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惯例,先交代下整体情况,
行程一共14天,2月3日--2月16日,从成都自驾云南,滇西环线。
自驾路线:
去程: 成都 - 大理 - 芒市 - 瑞丽 - 腾冲
回程: 腾冲 - 大理 - 香格里拉 - 德昌 - 成都
去程与回程:
老人与小孩乘坐动车便捷往返于成都与大理之间,确保旅途轻松;自驾段则安排在行程中段,避免长途奔波。
第1-2天:成都至大理,大理古城初探
第1天:从成都出发,乘坐动车直达大理,享受沿途风景。
第2天:深入大理古城,体验扎染艺术,参观新厂手工展,感受白族文化魅力。傍晚时分,家人团聚,共享温馨晚餐。
第3-5天:芒市深度游
第3天:重游大理古城,午后驱车前往芒市,沿途欣赏云南风光,注意高速安全驾驶。
第4天:探访芒市农贸市场,品尝特色孔雀宴;随后游览金塔、银塔,留下美好瞬间。
第5天:前往瑞丽国门,感受边境风情;大榕树温泉放松身心,晚上享受蓉蓉家的专业洗头按摩服务。
第6-9天:腾冲四日探索
第6天:芒市出发,参观树包塔奇观,品尝百斯特美食城地道美食;午后驱车至腾冲,享用外婆家云南菜。
第7天(大年三十):上午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下午前往松山战场遗址缅怀历史;家中准备丰盛火锅年夜饭。
第8天(初一):火山公园探险后,前往陶村体验陶艺制作,享受亲子乐趣。
第9天(初二):腾冲博物馆了解地方历史,随后游览大滚锅,晚上全家共赴温泉村享受泡汤时光。
第10-11天:大理与香格里拉之间的转换
第10天:从腾冲返回大理,途中探访璐江坝咖啡庄园,品尝地道傣菜;傍晚抵达大理,享用菌汤晚餐。
第11天:清晨送别家人后,三人轻装前往香格里拉,途中享用藏餐,预订旅拍服务,记录美好瞬间。
第12天:香格里拉全天游
上午专业化妆,古城内拍摄家庭照;下午前往松赞寺,自由拍摄,感受藏传佛教文化。
第13-14天:德昌小憩,归途成都
第13天:香格里拉出发,途中采购特产,短暂游览纳帕海,因路况预计较晚到达德昌入住。
第14天:早起移车后,踏上归途,途中在石棉服务区简餐,傍晚 抵达成都,与家人共享晚餐,结束愉快旅程。
第一天主要是赶路,我们比导航预估时间还长,一路上一家三口享受难得的独处时间。
还是按正常的作息时间,并没因为要赶路 提前出发,因为现在还未放假,预计路上不会堵车,但 回来时,就起早摸黑的赶路。
快乐是可以传染的,每看到这样的照片,不自然的就能感觉到快乐。
期盼着旅行和旅行的前半程是 最开心的。
早上 去 农贸市场 吃 稀豆粉 和 油条,买了包,后面是照相道具。
先去 参观 蒋公祠,并在里面体验 扎染, 再去 大理床单厂艺术区参观手工展 ,还买了个非贵的石头。
大理的一天,花一周做了8分钟视频出来,分3部分:1、古城闲逛 2、非物质文艺博物馆游览 3、白族扎染体验
等论坛开放视频上传时 就传上来。
等了快2个月,论坛终于可以上传照片,编辑帖子也顺畅很多。
按计划今天是准备出发 去芒市,查路线才300多公里,觉得还好。
昨晚一家7口大团聚,准备上午带老人些 大理古城 再逛下,吃完午饭,慢慢出发去芒市。
昨天我们去的 “大理床单厂艺术区” 号称最文艺的地区,觉得带老人和小孩过去也不太合适,所就在古城转转。
被蓝天和鲜花治愈的一行人,心情大好,吃完饭,散下步,就准备启程去芒市。
300多公里,比导航预计时间还多快2小时,一共 花费 6小时才到芒市。
云南滇西这边的高速 弯道多,车流量也不小,所一路走走停停,保证老人和小孩不晕车。
