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云南论坛 >  重游西双版纳(更新从42楼开始)

发表于 2016-11-24 18:47    IP属地:未知

这个也不记得是什么了,只知道它的花是白色的,花落了后红叶变成绿色的。

ཨོཾ་མ་ཎི་པདྨེ་ཧཱུ!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4 18:49    IP属地:未知

龙眼(学名:Dimocarpus longan),又称桂圆、荔枝奴、亚荔枝、燕卵,为中国水果;寿命最长可达400多年。与荔枝、香蕉、菠萝(凤梨)同为华南四大珍果。


ཨོཾ་མ་ཎི་པདྨེ་ཧཱུ!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4 18:50    IP属地:未知

龙神柱,仙人掌科。


ཨོཾ་མ་ཎི་པདྨེ་ཧཱུ!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4 18:53    IP属地:未知

叶榕是一种普遍的本地原产常绿乔木,全株植物含有白色乳汁,常见于中国南方和中国香港港的郊野。
对叶榕对土质的要求不高,在不同的土壤上也能生长。
傣语:主治“拢案答勒”(黄疸),“拢泵”(水肿),“拢牛哈占波”(小便热涩疼痛,尿路结石),“接短,鲁短习些”(腹痛腹泻,泻下水样稀便),“兵洞烘洞飞暖”(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兵洞飞暖龙”(疔疮痛疖脓肿),“阻伤”(跌打损伤),“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割鲁了冒米喃农”(产后乳汁不下,缺乳)。



ཨོཾ་མ་ཎི་པདྨེ་ཧཱུ!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4 18:55    IP属地:未知

黄金间碧竹别名青丝金竹,在中国广西、海南、云南、广东和台湾等省区的南部地区南部地区庭园中有栽培,竿黄色,节间正常,但具宽窄不等的绿色纵条纹,箨鞘在新鲜时为绿色而具宽窄不等的黄色纵条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主治"拢案答勒"(黄疸),"拢沙约贺冒"(眩晕),"拢牛"(小便热涩疼痛)。


ཨོཾ་མ་ཎི་པདྨེ་ཧཱུ!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4 18:56    IP属地:未知



ཨོཾ་མ་ཎི་པདྨེ་ཧཱུ!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4 18:58    IP属地:未知

节果决明(学名:Cassia nodosa)是豆科决明属的植物。分布在夏威夷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广州等地,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西双版纳有栽培。广州也有栽培。分布于印度、缅甸、柬埔寨、泰国南部及越南南部。夏威夷群岛引种作行道树或栽培作观赏树。木材坚重,可作家具。树皮提供鞣质;果亦药用。


ཨོཾ་མ་ཎི་པདྨེ་ཧཱུ!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4 19:00    IP属地:未知

霸王棕又名俾斯麦榈,棕榈科霸王棕属常绿高大乔木。原产于马达加斯加西部稀树草原地区。引入中国后,在华南地区栽培表现良好,深受欢迎。



ཨོཾ་མ་ཎི་པདྨེ་ཧཱུ!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4 19:02    IP属地:未知

九里香(学名:Murraya exotica),又称:石辣椒、九秋香、九树香、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过山香、黄金桂、山黄皮、千只眼、月橘。拉丁文名:Murraya exotica L.芸香科、九里香属常绿灌木,有时可长成小乔木样,株姿优美,枝叶秀丽,花香浓郁。根、茎、叶所含化学成分与千里香类同,产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五省区南部。常见于离海岸不远的平地、缓坡、小丘的灌木丛中。喜生于砂质土、向阳地方。南部地区多用作围篱材料,或作花圃及宾馆的点缀品,亦作盆景材料。
九里香的花、叶、果均含精油,出油率为0.25%,精油可用于化妆品香精、食品香精;叶可作调味香料;枝叶入药,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可治胃痛、风湿痹痛,外用则可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等。此外,医药上还以之为强壮剂、健胃剂等。
著名的胃药--三九胃泰原为第一军医大学科研成果,曾荣获解放军医药科技成果奖,后被深圳南方制药厂生产为一种中药冲剂,造福于广大患者。其配方中的主要成份就是药用植物三桠苦和九里香,所以取名三九胃泰。 


ཨོཾ་མ་ཎི་པདྨེ་ཧཱུ!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4 19:06    IP属地:未知

见血封喉(学名:Antiaris toxicaria Lesch.),又名箭毒木,多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雨林中,乔木,高25-40米,胸径30-40厘米;具乳白色树液,树皮灰色,春季开花。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心率失常导致),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们称它为"见血封喉"。分布于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广西、云南南部。。斯里兰卡、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见血封喉是本属四种中唯一分布至我国的1种,种群数量稀少;其树液有剧毒,有毒成分为瓤α—见血见血封喉封喉甙和β—见血封喉甙,具有强心、加速心律、增加心血输出量作用,在医药上有研究价值;树皮纤维细长,强力大,容易脱胶,可为麻类代用品,易可作人制纤维原料。
性味:苦;性温;大毒
功能主治:鲜树汁;强心;催吐;泻下;麻醉;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种子:解热。主痢疾
注意事项:见血封喉有剧毒,使用宜慎。云南及海南等地有用树汁作箭毒,射杀野兽;人畜受伤者,其毒液进入伤口,很快便会中毒死亡。


ཨོཾ་མ་ཎི་པདྨེ་ཧཱུ!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