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2-22 20:31 IP属地:未知
一、 正月初八日出梅山金山照,碧水红土晒盐田,征服红拉山
早上大家都很听话,七点不到就起床收拾好了。上车挑灯出发,因为德钦离飞来寺只有十公里,我看天色还早,就以四十码时速慢慢往那边溜,到了都还七点半不到。当转过山口看到银色雪山在夜幕下露出一角的时候,人一下子就兴奋了。越转露出越多,感觉脑袋都膨胀充血了.直到整个梅里雪山山脉在夜色下显露出来,卡瓦博格峰就静静的站在那里低头俯视自己。七点半离日出还有一会儿,飞来寺对面四川大姐的早餐馆已经开业,我们把车停进饭馆旁边支路就去她店里吃早餐避寒等日出。老板说吃了早饭可以上她家楼顶露台看雪山,结果13个人吃完早餐一结账212元,抵得上我们吃顿中饭了,稀饭3块一碗。果然吃完上去屋顶已经有不少人把装备支上,算了就当买门票了。还好人不算很多,还留有空位给我们。圣山这时由纯银已经开始染上红晕,连她头顶的一抹白纱也给染红。圣山就是圣山,周围其他的高山在这个冬天顶上都干干净净的,没有一丝云。她比别的山还高,那里气温应该更低,更干燥,就奇怪哪去扯的一片云。所有人、所有设备、各种角度、各种姿势,没有一个停下来;手机、相机、无人机、摄像机、平板,每种镜头,不停地拍。虽然说是看日出,但没有一个人转过身去找太阳。飞来寺这个角度位置就是看日出时太阳为神山换上各种色彩的纱笼。短短几分钟,山体变得越来越红,渐渐色温越升越高,颜色又开始由红转金。非常幸运的我们才来就赶上了梅里的日照金山。虽然是冬天更容易看到些,但也不是每天都有,据周围的摄影者说已经来等了两三天,今天才看到。太阳越升越高,金色又逐渐褪去,梅里又换上洁白的圣妆。但阳光下雪峰的纹理显现更加清晰,山尖、山棱、积雪、冰川、植被、小径全都纤毫可见呈现在我们眼前。阳光也慢慢向山脚下山谷里的小村落移过去。这次终于把藏区最重要的几位神山看遍了,六年前夏天经过这里神山只露出来短短几秒钟,等掏出相机拍照影像里只留下明永冰川的冰舌。
虽然色彩已经不再变化,但依然可以听见周围不断有快门的咔咔声和虔诚藏民的哞呢。在楼顶拍了一会儿感觉不出颜色变化后就下去飞来寺景区观景台以白塔作前景再拍圣洁藏区特色的雪山。景区门票要60元,光一个观景台应该不值这个费用,这个门票应该是还包括梅里雪山自然保护区的,下次有机会再留个三四天时间进去瞎逛。
拍了好一阵子才决定收工离开,飞来寺是此行停留和拍照留影最多的一个景点,下山往盐井前还不断在停车再拍最后一张。每一次都是说再停最后一次,再拍最后一张,直到渐行渐远,圣峰在后视镜里消失。离开飞来寺前小伙伴还去佛器店买了几把藏刀,当地产巴直名刀,没有研究过不了解,好在比起卡卓刀来说便宜多了,随便买了几把。所有人还在下山的一个回头弯停车场以卡瓦博格为背景拍了集体照。照片是请那里几个开轿车的广东人帮我们拍的,看他们那架势在支茶几要泡功夫茶。下次应该向他们学习,把行程再整悠闲点儿。
飞来寺往北走九十几公里就离开云南界,进入西藏,这次在云南整整玩了十天。界碑处我停下来让新加入的小伙伴留影拍照,第一次进藏应该还是会有激动的感觉,我这种老鸟就没有太大感觉了。所以我第一个驾车离开,他们还在拍照。但后来他们追上我才说看到金沙江对岸山崖上有一对玩耍的雪豹,一群笨蛋也不知道用对讲机叫我,浪费我辛苦带去的长焦小竹炮。
到古盐井的路不错,但要看盐田还需要穿过村子走一段没有硬化的土路,路面很窄,对方来车错车困难。景区不收门票,随便玩随便拍,谁家的晒台好象也没人管。有些盐井晒台已经枯竭废弃,应该是采了几百年再流不出盐卤。当地人民很纯朴,问路什么的说得也很详尽。停了一会儿来了两个小孩卖盐,白色粗盐是吃的,红色底层刮下来的盐用来泡脚。十块钱买了一袋粗盐几个小孩子就回村去了,不象哈尼梯田卖鸡蛋的小孩扭倒费。
盐井出来没有找到中饭吃,接着翻红拉山。车少,风大,依然是冰雪路,山口有4448米,三车有昨天的经验都没有拉链子。大家雪山都看够了,说已经产生审美疲劳,垭口冯姐想下车拍照,结果一阵寒冷的狂风连人带车门吹了回去。毫无压力翻山之后到达芒康,结束我们的冬季滇藏之行转入318国道。因为天时尚早,一行众人又有了审美疲劳,所以决定继续赶路不停留。晚上在相对海拔低点的巴塘县住宿。芒康到竹巴笼一段西藏境内318国道在修缮,坑坑洼洼和碎石较多,影响速度但小车通行无压力。过了竹巴笼进入四川境路况变好。竹巴笼三座金沙江大桥在去年垮塌堰塞事件中被冲毁,河道中可见桥体残骸,一座去年新修没完工的桥桥面不见了只余钢缆。现在过金沙江靠一座铁质便桥通行,估计平板拖挂车无法通行。四川境国道边上都是水淹后的淤沙,风一吹扯起漫天尘幕,山体上淹没线清晰可见。冬天的318国道人少车少,住宿便宜,晚餐在巴塘邛崃饭庄菜品味道不错,大家吃得很尽性。
[ 本帖最后由 whammy 于 2019-2-23 08:5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