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说明
一般情况,新车出厂有个规矩,就是必须限定速度跑完一定的公里数,俗称“磨合”。通常是以时速40至50公里的速度跑够2千公里,使活塞与汽缸的接触面磨擦得更圆滑,其它机件各部位也得到有效磨合以后,才能放开速度大胆行驶。为了确保这一规定的落实,除了对司机进行必要的教育之外,有关部门还专门研制出子限速器安装在新车上,致使开着新车想跑快也难以办到。
的确,以前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精密程度差,材质软,汽缸与活塞的磨擦面不十分吻合,变速箱、差速箱里的齿轮及所有的部件磨擦部分都不过关。为了安全和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买了新车以后,必须慢行一段时间,使各部机件得到有效磨合,接合更加紧密,更换质量有问题的零件,才能确保汽车安全高速行驶。否则突然高速行驶,就会出现诸如引擎过热等问题,即由于磨擦产生的高温,使活塞与气缸膨胀卡死,汽车无法行驶,导致汽车损坏,甚至造成行车事故。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对众多的中高档汽车来说,优质材料的广泛使用加上先进的生产技术,如每一部引擎都在固定试车台进行了长时间的磨合试验,并经细心调整和检查才装上车体。而其它诸如变速箱、差速箱内的齿轮及轴承等都经过精心设计,材质和精密度比原来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完全不必担心吻合磨擦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变速箱、差速箱、传动轴甚至采用了“免保养式”的趋向,取消了放油孔的构造,可以永久不更换润滑油,即使你行驶上数万公里以后,或遇到检修汽车时打开看,里面的润滑油仍然很干净。轴承部分改进了使用铜套式的老办法,以品质优良的高速钢珠或滚轮轴承代替。所以接到这些新车后,不必进行专门的初驶磨合,只要不上高速公路行驶就行了。
同
“车速太慢反而不益”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追求刻意的初驶速度,顺其自然,就不必常换档,还可以充分发挥汽车的惯性,减轻引擎的负担,使之更加轻松自如地工作,这对省油、减少故障率,延长汽车使用寿命都非常有益,你不妨试试。
所谓行驶阶段,就是经过前面1000公里的走合以后,就进入了1000至1500公里的行驶阶段,在这个时候,发动机已经经过了0至1000公里的走合,各种情况已经适应了,在这个阶段,汽车已进入了正常行驶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行驶的时候,应该密切的注视着各部件的工作状态,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同时,也应该根据路面的情况来及时增加汽车的行驶速度和发动机的转速,逐步提高 它的极限,再有一点我们要强调的,当行驶到500公里以后,所谓的走合期并不是永远的慢速,有的同志问我是不是不能超过40公里,或者有的同志问,是不是不能超过60公里,从现代车辆走合来讲,这种理论已经不适合了,要根据车辆的情况,根据路面情况,在500公里以后,就应该适当的加速,以提高发动机的转速,这种使用就是间断性的瞬间提速,比如,现在路面比较好,在高速公路上,用五挡车行驶,可以突然的迅速,把油门加大,把速度提起来,然后再收掉油门,以这样间断的瞬间往复来进行走合,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可以使你的发动机的动力,能够随时输出,将来车辆使用的时候,加速性会更好。所以,这车磨合出来以后,性能非常好,使用起来非常顺手。再有一点就是,当走合期和行驶阶段结束以后,要到你的汽车指定保养厂家做一次走合后的保养。
新车磨合期需要在不同的路面上行使。因为磨合不仅是发动机磨合,还有离合、避震等等。不能单纯的在普通公路上走够1500或2000KM就算了。
对于磨合速度的问题,在磨合初期是不适宜超过80KM/H的,但也不能过低。因为长期过低会让发动机承重过大,易积碳。
在即将保养前,需要拉高速。找一段高速路,尽量快的跑5-10分钟。其目的是发动机初期汽缸壁和活塞壁的金属都相对较“软”(用软字不知是否合适),走合一段时间磨合好后,高速跑会使发动机温度升高,有高温“锻造”的效果,使发动机汽缸表面金属硬化,这样磨合的作用就定型了。定型后当然可以随心所欲啦!
带ABS的DX,注意在保养前在不同的路面激活ABS,在保养时记得要师傅排空刹车管里的空气
手动档车磨合后的测试方法(注意:自动档车不可空档滑行):
选一平直清静路面,在50千米/时的速度下空档滑行直至停下。如滑行距离小于600米,说明此车还没磨合好。如滑行距离大于600米,说明磨合过关了;如能大于630米,说明磨合非常好,这样的车以后动力也会很足。此为试车员经无数次试验得出的结论。
首保应注意
让他按照使用手册上说的做就是了,记着一定要换机滤和汽滤! 空滤是肯定不给换的,机滤都给换,多注意汽滤,是个黑色的,跟小啤酒罐大小一样的东西,得到车后轮地方换,它作用就是先把油箱里抽出的汽油过滤一下.多留意这个就是了!实在不行,你让他换下来后把旧的给你带走,或者是盯着他换,这些是你的权利,完全不用花一分钱的,手册上写了的!
[
Last edited by kevin258 on 06-03-24 at 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