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新版>>

中华V5论坛 >  盘点西方经典油画一百幅

发表于 2014-08-02 19:58    IP属地:未知

奥南的葬礼 库尔贝
奥南的葬礼,是库尔贝于1849年至1850年期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藏于巴黎卢浮宫美术馆。《奥南的葬礼》取材于库尔贝家乡小城镇上一种习俗生活。这幅大作在沙龙展出时,评论家们对于如此大幅的艺术品中引入平民百姓、描绘外省民俗,使之登上神圣的艺术殿堂的作法大加鞑伐,指责作品“粗俗”、“卑劣”,展出这件作品是“丑闻”。对于这件攻歼,画家实在是不屑于顾,只是在多年后,库尔贝才明确的指出“《奥南的葬礼》实际上是浪漫主义的丧葬”。1882年,这件作品被卢浮宫收藏。




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

[每日热点]:【酷车实拍】家里又添新车了 提哪吒L...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8-02 19:58    IP属地:未知

晚祷 米勒
色调上,暮色沉沉,农夫脱帽少妇合掌祈祷,黄褐色调庄严温暖,地平线与人物恰组成两个端肃的十字,可用上温克尔曼用来评述古希腊雕塑的名句,“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样的情怀后来我们只能在凡.高的《食土豆者》和大大小小关于农鞋的描绘中遥遥感应了,他们同是伟大的农民画家,在日常劳动与俭朴生活中感受诗意。在米勒去世之后,这幅画几经易手,最后一位法国人以800,000法郎购得此画,并捐赠给法国政府。《晚祷》目前则收藏在巴黎的奥塞美术馆中。




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人说山西好风光之黄河篇...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8-02 19:59    IP属地:未知

艾普松赛马 席里柯
席里柯是一个热情洋溢、富于幻想的画家,他喜欢米开朗基罗和鲁本斯的画风,更喜欢同时代英国风景画家的色彩。1816年他曾去过意大利,1820年又前往英国,与康斯太博和波宁顿的结识使他成了第一位受英国绘画色彩影响的法国画家。1821年,他根据在英国艾普松郊外参加赛马会的真实感受创作了《艾普松赛马》。 席里柯从小就喜欢骑马,也喜欢画马,这一郊外赛马的激烈场面不仅反映了席里柯对赛马比赛的极大兴趣和当时激动的心情,也反映了他激奋豪放的个性特征及在色彩表现上受英国风景画家的强烈影响。这种在构图、动势、色彩、光景及环境、气氛上的新的探索打破了传统古典规范平和宁静的画风,对法国的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美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

[每日热点]:【保养维护】逍客烧机油难题被PNF技术完美解决...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8-02 19:59    IP属地:未知

波尼法西乌斯·阿莫巴赫像 小荷尔拜因
荷尔拜因的这件肖像画作品通过明显的光线明暗的处理,背景基本用的都是暗色,从而使人物的面部显得尤为显眼。作品依然是他特有的风格,面部的刻画细腻,精准。画中人物专注,传神的眼神。这件作品是从侧面刻画人物坚定的面部表情,完美的鼻梁,自信的眼神。让欣赏者不由得为之感染。




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

[每日热点]:【休闲生活】丰宁坝上百里天路草原之巅...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8-02 20:00    IP属地:未知

约翰内斯·库斯皮尼安博士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
库斯皮尼安是德国一位学者兼作家。画家为了突出这位富有个性的学者的形象特征,在人物肖像的背景上画着一幅具有幻想意趣的童话景物,借以渲染画中人的想象力。克拉纳赫在肖像画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贡献,与他的其他题材作品人物造型不完全一样。当画家面对真实人物时,他那敏锐的观察力帮助他发挥最佳的艺术表现力,他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博士的面部神情,他那陷入想象思考的目光炯炯有神,这双充满全部精神气质的眼睛使画中人活灵活现。




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禅国囊谦 1000多个佛寺...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8-02 20:00    IP属地:未知

绞刑架下的舞蹈 老彼得·勃鲁盖尔
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活动受到血腥,民族独立的解放运动被迫转入低潮。但是不屈服的尼德兰人民并没有放下武器,他们分散进入海上和森林,用游击战来打击敌人。进入森林的游击队就是尼德兰历史上有名的“森林乞丐”。《绞刑架下的舞蹈》很可能描绘的是这支队伍战斗生活的一个场面。画面前景中间的山岗上,树立一副被遗弃的绞刑架,这里曾经是西班牙人绞杀起义者的刑场。绞架下方是牺牲者的坟墓。透过这死亡的标志,是一望无际的尼德兰大好河山,美丽的大自然似乎无视人间的苦难沧桑,依然显现她的妩媚诱人。这就是美丽的祖国,人民为她而战。




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打卡妈屿岛...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8-02 20:01    IP属地:未知

巨人们的垮台 佩林·德尔·瓦加
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在热那亚斑菲利宫的巨人厅创作了这幅《巨人们的垮台》。
这是一幅模仿拉斐尔构图和造型的壁画,将画面以云朵分为天上和人间两部分,左右人物组合动势向中间集中作视觉对称式,整个画面激荡不安,显示出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击力。




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中原游之须弥福寿之庙...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8-02 20:01    IP属地:未知

三圣贤 乔尔乔内
《三圣贤》又称《三个哲学家》,一直被认为是为乔尔乔内所作,但是经现代仪器检验后被否定了,因尚无归属,暂且仍归乔尔乔内名下。这幅画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上分析,主要是表现人和自然的关系:在人的面前,大自然的变化是多样而神秘莫测的。画家将人和自然组合在一起,构成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在色彩配置和表现上,显示出威尼斯画派的基本特点:表现自然光照下色彩变化的关系,由过去的明暗法转化为色彩布局。整个画面的色调是越接近中心愈明亮,天空的色彩变化极为丰富,精微地表现由于光影变化而使画面达到色彩的和谐。




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

[每日热点]:【自驾游记】神农架-白帝城-三峡-宜昌...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8-02 20:02    IP属地:未知

圣罗马诺之战 乌切洛
《圣罗马诺之战》是乌切洛58岁时的作品,描绘的是佛罗伦萨与邻邦的一次战斗场面,从画面效果看,画家并不在意于战斗本身情节,而着意于画中人物和环境道具的复杂透视关系处理,由于画家孤立地从研究透视关系出发,因此忽略了人物的生动性,以致使画中人丧失了真实感,整个画中形象显得刻板、生硬缺乏生活气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引进科学塑造艺术形象,作为一种技法研究是不可避免的,乌切洛的作品对后世画家透视画法有重要意义。




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巴马世界之乡长寿村...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发表于 2014-08-02 20:02    IP属地:未知

孤独的海鸥 米尔顿·埃弗里
米尔顿·埃弗里(AVERY 1885-1965)出生于美国纽约北部阿尔特马的一个制革工人的家庭。他曾经受过正规学校和印象派技法的训练。由于20世纪40年代起,综合国力最为强盛的美国逐步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现代艺术的中心,波澜起伏的现代艺术大潮在这个国度不断涌动,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米尔顿·埃弗里以他的积极态度,为美国现代艺术增添了一抹浓重的色彩。




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

[每日热点]:【旅行游记】夏天的乌兰察布...

回复本楼 | 评分 | 举报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