昨晚天黑才到芒市,第一感觉是暖和,我们一路向南,温度越高,大家的羽绒服都收起来,只有回程时才需要拿出来。
查攻略 这家的孔雀宴 比较正宗,餐厅还 养了好几只孔雀,准备捡只孔雀毛送女儿。
牛油果汁,小女儿第一次喝,表情相当丰富,记录下这一瞬间,现在回看总会被这表情给 惊艳到。哈哈。
傣族的手抓饭,先前去西双版纳吃过,大家很喜欢吃里面的菠萝饭,这里的孔雀宴 感觉 是升级版的 手抓饭,品类更多些。
大女儿手抓饭的样子 ,也把我给惊艳掉。没女孩子的矜持,有种北方人的豪迈。
午饭后,我们出发去 金塔,银塔, 事先查攻略,全是照片,各自造型,各种服饰的照片。
心心念念的旅拍,今天终于实现了。
金光姗姗的金塔,身临其境还是蛮壮观和震撼。
隔壁的银塔,晚上有灯光后,非常漂亮。
摄影师指导摆各自动作,然后小女儿和家人也跟着学,然后我们自己拍,我自己也提升了拍照水平,掌握项必备技能。
大概算了下,跟着摄影师 学了10个拍照动作,旅拍最近几年感觉特别火爆。
今天主要行程是: 瑞丽国门,大榕树温泉,蓉蓉家按摩服务。
大榕树温泉是个人执意要去地方之一,半年前关注的一位UP主,有期视频介绍此地,印象深刻,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上次到国门时,还是 17年去霍尔果斯的国门,我们生活在四川盆地里面,被保护着,离得最近的国门应该是此。
上个月对面还在打仗,查攻略时,网上有人说不安全,但 到此地后,看到对面过来的人,再想想我们的生活,有对比后,觉得很幸运。
以前听得最多的国道就是 318, 其实还有很多国道,比如 G219,G331和G228,这3条国道是环中国边界一圈。
这条G320国道,是从上海到瑞丽,这条国道最 有名的就是: 晴隆“24道拐”抗战公路,是“史迪威公路”
跟着导航走,一路都是迷惑,兜兜转转,总感觉路不太对,绕了蛮久,在密林深处找到 大榕树温泉。
大部分都是本地人,鲜有外地人,最近这地方随着自媒体的宣传,外地人开始多了些,已经开始收门票。
先前看别人的视频,温泉水相当清澈,我们看到的是上面漂浮着 “面条”,应该是从身上搓下来的。
绕了1个多小时过来,结果心里落差挺大,老妈和老婆一顿抱怨,觉得太不卫生,都不去泡。个人稍微纠结下,还是坚持要去试试,好多本地人非常好奇的看着我,也不顾那么多,要潜水进去,看看榕树洞里面是啥样,还专门带着指姆相机进去,拍了视频。
当地人是用石头来搓,我们走时,专门捡了块比较平整的搓澡石回来,觉得搓 脚 挺不错。
老婆带着女儿坐在 温泉边,泡脚,然后和 本地人 一起围观我。
排队,排了近1个小时,好多人都慕名而来,要来体验下 缅甸人的 按摩手法。
个人觉得还一般,可能是当初期望太高,觉得按摩对穴位,力度上 还是欠缺些。这么多年,让我印象最深的就2次按摩,1次是在贵阳,1次是在杭州,按摩时相当疼,按摩完相当舒服。
第6天行程: 树包塔,百斯特美食城,午后驱车至腾冲,外婆家云南菜。
今天是在 芒市的最后天。
匆匆逛了下,就准备去吃东西,百斯特美食城,进去看后,其实蛮小的,落差有点大。
还好 里面吃到的 火烧肉米线 有点小意外,弥补先前的失望。
可能昨天去瑞丽 有点奔波,今天大家游玩兴致都不太高,午饭后,就驱车去腾冲,今年春节就准备在腾冲度过。
来云南好几天,在各地吃少数民族特色饮食,这次要试试 云南菜。
觉得一顿美食能解决所有不开心,如一顿不行,那么就两顿。
选的民宿绕了几大圈,还好有惊无险的找到地方,得到经验之一是:住宿地方,一定要 好停车。
一觉醒来,发现腾冲的天 真够蓝,万里无云,湛蓝湛蓝。心情大好。
