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爬行”过不堪重负的大桥来到现场。
瓦工师傅几乎没有在墙砖上有任何进展,他开始贴了地砖。
地砖同样是诺贝尔的,因为我没有时间,就在墙砖那一起选了,本来想选深灰色,后来发现还有一种蓝色,你知道,我对蓝色是没有抵御能力的。
尺寸是30x30,我也觉得这是最完美的尺寸。
地暖地面,对贴砖有尺寸要求,虽然国内并没人关注,但是在德国是有明确规定。瓷砖的最长边不得超过60cm。如果是矩形,那么长边比短边的比例不得大于2:1。
这是因为地暖地面需要有膨胀空间。
第一眼看见厨房地面,我这近视眼差点以为是个游泳池。宛如蓝色的水面,我很喜欢。
当初本想自己贴砖,所以瓷砖间隙卡(小塑料十字架)我也购买了,而且根据地暖地面瓷砖留缝的要求,买了3mm宽的规格。
这个和瓦工的分歧也很大,他本坚持要不留缝,说那样好看。
但是我必须考虑热膨胀的影响和嵌缝剂的处理,如果瓷砖留缝极小,那么后期嵌缝就很难,即使嵌缝了也不牢固,容易松脱,
瓷砖表面是防水的,但是缝隙不防,我的老房子就因为瓷砖缝隙漏水导致楼下抱怨,而我无法在那么细小的缝隙里有效嵌缝。
所以有了前车之鉴,我坚持我的工艺要求,瓦工最终接受了,十字架安置也很正确。但是……
瓷砖十字架主要有两种安置方式。
一种是这样:
十字架直接嵌入粘合剂中,不需要拔出,也不影响后期嵌缝。
另一种是这样:
后期需要拔出,否者影响嵌缝。
瓦工师傅使用了第二种,他给我后来的解释是,这样拔出来还能继续用,省材料。
但是他忘记了一点,这是瓷砖粘合剂,不同于水泥黄沙贴砖,粘合剂因为靠自身组分和水的化学反应,凝固速度比水泥黄沙快很多!
而且凝固后强度也大。
瓦工师傅虽然答应了我是用瓷砖粘合剂,却没有按我的要求使用齿形刮板来刮平涂抹的粘结剂,导致粘结剂用量极大。
瓷砖缝隙也挤出不少粘结剂,等他按经验去拔那些十字架时,基本是拔不出来了。不得不用钳子夹住用力拔,结果还有不少断在里面。
给后续的嵌缝造成不少麻烦。
为什么我一定要用瓷砖粘结剂呢,因为它和水的比例是固定的,它在凝固中也不再吸取更多的水分。体积也不发生明显收缩。
而广大瓦工喜闻乐见的水泥黄沙呢,黄沙本身不参与反应,只是一种填充剂。水泥反应中不断的吸取水分(所以瓦工会事先把瓷砖浸水)。
而水泥凝固中还会明显的缩小体积,所以即使贴的时候水泥填充满满的,但是凝固因为收缩就部分的与墙体和瓷砖分离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空鼓。
我们支付了高昂的瓷砖切割费,但是送来的瓷砖却参差不齐,根本不是正方形!大量缺角、崩瓷、表面划痕,边长不一。
瓦工对此意见极大,因为这样他就没法把缝隙做好。瓦工是手艺人,自己做不好会感到很恼怒。所以只肯贴没有切割过的原尺寸地砖。
我只好和我妈开始挑选尺寸正确的瓷砖,每块砖都要测量边长和整齐度,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最后只有最上面一层是标准尺寸,下面的都是多多少少有些不正的,剩下大量缺角崩瓷的放另一边。
开始尝试嵌缝。
经过这几天,厨房再也没有别人家做饭的味道了,说明这个逆止阀安装是不错的。
[
本帖最后由 Titaniaweg 于 2015-3-11 21:0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