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3-05-16 17:35 IP属地:未知
府谷最北的地方叫墙头。
府谷墙头,依山临河,临的也是黄河入陕第一湾的金龙湾。墙头距府谷县城55公里。据《府谷县志》记载:墙头村原名河边会坪,1474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在此修建二边长城,因此处为明长城榆林镇在陕西境内的起点,村名由此改为墙头。墙头有许多不一般的称谓。首先是明榆塞长城的起点,才被称为“墙头”的;墙头也是黄河入秦之首,这里有黄河入陕第一湾的金龙湾。一头一首,万里长城与黄河在这里握了手。
墙头地处秦、晋、蒙接壤处,不但是“鸡鸣闻三省”之地,也是“走西口”路上的门户
最佳的黄河鲤鱼出在这里。春季黄河解冻,开河之时,黄河鲤鱼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称为“活人参”。因为冬初河水,鱼在冰中处休眠之态,安而不动,净化五脏,排解体表,储存营养,肝糖转化,养尊处优,如是肉质必然鲜嫩无比,纯净无污,这种变化增加了鱼肉质的鲜美和纯净,使鱼的风味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鲜,至来春冰开取之,自然极肥美。
这里与对岸山西省河曲县黄河中流有一块绿洲,是万里黄河河床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小岛。岛上有娘娘滩,传说是薄太后及汉文帝曾避居于此而得名。娘娘滩上建有娘娘庙。历史传说是薄姬为避吕后权势,与儿子刘恒躲到儿子的封地代国,今山西晋阳,后刘恒返回长安继承大统,成了汉文帝,创造了汉之盛世的“文景之治”。听当地一文人介绍,这里有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年轻时练武和起兵初期隐身之所的遗迹“石窑泊”。还传说有明朝建文帝遭遇靖难之役,被他叔父朱棣夺位时,他的一个儿子流落到此处的皇甫川避过难
古代的黄河,名字并不叫黄河。《说文解字》中称黄河名“河”,《水经注》中名“上河”,《尚书》中名“九河”,《史记》中名“大河”,《汉书?西域传》中则称“中国河”。
这条大河的源头是清澈澄明的一汪碧水,流经青海、甘肃时,它的主色调也是青蓝与银灰色的。后来姓黄,离不开黄土高原,秦晋峡谷区间支流平均每年向干流输送泥沙9亿吨,占全河年输沙量的56%,是黄河流域泥沙来源最多的地区。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黄河之名得自于陕西与山西。
黄河奔腾,集流汇溪,穿峡越谷,冲出昆仑,九曲回转,横越塞上,到了内蒙古托可旗与山西偏关县接壤之地,原本由西向东奔流的河势陡然调头向南,来了一个90度的大转折。汹涌地自北而南(坐北朝南)流下,进入陕西府谷境内,受到墙头莲花辿山体的阻挡,黄河被逼迫又转了几个弯,这就是黄河入陕第一湾的金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