进博物馆后,大家都散开,每个人看的进度都不一样,最后好不容易把大家拉着一起照相。
文创店里面买了一顶 飞虎队的帽子,致敬下当年的英雄们。
纪念馆,博物馆,看过去的历史,感觉对孩子的 影响也是有限,持续也就一会,吃块文创雪糕后,就忘记大部分内容。
下午专门去了趟 松山战场, 那是一场异常惨烈艰苦的战斗。
持续95天的松山战役:一个排30分钟只剩4人。
这场战役是整个8年抗日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胜利后,中国从防守开始进攻,具有关键意义。
雕塑占地广阔,共有402件作品,以士兵为主体,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远征军的英勇形象。
雕塑群共12个不同方阵:娃娃兵方阵,女兵方阵,老兵方阵,夏装、秋装、冬装方阵、战马方阵、战车方阵,将军方阵,盟军方阵 等。
松山主峰 子高地是日军 的核心阵地。1942年,日军占领该地后,将山顶挖空 建成两个巨大堡垒。1944年,中国远征军进攻松山主峰,久攻不下,最后改用地道方式进攻,从山下开挖两条150米的地道,直达山顶两座敌堡之下,填塞炸药120箱(3吨),于8月20日上午九时将其彻底摧毁。
大年初一,有老人和小孩是没法睡懒觉,吃完早饭,就准备出发。
腾冲有 97座火山锥,是我国最为著名的火山密集区之一?。
腾冲火山群的地质结构形成了“十山九无头”的奇异火山地貌,规模宏大、分布集中且保存完整,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湛蓝湛蓝的天,太阳很是刺眼,紫外线也挺强,冬天白天有26度,晚上就只有几度。
我们最大的收获是买块火山石,里面还可以种小花小草,至今还放在屋里当装饰品。
接着去 碗窑村 , 碗窑村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制陶技艺,号称滇西独一无二的土陶产地,也是腾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一姓一工”
“蒋家蒋大瓮,孙家孙小瓯,刘家刘小坛,胡家胡土头。”这是碗窑村当地流传的一句俗语,说的就是碗窑村“一姓一工”的行业准则。
这样的规矩在当地已经传承几百年了。根据胡姓祖先会烧制砂锅、土头(烟斗);刘姓族人会做坛、缸、罐,蒋姓族人会做瓮,孙姓族人碗、碟、钵、盅、杯等小件用品的特长,按姓氏分类制作陶器,各有专攻,不岔行,有效避免了恶性竞争。
昨天行程安排,不太合理,留了些遗憾。 今天的行程安排就要丰富不少。
先去了腾冲博物馆,比想象中小很多,并且春节期间还有部分馆关闭,有点出师不利的感觉,
心里开始隐隐的担忧今天行程和昨天一样,再留些遗憾。
大家匆匆浏览下,就决定到下一站: “热海”
腾冲是徐霞客西行最远的地区 也是他晚年最后考察的地区之一 。
徐霞客是古时候的旅行UP主,全凭文字来描述所见所闻,现在旅行UP主记录的方式多种多样,更丰富,庆幸生活在现在,人人有机会去旅行,都可以写游记。
再来普及下 温泉知识:温泉水是从地下冒出的自然水,其水温最低一般也不会低于二十度,而泉口温度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而又低于四十五度的地下天然水也叫温泉。
中国的温泉主要是3处:四川螺髻九十九里、湖南汝城的温泉和 云南腾冲温泉。
