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Polo/Polo Plus论坛 >  改碟三部曲之鼓刹 碟刹之我见(已更新,欢迎大家继续讨论帮我指出错误之处 谢谢)

发表于 2011-07-12 15:59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phtero 于 11-07-12 15:48 发表
不知鼓刹与碟刹的特性,对ABS启动之后的刹车性能表现,有怎么样的影响呢?
个人觉得碟刹灵敏度更高更便于调节,表现自然更出色
同志们辛苦了;喂人民服雾!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7-12 16:15    IP属地:未知

原帖由 插电混合动力 于 11-07-09 11:25 发表
3.最关键的来了。杠杆。碟刹是活塞直接推动刹车片摩擦刹车盘,分泵给出的压力就是刹车片给予刹车盘的压力。但是鼓刹不同,很明显,鼓刹的结构是一个顶端支点的杠杆,这个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争议,有疑问的同学可以 ...
3.最关键的来了。杠杆。碟刹是活塞直接推动刹车片摩擦刹车盘,分泵给出的压力就是刹车片给予刹车盘的压力。但是鼓刹不同,很明显,鼓刹的结构是一个顶端支点的杠杆,这个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争议,有疑问的同学可以百度一下。杠杆原理很简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就是活塞产生的推理,动力臂就是刹车片下支点到活塞与刹车片的接触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虽然鼓刹的分泵推力只有碟刹的一半,但是,鼓刹蹄片在杠杆的作用下,活塞的推力被成倍的放大,理论上是远大于碟刹的。这里有两个比较麻烦的问题,1.刹车片是曲线形式的,2.刹车片与刹车盘的接触面积是逐渐增大的,这里就需要用到微积分来计算了。鼓刹碟刹到底谁的制动能力更强,就要看这个微积分的结果了。坐等高手。
看看红色的部分,插电TX以为鼓刹是个省力杠杆所以说推力被成倍的放大。我下来又做了多次试验。结果发现这其实是个等臂杠杆,动力不会变大或变小。
试验前先测试一下刹车蹄到刹车总成的外缘的距离:

上部(活塞端)的距离约23mm
同志们辛苦了;喂人民服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7-12 16:18    IP属地:未知

中端约23mm

同志们辛苦了;喂人民服雾!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7-12 16:20    IP属地:未知

下端约23mm

同志们辛苦了;喂人民服雾!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7-12 16:25    IP属地:未知

这次试验方法很简单:就是找人拉动手刹线,让刹车蹄运动起来,看看到底它是怎样的运动规律,到底是底端(省力杠杆)先接触外缘还是中端或上端(等臂杠杆)先接触。试验方法:

同志们辛苦了;喂人民服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7-12 16:31    IP属地:未知

好了!让我们来看看结果吧。(为了尽量减小误差,让数据更科学我故意加大刹车蹄的运动距离。实际刹车时这个运动距离要小得多):
上端与外缘的间距约为15mm

同志们辛苦了;喂人民服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7-12 16:35    IP属地:未知

中端约17mm

同志们辛苦了;喂人民服雾!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7-12 16:39    IP属地:未知

下端的距离约为19mm

同志们辛苦了;喂人民服雾!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7-12 16:49    IP属地:未知

再来看个证据吧:

底端未被磨损的痕迹(既然用了好几万公里了都未曾被磨损,可见受力的确是从上至下的。受力段肯定在中上端!)
同志们辛苦了;喂人民服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1-07-12 16:51    IP属地:未知

再放大一点来看!

同志们辛苦了;喂人民服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