分水器是一个总的水路分配器,它用来均衡每路水路的长度和压力。那么理论上说,分水器布置在整个供热区域的中心最好,如果整个室内都做地暖,那也可以是房屋的中心。这样分配出的每路管路距离分水器大致相等。

每个地暖回路的管道总长根据管道的直径的不同而不同。
理论上来说,管径越小,管道弯折处的转弯半径也约小,这都导致液体流动阻力也越大,水泵的负荷也越大。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持续的运行,总管道长度需要最短。
而管径越大,转弯半径也越大,流动阻力更小,水泵负荷也小。管路可以做到最长。
但是现实情况是,因为房间有个固定的制热量,所以管路设计需要计算达到额定制热量所必须的换热面积,如果管径大,因为转弯半径的限制,管道之间的间距也大很多,单位面积中可铺设的管路长度就很有限。有可能完全满足不了换热需求。
如果管径小,可以在有限面积铺设更长的管路,甚至多路回路,来满足换热需求。所以管径的大小,是个根据实际情况均衡来决定的。本质上,以满足供暖需求时,最大的管径优先。
而每个回路中的压力损失和流速基本都要保证一致,否者也会出现某些回路很热,而某些回路迟迟不热的现象。
如下图中,热成像下的管路图,高亮的是较热的管路。

地暖的管路布置的密度也不都是均衡的,某些地方,需要刻意的铺设密集些。比如靠近大面积落地窗的部位,至少在1米距离上布置的密集些。

如果有人说,我家不止一层怎么做地暖?没关系,同样可以。每层需要一个分水器。

地暖地面的剖面结构大致是这样的。
1.墙体                       7.PE-X管道(例如17x2规格)
2.抹平层                     8.管卡
3.踢脚线                     9.隔热板 38/35"聚苯乙烯 38是原始厚度,35是承压后厚度
4.柔韧性填缝剂               10.承载地面
5.带有PE膜的沿墙隔音带       11.瓷砖
6.符合DIN 18560标准的地坪    12.薄涂法瓷砖粘合剂
(浮动式地坪)

以下是一些材料的导热率:

铝: 221 W / m*K
铁: 71 W / m*K
紫铜: 393 W / m*K
银: 418 W / m*K
PE-HD: 0,35 W / m*k
PE-LD: 0,42 W / m*K
PE-X: 0,43 W / m*K
聚苯乙烯: 0,035 W / m*K
聚氨酯: 0,041 W / m*K
[ 本帖最后由 Titaniaweg 于 2015-3-13 10:00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5-03-12 23:34    IP属地:未知

期待更新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3-14 01:14    IP属地:未知

等新做的地坪干燥的时间,我和我妈在进行瓷砖的嵌缝,这个其实很简单,只是需要一些技巧,我们也是在摸索中不断进步。
厨房的瓷砖缝全部用的是百得的双组份防水嵌缝剂。颜色是白色,这个有些遗憾,其实嵌缝剂有多种颜色,有白色,粉色,褐色,灰色,黑色等等,可惜双组份防水的就只有白色。对于蓝色的地砖来说,白色的嵌缝很漂亮,但是墙砖已经是白色的,嵌白色的缝就没有什么反差了。所以大卫生间的墙砖就不准备用白色了。
在家居乐看到邓禄普也有双组份防水嵌缝剂(其实德高也有,但是也是白色),有多种颜色,可惜灰色黑色都刚卖完,查到南京有个总代在五洲装饰城,电话过去,说有货!立刻驱车前往。
去了才知道,原来也是百得的总代,得知是我自己嵌缝,又给我传授了些经验,我又买了块新的嵌缝刮板,原先的有些变形了。我还问了下关于防水密封带的事情,毕竟短期内没法再获得LUGATO的密封带了。老板说国内没有人用这个,但是台湾人一直推荐要使用,他们有一种无纺布防水密封带,也是配合防水涂料一起的。给了我一些让我回去试试。
如获至宝的带回家,赶快配合防水涂料把小卫生间给做了。当时时间太紧迫,也没拍照。不过没关系,德国到处是自己动手的人,教程一大把。
首先在阴角处涂抹上较多的防水涂料。

然后用手把防水密封带放在阴角处。

利用刮板把密封带嵌入防水涂料里。

地面的墙面的交接处也同样安置密封带。

最后整体涂抹防水涂料。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5-03-14 02:07    IP属地:未知

等防水做完两遍干燥后,瓦工师傅再次来安置地漏了。这次他切的很小心,然后我又补了点防水。但是这让我有了个想法,我决定制作一个地漏堵头,专门在做地坪时就堵在排水管口。等安置地漏时,拔出堵头,地漏直接安置,不需要切开地面,也就不再破坏防水了。后来,这个堵头在老房维修时,我真的做了出来。
就是图上这个黄色的东西。等地坪干燥后,可以把堵头拔出,然后做防水。做放水时换小堵头堵住排水管就可以。

做防水前,拔出大堵头,换成小堵头。就留出了安置地漏的位置。此图是老房维修,使用的是德高的防水,颜色和百得的不同。

瓦工开始贴小卫生间的地砖。本来我是建议在地漏附近,做个有倾角的下陷。
应该是这个样子。

利用橡胶锤微调瓷砖的倾角

然后达到这个效果。

不过瓦工没有采纳。
最后的地漏是我和瓦工一起安装的,我用PU胶把金属地漏口和下面的PVC排水管之间做了密封。

卫生间我们是用黑色来嵌缝。和白色的瓷砖反差很大,效果很不错。
由于没有照片,我就借用德国教程吧。嵌缝必须等瓷砖粘合剂定型之后!
首先把嵌缝剂混合均匀后,抹在墙砖上

或地砖上

然后沿着瓷砖对角线方向斜着把填缝剂填入缝隙

同样是对角线方向。

用一块海绵板来压平

地砖也是一样。

最后用一块干布来擦拭,用来保持嵌缝的平整表面。不过时间根据不同品牌而有所不同。
我的感觉是百得的凝固的比邓禄普的快一些,但是百得凝固后的硬度比邓禄普大的多。
[ 本帖最后由 Titaniaweg 于 2015-3-15 00:51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来自 爱卡Android版 发表于 2015-03-14 10:44    IP属地:未知

牛逼!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