温泉水又分为酸性碳酸盐泉、酸性硫磺泉、酸性硫酸盐泉、低温中性碳酸氢盐温泉和碱性碳酸氢泉和中性碳酸温泉等十多种类别,每一种温泉对人体防病、养生、治疗、保健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只不过不同种类的温泉在不同的疾病上的效果有差有好。
以前个人印象中 硫磺味重的 温泉就比较正宗,以前康定泡过次温泉,专门找了家很正宗的温泉,单间里面泡,结果泡10分钟,女朋友(现在老婆)直接就晕过去,吓得我感觉抱到大厅,找工作人员帮忙,缓了30分钟 才苏醒,自此后就理解平时泡的温泉被稀释过是有原因,因为大部分人是适应不了最原始的温泉水。
这次旅行开阔自己眼界,并更新下认知:
有两类温泉,有硫磺味(硫磺泉), 没硫磺味(碳酸盐泉)。
分别的功效是:没硫磺味的 可以美容, 有硫磺味的 可以治疗各类皮肤病。
爬山大家都有点小累,按计划是去泡温泉,热海路途中也有泡池,人均要100+,觉得有点小贵,去温泉小镇泡,网上查攻略说本地人都经常去泡,人均30+,性价比高。选了一家大众泡池,然后开了3个单间,大家体验还是不错,泡后整个人神清气爽。
晚上回民宿,从阳台望出去,夕阳把天空染成金黄色,月如钩,高高挂在天上。
觉得世界一片宁静,不晓得是不是年龄大的缘故,很喜欢这种宁静带来的松弛感,不用想着明天的工作计划,下周的工作目标,下季度的工作成效还有明年的工作规划。
初三,开始往回走,今天路程偏远,从腾冲到大理,差不多有320+公里,高速路弯道挺多,
所我们把行程拆成2段,这样避免老人和小孩 在车里呆太久,每次不超过3小时。
第一段 从腾冲到潞江坝 咖啡庄园
第二段 午饭后,从咖啡庄园 到 大理
潞江坝,位于 断山脉纵谷(怒江大峡谷)中的低海拔台地构成的区域,是典型的亚热带干热河谷之一,这里一年四季草木清葱,花果飘香,每季都是丰收的季节。
北纬25°的潞江坝正是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
这里纬度低、海拔高、日照充足、全年无霜的独特地理环境造就了保山小粒咖啡独特风味。
以往咖啡种植户“只种不喝”,而现在,咖农们放下锄头,就会端起咖啡杯,化身咖啡品评家。
他们的舌头不逊于世界级的咖啡专家,能辨别鉴赏咖啡的果香、酸度、回甘。咖农们常常举办品评大会,相互促进提高。
1993年,保山小粒咖啡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咖啡评比大会上,斩获“尤里卡”金奖;2010年12月,保山小粒咖啡被国家质检总局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山市隆阳区成为全国焙炒咖啡销量最大的县区之一。
产于潞江坝海拔800—1000米地带的咖啡品质,和国际普遍流行的咖啡品质不相上下;而海拔1400米以上出产的咖啡,则与世界顶尖品质的咖啡并驾齐驱(世界闻名的摩卡咖啡、蓝山咖啡)。
个人比较懒,以前喝速溶咖啡比较多,现在开始泡枸杞。
云南小粒咖啡名扬海外,也是非常自豪所也买了些咖啡支持支持。
美丽丁达尔效应,我们的行程快要结束,明天就送老人和小孩 做动车回成都,这一路旅行大家都辛苦。
这样的辛苦,会在回首时,变成一种宝贵的记忆,在往后的岁月里面让我们取暖。
早上8点多火车,开车到火车站 15分钟车程,父母们 7点多就收拾完东西 等待出门,
看着也是有些无奈,以前还试图 改变,现在差不多 放弃。中国这30多年发展太快,
造成两代人的观念差异也是巨大,觉得能做的是 相互理解,理解万岁。
提前开车送家人们去火车站,觉得他们呆在家里也难受,可能在火车站等着更有安全感些。
