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起亚K3论坛 >  二战航空枪炮大盘点——德苏篇

发表于 2016-05-28 19:10    IP属地:未知

  不过理论上是采用了,实际生产和装备的数量却低的有点可怜。比如1935年计划生产410挺机载的12.7mm ShVAK,实际完成的只有区区86挺。等到UB机枪服役,12.7mm ShVAK在性能上几乎是全面的完败,加上所用的凸缘弹需要额外的生产线,不如UB系列的弹药通用性好,所以这种型号的ShVAK和对应的弹药都早早的停产了,在战争中几乎没起什么作用。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5-28 19:10 编辑 ]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9:10    IP属地:未知

基本参数:
  空重:40~42kg
  全长:1726mm
  枪管长:1246mm
  弹药:12.7x108mmR
  初速:810m/s
  理论射速:800rpm
  自动方式:活塞长行程导气式
  闭锁方式:枪机偏移式
  供弹方式:可散弹链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9:11    IP属地:未知

ShVAK 20mm机炮


20mm ShVAK TP


  由于12.7mm的ShVAK机枪表现不佳,所以研制工作在这个型号完成以后就迅速的转向开发更大口径的型号上去了,时间上大约是在1935~1936年间。而这个“更大口径”实际上就是把12.7x108mmR的弹壳扩口,装上一枚20mm口径的弹头,同时把弹壳长度截短以保持弹药全长不变。这样一来,新的20mm ShVAK机炮在结构上与之前的12.7mm ShVAK极为相似,而弹药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沿用停产的12.7x108mmR弹的生产线,在设计和转产上都很方便。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5-28 19:15 编辑 ]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9:16    IP属地:未知

  由于结构上大致还是沿用从ShKAS开始的鸟笼式供弹机,所以ShVAK机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都与ShKAS非常接近,不再赘述了。主要的改进之处在于将供弹机的旋转部分从10格改为11格,使机构动作变得更加平滑。另外导气管也从枪管上方移到了枪管下方,整体结构变得比ShKAS更加紧凑。还有一点,就是ShVAK机炮的零部件采用和UB相似的未经热处理硬化的钢材制成,虽然结构依然复杂,但成本上还是有所降低。同时在以高射速发射炮弹时较软的零件也比较不容易突然断裂,而是逐步变形,安全性较好,当然使用寿命上就只能随它去了。


20mm ShVAK KP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9:18    IP属地:未知

  ShVAK机炮同样分为适合坦克等地面载具使用的MP型,适合机翼固定安装的KP型,适合活动枪架的TP型和带射击协调器的SP型。其中固定安装的KP型也能作为桨毂炮使用,在Yak-9等机型上可以见到此种安装方式。


桨毂炮安装的ShVAK KP,炮管看起来特别长


  说起来,笔者看到一些资料上说ShVAK的桨毂炮型安装了特别长的身管,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所有型号的ShVAK机炮身管长度都是1245mm,炮口部分刻有螺纹,可以安装不同长度的Blast tube以适合不同的安装位置。Blast tube本身只是一根内表面光滑的钢管,内径比弹头直径略大以避免接触,主要作用是将机炮发射时的燃气全部导出到机身之外,保护机身内部零件免受炮口爆风的损伤。各国战机要在机身内安装短管枪炮时都需要加装这样的装置,比如德国的MK108作为桨毂炮时就需要一根很长的Blast tube来穿过引擎段。所以,ShVAK作为桨毂炮安装时只是接上去的这根管子比较长而已。
[ 本帖最后由 vincent-song 于 2016-5-28 19:19 编辑 ]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9:20    IP属地:未知

  作为一种20mm口径的机炮,ShVAK配用的自然有很常见的BZ穿甲燃烧弹(弹头重96g,弹尖装2.5g燃烧剂),BZT穿甲燃烧曳光弹(同BZ,尾部增加曳光管),OZ高爆燃烧弹(弹头重96g,装2.8g炸药和3.3g燃烧剂)和OZT高爆燃烧曳光弹(弹头重96.5g,装2.8g炸药和3.3g燃烧剂,尾部增加曳光管)。而苏联人的特色弹种是OF高爆破片弹和OFZ高爆破片燃烧弹。这两个弹种之所以称为破片弹,是因为弹体内表面刻有破片槽,爆炸时产生的破片数量和均匀程度均明显高于普通的高爆弹。同时即使是OF高爆破片弹91g的弹头内也只装填了6.7g炸药,装填系数仅7.4%,在同级别弹头里相当低,相对的弹体厚度就比较大,可以认为是极端追求破片毁伤效果的弹种。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9:21    IP属地:未知


各种20x99mmR炮弹,钢制弹体由于防锈的发蓝处理而接近黑色,靠近弹壳口部的是铜制弹带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9:21    IP属地:未知

更多精彩尽在 爱卡黑板报, Enjoy xcar!
*** 该用户太调皮了,已被禁言 ***

更多精彩尽在 社区首页, Enjoy xcar!
http://club.xcar.com.cn/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9:22    IP属地:未知

  说到这里,可以把德国空军的特色弹种M-Shell拿来做个比较。M-Shell是将弹头的壁厚降低到极限以最大限度增加弹头装药量的设计,在重95g的弹头里塞了18.4g炸药,装填系数高达19.4%,而破片效果由于弹体壁厚太低以及钢材韧性较好而变得很差(传统的小口径炮的钢制弹体是脆性相对较大的铸钢,而M-Shell为了引伸加工而使用了韧性较好的优质钢),所以可以说是极端追求爆轰效果的做法,跟苏联人的OF弹正好相反。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05-28 19:23    IP属地:未知

  那么,哪一边的效果比较好呢?就笔者看到的资料来说,半斤八两。德国空军的统计数字显示M-Shell平均命中4发可以击落一架单引擎战机,而苏联一方的统计数据是击落一架单引擎战机平均消耗147发20mm炮弹,按实战中空对空射击的平均命中率2~3%计算,正好也是差不多4发一架。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