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沃尔沃XC Classic论坛 >  歼七的故事(全文更新完毕)

发表于 2017-03-04 17:02    IP属地:未知

  1978 年 12 月 30 日,经过上述四项主要改进的第一架歼-7II 原型机由试飞员余明文驾驶首飞成功。同年 3 月到 6 月,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按照试飞大纲的要求,对这四项改进项目进行了综合试飞,两架歼-7II 原型机共飞行了 94 个架次、59 小时 29 分钟,完成了全部的设计定型试飞。1979 年 9 月 26 日,在成都飞机制造厂召开了歼-7II 型飞机设计定型会议上国家航空定型委员会批准飞机通过设计定型。改进后的歼-7II 是一种性能较好的昼间轻型歼击机,受到了部队的欢迎。由于改进的比较成功,也成为后续歼-7 系列改进型的基准机型。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4 17:04    IP属地:未知

  歼-7 II 型飞机全机共有 13,643 项零、组件,其中 86% 是沿用歼-7 I 型的,而专用零、组件只有 1,851 项,因此在生产工艺和装备上没有太大的变动。通过修改设计解决了歼-7 II 设计定型的 29 项遗留问题,先后完成了全机的静力试验、液压和操纵系统试验、双炮连续射击试飞以及带 500 公斤炸弹的超载着陆试验,试验结果全部满足设计要求。1980 年 12 月 29 日,在经过 5 个批次 40 架飞机的小批生产后,国家航空定型委员会批准歼-7 II 型飞机生产定型,随后投入了大批生产。为了保证批生产顺利进行,这期间对成都飞机制造厂还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至 1985 年全厂共建成厂房面积 80,642 平方米,新增设备 1,045 台,综合生产能力接近年产歼-7 飞机 200 架的水平。歼-7 II 型飞机先由成都飞机制造厂投入批量生产,随后贵州 011 基地的飞机制造厂也开始进行生产。从 1982 年起实现了两地同时生产,飞机质量稳定,产量大幅度上升,从而能够为部队换装尽快地提供新飞机。到 1986 年停产,歼-7 II 型飞机共生产了 375 架,其中 011 基地的飞机制造厂生产了约 100 架。1980 年,歼-7 II 型飞机获得了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重大技术改进项目一等奖。1984 年 10 月 1 日,在建国 35 周年的阅兵仪式上,空军的 35 架歼-7 II 型飞机以七组的五机编队队形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了检阅。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4 17:05    IP属地:未知

歼-7 II 拖靶机
  歼-7 II 拖靶机是空军在歼-7 II 型飞机机身下的副油箱挂架上安装空靶拖拽机构改装而成的,用于拖拽空靶-4 型空靶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空靶由歼-7II 飞机在空中拖拽来模拟空中目标,供歼击机或地面高炮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4 17:05    IP属地:未知


歼-7 飞机拖曳空靶起飞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4 17:05    IP属地:未知



空靶展开效果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4 17:06    IP属地:未知

歼-7II 出口型
  在埃及接收首批 20 架歼-7A 飞机之后,针对飞机的缺点,埃方于 1981 年 5 月提出要对尚未交付的 40 架歼-7A 飞机做出进一步改进,着重解决能加挂 720 升机身副油箱和改进弹射救生系统等问题。与歼-7A 型相比,改用了敞开式的弹射救生系统,换装了第一次翻修寿命延长至 200 小时的涡喷-7 乙型发动机,更换了改进性能的 222 型测距雷达,机翼为以后改装法制 R550“魔术”近距格斗导弹预先敷设了电缆,机身副油箱改为 720 升。这种改进后的歼-7A 型飞机的技术状态实质上相当于原成都飞机制造厂当时正在批生产的歼-7II 型飞机。因此为了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和移交技术状态中与歼-7II 相混淆,内部把这种飞机称为“歼-7II 出口型”飞机。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4 17:06    IP属地:未知


埃及空军的歼-7II 出口型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4 17:09    IP属地:未知

  1982 年底,埃及订购的 40 架歼-7II 出口型全部总装完成并交付埃及空军,两批共 60 架飞机的出口为国家创汇约两亿美元。此后歼-7II 出口型飞机还出口美国 15 架,作为假想敌中队的训练飞机用以模拟米格-21 飞机。另外,中国还军援给津巴布韦 4 架这种型号的飞机。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4 17:09    IP属地:未知


美国空军的歼-7II 出口型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7-03-04 17:12    IP属地:未知

歼-7IIA
  歼-7II 型飞机尽管改进的较为成功,但相比米格-21Ф-13 型飞机来看改进的几乎都是使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缺陷,而在飞机本身性能方面却并没有多少改观,大体还是和米格-21 早期型的性能相当,只能达到1950年代末的世界战斗机的技术水平。而进入197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第三代战斗机开始逐步装备部队形成了作战能力,苏联数量庞大的先进战机也是虎视眈眈,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也造成了严重而迫切的威胁。而这个时候恰逢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国门开始向世界打开,一种残酷的现实也明白无误地摆在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领导者的面前:中国战机的技术水平与国外战机相比落后得太多了,尤其是在雷达等航空电子设备方面差距更大,装备这样的战机是难以保卫领空的!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