送完人后,找了家早餐店,吃早饭,然后回民宿,3个人轮流洗澡,今晚要在高原住,是不能洗澡。
一直折腾到11点出发,想去洱海边逛逛,苍山的雪山和洱海的树木都被定格进照片里,蓝天太治愈,
无数次幻想着,有朝一日,在云南的蓝天下面躺平几天。
由于出发时间偏晚,洱海边呆会,就要匆匆离开,看导航去 香格里拉的路上还比较堵,我们需要在天黑前 到酒店。
一路上万里无云,在丽江服务区感受到人山人海,幸好我们带了自热米饭,不用排队去接开水,省了些时间。
去西藏的路牌,曾经曾经 向往的地方,迟迟没出发而成行的旅程,这个教训现在经常激励着自己 尽快去做想做的事,
并成为 对抗自己 拖延症的有效工具之一。
“独克宗”,为藏语古地名,又称“宗绕丹噶波”“达维宗”,意为“月光城”。
独克宗古城平均海拔3300米,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地势平坦,独克宗古城以大龟山为轴心,龟山公园地处独克宗古城中心区域,登高览胜,古城尽收眼底。龟山之巅建有大佛寺。
海拔还不算高,所进去前 并没做什么 高原的防护措施(比如 吃红景天,带氧气瓶 之类)
藏餐 排队太久,等不及,就吃炒菜,填饱肚子。
先前脱掉的羽绒服全都穿上,感觉晚上挺冷。
吃完饭,在古城里面 转悠,游客挺多。
世界最大的转经筒。整个转经筒大约有5层楼这么高,雄伟壮观,筒身为纯铜镀金,在筒壁上端用浮雕篆刻着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下端刻着佛家的八宝图,筒内还藏有经咒、无字真言等共124万条和多种佛宝,总重量大约16吨。要想转动如此巨大之经筒需十多人同时着力,每顺转一周,相当于默念佛号124万声,转满三周,就可以消灾祈福,吉祥如意。
晚上9点多,因为人流太多,开始限流,间隔放人进寺庙,我们去拍了一堆人头,没挤进去。
不得不说,晚上寺庙在灯光的映射下,显得金碧辉煌。
古城里面转了2圈,最终找了家旅拍店,明天9点就要来化妆,然后开始 拍照。
今天是自旅行以来照片最多的一天,旅拍的照片+我们自己拍的。 这次旅拍选择古城里面,衣服借一整天,
然后我们自己去寺庙里面拍,这样性价比高些。
早上9点,老婆就带着娃去化妆,我在宾馆里继续躺会,每个人至少1个小时化妆时间,差不多11点过去都绰绰有余。
个人吃早饭过去,居然还早到,老婆快画完,女儿还没开始画。
真的是惊住,时间在化妆面前太廉价。
我和老婆 ,选的衣服中规中矩,结果女儿选件特别的,说是被 这件衣服搭配的狼头吸引住。
狼头帽是挺好看,霸气外露, 缺点就是重。
欲戴皇冠必受其重,短时间内 在高原上古城里面不同景点切换着拍照,担心的事情还是会发生。
出发拍照,古城里面白天和晚上旅拍的人都挺多,各自服饰都用,已经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住宿,服装,摄影,化妆,后期制作)
我们选的这家老板就是先前影楼里面做拍照,然后找了个合作伙伴 从北京 到香格里拉 租了个铺面搞 旅拍,年收益挺可观,只是最近2年,竞争越来越大,这种快钱不好赚。 老板还要求我们在小*书上发贴,并推荐他们家。 小*书以前是大家旅行分享的平台,现在变成各种商家引流的平台,里面80%的帖子 要不是商家发的,要不就是商家请人发的。
拍了一半的景点,明显感觉到女儿状态不行,而且越来越疲惫,摄影师建议买瓶氧气来吸下,他们旅拍时,这种情况遇到比较多,高原第一天晚上没睡好,拍照前又太兴奋,再开始运动, 身体就很容易出现高反,吸氧能缓解。
后半程,女儿精神就萎一圈,与上次在金银塔拍照简直反差很大,选了最凶猛的狼头帽,结果……
