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5-07-26 10:54 IP属地:未知
简单的午餐和休息之后,我们准备继续出发,然而此时我们发现,困难以及没有想象到的意外开始困扰我们了……
首先,正午的太阳,毒辣地爆晒着。出发的时候天气尚好,倒还风和日丽的,而现在我们活生生的感受到了。山谷中闷热,没有什么流动的风,一路上无遮无拦的,即使有些树木的遮荫,我们也得匆匆走过,无法太多的停留。虽然我们都有帽子,可事实上更重装饰的棒球帽一类的帽子此时根本无法抵挡烈日的爆晒,可我们还得前行啊,否则天黑之前赶不到桥头的话,嘿,后果很严重!
其次,午后、饭后的困倦极度的困扰我们。先前4~5个小时的山路行程,我们都感觉有些疲劳了,一旦坐了下来,精神上的懈怠使我们鼓不起继续迈腿前行的勇气,同时,一顿饱餐之后,午休的困倦顿时袭来,所谓“饱困饿发呆”啊,因而,对于再次出发,我们挣扎了很久,以至于出发了许久,我们依然没有摆脱困倦的侵袭,头重脑轻、意识模糊而迟钝、眼皮发沉、两腿机械而麻木,脑袋空空一片,没有思想,没有思维,任由双腿机械的迈进……
第三,水分流失和负重。烈日下的行进,水分流失非常的严重。这一点我们估计到了,所以在吃饭的地方补充足了水。但是,另一个困难又出现了,更多的水的携带又进一步增加了我们负重的负担。我们只好估摸着行程,控制水分的补充,当我们每次休息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控制喝水,虽然很渴,也很想减轻负重,其状甚是惨烈!
第四,双腿的不适。从来没有的连续10几个小时的徒步,而且还是崎岖陡峭的山间小路,双腿也就越发的不争气,耍起脾气来了,膝盖、脚踝、小腿肚乃至大腿、屁股,似乎没有一处舒适可人的,浑身笼罩在疲惫而应付的状态之下。而且随着路程的往后,这些问题越发的严重起来,逐渐演变成了伤痛。我们只好增加休息的次数,用随时携带的XX油之类的东西搽抹、揉揉,并贴上药膏,防止情况的进一步恶化,同时更加注意行进速度的控制,尽量把握每一步都走踏实,避免踩踏突起的石头和异物,多砂石的路段大伙都非常的小心,特别又是下坡的路段,生怕稍一闪失,后果很严重!
再有,上下陡坡:此后的行程,除了一小部分的继续上坡之外,慢慢的开始下坡。上坡对于我们来说固然更加的辛劳,而下坡才是真正的考验。特别是到了18道拐时,超过50度的陡坡,加上全部的砂石土路,极度的滑,往下望去,四周只有高不过膝低矮的草木和巨大的石头,再往外便是一望无际深不可测的峡谷,风光确实不错,却令我们望而生畏。我们必须放低重心,慢慢的小心翼翼的行进,然而这陡坡怎能容你慢慢的下,没走几步就不自然的就冲了起来,迫不得已我们只好调整策略,分配负重,轮番的一小段一小段的往下冲,每到一处,等大伙都到了,再看好下一个落脚点,再冲……
一哨人马走过之后,飞尘四起,此段的艰难在整个徒步的行程中达到了极致,每一步都在考验我们腿脚的承受能力,身体的控制能力,在接近极度疲惫的情况下我们还得保证不能崴了脚或摔跤,惨状触目惊心。
当我们下来了、休息了,再回头望这18道拐的时候,无不心惊肉跳。
此后的路好走了许多,平缓的下坡路,而沿途也渐渐的有了稀稀落罗的人烟,最紧张和疲劳的时候过去了,身体也渐渐的适应和习惯了,步伐也渐渐的轻盈,心情随之也好了许多,我们一步步的往公路接近,往桥头接近,往胜利靠拢。
走到上虎跳,徒步即将结束,胜利在向我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