古城拍完,匆匆吃点东西,就让女儿回宾馆休息,上午个人没拍几张,大部分做好后勤工作,不断的换地点,然后脱羽绒服和穿羽绒服,觉得 女儿高反 这种不断的温差 也起到 推波助澜的作用。
下午就开启老婆的主场,松赞林寺。
它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爬山前 自己已经开始有点高反,风比较大,吹得头疼,全程 戴着帽子 也没 怎么改善, 还好凭借意志力,拍完照全程。
休息一下午的 姐姐,状态恢复了不少,相反的,我的状态就差很多,简单吃点,就早早回宾馆休息,下次来高原,一定记得把头疼粉 带着,自己的身体 已经 经不起 高原的风 。
遥想 06年,在康定出差1个多月,还去打篮球,然后 去 天葬台,同行的大部分人都高反,自己还坚挺着。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睡一觉起来,大家差不多都恢复,我们开始回程,先前一直很纠结行程,因为回成都有2条路:
1、原路返回,到丽江,到西昌,最后到成都, 全程高速。
2、走G215,到巴塘,到理塘,到康定,最后到成都,大部分是国道。
个人先前还偏向走路线2,觉得国道风景漂亮,缺点是 路程长,耗时久,觉得有2天时间,还是可以。
经过昨天的高反,后来毅然决定,走路线1。
现在景区边这种咖啡车越来越多的,感觉成为了一种现象。
简单在网上查了下,318,西藏,独库公路,各自有名的景点都有类似的咖啡车,看视频讲平均日赚1K+,总体来说挺赚钱,再加上 创业门槛低,能自由移动跟着人流走,偏文艺,通过对咖啡车的个性化设计也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多种因素叠加起来,这个行业涌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中国那四大名刀,分别是:云南的阿昌刀,西藏的藏刀,甘肃的保安腰刀,新疆的英吉沙小刀
阿昌刀,先前在云南的民族园观赏过,英吉沙小刀,17年去新疆时买了一把,偶尔用来削水果,这次来藏区想选把藏刀,因为自驾,省了挺多麻烦,最后选了一把未开封的小刀。
今天是旅程最后一晚,前面12天的住宿都挺满意,找的民宿和图片基本保持一致,特别是春节 腾冲的民宿还有入户温泉,有别样的体验,其它几个地方的民宿 也是各有特点,感受到不同的装修风格,先前的住宿一直都挺不错,没想到最后一晚 在德昌的住宿 踩雷掉,以为不会出意外的地方 居然出意外。
问题1:落差大,宣传是老宾馆新装修,只是调整下门头,内部未翻新。
问题2:房间卫生差, 遇到蟑螂爬床上。
问题3: 无专门停车位,只能停路口,早上要起来移车。
早上不到7点,就被叫醒 要移车,有对老夫妇自驾游,睡不着6点多就要出发,真是遇得到。
我们也早早出发,回家。
大假出门,还真不能带方便面,说不定要跑几个休息站都没热水。
一共14天的春节旅途结束了,这篇游记花了大半年才完成,中途好几次准备放弃掉。
一张张光鲜的照片后,付出的是时间+金钱+精力+体力。
书本上讲 旅行可以 放松身心,拓宽视野 ,自我发现,但 自己真实感受是恰恰相反,
完全没感觉到放松身心,反而是搞得身心俱疲,回家后要缓几天,
拓宽视野好像是有点,但过几天后拓展的视野也全忘记掉,
自我发现 感觉更玄乎,唯一的发现就是 旅行后发现自己挺穷。
自己觉得旅行完后,需要一篇游记 把旅行串起来,把美好的瞬间,难忘的时刻,未来的期许 记录和保存下来,年老后能抱着这些回忆取暖,为自己的心灵带来温暖与慰藉。